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50后的普通经历1

午休

一、14岁离家出走4500公里<br>  为保存记忆留住事实,文中涉及时间、地点、人物均为实名,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立即删除该段文字。<br>我在1965年9月进入北京铁道学院附属中学读初中 这是北京铁道学院附属中学初一4班我的学生证,上面记载了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住址等信息 我是1965年7月在北京市海淀区打钟庙小学毕业,2007年12月17日重返我们3兄妹小时候读书的北京海淀区打钟庙小学,不知何时已更名为今典小学。 2019年9月10日再返小学母校,不知何时已更名为北京邮电大学附属小学 北京邮电大学附属小学校园一角 2007年12月17日重返我学生证上的附中,不知何时已更名为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2019年9月10日再返母校,不知何时已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2007年12月17日重返我家在京时住的北京邮电大学家属大院 这是我家住的眷4楼,最里面是5单元 2019年9月10日在5单元家门口 三楼最近处阳台的那套住宅曾是我家在京的住址,学生证上记载的邮电学院眷4533号 还是回头说我在北京铁道学院附中初一4班的经历:<br>  1966年9月5日中央正式通知,各地红卫兵串连中所需车旅费,生活全部由国家开支。<br>  我和王阳等6个十四岁的同班男同学离开北京家人,结伴乘火车南下去上海、北上去沈阳等地革命大串联。主要是去外地大专院校看大字报,顺便去各城市看有没有什么无线电元器件三极管电阻电容等厂家处理品便宜货,我和小学同学梁柏基、亢新刚,邻居小哥蓝正安等都是北邮子弟课余无线电爱好者,从小三年级就学会架设天线安装矿石收音机,到高年级后都会自制半导体收音机,我们经常在一起展示自己的新电路机子、互相补缺交换电阻电容等元器件。那时一只正品三极管要花掉一个多月的生活费,多数只能是经常去新街口、西四、西单等电器店买处理品玩了。参加小学和中学的无线电课余活动,还学习了旗语和摩尔斯电码编译和收发报。图片是旗语手势部位。 使用的标准电码本 <p class="ql-block">  大串联那时所有火车上都是严重超员,我们从窗户上下火车,如果能抢占到行李架上面,就是最好的座位。还有座位下面是最好的卧铺,厕所也是有人强行占用当包厢。旅途中何时开车,何时到站都是未知数。列车随时可能停车让道,交通日益拥挤不堪。</p><p class="ql-block"> 好在各大城市都有接待站免费住宿和供给大锅饭。 嘴馋在街头买当地甜食小吃就要自己花钱了。</p><p class="ql-block"> 在上海时乘公交车仅凭胸前佩戴的北京铁道学院附中校徽就通通免费。所以不久我的校徽就不翼而飞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去了上海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京路、四川北路等上海市区。我看到《海报》,吃惊地说,我们北京海淀区的大字报贴到上海来了!遭到同学哄堂大笑。才明白原来海报就是广告的意思。</p><p class="ql-block">图片是我北上到沈阳大串联时得到的市内临时乘车证。</p> <div>  1966年11月中央又决定,从11月21日起到明年春季暂停革命大串联。稍后又重申暂停乘坐交通工具串联,12月20日前必须返回原地,12月21日起不再实行免费。后来要求步行外出串联的也应当回到本地本学校去。1967年3月19日中央发出停止全国大串联的通知。</div> 我们附中初一4班有5、6个同学不想参加学校任何一派的红卫兵组织,就自己挂靠红司注册成立了一个红卫兵组织,不吸收新成员,不组织活动,就当是一个护身符。 <p class="ql-block">  当时红卫兵证也是通行证,有一次我没穿绿军装骑着父亲的凤凰牌28大扛自行车,路过一个路口,几个高年级的红卫兵关卡拦住检查,我也是红卫兵,没问题后又指着我的自行车说,凤凰是封建的东西,红卫兵要带头破四旧,拿着改锥就把车头的凤凰商标给撬了下去。但后来我看到很多凤凰自行车都商标完好无损。</p>图片是我的红卫兵证件 红卫兵证封面 <p class="ql-block">  1967年2月大妹周建明12岁和北邮红小兵宣传队6名小女孩去青海日报社大串联。2月22日在西宁混过各道红卫兵关卡进到报社附近,最终还是被解放军关卡劝返离开报社,解放军首长怕她们不听话,派遣战士护送或押送她们免费登上火车,途中多次中转,也不知道何时能回到北京。但最重要的是幸免避开了第二天2月23日《青海日报》流血事件,当时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赵永夫确定“敌人开枪,我还击”,震惊全国的西宁青海日报报社大规模武装冲突事件伤亡377人。消息传到北京时,我们各家人都非常担心她们的安危,也不知道红小兵的行踪和安危,等很长时间她们平安回京后才放心下来。</p>图片后排带袖标的是周建明,前排左一是杨汉珍 <p class="ql-block">  1967年10月初阿尔巴尼亚领导访华的纪录片,影片中有红小兵周建明12岁、杨汉珍12岁等6名小女孩儿在恩维尔.霍查的周围,霍查抱起小女孩儿杨汉珍的特写镜头,北邮电影观众一片沸腾。红小兵还集体在人民大会堂见过江青,后来才知道江青是四人帮。</p> 1967年10月1日我得到一张参加天安门广场国庆联欢晚会标兵证,当晚非常兴奋地去到天安门广场上,广场被分割为不同区域层层戒严关卡,每个区域都有文艺宣传队占地狂欢,演出活动非常精彩,贵宾都在观礼台上观看,我在广场上要钻进人群中才能看到演出。 <p class="ql-block">  我的国庆晚会标兵证,更是除不能过金水桥和上灰观礼台外,广场各处均可通行的特别通行证。</p> <p class="ql-block">  1967年10月14日中央发出关于大中小学复课闹革命的通知。我们都回到了学校课堂上。</p> 1968年7月27日首都工人宣队进驻清华大学,次日进驻各大学。不久后工宣队和军宣队也陆续进驻了我们学校。<p class="ql-block">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主席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北京市立即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北京1966年至1968年高中毕业生和初中毕业生,统称老三届同时毕业分配。文革期间全国上山下乡知青达到1600多万人。</p><p class="ql-block"> 1968年12月26日上午我们铁道学院附中66、67、68届高中、初中毕业生在一起开了一个: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到延安专区插队的誓师大会。首先由革委会主任程永祥做动员报告,接着解放军宣传队政委给我们做动员报告。会上高中初中共6届毕业生的代表先后发了言,决心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我和另外3个高年级的同学贾奎生、华喜宝、王亚池商量后决心一起去延安插队,下午我回家说了决心跟大同学好朋友一起去延安插队,得到了家长支持。</p><p class="ql-block"> 我崇拜贾奎生大哥哥,因为他会武术,冬天早上还带我们摸黑起床,用冰冷的自来水拍打上身,发红后就到操场上跑步、拉伸压腿练功,我参加几天跟不上就放弃不学了。</p><p class="ql-block">图片前排同学贾奎生、周起明,后排同学华喜宝、王亚池。当时最时兴胸前佩戴毛主席像章,而且越大越好。</p> <p class="ql-block">图片是我和驻校工宣队贾队长在北京铁道学院附中校门口合影</p> 1968年12月28日我们4人分别都写了一份决心书,交给了工人师傅,我给驻校首都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革委会、分配小组首长写的决心书:毛主席挥手我前进!最新指示激励我坚决到革命圣地延安插队,接受老革命根据地的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坚决申请组织上立即批准。<br>1968年12月29日这两天我的心情一直很激动,只要组织上一批准我马上就要全力以赴去延安插队,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可是听说去的可能性不大,初一的同学要特别坚决的才可以考虑。还听说高一的一个也不批准去。我们4个大小同学经过学习和讨论,决心一定要一起到延安专区插队。为了更有把握,由贾奎生起草了一张我们4人向毛主席献忠心的决心书。写好贾奎生、华喜宝、王亚池、周起明4人签名后已经晚上9点多了,我们一起找到分配小组负责人的宿舍,向他们表示了我们的决心。可是看来希望还是不大,他们说:要找到接班的人就可以让我们走,因贾奎生负责编辑学校的“斗批改”校报,王亚池管学校的广播站,我管广播站电话站维护,还和华喜宝管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看来我们这一批走不了了,最后走还是不走只好看明天的光荣榜。<br>  1968年12月30日,今天一大早我连饭都顾不得买就去校门口看光荣榜,吃完早餐又去看。可就是找不到我们4人的名字。华喜宝本来不住校,可为了报名去延安和我们3人一起住校几天写决心书、申请书。今天光荣榜上他们班被批准去延安的有十几个同学,我们班有5个同学,王亚池他们全班只剩下3名同学没批准去延安插队,可就是没有我们4人。再去找工人师傅也没用,我们4人就决定下一批走吧,不管下批更艰苦还是条件稍好,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要好朋友一起去。<br>  1968年12月31日今天下午,我们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到北京奶粉厂去,和厂里的工人、解放军一起开了军民联欢大会,演出了精彩的节目,天气寒冷但我们个个精神饱满。演出后奶粉厂革委会的负责人代表全厂工人师傅向我们赠送了毛主席像章。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像章</p> <div>  1969年3月北京铁道学院附中(现北京交通大学附中),68届初中毕业生分配上山下乡,驻校工宣队到学生各家各户进行动员,到周起明家时只有一人76岁的爷爷周文阶在家,老人听不懂北京话,工宣队听不懂湖南话,走了一个过场后,到邻居同学家去家访动员下乡插队。第二天周起明带妈妈袁雪梅去学校找工宣队了解昨天家访动员下乡的具体政策。母亲袁雪梅表示我们湖南人积极响应毛主席号召,元旦前就支持起明写决心书和3个大同学一起去延安插队,因没批准没去成。现在大同学都走了,如果起明不能留在身边,也坚决服从工宣队的分配去农村插队。</div>图片工宣队到周起明家只有76岁的爷爷在家,语言不通无法交流 <p class="ql-block">  我为我们班的5名同学能去革命圣地延安插队而高兴。可能到下批就是去云南边疆、内蒙边疆或东北北大荒。可我们班的班长殷浩同学却说不想去了,他找了几次老师和工人师傅要求留下。理由是这一批的同伴太乱,有逍遥派、小偷小摸的、流里流气的。</p> <p class="ql-block">二、17岁留在北京当上了重体力劳动的国企工人</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