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话

陇上茶人

<h3>  家乡话,是每个人从小学会并不易改变的一种说话腔调,是语言的地方变体,是跟标准语、普通话有区别的、只通行于一定地域的语言。一个人的家乡话,紧紧系缚于血脉故土的脐带之上,承载着这个地方独有的生活方式和情感地图,代表着一个人从哪里来。简而言之,家乡话就是家乡的口音,就是乡音,是一个人灵魂深处的旋律和抹不掉的痕迹。“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乡音流淌中,浮动着祖先丰富的灵魂和慈祥的面容。年轻时,觉得家乡话很土,出门尽可能不带口音。到了一定年龄,感觉她亲切悦耳,略微研究一下,还挺有意思。</h3> <h3>  我的家乡在康县北部,一个早在西汉时期就设平乐道的地方。这里的方言属中原官话——秦陇片,没有多少叫人听不懂,学撇普通话也不难。有些家乡话还是古语的传承,比如把看日子,说成看尔子(古代流传下来的对“日”的避讳);把没有叫模有(古语“无有”)等。</h3> <h3>  我爱家乡,也爱那里的乡音,她给人一种与生俱来的温暖和亲切感。麻麻蛾儿(蝶蛾类统称)、舀舀勺儿(蝌蚪)、皮蜉蚂儿(蚂蚁)生动;膀肩(意为大致、相当,因为膀和肩基本一样高)、长虫(蛇)、茅坑(厕所)形象;玉皇(一种李子,元代称御黄李,明嘉靖皇帝将其定为贡品,改称玉皇李)、番麦(玉米)、言喘古朴;心疼(娃娃、女孩长得好)、渥也(舒服、赞同、事情办得好)、欢的(满意)传神;勺勺子、碗碗子、绳绳子、芯芯子、把把子、角角(锅锅)子(边角)、边边子等叠词乖巧、可爱;老鼠拖锨把~大头在后头,屎爬牛上马路~冒充小吉普,有趣………。有的家乡话,同样文字,语气一变,含义会明显变化。譬如,阿吧还,“阿”拉得越长,表示反对意见越大。</h3> <h3>  我记忆深处的家乡话还有许多:日光叫阳婆,星星叫羞羞,昨天叫夜过,昨晚叫黑夜过,凌晨叫擦明儿,夜幕降临叫一擦麻儿,上面叫老给(撩皮儿),上下叫上哈,下面、底下叫底哈(底子),脏东西叫狗枷,街上叫该上,里面叫吼头,屋里叫偎里,脑袋叫多劳,胸膛叫康子,额头叫额颅,眉毛叫迷毛,眼泪叫眼绿,胳膊叫胳白,胳膊肘叫胳糟腕,耳朵叫耳瓜子,脚叫镢,屁股叫勾子,裤裆叫括那,全身叫浑身,完整叫浑全,衣服叫衣裳,棉衣叫袄袄,裤头叫裤叉子,尾巴叫已爬,痒痒叫鸟地很,绿色叫六的,缺口叫豁劳,自行车叫洋马儿,自家人叫锅家人,人不行叫日巴欻(没日月),不精神叫蔫出出,没本事叫禳欠,耍二的叫死狗,傻子叫瓜子,坏人叫坏(哈)怂,结巴叫牵舌子,二不愣子叫洋板,豪爽叫撇脱(干馓),厉害叫吃劲,狠毒叫页子麻,话多啰嗦叫踏地很,没思路、没章法叫没哈(下)数,啥都行(随便)叫信样行,啥都不行叫哈迷窍眼,急性子叫日鸡慌忙(急披哇眼),吓坏了叫嗦凌大战,湿透叫湿煮了,游泳叫打礁水,疑问叫哪们的?盐放多了叫Han地很!味道淡叫屁哄子的,温度低叫屁温子的;锅盖叫恶盖,无奈叫nia nia 哎!坚持不下去叫着不住,小鸟叫巧儿,蚯蚓叫曲鳝,乌鸦叫老哇,蝉儿叫麦蝉(麦牛子),蜗牛叫呱呱牛,癞蛤蟆叫盖秃子,鸽子叫扑个儿,蜘蛛叫邹邹,土块叫胡基,灰尘叫婆土,蘑菇叫审儿,甘蓝叫包儿菜,番茄叫洋柿子,馒头叫馍馍,麻花叫麻糖,被子叫铺盖,烦恼叫叵烦,别说话叫包吵了,闭嘴叫披夹紧,聊天叫谝传,别的叫撇啥,开始叫撩乱(架势),结束叫成了 (对了),害羞叫难搭真,巴结人叫舔沟子,抓紧叫扩哩嘛插,天黑叫黑麻酷踹,好吃叫稀不啦香,吃午饭叫吃晌午,晚餐叫吃黑饭,AA制叫打平伙,搜集、收拾一起叫传凑;小偷叫贼娃子,乞丐叫讨口子,天真不懂事叫半瓜子(白什活),赌徒叫钴辘子,邋遢活不起人叫骆包,办事不行不利落叫莱稀(稀屎客);辈分叫班辈,老公叫掌柜的(外面子),老婆叫屋里人(里面子、妇儿家),娘叫nia,妯娌叫线侯,鞋叫孩,往前摔倒叫绊了个马爬子,往后摔倒叫仰绊子(狗蹲子),打瞌睡建丢盹拉梦,别的叫撇啥,重复叫翻葫芦倒水瓜,同意、满意是外好的(好的,欢的,成哩),很满意是欢滴很(欢赞的,好地玄),不同意是外不成(外弄不成),事基本办成是鸭子煮着锅里了,事没办好是欻麻杆子,不由你做主是放屁由不得尾巴骨,说话不起作用是放了个出出屁,关系亲密是一个锅里搅稀稠;哭是叫唤,迟了是瓷了,追是煅,小是碎(大碎即大小,小朋友是碎娃),水烧开是按an了,修理(拾掇)是撵弄,什么地方是哪哒哩?指某一地方或东西是外不那……</h3> <h3>  乡音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不少作家写作时,家乡话是他们文字流淌的不竭源泉。