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与损坏

阿拉毛毛虫

<p class="ql-block">损害与损坏</p><p class="ql-block">先来看一段话。</p><p class="ql-block">这一乌龙事件迅速在国际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不少网友调侃称,印度媒体这次可能“太过超前”,直接用动画片来模拟了空间对接的全过程。而一些专业人士则指出,这种不负责任的报道方式不仅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也可能误导公众对印度航天技术的真实发展水平产生误解。(参见2025年1月16日今日头条四川网友一笔栀子白《印媒又闹出笑话了,宣布空间对接成功,结果放出的现场视频竟然是动画片?》)</p><p class="ql-block">这里提到了损害。此外我们还见到过损坏,那么,损害与损坏有些什么区别呢?</p><p class="ql-block">先来看损害。</p><p class="ql-block">损害,[sǔn hài],是汉语词汇,是指人身权品质的贬低,或者说是指一定行为或事件使某人的人身遭受到不利、不良后果或不良状态。如:唐代吕岩《敲爻歌》:“水火蛟龙无损害,拍手天宫笑一场。”</p><p class="ql-block">基本解释:</p><p class="ql-block">1. 使受伤害。损害他人的权威。</p><p class="ql-block">2. 使受损失。他看见麦苗没有受到霜冻的损害,高兴极了。——马烽《停止办公》</p><p class="ql-block">出处与详解:</p><p class="ql-block">指伤害;使蒙受损失。</p><p class="ql-block">1、《左传·昭公元年》“苟或知之,虽忧何害”晋杜预注:“言先知为备,虽有忧难,无所损害。”</p><p class="ql-block">2、三国魏刘劭《人物志·七缪》:“夫人情莫不趣名利,避损害。”</p><p class="ql-block">3、唐代吕岩《敲爻歌》:“水火蛟龙无损害,拍手天宫笑一场。”</p><p class="ql-block">4、元代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五折:“则为屠岸贾损害忠良,百般的挠乱朝纲。”</p><p class="ql-block">5、《水浒传》第一一二回:“汝等助一匹夫谋反,损害生灵,人神共怒。”</p><p class="ql-block">6、巴金《家》十一:“我觉得我很喜欢她。我想这于大哥是没有什么损害的。”</p><p class="ql-block">其它相关</p><p class="ql-block">在侵害人身权中,损害作为一种事实状态,侵害人身责任的主要功能在于对受害人遭受的损害给予补偿,因此损害赔偿有时可不以过错为责任构成要件,但必须遵循“无损害即无责任”,即“无损害即无赔偿”这一准则.损害事实是确定损害赔偿的基础,是认定侵害人身责任的逻辑起点。</p><p class="ql-block">侵害人身权的损害事实应具有确定性.这种确定性不仅指损害是已经发生的事实,还意味着损害是真实存在的.如果只仅仅怀疑别人披露了自己的隐私而想到精神痛苦,并要求赔偿,这种损害就不具有确定性,实际上并不存在.损害还必须是对合法的人身权的侵害.如果一个平时威风惯了的人要求某人为其办一件事,遭到对方拒绝,此人认为大丢“面子”,精神受到伤害,并要求精神赔偿,这种赔偿请求就应予以驳回,因为根本不存在精神损害.在侵害人身权中,侵害他人生命权或健康权,致他人死亡或残废,都无法挽回受害人的生命或健康,只能以赔偿的方式进行物质补偿.侵害公民其它的人身权,如侵害公民名誉权和荣誉权,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予以补救。</p><p class="ql-block">侵害人身权的损害可以分为人身伤亡、生命健康权以外的人格权的损害和精神损害.人身死亡是侵权人的不法行为侵害他人的生命权或健康权,致受害人伤残或死亡的后果.人身伤亡常常引起直接财产损失,但人身伤亡本身是指公民的生命健康受到侵害,因此不同于财产损失.精神损害又称无形损害,是指行为人侵害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健康权等人身权利,使公民产生恐惧、悲伤、怨恨、绝望、羞辱等精神痛苦,以及使公民神经受到损害等.侵害他人的生命权,使他人的近亲属遭受丧失亲人的痛苦,也会造成精神损害.精神损害虽然是无形的,难以用金钱来衡量,但也可以物质补偿来抚慰受害人的精神痛苦。</p><p class="ql-block">再来看损坏。</p><p class="ql-block">损坏,拼音:sǔn huài,汉语词语,释义: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物件残破使之失去部分。</p><p class="ql-block">详细释义:</p><p class="ql-block">1、残破;破损;使失去效能。</p><p class="ql-block">《后汉书·乌桓传》:“光武初,乌桓与匈奴连兵为寇……五郡民庶,家受其辜,至於郡县损坏,百姓流亡。”</p><p class="ql-block">《南史·卷七六·隐逸传下·阮孝绪传》:“末年蔬食断酒,其恒供养石像先有损坏,心欲补之,罄心敬礼,经一夜忽然完复。”</p><p class="ql-block">《敦煌曲校录·皇帝感·新集<孝经>》:“始皇无道焚书尽,赖得仙人壁里藏。