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1989年12月5日),原名李永顺,江苏徐州人,中国近现代杰出的画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个人认为他的山水画确实颇有黄宾虹的画风。</p><p class="ql-block">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早期学油画,后以中国画存世留史。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p><p class="ql-block">代表画作有《漓江胜景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代表画集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p> <p class="ql-block">深圳美术馆新馆</p> <p class="ql-block">李可染与深圳美术馆有着深厚的渊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深圳美术馆的匾额:深圳美术馆门口的匾额“深圳美术馆”几个大字正是出自李可染先生之手。</p><p class="ql-block">纪念活动:为了纪念李可染先生逝世35周年,深圳美术馆与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共同举办了“凝于神——李可染先生逝世35周年纪念活动”,并在深圳美术馆展出。</p><p class="ql-block">写生展:深圳美术馆还举办了“李可染写生七十周年深圳特展”,展示了李可染先生的写生作品。</p><p class="ql-block">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李可染先生的艺术成就,也加深了深圳美术馆与这位国画大师之间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李可染初入画坛之时,就凭借笔下传统中国山水颇受赞誉,后又走着简练、潇洒、飘逸的文人画路子。作为齐白石的弟子,白石老人曾为李可染作《五蟹图》并题:“昔司马相如文章横行天下,今可染弟之书画可以横行矣。”李可染也很早就接触了西画,16岁考入上海美专,初涉西画,22岁考入杭州艺专研究生部,师从林风眠,专攻素描与油画。</p> <p class="ql-block">苇塘竞渡归</p><p class="ql-block">李可染北京。</p><p class="ql-block">钤印:可染、孺子牛、李下不整冠</p><p class="ql-block">牛背稳如舟,苇塘竞渡归</p><p class="ql-block">“ 中国画后代高出上古者在乾嘉间,向后高手无多。至同光间,仅有赵㧑叔,再后只有吴缶庐。缶庐去后约二十余年,画手如鳞,继缶庐者有李可染。”</p><p class="ql-block">——齐白石题李可染《牧童双牛图》(1947)</p> <p class="ql-block">1946年,李可染收到徐悲鸿的邀请,来到北平艺专任职,教授中国画。而此时的中央美术学院已经取消了中国画系,李可染只能凭借着早年西画的基础在绘画系教授水彩课,中国画面临着生存的危机。李可染将改革中国画的命运与自己相连。1950年,他在《人民美术》的创刊号上发表文章《谈中国画的改造》,率先提出了要深入生活和自然,重新挖掘中国画之源泉。</p> <p class="ql-block">1954年李可染在黄山写生。</p><p class="ql-block">20 世纪50年代或许是李可染艺术生涯最为重要的十年,这十年既是李可染从齐白石、黄宾虹引领的传统学习中转向师法造化的过度,也是其个人山水画的风格图式建立的初始。</p><p class="ql-block">李可染先生融东西绘画艺术之长,以积墨和逆光为艺术语言,变革了传统水墨的黑白关系。其牧牛图简淡悠远,天趣盎然;山水画则笔墨沉厚老辣,气象雄浑博大。不论是山水、人物及书法艺术,其作品都体现着中国传统美学的原则,在宾主、虚实、轻重等对立的一般关系里,在诗与画、戏与画、音乐与书法之间的联系与差别里,在风格的严肃与活泼、雄浑与灵巧、沉郁与清新、博大与缜密等对立统一的关系里,都显示着他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p> <p class="ql-block">自1954年春,李可染开始走写生探索的道路。与张仃、罗铭一起,由北京《新观察》支付的一百元稿费,赴江浙皖等地(无锡、苏杭、富春江、黄山)进行了三个月的旅行写生。镌"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两方印章以自勉。同年9月,在北京北海公园悦心殿举行了三人水墨写生画展。李可染展出《家家都在画屏中》、《春假中的中山公园》等作品40件。这是他通过观察大自然来改造中国画的首次写生活动,成为他酝酿了多年的中国画革新的爆发起点。起初的写生他仍然沿用传统的笔法,并没有完全放弃传统笔墨技巧,松树枝杆的披法以及山石结构的线条、着色、构图等都原有的笔墨程序。1956年由陈大羽、黄润华陪同,历时八个月,经江浙皖等五省李可染历经万里写生行程,写生二百多幅。从此,由"对景写生"发展到"对景创作"。</p> <p class="ql-block">李可染1954年写生作品</p> <p class="ql-block">嘉定大佛</p> <p class="ql-block">李可染德国写生作品</p> <p class="ql-block">蜀山春雨</p><p class="ql-block">“黑”、“满”、“崛”、“涩”的艺术内涵形成了李家山水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千万奇峰的草稿上描绘出伟大祖国河山的新面貌。在浑厚深邃、静默灵动的美学表现中。同样是讴歌祖国大好河山的红色题材,《万山红遍》浓烈激昂、酣畅淋漓,《蜀山春雨》则将诸多绘画元素与艺术语言统一,不紧不慢、娓娓道来,别有一番诗情画意。</p><p class="ql-block">《蜀山春雨》把蜀地初春的风景概括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占据画面大部分空间的厚黑山峦,墨色湿润,呈现了春雨中的迷蒙之感。山峦的前后穿插、阴阳向背以及植被的深浅疏密被表现得丰富微妙,体现了李可染山水画中对山体塑造的饱满、结实、紧凑的特征。而在层层渲染的墨色山林中,处处都有令我们眼前一亮的神来之笔,如近景处表现溪水活脱出挑的「飞白」、「留白」的村落;宛如山体高光、反光的「挤白」以及游移在远山间的氤氲之白,画家巧妙地制造出强烈的对比,通过几处亮点串联成画面的观赏线索。