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家中童子鳞)</h3> 在我温馨的家中,栽着一盆童子鳞,那可是大理茶花赫赫有名的八大名品之一。<br> 它宛如一位婉约的绿衣仙子,身为常绿小乔木,树干平滑似玉,不见一丝毛糙。卵圆形的叶片,边缘镶嵌着细密的锯齿,如精美的蕾丝花边。叶片质地似革,表面仿若洒了一层璀璨星光,亮绿得耀眼。整株童子鳞形姿优雅,那浓郁的绿,像是凝聚了世间所有的生机,每一片叶子都闪烁着生命的光泽。<br> 童子鳞的花,恰似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完全重瓣的花型,花瓣多得如同繁星,整齐地排列着,紧密平铺,宛如松球初绽鳞片,故而得名。花色或是如少女羞涩脸颊的桃红,或是似银辉洒落的银红,银红中透着光亮,仿佛被晨露亲吻过,外表惊艳得让人移不开眼。花形圆润,色泽纯正,花瓣轻柔得宛如绢绸,在绽放的过程中,颜色渐淡,恰似一场如梦如幻的蜕变,美得动人心弦。它是我家中除草本朱兰外,最令我倾心的木本花卉,在冬春交替的时光里,静静绽放,为这略显单调的季节,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不愧是盆栽中的佳品。<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巍宝山桂叶银红茶花)</h3> 离古城十多公里的巍宝山,宛如一座隐匿在尘世中的仙境,那里种植着一株桂叶银红茶花。这株古山茶,承载着岁月的传奇。相传,它原本生长在深山密林中,在明末清初修建灵官殿时,被慧眼识珠的道人移栽至殿内院中,至今已悠悠走过约四百年的漫长岁月。苏州文人陈全钰曾为它赋诗:“丛深春藏不闻莺,露下啼妆别有情,可惜琼葩因僻远,分心馨口独含颦。” 诗中赞美的,正是它那羞涩而迷人的美丽。<br> 这株山茶,宛如一位巍峨的巨人,高耸过屋,又紧紧依偎着大殿。每当盛花时节,满树的红花似火,将整个殿宇映照得红彤彤的,因此又有“照殿红”的美誉。而观赏它的最佳位置,便是灵官殿后面山坡的小径上。站在那里,抬头远望,眼前是一片灿若云霞的山茶花海,花大如碗,红似胭脂,宛如一幅天然的画卷,古人赞誉的“山茶流红” 胜景,在此刻完美呈现。<br> 离古城数十余公里处的巍宝山乡茶克塘三官寺,同样藏着一棵珍贵的紫袍古山茶。它的花,带着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枝杆上那明显的蜂窝眼,正是它独特的标志,吻合紫袍性状,无疑是云南山茶花中的珍品“玉带紫袍”。这株茶花树,静静伫立在海拔约2200米山的北坡,老树皮呈现出灰褐色,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沉稳而内敛。紫袍的枝杆有明显的蜂窝眼,这不仅是鉴定紫袍品种的重要依据,更是它难以培育、壮苗大树罕见的重要原因。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这也让紫袍山茶愈发显得珍贵无比。现寺内有一尊古香炉,炉面刊刻着“乾隆三十三年(1768 年),正北街赵魁元敬献”字样,仿佛在默默诉说着那段古老的历史。<br> 离古城更远的青华乡崖子村,有一棵金蕊蝶翅古山茶,距今约150年左右。它的花,如同春日里的一抹暖阳,呈现出桃红色。在岁末年初,为世界带来一抹亮丽的色彩。<br> 户外的古茶树,它们在高海拔的山地,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洗礼,生存条件艰苦,却始终坚韧地生长着。每当想起它们,我的思绪便不由自主地飘远,常常陷入神思幻象之中。多想再次亲临古山茶身边,去感受那山花烂漫的神韵,去聆听它们与岁月的低语。然而,现实总有诸多无奈,只好在家中盆栽茶花,聊以弥补心中的遗憾,在自家小小的天地里,凭吊旧日风华正茂的时光,让那一抹抹绚丽的色彩,慰藉我对大自然深深的眷恋。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玉带紫袍)</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蕊蝶翅古山茶)</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蕊蝶翅古山茶前留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蕊蝶翅古山茶远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