拾得故文多损坏,孔生赓续巧相当。”</p><p class="ql-block">宋·苏轼《奏劾巡铺内臣陈慥札子》:“乃敢号令众卒,齐声唱叫,务欲摧辱举人,以立威势,伤动士心,损坏国体。”</p><p class="ql-block">《古今小说·陈希夷四辞朝命》:“当初有一人因牀脚损坏,偶取一龟支之。”</p><p class="ql-block">柔石《二月》十九:“你现在处处看见都是伤心的,损坏了你底身体,又有什么用呢。”</p><p class="ql-block">2、杀害。</p><p class="ql-block">《前汉书平话》卷中:“有张良知汉王损坏三将,张良即日将靴笏、襴袍、官爵於汉王面前纳了。”</p><p class="ql-block">示例:</p><p class="ql-block">《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冲毁码头四十五处,损坏船舶一百二十四艘。</p><p class="ql-block">【损坏•损害】二者意义相近,但有两点区别。1.“损坏”的对象,多为具体事物,如损坏墙体、损坏路面;“损害”的对象,多为抽象事物,如损害名誉、~形象、损害利益。2.“损坏”侧重使事物形态受损,而“损害”侧重使事物内在受损。如对于牙齿,多用“损坏”;对于视力,对于人体健康,则多用“损害”。</p><p class="ql-block">某日报有文:“这种吃喝风,一浪费财富,二损坏形象,三有碍健康。”其中“损坏”应改为“损害”。</p><p class="ql-block">《现汉规》“损坏”条提示:“跟‘损害’不同。‘损坏’重在外部受损,多跟具体事物搭配;‘损害’重在内部受损,多跟抽象事物搭配。”还有一个“损毁”,意义与“损害”近,但程度更深。</p><p class="ql-block">律师解析</p><p class="ql-block">损害与损失的区别为:</p><p class="ql-block">1.强调的重点不同。损害是过失或者意外对他人财产和人身造成的损失。损失是指丧失或者遗失,强调的是利益的丧失。</p><p class="ql-block">2.程度不同。损害要严重些,损失相对较轻。</p><p class="ql-block">3.适用不同。损失一般用于财产方面,损害既可以用于财产方面,也可以用于人身及精神方面。</p><p class="ql-block">法律依据</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p><p class="ql-block">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p><p class="ql-block">损伤和损害这两个词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使用,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的,损伤主要指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后,其结构、功能或性能发生的部分或全部破坏;而损害则更侧重于对事物整体的影响,包括物质损失、精神损害等方面。</p><p class="ql-block">从定义上看,损伤主要强调的是物体的物理层面的变化,如断裂、破碎等;而损害则更广泛地涉及到事物的各个方面,包括物质损失、精神损害、声誉损害等,损伤通常是指某种行为或事件导致的结果,而损害则可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p><p class="ql-block">在实际应用中,损伤和损害的区别也会影响到法律和伦理方面的判断,在交通事故中,车辆的损坏属于损伤范畴;而对于因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则属于损害范畴,同样,在环境保护领域,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属于损伤;而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的影响,则属于损害。</p><p class="ql-block">损伤和损害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的,理解这两者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各种现象,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p><p class="ql-block">"损害"和"损坏"都表示使某物受到损失或伤害,但它们的使用场景和含义有所不同。</p><p class="ql-block">损坏:</p><p class="ql-block">含义:损坏通常指对具体事物的物理性破坏或损伤,使其失去原有的功能或形态。</p><p class="ql-block">用法:例如,“损坏公物”、“损坏庄稼”、“损坏路面”等。损坏的对象多为可以看到和摸到的事物。</p><p class="ql-block">损害:</p><p class="ql-block">含义:损害则多用于抽象事物,如名誉、形象、利益等,强调对事物内在的、非物理性的伤害。</p><p class="ql-block">用法:例如,“损害名誉”、“损害形象”、“损害利益”等。损害的对象多为看不到和摸不到的事物。