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三日游之 ‍玄武湖

晓闻琴瑟和鸣

<p class="ql-block">  龙年腊月九日,南京三日游第一站——玄武湖。</p><p class="ql-block"> 玄武湖,昔日的皇家园林,如今的平民公园,时代不同,境遇有异,光芒难掩,它始终是“金陵明珠”。</p><p class="ql-block"> “金陵莫美于后湖;钱塘莫美于西湖。” 南京玄武湖,这座江南最大的城内公园,如同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金陵大地,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p><p class="ql-block"> 一、湖名溯源:神话与历史交织</p><p class="ql-block"> 玄武湖古称桑泊,东吴时引水入宫苑。其名 “玄武”,源自古代神话。“玄武” 为四象之一,代表北方、水神,与湖泊属性契合。传说朱元璋修建明城墙时,在玄武湖遇神龟相助,后为感恩将湖命名 “玄武湖”。这一名称,为湖泊蒙上神秘色彩,连接起古老传说与现实的湖光山色。</p><p class="ql-block"> 二、自然风光:四季流转的诗意画卷</p><p class="ql-block"> 玄武湖四季如画。春日,垂柳依依,桃花灼灼,如杜牧笔下 “千里莺啼绿映红”,满是生机;夏日,接天莲叶无穷碧,荷花映日别样红,荷叶田田,送来清凉;秋季,银杏金黄,枫叶似火,与湛蓝湖水相映成趣;冬日,若逢雪落,银装素裹,宛如童话世界。环湖漫步,山峦如黛,湖水浩渺,自然之美令人陶醉。</p><p class="ql-block"> 三、人文历史:岁月沉淀的厚重篇章</p><p class="ql-block"> 玄武湖见证无数历史风云。南朝时,此地为皇家园林与阅兵之地,尽显王朝威严;明朝,设黄册库于湖中岛屿,成为国家户籍档案存放处,关系国之命脉。众多文人墨客亦在此留下诗篇,李白的 “空余后湖月,波上对瀛洲”,刘禹锡的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借景抒情,感慨历史兴衰。</p><p class="ql-block"> 四、玄武门与明城墙:历史的巍峨见证</p><p class="ql-block"> 玄武门,古朴庄重,是玄武湖的标志性建筑。它始建于 1908 年,见证时代变迁,从皇家禁地到百姓乐园。与之相连的明城墙,气势恢宏,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的砖石古城墙。城墙上的砖石,历经风雨,承载着明朝的辉煌与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构成独特景观,让人穿越时空,感受历史的厚重。</p><p class="ql-block"> 玄武湖,自然与人文交织,历史与现实对话。漫步湖畔,触摸城墙,仿佛能听见千年的金陵往事,它是南京的灵魂所在,永恒的城市名片。</p> <p class="ql-block">  玄武湖,又称后湖、北湖,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玄武湖东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墙、北邻南京站、南倚覆舟山,南北长2.4千米,东西宽2.0千米,湖面面积3.78平方千米,库容约550万立方米。</p><p class="ql-block"> 玄武湖为浅水湖泊,为长江古秦淮河道遗留下来的一部分。玄武湖是南京城市水系的“心脏”,属金川河水系,玄武湖的湖水主要靠钟山(紫金山)北麓雨水供给。玄武湖通过金川河、珍珠河、秦淮河与长江相连,担负着城市防洪排涝、生态景观、市民休闲、观光旅游、城区河道生态补水等综合功能。</p><p class="ql-block"> 玄武湖是江南三大名湖之一,历史上的古玄武湖周边是当时南京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空间,存有北阴阳营、锁金村、安怀村等古文化遗址。玄武湖也是六朝时期的皇家园林湖泊和操练水军的演兵场、明代时期保存黄册的国家档案馆所在地。故玄武湖有江南地区最大的城内公园、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等美誉,更被誉为“金陵明珠”。</p> <p class="ql-block">  玄武门:玄武门是南京明城墙的后开城门,开辟于1908年,原名丰润门,位于神策门和解放门、太平门之间,因靠近玄武湖而得名,作为玄武湖公园的西门。</p><p class="ql-block"> 玄武门开辟于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时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端方奉旨举办南洋劝业会,为方便中外来宾游览玄武湖,决定该段城墙上开辟城门。端方调走后工程尚未完工,由次年继任总督张人骏负责,因张人骏籍贯河北丰润,故命名为“丰润门”。丰润门的开辟,是玄武湖的一大转折点,标志着玄武湖正式成为近代历史意义上的公园。