前景处聚落式的房屋白墙黛瓦,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清溪从山涧间蹦出,清新明朗;点染在溪岸和村落中的火红的杏花是那样的灿烂,令人耳目一新。</p> <p class="ql-block">80年代的江南</p><p class="ql-block">晚年苍润沉雄之风</p><p class="ql-block">水边人家</p><p class="ql-block">先生曾言“吾爱江南,江南之美时萦梦寐……惓惓情深,不能自己”,此画面展现的正是画家最爱描写的江南水乡之景。李可染的山水画大体有两种风格,一种以色墨积染法画崇山峻岭和茂林飞瀑。这些画笔墨蓊郁,色相华滋,意境幽深,气象雄浑,具有总揽大千于笔端,舒卷风云于腕下的气魄。另一种风格便是此中表现江南水乡的清新俊爽,妩媚空灵之风。《水边人家》即为后者之风格,与此同时又富有李可染晚年水墨成熟期的苍润沉雄。画作中,作者以极为简约清淡的笔墨画出了润物无声的江南雨后之景,雨后的氤氲和天光水色,给人一派气象清新的景象。此作的构图不常见,重心前置于画面的前方,S型的水路蜿蜒而上,渐行渐远于群山之中。零散错落的人家,精心布置的小船与船夫,刻意经营的印章等等,所有这些使观者感到一种诗意的氛围逥环于画面之中。</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整个画面的开合,其中包含着虚实、黑白关系的处理。黑白关系的成功处理,是李家山水的一个重要特点,他的学生多能运用的很好,但也有的节奏较强,缺少迂回婉转的韵致。相比,可染先生的作品在黑白关系上的处理更微妙,更富有弹性,在深厚之中,令人感到有一种氤氲之气在回环周流,它以一种诗意的氛围诱导观众进入绘画的境界之中。</p> <p class="ql-block">李可染《漓江胜境图》</p><p class="ql-block">可染先生在题识中说,这幅画的构图是运用传统“以大观小法”,也就是消减远近透视大小差别,人为地扩展境界,将漓江山水的奇秀蕴籍,不同角度山势的深远高远,用艺术家的“心游”共冶一炉。所谓“人在漓江边上,终不得见此景也。”艺术家以无限的自由描绘的不是眼中之景,而是心中之境</p> <p class="ql-block">1959年李可染到桂林写生,画了二十多幅漓江图,之后几十年的时间里,李可染陆续画了多幅漓江图</p> <p class="ql-block">李可染的漓江图有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辨识度非常高</p> <p class="ql-block">《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李可染于1962年首次创作的纸本水墨设色绘画作品,第二版画作现藏于中国美术馆。这次展出的不知是不是那个版本。</p><p class="ql-block">《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据“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句意再造艺术世界,在黑红对比中写南国深秋景色,带有理想化的诗意色彩</p> <p class="ql-block">深圳美术馆新馆依旧使用李可染先生题写横幅作品,这是他题写的另一幅竖款作品。</p> <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17号深圳美术馆看李可染写生七十周年深圳特展</p> <p class="ql-block">深圳美术馆收藏的程十发的作品。</p><p class="ql-block">程十发 (1921年4月10日一2007年7月18日),籍贯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人。中国海派书画画家。</p><p class="ql-block">他在人物、花鸟方面独树一帜。在连环画、年画、插画、插图等方面均有造诣。工书法,得力于秦汉木简及怀素狂草,善将草、篆、隶结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深圳美术馆收藏的吴作人夫妻作品。</p><p class="ql-block">吴作人1908年出生在苏州的书画世家,早年在苏州和上海学习艺术,三十年代到比利时和法国学习油画和雕塑,一生留下大量画作。五十年代之前以油画作品为主,五十年代之后以国画为主。五十年代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晚年他的金鱼国画作品以简洁明快生动活泼的特点特别受到大家的喜爱。</p><p class="ql-block">作品保护</p><p class="ql-block">2023年5月,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颁布1911年后已故书画等8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的通知》,吴作人被列入1911年后已故书画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其作品一律不准出境。</p> <p class="ql-block">“作人(吴作人)为今日中国艺坛代表人之一,天才高妙,功力甚深。乃走西北,朝敦煌,赴青海,及康藏腹地,摹写中国高原居民生活。作品既富,而作风亦变,光采焕发,益游行自在,所谓中国文艺复兴者,将于是乎征之夫?”(中国现代画家徐悲鸿评)</p> <p class="ql-block">“吴作人将毕生精力交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和艺术发展。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之后全面掌握西方绘画观念和技法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用现代造型手段改造中国传统绘画方法、推行艺术教育改良的重要代表。”(中国美术馆评)</p> <p class="ql-block">吴作人鱼趣图,2016年以616万港币拍卖成交。当然他最贵的拍卖作品大多还是油画,其中2013年拍卖的油画战地黄花分外香以8050万元人民币成交。</p> <p class="ql-block">深圳美术馆收藏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岭南派重要画家关山月的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