</p><p class="ql-block">建议</p><p class="ql-block">在使用这两个词时,应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合适的词。如果是对具体事物的物理性破坏,使用“损坏”;如果是对抽象事物的非物理性伤害,使用“损害”。例如:</p><p class="ql-block">他不小心损坏了我的笔记本电脑。[损坏]</p><p class="ql-block">她的名誉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损害]</p><p class="ql-block">以下是一些将“损害”误用为“损坏”的例子:</p><p class="ql-block">车辆事故:</p><p class="ql-block">原文:“一辆车在交通事故中被撞毁,造成车辆的实际损坏。”</p><p class="ql-block">修正:“一辆车在交通事故中被撞毁,造成车辆的实际损害。”</p><p class="ql-block">药物配药错误:</p><p class="ql-block">原文:“因他人的错误药物配药导致患者的健康受到严重损坏。”</p><p class="ql-block">修正:“因他人的错误药物配药导致患者的健康受到严重损害。”</p><p class="ql-block">火灾损失:</p><p class="ql-block">原文:“在一次火灾中,人们的住房和财产遭受了重大 损坏。”</p><p class="ql-block">修正:“在一次火灾中,人们的住房和财产遭受了重大 损害。”</p><p class="ql-block">魏忠贤与东林党:</p><p class="ql-block">原文:“猜你喜欢魏忠贤与东林党之间是敌对的关系,在魏忠贤掌权期间,对于东林党一直进行损坏。”</p><p class="ql-block">修正:“猜你喜欢魏忠贤与东林党之间是敌对的关系,在魏忠贤掌权期间,对于东林党一直进行损害。”</p><p class="ql-block">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损害”通常用于抽象事物,如名誉、形象、利益等,而“损坏”则侧重于具体事物的形态受损。在上述例子中,将“损害”误用为“损坏”可能会导致表达不准确,从而引起误解。</p><p class="ql-block">小结:</p><p class="ql-block">损害和损失这两个词汇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使用,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损害是指对物体、环境或人的身体健康造成破坏或影响,而损失则是指因某种原因而导致的财产、利益或机会的减少,以下是关于损害和损失的具体解释:</p><p class="ql-block">1、对象不同:损害主要针对物体、环境或人的身体健康,可以是实际的破坏、伤害或者影响;而损失则涉及到财产、利益或机会,包括金钱、物品、时间等方面。</p><p class="ql-block">2、程度不同:损害通常是较为严重的,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结果;而损失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弥补,甚至可以通过努力挽回部分或全部损失。</p><p class="ql-block">3、发生原因不同:损害通常是由于外部因素导致的,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而损失则可能是由内部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如管理不善、决策失误等。</p><p class="ql-block">4、法律定义不同:在法律上,损害通常被视为一种侵权行为,侵权方需要承担赔偿责任;而损失则可以通过合同、保险等方式进行补偿。</p><p class="ql-block">5、处理方式不同:在面对损害时,通常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如报警、抢救等;而面对损失时,可以采取预防措施、调整策略等方法来降低损失。</p><p class="ql-block">损害和损失虽然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它们在对象、程度、原因、法律定义和处理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这两个词汇,准确表达我们的意思。</p><p class="ql-block">“损坏”和“损害”都有让事物受损、变坏的意思。它们的区别是:“损坏”一般是使具体的事物受损,如“损坏公物”、“损坏庄稼”、“损坏路面”等。也就是说,“损坏”的事物大多是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而“损害”的则多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抽象事物,如“损害名誉”、“损害利益”、损害形象等。</p><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17日于郑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