</p> <p class="ql-block">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宋·宴殊</p> <p class="ql-block">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孙锐《平湖秋月》/</p> <p class="ql-block">  玄武湖里还有一十里长堤,因唐代诗人韦庄"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而得名。它享有金陵四十八景之"北湖烟柳"的美誉,我们可能不会仅仅通过一个景点了解一座城市,但绝对可以在观赏玄武湖的同时,体会到这座古城的千年风韵和时代风貌。</p> <p class="ql-block">  明城墙:南京玄武门明城墙是文物‌。1988年1月,包括玄武门在内的南京明城墙全段被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南京城墙在2006年和2016年先后两次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p><p class="ql-block"> 南京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历时21年建成,是世界现存最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也是世界上最高的砖石结构的城墙。城墙原长35.267千米,设有13座城门、2座大型水关、13616个垛口和200座窝铺。城墙的基础平均宽约14米,墙顶宽约7米,高度约14米至21米,墙体下部用条石砌筑,上部用城砖垒砌‌。</p><p class="ql-block"> 南京明城墙不仅是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也是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城墙的保存状况良好,尽管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但仍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  “玄武湖上风光好,桥影斜照水波荡。”(唐 ·李白)</p> <p class="ql-block">  “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朋夜。”李煜(五代)</p> <p class="ql-block">  看山廊:“以玄武澄碧,印钟山之苍翠。”看山廊位于环湖路边,这里是从玄武湖欣赏钟山的最佳视角。举目东望:“水衔山,山涵翠,闪闪澄波间”。</p> <p class="ql-block">  “玄武湖边寻古迹,昔日烽火今安宁。”清·龚自珍</p> <p class="ql-block">  “雨后玄武湖水清,山色顿显翠峰明。”(宋·陆游)</p> <p class="ql-block">  “当日湖心澈镜心,龙旗凤吹此登临。而今铁马回旋地,斜照黄尘一尺深,”(宋·晋极)</p> <p class="ql-block">  1928年4月,国民政府将丰润门易名玄武门;1929年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蔡元培先生应邀题匾“玄武门”三字,沿用至今;1931年玄武门由单孔券门改辟为三孔券门;1988年1月,包括玄武门在内的南京明城墙全段被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南京明城墙(京城)作为“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的牵头城市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p> <p class="ql-block">  玄武门不仅是一个建筑奇迹,更是一个充满历史故事的地方,其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都为南京的历史增添了厚重的一笔。让我们透过那扇厚重的大红色城门,窥探那六朝古都的厚重历史。</p> <p class="ql-block">  人们常拿玄武湖与西湖作比较,整体而言,无论是湖区规模、名胜古迹、知名程度,玄武湖与西湖不能相提并论,尤其是历代文人墨客对杭州西湖那浩如烟海的赞美诗文,更是望尘莫及。</p><p class="ql-block"> 不过单就山水自然风光而言,两者各有优势,玄武湖并不逊色于西湖。特别是以高大的紫金山为背景,再加上蜿蜒的明城墙相衬托,山水城林相互交融,古朴且大气。这里的风景既有江南的秀美,又蕴含着历史的沧桑。尤其是湖中那几个岛屿,曲折迂回,形成了良好的景观变化,旅游路线也十分丰富。只是在诸多细节方面,玄武湖略显粗放,不够精致,许多设施的风格过于现代,缺乏统一性,总体上仍保持着市民公园的定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