鲁迅的绍兴话,老舍的北京腔,莫言的山东话味道,贾平凹的陕西话特色,苏童的吴侬软语……在这些语言大师的文学作品里,读者通过阅读可以抵达他们清晰指认的故乡。不少影视作品里,伟人的家乡话,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更深刻。<br>  看看这些歇后语,你就知道我家乡的话<br>多么俏皮可爱、活泼有趣、丰富多彩!<br>大姑娘上轿一头一回<br>胖婆娘骑瘦马—填高搭低<br>挂面不调盐一有盐(言)在先<br>怀娃婆娘过桥一人吼头(里面)有人<br>石佛爷的裹肚子一插不进手<br>八十老儿学吹响—迟了<br>蚊子放屁—小气<br>屎爬牛 (屎壳郎) 上椒树——麻木不仁<br>泥菩萨过河一—自身难保<br>馓面饭里泡馍馍——软糟蹋人<br>石板上浇尿一高溅的<br>电杆上扎鸡毛一好大的胆(掸)子<br>红萝卜里拌辣椒一吃出看不出<br>三百钱买了个毛驴-—没骑死挼(rua)死了<br>飞机上挂电壶一水平(瓶)高<br>鸭子的爪爪一联(连)手<br>狗看星宿(羞羞)一晓不得稀稠<br>狗娃子爬在粪堆上一强装大狗<br>狗撵耗子一多管闲事<br>狗咬吕洞宾一不识好人心<br>屁股上吊熨斗一好乐(烙)<br>门缝里瞅人哩一把人看扁了<br>黄连树上挂苦胆一从根苦到尖<br>墙上钻窟窿—没门儿<br>墙上挂羊皮—不像话<br>砂锅子捣蒜~一锤子的买卖<br>迎风吃熟面—张不开嘴<br>黄连树下弹琵琶—苦中求乐<br>屎爬牛钻牛角一死路一条<br>屎爬牛搬家—滚蛋<br>麻布上扎花一底子差<br>六月的野狐一皮毛不顾<br>腊月的萝卜一动(冻)了心<br>老虎吃天爷—没处下爪<br>老鼠钻进书箱一咬文嚼宇<br>老鼠钻进风箱—两头子受气<br>公鸡的窝一不简单(捡蛋)<br>见了贼娃子叫爸一认贼作父<br>提着唢呐子丢盹哩一把事没当事<br>公鸡戴帽子一官(冠)上加官(冠)<br>腊月三十看黄历一有年无期<br>茶壶里煮扁食一有嘴道(倒)不出<br>袖筒里揣棒槌—直出直入<br>棒槌打娃—手上取分寸哩<br>背上媳妇朝五山一出力不讨好<br>烟囱眼里掏雀 (qiao)儿一没在那里头<br>胸康(膛)上插筷子—操心<br>裤裆里挂镰刀一担惊<br>杠多脑(犁头)埋火里了一划(铧)不着<br>隔门打了一水担一里勾外连<br>月亮底下杀秃子—明砍<br>猴子涂花脸—没人形<br>大梁上的六月雪—冷三(山)<br>大梁背的垭豁子一二凉(梁)<br>马勺没把儿一嫖(瓢)头<br>盖秃子(癞蛤蟆)支桌子一硬撑<br>盖秃子打哈欠一好大的口气<br>蒿棍子改板哩一没几句(锯)<br>黄瓜埋火哩—冷棒<br>黄瓜打驴哩一半截子过去了<br>提上碌碡打月亮哩一掂不来轻重,<br>还谋来高低<br>高粱面馍馍烤炭火一享洪(红)福<br>死娃娃打狗—连身摔<br>三天不打一上房揭瓦<br>叫花子掉进堰渠里一豁(喝)出去了<br>瞎子点灯一白费油<br>蒿棍子改板一没两锯(句)<br>羊圈里的毛驴一数它大<br>石板上扎花一枉操心<br>牛皮靴子—倒翻上<br>抱着木炭亲嘴里一碰了一鼻子灰<br>烟囱眼里搭砂锅子—凶犯(熏饭)<br>毛驴碰仗——凭脸夯<br>碌碡滚到刺架里一扎实(石)<br>碌碡拉到半山一上不得上,下不得下<br>高梁面打浆糊一不然<br>骑驴捉尾巴一各有各的拿法<br>胡萝卜敲磬哩一不是正经锤子<br>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br>额头上挂钟表一群众观点<br>精身子段(追)狼一不要脸<br>糟糕她娘打糟糕哩一糟糕极了<br>阎王爷嫖娼一胡日鬼<br>马尾巴串豆腐一别提了<br>产房里传喜讯一升(生)了<br>人多了吃饭—紧捞面着汤都上来了<br>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br>割了泡子(卵子)敬神哩——把人疼死了,神还没试着<br>船匠烧纸—为何 (河)哩<br>死娃娃的青鼻—鬼怂<br>脱了裤子放屁一多了一道手续<br>精屁眼娃娃断(撵)狼哩一不要脸也不要命。