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晩霞</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489119903</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p> <p class="ql-block">现如今的孩子可真幸福。在平时就有很多玩具啊,课外活动呀,又开发智力又培养了兴趣爱好,更别说是过年了。每到过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又是给紅包又是买新衣服好吃的。我小孙子就是这样无忧无虑的,整天只知道玩,至于从小就会干点儿啥,真是个奢望。</p> <p class="ql-block">人老了就爰想起小时候的事儿,记得小时候过年,家中虽不富裕,但妈妈也总要给孩子们缝制一件新衣。这也是来年一年要穿的衣服。等到年初一的早上给我们穿上,高高兴兴地去给院里邻居婶子大娘们“拜年啦!”回来还能拿回几块邻家给的糖果,别提多高兴了。</p> <p class="ql-block">可在我九岁那年过春节时,有一件事叫我至今记忆犹新。那一年最让我难忘的不是妈妈做的新衣服,而是姐姐从学校图书馆借回来的一本小说《青春之歌》。那时候姐姐上三年级,我上二年级,三妹比我小三岁还没上学。我从小就喜欢听广播,收音机里也正在播放这部小说,当姐姐拿回纸质的小说后,就想体验一下读厚书的感觉,我虽然识字不多,但总是心里痒痒的。</p><p class="ql-block">姐姐每次读完都把它锁在三笹桌的抽笹里,我是干着急啊!姐姐从小就受舅妈的宠爱,恰巧舅舅家又和我家在一条街上,相隔也就一里地,姐姐几乎天天都在舅妈家,和舅妈学剪纸,总拿回来显摆。</p><p class="ql-block">我自然也不甘落后,就和院里的亚军姐学会了织毛衣。买不起毛线,正好妈妈发了一打白线劳保手套,就和妈妈商量把手套拆成线团,不也可以织成毛衣吗?关键是会织。我这一说,正合妈妈的心意,原来妈妈看我整天用缝被用的粗线网来网去,就给我提供了方便。那时候很流行用劳保手套拆的线织线衣的,但要用颜料染上颜色,既好看又耐脏。</p> <p class="ql-block">于是我高高兴兴地把手套按在已经放了两毛一包的黑染料的铁盆里,在炉子上咕嘟了一会儿,翻几个个,拿出来凉干,拆成线就开织了。这个寒假姐姐看她的小说,我就织我的“毛衣”,互不打扰。可心里却总在伺机能看上厚书。</p><p class="ql-block">快过年了,我的毛衣也分袖了。可就是第一次织掌握不好尺寸,袖子不知道缩针,长短快够了,肥瘦却不理想。急忙减针把袖子织成了大肚子。拆了重来又怕过年穿不上,就将就着往下织。这下姐姐可抓住把柄了,一个劲的笑话我。我本打算等过了年再把袖子重织一遍的。</p><p class="ql-block">没想到姐姐替我拆了。事情是这样的,初一早上我们姐妹都穿上新衣后,给邻居们拜完年,当姐姐又去舅妈家的时候,我知道她一时半会儿的不会回来,心想别看你锁上了,我照样能拿出来,这么好的机可不能放过!于是我就从锁着的抽笹旁边伸进手去把厚书拿出来。因为是偷拿的,不小心把姐姐用树叶做的书签弄到地上,捡起来却不知道该放哪页了。为了抓紧时间,我就把书签随便放了进去。如饥似渴的,装腔作势地看起来。姐姐回来发现变了样子,就知道是我动了。我说你都锁上了我怎么拿出来?我死活不承认,姐姐一气之下就给我的毛衣袖子拆了。我那时还想省得我拆了。</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九岁那年春节的糗事,除了穿新衣服的喜悦,却意外又收获了终身难忘的记忆。你说这个新年过的新不新呢!</p><p class="ql-block">时隔六十多年的祖孙三代人的春节既相似又不同,除了时代的不同,教育方式也有所不同。那时候的大人们都想让子女多学点本事,尽早地学会独立生活。而现在的家长生活条件好,一味地惯孩子,同样的年纪却是不同的命运。为此教育孩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意识迫在眉睫。也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当务之急,否则大了就更难教育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