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的维也纳博物馆之旅还在进行时。</p><p class="ql-block">圣诞后至今,光阿尔贝蒂娜博物馆(Albertina Museum Wien)和戏剧博物馆(Theatermuseum Wien)就各去了两次:第一次去阿尔贝蒂娜是为了看美国艺术家罗伯特·隆戈(Robert Longo,1953)的大型碳笔画特展,极为震撼,今天第二次是去仔细欣赏《从莫奈至毕加索》的展馆常展;两次进戏剧博物馆都是同一目的,看一幅克林姆特名画《赤裸真相》(Nuda Veritas/Die nackte Wahrheit,1899),因为第一次去所摄的像片不理想。</p><p class="ql-block">下周二准备起早再去一次阿尔贝蒂娜,再去看一遍隆戈的碳笔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昨天晚上去了很喜欢的列奥波德博特馆(Leopold Museum),免费的,是去看奥地利另一位新即物主义(Neue Sachlichkeit)代表人物鲁道夫·瓦克(Rudolf Wacker,1893-1939)的特展。</p><p class="ql-block">明天去阿尔贝蒂娜博物馆系列的另一家:阿尔贝蒂娜克洛斯特新堡(Albertina Klosterneuburg),因为说是去那儿的交通路线比较复杂,得安妮亚陪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周三回波鸿,许多博物馆还没来得及去,好在我们买的是年卡,二月份在维也纳几天估计可以进两个馆,夏秋也可以再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星辰,2024.01.03 於维也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面提到的克林姆特名画《赤裸真相》(Die nackte Wahrheit,1899),是维也纳戏剧博物馆(Theater Museum Wien)的藏品,博物馆就座落在阿尔贝蒂娜斜对面,我们接连去了两次,其实也不单单是为了欣赏一幅画,博物馆自然有其它戏剧文艺方面的藏品,而且还有一个纪念华尔兹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1825-1899)诞辰200周年特展(2024年12月4日至2025年6月23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谁都跳过华尔兹,谁都知道《蓝色的多瑙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星辰,2025.01.16 於波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个小众博物馆,况且是新年节后第一天,人少。</p><p class="ql-block">博物馆进厅,光线暗了点,以施特劳斯为背景,拍张双人剪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美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博物馆的常设展,展品均为维也纳戏剧历史上的服装道具及人物形象等藏品;第二部分则施特劳斯特展。</p><p class="ql-block">最重要的《赤裸真像》,放在中间作为两部分的衔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威廉·理查德·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1813-1883)大名鼎鼎的德国作曲家,光歌剧就写了13部。</p><p class="ql-block">《罗恩格林》(Lohengrin)是其中之一,三幕浪漫主义歌剧,其历史背景为萨克森王朝德意志国王捕鸟人亨利一世(Heinrich I der Vogler,公元876-936)时期的布拉班特公国(Hertogdom Brabant,现在的比利时安特卫普和布拉班特地区及荷兰的北布拉班特省)。</p><p class="ql-block">罗恩格林是剧中的圣杯骑士,奥特鲁德(Ortrud)是剧中布拉班特伯爵腓特烈之妻,均为剧中角色。</p><p class="ql-block">这幅历史像片上是两位扮演罗恩格林和奥特鲁德角色的奥地利著名歌剧演员:莱奥· 斯莱察克(Leo Slezak,1873-1946)及安娜·冯·米尔顿贝格(Anna von Mildenburg,1872-1947),安娜·巴尔-米尔顿贝格(Anna Bahr-Mildenburg)是她的婚后名。</p><p class="ql-block">在这张像片中,安娜将自己打扮成新艺术运动的偶像,与克林姆特(Gustav Klimt,1862-1918)画笔下《赤裸真相》中的模特可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歌剧《罗恩格林》中奥特鲁德的演出服,也就是安娜1906年扮演这个角色(女高音)时的演出服,由维也纳分离派(新艺术运动)画家及舞台道具和服装设计师阿尔弗雷德·罗勒(Alfred Roller,1864-1935)设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建筑漂亮,座落在以前的“霍夫”(Hof),查维基,一定也是某座宫殿。