</h3> <h3>  再看看这些俗语、顺口溜,多么简练、形象而富有哲理:<br>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死要面子活受罪;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上梁不正下梁歪;吃柿子专拣软的捏;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人活脸面树活皮,不要脸的啥东西;跟上好人学好人,跟上师娘子跳家神;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人靠衣裳马靠鞍杖;天上下雨地下流,俩口打架不记仇;三天不打大,上房揭瓦;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大人不计小人过;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便是害;兔子不吃窝边草;死要面子活受罪;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家有三件事,先从紧处来;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周一世穷;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拔出萝卜带出泥;没有不透风的墙;瞌睡了给个枕头;起得早,不如赶得巧;亲兄弟,明算账;虱多了不咬,账多了不愁;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居闹市无人问;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软处好取土,硬处好打墙;好心当成驴肝肺;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三棍子打不出个响屁;东一榔头西一棒;热屁冷尿懒瞌睡;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一个老鼠坏了一锅汤;舍不得娃娃套不住狼;鞭打快牛,事找忙人;死猪不怕开水烫;狗肉上不了台盘;人怕伤心,树怕伤皮;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车走车道,马走马路;羊毛出在羊身上;胳膊拧不过大腿;懒驴上磨屎尿多;人比人没活了,马比骡子没驮了;头发长,见识短;狼走千里吃肉,狗走千里吃屎;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百闻不如一见;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买卖不成仁义在;慢工出细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下河才知水深浅;这山望着那山高;久病自成医;百闻不如一见;当家方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隔行如隔山;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鼓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有眼不识泰山;水有源,树有根;树老根深,人老成精;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上高山,不显平地;隔行如隔山;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巴掌再大,遮不住太阳;一口吃不了个胖子;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书到用时方恨少;有智不在年高;恶人先告状;当面是人,背后是鬼;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一个巴掌拍不响;人多嘴杂;无风不起浪,无火不生烟;寡妇门前是非多;鸡蛋里头挑骨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船匠烧纸为何(河)哩;老哇(乌鸦)笑猪黑哩;拾银子没在起得早;狗撵下山羊;墙倒众人推;兔子的尾巴长不了;身正不怕影子斜;明人不做暗事;宰相肚里能撑船;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