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塔之谜

且行且珍惜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且行且珍惜</p><p class="ql-block">美 篇 号:3577359</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早知道雷锋塔,是上初中时学鲁迅先生的文章《论雷锋塔的倒掉》,那时只知道雷峰塔下镇压着白娘子,雷峰塔倒了,白娘子终于解放了,大快人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鲁迅先生开篇在文中写道:<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烂烂的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雷峰塔下古韵藏,岁月悠悠话沧桑。雄姿屹立西湖畔,见证繁华与辉煌。”</span>9月7日为了能观赏到雷锋夕照,我们特意选择下午登雷峰塔。鲁迅先生一定不会想到,当年破破烂烂的雷峰塔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塔顶佛光普照、金光闪闪的“雍容老衲”。而且登塔免脚力,直接乘电梯!今天我是奔着破解心中的谜团去的:塔下真的镇压过白娘子吗?雷锋夕照究竟是怎样的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雷锋塔之前做了一番功课,眼前的雷锋塔是2002年重新修建的,就修建在遗址上,总建筑面积3133平方米,结构优雅,装饰丰富,塔高79.95米,耗资1.5亿人民币,它的塔尖是镀有黄金的,塔身由不锈钢和铜制作而成,可以屹立万年而不倒。外面看是5层,其实有7层,还有2层在地下。据文献记载:<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雷峰者,南屏山之支麓也。穹窿回映,旧名中峰,亦名回峰。宋有雷就者居之,故名雷峰。</span></p> 台基底层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4年9月25号下午1:40雷峰塔轰然倒塌。台基底层就是雷锋塔遗址展示,用深红色坚硬山土夯筑而成的台基,高约2米,平面呈八角形,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台基外围包砌有石灰岩基石,石面雕刻须弥山海涛波纹、鱼龙等图案,象征“九山八海”。“雷峰塔遗址”详细介绍了雷峰塔的地基结构,让我对这座古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仿佛跨越时空看到了古塔曾经的模样。</p> 台基二层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台基二层是雷峰塔内部最大的空间,也是观看雷峰塔遗址的最佳点。四周悬挂有十六罗汉画像。展示有关历史上雷峰塔的资料,如南宋西湖十景组诗等。</p> 第一层正门与金匾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门上悬有书画家启功先生题写的“雷峰塔”三字金匾。地面使用玻璃铺装,下为雷峰塔遗址保护层顶部(即台基层)。建筑外观古色古香,七层宝塔矗立在原遗址上,仰望这座高大雄伟的雷峰塔,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壮观。沿着塔围欣赏每一个细节,雷峰塔与四周的环境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美丽和谐的画卷。</p> 暗层白蛇传的故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浙江三绝之一的东阳木雕,工匠们用精湛的技术把白娘子的故事全部用木雕的形式展现了出来。一共有“断桥相会”、“水漫金山”、“昆仑盗草”等八幅雕刻作品。鲁迅先生说:<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和尚本应该只管自己念经。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和别人有什么相干?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的。</span>我也非常认同!</p> 第二层吴越造塔图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化陈设主要有铜版线刻壁画《吴越造塔图》。吴越国末期,作为吴越国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国王钱俶,性俭素、谦和,好诗书,善书法。在位期间,休养生息,重视农事、商业及海上贸易,尊奉中原,最后纳土归宋,免去战乱之苦,在百姓心中声誉极高。在公元960年,钱俶顺应祖训,拥护新生的宋王朝,在雷峰山上建造了一座塔,这便是雷峰塔的由来。自此,雷峰塔的故事在杭州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展开,成为了西湖边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p> 第三层诗刻陈列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层共有四块诗刻陈列,每块诗刻各有三首诗词,共12首,是从历代赞美雷峰塔和雷峰夕照的诗词作品中精选出的名篇佳作,配有风光和人物插图雕刻而成。喜欢明代王瀛的这首<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暝色霏微入远林,乱山围绕半湖阴。浮屠会得游人意,挂住斜阳一抹金。”</span>此诗采用白描加拟人的手法描写雷峰夕照,别出心裁且新意盎然,将夕阳余晖照在雷峰塔上的景象描绘得生动有趣,富有想象力。</p> 第四层西湖新貌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湖新貌:内部有按西湖十景每个景观所在的具体方位,在相应的部位采用瓯塑陈设景观的画面,总称为西湖新貌。</p> 第五层金色穹顶和天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我们来到第五层,这里有运用精湛贴金艺术制成的金色穹顶,穹顶中心是一朵硕大的莲花,象征着圣洁,表达对普世和平的愿望。穹顶上方有暗阁,辟有天宫,放置有传给后代的纪念文字和物品,如雷峰夕照重建大事记、雷峰新塔仿真模型等。这些舍利塔一共有2002座,是为了纪念雷峰塔2002年修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雷峰塔是西湖边最高的建筑。登上雷峰塔可以俯瞰整个西湖。正前方这座岛屿就是著名的三潭映月,岛的旁边有一条绿色的长堤,这是苏东坡当年修建的苏堤。对面就是著名的净慈寺,也是西湖十景之一的南屏晚钟。从塔顶俯瞰,西湖的美景尽收眼底,远处的山峦起伏,近处的湖水波光粼粼,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晚上七点是闭园时间,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雷峰塔被灯光点亮,显得璀璨夺目,夜幕下的雷峰塔是一幅如诗如画的江南夜景图。夕阳下的雷锋塔没看到,当时阴天,倒是后来在净慈寺和长桥欣赏到这一美丽动人“雷锋夕照”的景观图。如果鲁迅先生看到今天的夕照图,一定不会说“不佳”字样了,恐怕要写《论雷峰塔的重建》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雷峰塔下来,就像是参禅者悟界,答案水落石出,古雷锋塔不过是封建势力和传统观念的象征。说白娘子被镇压在塔下,只是代表了封建礼教对美好爱情的束缚和压迫。而最终雷锋塔的倒塌,则象征着封建势力的瓦解,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肯定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而今日重建的雷峰塔不仅是一座建筑杰作,更是杭州西湖的重要文化明片。每一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值得细细品味。</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fsaerz?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3577359" target="_blank">莲花山公园游记</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