</p><p class="ql-block">(果然是:Palais Lobkowitz,洛布科维茨宫,巴洛克宫殿,原本属于洛布科维茨家族。)</p><p class="ql-block">门旁的两幅彩屏如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于1906年制成的马赛克玻璃镶嵌工艺画,它们的制作者是理查德·特施纳(Richard Teschner,1879-1948)。</p><p class="ql-block">人们对这两件作品的欣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从它们的展览历史中看出:1906 年,它们被放置在莱辛贝格(捷克语:Liberec,利贝蕾茨)德意志-波西米亚展览馆的入口处,这是当年德意志-波西米亚艺术的一次重要展览;仅仅一年之后,它们就在布拉格的鲁道夫音乐厅(Rudolfinum)展出;1908年,特施纳带着它们和他的其它作品参加了传奇的维也纳艺术展(Kunstschau),特施纳参加这次轰动的大展首次使他受到了维也纳公众的关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明亮炫丽的色彩,寓言化的画面,治愈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特施纳后来主要从事木偶剧艺术,他将爪哇岛神话剧艺术传播到了欧洲,凭借革命性的木偶剧,创造了一种戏剧艺术作品,从木偶到剧本、舞台技术和伴奏音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木偶剧的人偶,造型优美,做工精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都是施特纳的杰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还有更漂亮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整间屋子的柜子里,都放着当年他创作的木偶剧中的人物:</p><p class="ql-block">夜剧(Nachtstück,1913)</p><p class="ql-block">圣诞戏(Weihnachtsspiel,1916)</p><p class="ql-block">Nawang Wulan,1920</p><p class="ql-block">屠龙人(Der Drachentöter,1928/29)</p><p class="ql-block">狂欢节(Karneval,1930)</p><p class="ql-block">生命钟(Die Lebensuhr,1935)</p><p class="ql-block">巴西利斯克(Der Basilisk,1937)</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差不多该去看施特劳斯特展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对,那幅《赤裸真相》,不是这座雕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NUDA VERITAS</p><p class="ql-block">《赤裸真相》(Nuda Veritas,1899),真人大小的赤裸女体在你们面前,为你们举起一面镜子。</p><p class="ql-block">仔细看脸容,和安娜还真有点像,是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之所以克林姆特的名画能成为维也纳戏剧博物馆的藏品,原来是安娜·巴尔-米尔顿贝格的丈夫、作家及戏剧评论家赫尔曼·巴尔(Hermann Bahr,1863-1934)于1900年购得了克林姆特的一幅新画作:Nuda Veritas,创作于1899年。</p><p class="ql-block">巴尔后来这么描述:“我已经与这幅画面对面相处了18年,如果我累了,我看一眼,一切又都好了。”</p><p class="ql-block">他在他们位于维也纳贵族区别墅的书房里挂着画作,并始终将它放在视野之内。</p><p class="ql-block">安娜·巴尔-米尔登贝格去世后,她的遗产于1954年成为奥地利国家图书馆戏剧收藏的一部分,其中包括赫尔曼·巴尔收藏的克林姆特的《赤裸真相》。 1991年,戏剧藏品被转移到洛布科维茨宫的戏剧博物馆。从此《赤裸真相》在这里找到了它新的归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楼梯走廊,他的音乐已经响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戏剧博物馆与市政厅内的维也纳图书馆合作,为伟大的艺术家约翰·施特劳斯(儿子/小施特劳斯)举办一场特别展览。庆祝这位杰出音乐家诞辰200周年,他的名声至今仍远播海外。</p><p class="ql-block">约翰·施特劳斯沿袭了父亲的成功。他创作并指挥,他巡回演出,他和他的音乐家们走遍了大半个世界。</p><p class="ql-block">他出乎意料地、轻松地将自己最初致力于的舞曲音乐发展成为精致的音乐会音乐,他的个性成为音乐中的焦点,几乎没有一个乐队指挥能以同样激动人心的方式指挥着管弦乐队。除了许多华尔兹和波尔卡舞曲,他还创作了众多舞台作品,其中轻歌剧《蝙蝠》获得了全球性的成功。