千里路上送鹅毛,礼轻人意重;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让人一步自己宽;好马不吃回头草;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不到黄河心不甘;不见棺材不掉泪;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初生牛犊不怕虎;艺高人胆大;前怕狼,后怕虎;好汉不提当年勇;老子英雄儿好汉;树叶子掉下来还怕砸脑袋;好汉做事好汉当;叫你朝东,你不敢朝西;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刀子嘴,豆腐心;嘴上没毛,说话不闹;吃铁屙斧子,只要你有那好肚子;头烂没在三斧头;前怕狼,后怕虎;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绣花针;磨刀不误砍柴工;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三天不做手生,三天不念口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活到老,学到老;贪多嚼不烂;干啥务啥,做啥谋啥;这山望着那山高,到了那山没柴烧;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瓶水不响,半瓶水咣当;一天哩游四方,黑了借油补裤裆;早不忙,晚心慌;人要虚心,火要空心;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人怕出名猪怕壮;千金难买回头看;众人拾柴火焰高;墙倒众人推;一个巴掌拍不响;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逢人只说三句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敬我一尺,我敬人和丈;出门看天气,进门看脸色;远亲不如近邻;远水解不了近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看人下菜碟;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求人不如求己;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娘有不如自有,自有不如怀揣;不看僧面看佛面;打狗看主人;好狗不咬上门客;大人不记小人过;人心齐,泰山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牛头不对马嘴;红花还得绿叶扶;油缸倒了都不扶;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懒人闲话多;吃了人的嘴短,拿了人的手软;君子动口不动手;睁着眼睛说瞎话;酒后吐真言;前怕狼,后怕虎;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人有三昏四迷二十四糊涂;三个女人一台戏;当面锣,对面鼓;打开窗子说亮话;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远水解不了近渴;骑上驴着找驴哩;鸡骨头、羊脑髓、半夜的瞌睡、新媳妇的嘴(四香);狗改不了吃屎;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人心不足蛇吞象;好死不如赖活着;高一丈,不一样;魔高一尺 ,道高一丈;离城一丈,都是乡棒;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卖米的见不得卖面的;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能吃能喝,才是人物;打的领带,吃的白菜;奇载怪哉,萝卜上长了个蒜苔;人情一匹马,买卖争分毫;精脚子撵山,穿鞋的吃肉;人哄地一天,地哄人一年;惊蛰一点红,百谷十样成;惊蛰滴一点,九九倒回转;人比人没活了,驴比骡子没驮了;人多了没好饭,猪多了没好食;人怕伤心,树怕伤根;活人不能叫尿憋死;人死如灯灭;男怕投错行,女怕嫁错郎;没娘娃各顾各;夜不观色;活人不能叫尿憋死;