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觉 2024-9-22秋分<div><br></div> 秋分是吃韭菜花儿的季节,<br>可四种清净明诲明明说韭菜是不能吃的。<br>戒子们就这么把“自以为”招来的业障,<br>记在了《楞严经》的头上。<br><br>“开悟的楞严”意思是你若会读愣严就能开悟,<br>但只认字不算——哪个字都认识、凑在一起不知说啥,<br>那只能算个认字的好学生,<br>所以有句话叫“依文解字,三世佛冤”。<br><br>三藏十二部经典都是讲心、讲觉的,<br>“只管往道上会”的意思是,<br>不管之前有什么样的基础缘分,终归要回到心和觉上来。<br>光看一个人给一群人讲课的故事——那经典算是白瞎了。<br><br>送你一瓶韭菜花儿,你会吃么?<br>这个“会”不是“可不可吃、敢不敢吃”的意思,<br>是问你能不能吃出韭菜花儿乃至万法的味道,<br>包括但不限于咸淡和鲜美……<br><br>草原上野生的韭菜花儿,沾上清水煮的羊肉,<br>乃养生人士贴秋膘的首选。<br>别说人家什么罪过,<br>罪过只在自以为有罪过的人那里。<br><br>持戒的戒子能不能吃、又该当如何吃韭菜花儿?<br>做韭菜花儿的工艺与世俗无异,<br>关键是学会品味——<br>要看见吃韭菜花儿之念及其衍生的一切喜怒哀乐悲恐忧思……诸心想。<br><br>知韭菜花儿之鲜乃及草原之美味者,叫做吃——受、想、行、识;<br>于韭菜花儿之色,看见心的一切受想行识者,叫会吃——如实知受想行识。<br>四种明诲的意思是从四种习性上看见心的贪恋执着,<br>看见而不受影响、吃而不贪着其事才叫清净,也叫涅槃。<br><br>佛陀的身体并不因觉悟而失去吃韭菜花儿或肉食的功能,<br>但所有佛并不因吃或不吃什么而生其心,<br>善于持戒者能于“不持戒”中而持戒——不生其心,<br>不善于持戒者左右为难——死死困于自己的以为里。 所有戒都只是一件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br>连一个韭菜花儿都超越不了还谈什么涅槃?<br>一件求解脱的事儿怎么可能从这也不能、那也不可的戒中来?<br>据说有位清汤寡水的持戒大德吃到豆腐都美得不行——那不还是个蠢货么!<br><br>生了惭愧心看见惭愧心、觉得无所谓看见无所谓,<br>觉得先吃再去忏悔,就如实知“起了‘先吃再忏悔’”的心……<br>哪怕无惭无愧就如实知此心无惭无愧,<br>谁能说这不是觉者呢?<br><br>这可不是教你标新立异、特立独行——那还是钻牛角尖,<br>凡刻意而为者,无不是业、无不是罪。<br>“遇上什么算什么”不都相安无事吗?<br>你倒问问自己,还非得要个什么样的“无为”?<br><br>抱着经典反经典、打着红旗反红旗,<br>明明是自己歪曲误解了经典还要倒打一耙,<br>顺着船上掉剑的记号下河怎么可能捞到丢失的剑?<br>五十步笑百步大抵也就如此。<br><br>行者,你是把不吃韭菜当成持戒清净了么,<br>还是真把失去觉性的起心动念当作犯戒?<br>即使一丁点韭菜味都不吃的起心动念也罪莫大焉,<br>不贪着其事,羊排沾韭菜花儿也能长养道心。<br><br>破戒与犯戒本不是两件事,<br>那只是为了让你看住自己的起心动念——如实知。<br>这就完了——不是让你去改,<br>凡有所“改”都是当真——又跑到以为中去了。<br><br>一个誓愿成正等正觉的人却总在所觉上用功,于意云何?<br>不是骗子就是傻——非蠢即坏。<br>一个往罗网中钻的求解脱者却叫“持戒清净”?<br>遍及天下的同分妄见也不能定义为“正确”。<br><br>正确就正确、不正确就不正确,<br>持戒就持戒、不持戒就没持戒,<br>“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br>你还“想”咋地?<br><br>看住你的“想”就是了。<br><br>祝福<br>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