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芜湖市老图书馆(烟雨墩)(图片来自网络)</h3></br><h3> 如果说,张楚善与黄叶村的交集是一个完美的结局,与朱绣封的交集则以遗憾结尾。 </h3></br><h3> 朱绣封(1871———1960),河北大兴县人,晚清举人,出身官宦世家,父亲朱榕曾在湖北等地为官,妻子石氏,为两湖总督张之洞的内侄女。朱绣封先后毕业于安徽省法政学堂及省警务公所,曾在救生局、发审局、警务所、池太二府任职,他倾向革命,参加过同盟会,与革命党人徐锡麟有换帖之交。宣统三年,他出任晚清芜湖最后一任知县。辛亥革命后,又为民国芜湖县公署首任知事,带头剪掉辫子,骑马号召民众拥护革命。也任过芜湖县和山东济宁县警察所所长、屠宰税局局长、六安州厘金局局长等。民国十七年(1928)出任河北清河县公安局长,代理公署知事。1930年任山东峄县公安局局长兼知县,后辞职举家迁芜湖定居。抗日战争爆发后,芜湖沦陷,朱绣封于1937年12月被迫出任芜湖县维持会长,旋任芜湖县县长,他维持地方而不坑害百姓,尽力保护百姓。比如,当时有人想搜刮民财,主张发行代用券,他坚决反对。得知日军警备司令部要全部拆除赭山附近的庵庙寺院,为保护地方的文化遗产,他努力设法推延、阻止。他还以各种方式,保护帮助营救了一些抗日志士和共产党的地下工作人员。日军要在芜湖抽丁200—500人,他利用自己的身份百般抵制,为此遭日军殴打、软禁,1940年秋,被解除职务,芜湖民众非常同情与惋惜,手执挽留和赞颂的三角旗,络绎不绝前往县政府,要求朱绣封继续留任,久久不忍离去,市民赠送给朱绣封的“万民伞”百余把,伞的四周贴有垂条,上写着各界人士的签名和商铺店号,还有挽留绸帐数百幅,并在县政府门前为朱绣封树立了镌有“两袖清风”的“德政碑”。朱绣封为官清廉,解职后生活没有来源,以卖字画为生。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法院审理汉奸,虽也传讯过他,但芜湖民众近万人冒雨聚集法院门口,为这位三次任过芜湖县县长的清官申辩,后来的地方法院也没有对其作任何处理。</h3></br><h3> 解放后,新政府给朱绣封作了实事求是的政治结论,对其在日寇侵占芜湖时被迫任伪职,作为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每月发给30元生活费,参加芜湖市敬老院和人民政协学习,担任市政协委员,并加入了民革组织。朱绣封于1960年11月4日下午5时10分逝世,享年89岁,遗体安葬于芜湖市神山公墓,其收藏的乾隆刻版《四库全书》509册,经、史、子、集线装书和“朱珪六世元孙”大印章等分别由其侄朱佛蕙和孙女朱世润捐赠给安徽省博物馆和芜湖市图书馆。</h3></br><h3> 朱绣封的书法极有功力,尤其是“颜架魏”更独具一格,这种以颜体为骨架的魏碑体厚重,大气,芜湖长街等商区的牌号不少为他的手笔,如“张恒春药材店”、“胡开文笔墨店”的招牌都是他写的,解放后一些单位招牌也有不少出自于他的手。<br></br></h3></br><h3> 张楚善次子张秀出告诉我说,解放后,朱绣封好像是住在中二街旧货市场对面。由于自己被定为“历史反革命份子”,既是行动受到管制,也是怕连累朱绣封,张楚善不能也不敢去看望抗战时期供职于芜湖供销社时曾慕名去拜访过朱绣封,等到1979年摘掉“历史反革命份子”帽子恢复自由,朱绣封早已于1960年离世。张楚善曾收有朱绣封的书法作品,在文革中被抄家抄走了,同时抄走的还有四册水印版《故宫画集》、以及马骏的四条幅《八骏图》等,文革结束后,只归还了被抄走的金银首饰,所有的字画已全无踪影。</h3></br><h3> 朱绣封、黄叶村、张楚善,三位老人已相继离世,但他们的经历,历史不应忘记。<br></br></h3></br> <h3>张楚善先生夫人濮宗华与玄孙合影</h3></br> <h3> 张楚善先生在芜湖师范学校上学的长子张莹(右)与其恩师著名画家黄近玄先生(左)合影</h3></br> <h3> 张楚善先生次子张秀出,高级工程师。1960年毕业于安徽工学院(后并入合肥工业大学),分配至芜湖和平量具刃具厂,1963年调至芜湖市计量检定所(市质监局前身)。此照片为1966年2月与时任副市长宋立群、工交部刘明部长、经委陈主任、计委季主任以及朱传仁所长等一行9人去北京参观“仪器仪表展览会”时,拍于北京颐和园。那次北京一行9人中,7位是领导,只有张秀出和另一位叫朱代贵的是办事员。刘明部长分管交通,去时,免费从芜湖坐软席到南京,南京到北京买了9张软卧票,每张票价63元,张秀出和朱代贵不敢坐,怕报销不掉,换了硬卧,朱传仁所长说他俩是傻瓜,有副市长签字,还怕报销不了!(朱传仁是1938年参加革命的老干部,行政15级,文革中被他工作过的造船厂红卫兵造反派残害致死。)到了北京,由陈主任在北京警卫部队任职的儿子接站,住友谊宾馆,标准间3元。3月7号移住水电部招待所。3月8日凌晨,邢台大地震,梦中惊醒,当日返程回芜。”</h3></br> <h3> 张秀出在芜湖古城太平大路17号旧居前留影(2024.2.13.)</h3></br><h3>注:</h3></br><h3>一、口述资料提供者:张楚善次子张秀出。</h3></br><h3>二、主要参考文献:</h3></br><h3>1、朱鼎元:《朱绣封略记》(《芜湖文史资料3》第020篇)</h3></br><h3>1、《芜湖市地方志》(上)</h3></br><h3>2、《芜湖市通史》(古近代部分)</h3></br><h3>3、《当涂县志》<br></br><br></br></h3></br><h3>2024.9.30. 安徽芜湖 左岸</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BqPvqhjc20VdIEWQaluvl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