驴不走了怪臭棍;紧过列石慢过桥,跌到河里没人捞;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眼皮)早跳亲,晚跳财,晌午家跳个祸出来;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绣花针;干指头子醮盐;胡拉被儿乱扯毡;照猫儿画虎;给点颜色染大红;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看人着捏扁食;不走的路要走三回;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朋友妻,不可欺;人在做,天在看;离地三尺有神明;马王爷三只眼;色字头上一把刀;翻葫芦倒水瓜;蒿棍子都长下个心着哩;人倒霉,放屁都砸脚后跟;人老了,贪财怕死没瞌睡,迎风流眼泪,尿尿打湿鞋,放屁屎出来;扒屎×动弹,管地闲事宽;子丑寅卯,今儿就好;吃啥补啥;想啥有啥,谋啥成啥;百啥不记,大吉大利;让人一步自己宽;吃饭端大碗,干活欻地边;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撵弄。<br><br></h3> <h3>  作为在本士工作了四十年,只从家乡走了个市上的中老年,大半生不是没撇过普通话,出了门、来了外地领导和专家、开大会、接受采访等,也得撇。但是,在本地和农民交流,特别是到农村培训指导农业实用技术,还是家乡话来得自然、平和、朴实,容易和农村朋友拉近距离,便于让他们把你当自家人。<br>  各种家乡话,不仅仅用于交流,还承载着当地文化密码,承纳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情感经验。她像一个无限大的容器,让种类繁多的地方曲艺得以生生不息,让无数个体关于故士的记忆和情愫得以寄托。试想,如果秦腔、黄梅戏都用普通话演唱,她们还有戏迷们喜欢的那个韵味吗?眼下年轻人视方言为农村话、农民话,对其越来越嫌弃、疏远,已成为一些地方曲艺和民间文化传承发展之隐痛。</h3> <h3>  家乡话是地域文化的载体,表达地区的文化特色;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传承宝贵的文化遗产;还是植根于民间的文化形态,具有深厚的民间文化土壤。文化包容性越大,越有魅力和影响力。著名语言学家周海中教授认为: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每种语言都能表达出使用者所在民族的世界观、思维方式、社会特性以及文化、历史等,都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当一种语言消失后,与之对应的整个文明也会消失。保护各种方言有助于保护地方文化;有助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 当今处于弱势的一些地方语言,正面临着强势语言、全球化、互联网等等的冲击,处于逐渐消失的危险状态。14亿多人的家乡话如血液,在大国的血管里奔突、融合,塑造出一个国家的集体性格,让一个国家具有海纳百川的襟怀,生命力更加强大。</h3> <h3>  家乡话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感知万物的独特视觉。对于一些家乡字词的绝妙表达,相信不少人都曾有“原来如此”的顿悟。当家乡话不能再言传,那么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文化和生活将失去诸多丰富和生动的场景,我们的灵魂将无处安放和寄托。<br>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人口的大<br>规模流动,家乡话附着的生活方式被逐步改变,使用空间不断受到压缩,日渐扩大的共同市场、生活空间乃至虛拟世界,都在推动通用语加速普及。<br>  乡音不土,其妙无穷!各种家乡话都应得到保护和传承。小学、中学不妨开设这门课程。遥想孔子当年,不讲普通话,不也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吗?不是也成了全球公认的伟大教育家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