<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站立宽阔清澈的武义江西岸,遥望江对岸望山太公山山势巍峨,山与江之间一片低矮起伏的山坡上,林木稀疏均匀地遍布,仿佛就是一幅古人笔下的山水画;回望古村,江边一大片树林繁草掩映之间,散布着数口水塘,塘水面在冬天的阳光下,发着晶莹的光芒。紧挨树林往西一级级不断抬升的地面上,一大片白墙青瓦的古民居,静静地矗立着,仿佛是一位久经风霜的老人,慈祥地望着这一片生生不息的土地,护佑着子孙后代的幸福安康,热情迎接着远道而来的客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石楠塘村,婺城区雅畈镇东部的一个古老村落,给初到参观者的第一感觉竟是如此诗情画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好奇地问起石楠塘村村名的由来和村庄的历史,村书记龚国中和健谈热情的七旬长辈季荣钱老人一边陪着我们穿街进屋,一边给我们侃侃而谈,讲述着村庄既往的荣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石楠塘太公徐添,号柏亭,于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年)从西大路迁至石楠塘,至今已有450余年历史,村名一直没变。相传徐添赶养一大群鹅来到此地,嬉戏在一口30亩左右面积的荷花塘,就不肯上岸。太公徐添认为这是风水宝地的预兆,于是举家迁居这里。因水塘畔有许多石楠树,就称村名为石楠塘村。这口30亩左右大小的水塘,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江畔村边的树林,只是岁月沧桑,水塘逐渐被淤泥堆积,只剩下几口小水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在古街平实的路面上,两侧的古民居前几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都得到了较好的修缮。墙面平整清洁,水电线路进屋规范整齐,庭院清爽明亮,一些梁柱因水侵虫蚀破损严重,也作了更换,一百五十多米长的古街两侧数十幢古民居显得整齐完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仔细看去,整个古村落建筑分布在自东向西不断抬高的至少四个台地上,根据地形地貌设计村落布局,显示了先人的智慧和科学的建村理念。 虽然民居一幢幢紧挨,因为墙角处有竖立着砌进墙壁的条石,条石上刻有房屋主人的信息,因此户与户之间地界分明,是当时社会文明治理的一个例证。村落民居多为大门进去即庭院,正房及两侧厢房,三面围合,经济实用,体现了当时乡村文化讲究实用的追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目前修复的南北走向的古街西侧两头,据说挖有两口小水塘,是村落规划布局中的龙的两只眼睛,炯炯有神,两侧延伸向前的建筑,仿佛就是两根向前围合的龙须,护卫着前面提到的30亩大水塘,大水塘就是一颗给村落百姓带来吉祥如意的硕大明珠。其中南侧的小水塘已被填埋,北侧的小水塘还在。藏风聚气的风水结构布置,以及仿生理念的规划映照,体现了古人科学合理的生态理念及祈求幸福美好的心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石楠塘村历史文化遗存不少,目前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位于村东北高处武义江边的本保殿,四周绿树翠竹郁郁葱葱,石柱石梁结构,建筑面积109平方米,从明间石构内额的题刻得知,该殿重建于明代隆庆六年(1572年),距今已有450余年,并于清代雍正八年(1730年)进行了修复。本保殿为反映当地宗教文化的特色建筑,村里落实专人管理,责任到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村中的贞节牌坊,由清代乾隆皇帝下旨建造,通体为当地出产的青石打造,高约6米,造型肃穆,气度宏伟,顶部刻有贞妇名姓,牌坊背面刻有乾隆圣旨。其两侧各雕有一匹飞奔的骏马,靠东一侧为镂空浮雕,靠西一侧则不然。据说牌坊上梁时辰已到,但雕刻工序还没有完成,仓促之间,留下些许美中不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离牌坊不远处的一排知青老屋,泥巴与砖石混合的墙壁,坐西朝东,六个单间,每间屋住一位知识青年。看着老屋,让人情不自禁地回想起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段峥嵘岁月,金华城里的中学毕业生,响应伟人的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浩浩荡荡,意气奋发奔赴农村广阔天地的动人场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建于同样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石楠塘村文化礼堂建筑,原来也是破败不堪,村两委想方设法集资近七十万进行了彻底的修缮改造,现在成了村里人锻炼身体开展文化活动的好场所,村民感到十分满意自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村里一些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建筑在日久的风吹雨淋中早些年倒塌了,也实在可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为远近闻名的文化古村,最值得石楠塘村民自豪骄傲的是徐氏宗祠。位于武义江畔的徐氏宗祠,为明、清时期的宗祠建筑。其大门照壁立于江岸陡坡之上,这里江面十分开阔,江水幽深,有小码头可供舟船停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徐氏宗祠背靠金塘山,前临武义江,左侧有千金山,右侧是水碓山,视野恢宏,场面浩大,交通便利,选址十分精到。在舟船马车时代,很是便于居住外地的族人前来祭祀聚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徐氏宗祠三进两厢两天井,呈方形布局,占地面积1024平方米,建筑面积843.7平方米。从前到后依次为照壁、门厅、前天井、中厅、后天井、后厅,布局规整。宗祠通面宽约20米,通进深52.35米,其门厅、中厅、后厅面阔各五间,两侧过厅面阔各三间。祠堂的梁柱皆以石筑,意为“永远巩固”。石材为当地宗祠、庙宇常见的建筑材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根据族谱记载,如今几乎是完全的石构宗祠并非一时之间落成。石楠塘宗祠,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在初建时只有后厅为石构梁柱,此后历经9次修缮,直至清朝嘉庆十七年(1812年)修祠时,才将门厅、左右侧厅等原木构梁柱换成了石构,石梁、方型抹角石柱、礩形柱础,仅檩条为木材。整体建筑布局完整,结构严谨简练,用材硕大,尤其是梁架采用石材,工程浩大,其型制、雕刻古朴练达,具有鲜明的明代特征,展示了典型的大明风范。由于基本架构采用石材,防火防蛀,故能历经数百年不塌不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为此,建筑文化专家一致认为,石楠塘徐氏宗祠建筑反映了明代的建筑环境学及用材情况,以及当时社会的宗法关系和生产力水平。保存完整,时代气息纯正,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其石构梁架和石雕反映了高超的石作工艺水平,是研究当时石作建筑技术及习俗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9年10月,石楠塘徐氏宗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石楠塘村数百年来遵循着“读书尚礼,交财尚义,富勿自骄,贫勿自贱”等精神内核的十三条家风家训,代有人才出。及至现当代,村里就走出革命先辈、优秀军人、本村乡贤、创业之星、致富带头人数十人。文化传承,蔚然成风,有自学成才,按照造型雕刻人物惟妙惟肖的根雕大师,有会唱道情的草根艺人,有写一手好字的书法达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石楠塘村现有农户298户,人口930人,其中一半为徐姓人家,一半为其他姓氏居民,党员35人。全村耕地1000亩,村民生产主要经营种植业、养殖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目标的要求,村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联系实际、因地制宜总基调,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村庄实行“硬化、洁化、净化、亮化、绿化”等措施,打造绿色村居环境,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古老的石楠塘村,在新的时代焕发着勃勃生机,婺城区级生态村,金华市级文明村、三星基层党组织……古街、宗祠与岁月交织的回响,是那么的清晰而恢宏——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坚实坚定迈步前行的铿锵脚步,古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