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 年,我积极投身于校本研修活动,旨在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通过这一年的努力与探索,我在专业素养、教学实践和教育理念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p><p class="ql-block">一、研修内容与实施情况 </p><p class="ql-block">1. 学科知识深化 </p><p class="ql-block"> 参加了校内组织的数学学科知识培训,重点聚焦于二年级数学教材的深入解读与拓展。通过与同事们的研讨和专家的指导,我对教材中的知识点有了更系统的梳理,明确了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精准教学奠定了基础。例如,在学习乘法口诀时,探究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利用儿歌、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口诀,同时深入挖掘乘法口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升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数学思维。</p><p class="ql-block"> 阅读了大量与小学数学教学相关的专业书籍和期刊,如《小学数学教育》等,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和教学研究成果。将书中的新理念、新方法融入日常教学,如在教授图形与几何知识时,借鉴了书中关于空间观念培养的新思路,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搭建积木等活动,增强了他们对图形特征的理解和空间想象能力。</p><p class="ql-block">2. 教学技能提升 </p><p class="ql-block"> 积极参与校内的公开课和观摩课活动,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他们的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和教学评价技巧。在观摩一节关于“除法的初步认识”的公开课后,我借鉴其情境导入的方法,创设了“分糖果”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除法的含义,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参与度明显提高。 参加了教学技能工作坊,重点训练了课堂提问和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技能。通过模拟课堂和实际教学实践,我学会了如何提出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掌握了合理分组、明确分工和有效监督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p><p class="ql-block">3. 教育技术应用 </p><p class="ql-block"> 参加了信息技术培训课程,学习了多媒体课件制作、在线教学平台使用和教育类 APP 的应用等技术。利用这些技术,我制作了精美的数学课件,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如在讲解“时分秒”的知识时,通过动画演示时针、分针和秒针的转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同时,尝试使用在线教学平台布置作业和进行辅导,拓宽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维度。 探索了将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教学模式,开展了“数学编程启蒙”的校本课程实践。通过编程软件,让学生编写简单的数学游戏程序,如“数字拼图”“加减法运算挑战”等,将数学知识与编程逻辑相结合,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p><p class="ql-block">二、研修成果与收获</p><p class="ql-block"> 1. 学生学习成绩提高 </p><p class="ql-block"> 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技能,所教班级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升。在期末考试中,班级平均分较上一学年提高了1.2分,优秀率提升了4%,及格率达到了98%。学生在计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如在解决“购物问题”的应用题时,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p><p class="ql-block">2. 教学实践改进 </p><p class="ql-block"> 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高效和互动性强。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手段,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地发言和讨论问题。例如,在进行“数学广角——搭配”的教学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找出所有的搭配情况,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3. 教育理念更新 </p><p class="ql-block"> 校本研修促使我不断反思和更新教育理念。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 </p><p class="ql-block">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p><p class="ql-block">1. 研修深度有待加强</p><p class="ql-block"> 在某些研修领域,如教育科研方法的学习和应用方面,还存在一知半解的情况。虽然参与了一些课题研究的讨论,但在研究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等方面还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实践经验,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和钻研,提升教育科研能力,以更好地将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p><p class="ql-block">2. 时间管理不够高效 </p><p class="ql-block"> 在日常教学工作和校本研修之间,有时会出现时间分配不合理的情况。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导致部分研修活动的准备不够充分,参与度不够高,影响了研修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优化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教学、备课、批改作业和研修学习的时间,确保各项工作都能高质量完成。</p><p class="ql-block">3. 研修成果推广不足 </p><p class="ql-block"> 在研修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教学成果和实践经验,但在成果的总结、提炼和推广方面做得还不够。没有及时将自己的成功经验与其他教师分享,也没有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经验交流活动中,使得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未能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应用和推广。 </p><p class="ql-block">四、未来展望与改进措施 </p><p class="ql-block">1. 深化研修领域 </p><p class="ql-block"> 计划在新的一年里,深入学习教育科研方法,积极参与课题研究,选择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紧密相关的研究课题,如“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等,通过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质量,并将研究成果撰写成论文发表,与同行分享交流。</p><p class="ql-block">2. 优化时间管理 </p><p class="ql-block">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研修计划,合理分配每天的工作时间。采用时间管理工具和技巧,如设置优先级、制定任务清单等,确保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校本研修中。同时,学会利用碎片化时间,如课间休息、午休等时间,进行阅读和学习,提高时间利用效率。</p><p class="ql-block">3. 加强成果推广与交流 </p><p class="ql-block">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经验交流活动,主动分享自己在校本研修中的成果和经验。将自己制作的优质课件、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等整理成册,供其他教师参考借鉴。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如教育博客、教学论坛等,与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交流互动,共同探讨教学问题,推广研修成果,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 </p><p class="ql-block"> 总之,2024 年的校本研修让我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成长和进步。虽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我将以这些问题为导向,在未来的研修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