</p><p class="ql-block">在安娜·施特劳斯(Anna Strauss,1801-1870)的铁腕管理下,“施特劳斯帝国”诞生了。她意识到了儿子约翰、约瑟夫和爱德华的潜力:约翰·施特劳斯可以说是一位“超级巨星”,他天才的凝聚力,使乐队围绕着他和他的音乐,就像我们现在所看到这个时代的明星。</p><p class="ql-block">展览展出了戏剧博物馆和市政厅维也纳图书馆所拥有的大量原作原件。</p><p class="ql-block">在特展中,我们可以聆听他的原作音乐,我们可以随着醉人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旋律翩然起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蝙蝠》(Die Fledermaus)是施特劳斯创作的一部三幕轻歌剧,1874年4月5日在维也纳河畔剧院首演,之后分别前往柏林(1874年7月)、伦敦(1876年12月)、巴黎(1877年10月)等地上演;《蝙蝠》的演出成功,开创了所谓的“轻歌剧黄金时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座雕塑是奥地利肖像画家及雕塑家维克托·奥斯卡·蒂尔克纳(Viktor Oskar Tilgner,1844-1896)的作品,雕刻于1894年;雕塑两边是当年相关的画作和报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展厅的小隔间里,参观者可以坐下静心聆听,欣赏《蝙蝠》中的唱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罗莎林德(Rosalinde)是歌剧主角(女高音),是剧中男角嘉伯利尔·冯·艾森斯坦因男爵(Gabriel,Baron von Eisenstein)的夫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阿黛尔(Adele),是罗莎林德的侍女(Kammermädchen),女高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奥罗夫斯基王子(Prinz Orlofsky),女高音反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间里面好像有许多角色唱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蝙蝠》直到今天,可能还是上演最多的轻歌剧。</p><p class="ql-block">这张画像上应该是第二幕中女角色的服装设计,设计者为德裔奥地利舞台服装设计师罗尔夫·朗根法斯(Rolf Langenfass,1944-2012),设计于1982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而这张,是第一到第三幕都有:</p><p class="ql-block">根据下面的标注,从左到右,依次为第一幕至第三幕中的罗莎林德服装设计。</p><p class="ql-block">服装设计师也是罗尔夫·朗根法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张施特劳斯的肖像画,但创作者佚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施特劳斯的私生活:他的三位妻子。</p><p class="ql-block">杰蒂·特雷夫茨(Jetty Treffz,1818-1878),结婚后亨丽埃特·施特劳斯-特雷夫茨(Henriette Strauß-Treffz),是奥地利歌剧演员,施特劳斯的第一位妻子(1862-1878,左)。</p><p class="ql-block">安吉丽卡·迪特里希(1850-1919),小名丽丽(Lily),是施特劳斯的第二位妻子(1978-1882,中)。小了25 岁的丽丽与约翰·施特劳斯的婚姻短暂而动荡,最后终于离婚。 </p><p class="ql-block">施特劳斯的第三位妻子更年轻(右),阿黛尔·德意志(Adele Deutsch,1856-1930)与施特劳斯自1883年后就存在关系,但为使其合法化,两人都必须皈依新教。阿黛尔之前的丈夫是银行家之子安东·施特劳斯(Anton Strauss),所以她在与施特劳斯婚前就有了施特劳斯这个全世界闻名的姓。阿黛尔在施特劳斯生前就接手了所有管理事物,在艺术家去世后(1899)精心管理着他的遗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把扇子漂亮,是签名用的;它的来历不明,也无从查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张好美的美人面具,可以在博物馆的纪念礼品店购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就是这家。</p><p class="ql-block">墙上的宣传屏上:和施特劳斯一起跨新年。</p><p class="ql-block">在维也纳跨年,香槟和华尔兹少不了;没去市中心圣斯蒂芬广场,友人说那儿一定会有上百万人跳跨年华尔兹。</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家跳华尔兹跨年,烛光杯影,礼花弹窗,蓝色多瑙河盈盈流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