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不孤

韧之

<p class="ql-block">  仅以此文解读历史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修复和重构</p> <p class="ql-block">壹 :营造源起</p><p class="ql-block">古城西山,故名在古城西隅,分南北两个山丘。水抱之势,自古就是 古城的形胜之地。历代文人墨客为山峦增重者,山上古迹众多。如今 岁月流逝,古迹破坏严重,历史违建较多,影响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形 象。在当下强城筑核行动中,为了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强化历史文物的引领作用,强化文物保护,对遗址、遗迹进行修复和重构,再现古城西山历史风貌。</p> <p class="ql-block">贰 :营造之心</p><p class="ql-block">在新时期下的强城筑核行动中,“处理好 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利用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 展,在发展中保护”。针对西山历史文化渊源和现状,从先生那学而用之:</p><p class="ql-block"> 一、跨越纯学术和纯应用之间的藩篱。</p><p class="ql-block"> 二、跨越技术科学和人文科学的鸿沟。</p><p class="ql-block"> 三、跨越工具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界限。</p><p class="ql-block"> 四、动态的思考与推进。</p> <p class="ql-block">叁 :营造之象</p><p class="ql-block">本轮涉及的修复和重构的项目有:修缮章安四贤祠、修复部分城 墙和西山塔,构建四贤景观雕塑和西山揽胜环境,对环境绿化进行 梳理。</p> <p class="ql-block">肆 :营造千年</p><p class="ql-block">章安四贤祠:建于康熙丙寅年,现存建筑经多次改建,风貌破坏 严重,经实地测绘和实地调查,针对性制定了修缮方案,复原清式建 筑风貌和格局,对部分材质进行复原,增强纪念性建筑的庄重和形象。</p><p class="ql-block">西山塔:对现存塔基遗址分析,西山塔建塔历史悠久。铭文可查 到的最早始于晋,重建于明,毁于民国。重构西山塔是一种精神文化 和物质文化的寻根。塔是中国建筑特有的建筑形式,一种向上的力量。 西山塔属于文峰塔,对古城来说是精神层面高于实际层面,聚风藏气, 修复她既是传承历史,也是表现时代精神,更是展望未来,塔体不大, 但地标性作用很强。文化属性很强。</p><p class="ql-block">城墙:西山的城墙演变见证了古城的历史发展,修复部分城墙, 意义在于展现“瓯居海中”生活场景,从筑沙成堤到块石垒砌到墙砖 的出现,见证了瑞安城市发展史的一种生产力过程,体现造廓以守民的民本思想。</p><p class="ql-block">四贤景观:本轮提升工程考虑在修复过程中注重场景浸入式,用 全景雕塑展现章安四贤的文化和西山揽胜,全景式的表达一座千年古邑的温暖。可看、可读、可游。</p> <p class="ql-block">伍 :营造陈述</p><p class="ql-block">古城是一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名人众多、故事丰满、 遗存众多,可慢步,可阅读,有温度。她不被封存,但她更需新的活力。她与 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们一直共行,我们所做的只是一种责任和使命。</p> <p class="ql-block">何时了却人间事,来此山中听雨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