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五阶段之我见

西城之子岗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是玩。玩是人类的共性。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孩子从母腹中一生下来就知道玩。尚在摇篮中大人逗他,他知道与之互动:知道哭,知道笑。这个时候的孩子不仅让他自己玩,大人还要陪着他玩。“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这是母爱真实体现。实际上孩子上学以前——即六岁以前都是玩的年龄。这个年龄能很好的释放孩子的天性,包括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犹如建房打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可是我们现在的教育,似乎违背了教育的规律——拨苗助长。三岁入托,入托后就逼着孩子学这班上那班。就连双休日,节假日也不让孩子玩,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我想,这种教育真的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次是“学”。学,就是学习。学习是一个人终生教育的过程。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意思。据说,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在逝世前二小时还让身边人为他读报,堪称“活到老,学到老”的一代楷模。学生时代更要以学习为主。正因为这样,孩子一旦上了学之后,从小学到高中除了正常上课之外,双休日,节假日也捞不着玩,不是报这班就是报那班。忽视了得、体、美、劳的教育,导致了好多近视眼,亚健康的孩子。有时我想,这样投入地学习,真的科学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就是我们的教育机构还有校外培训机构不正确的引导,还有社会大环境的使然。“什么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不论孩子之间的差别,千军万马挤独木桥,造成了学生内圈,家长焦虑的,给孩子的成长,给家庭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否定孩子智力的差别,让学生和家庭付出了沉重心血和经济代价。完全背离了“因材施教”的古训。由于孩子学习压力大,据不完全统计,初中生有心理问题的占30%以上,高中生也占到了20%左右的,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教育应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比如老农民种地,什么地适合种什么作物,要讲科学。否则劳而无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是件很辛苦的事情。我们的孩子从小学到高考,冷桌子,热板凳读了十几年的书,一旦考上大学,大部分孩子就不再努力了。为此,考上大学的孩子,每年都有不少被退学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们累坏了,学伤心了。到了大学终于没人监督可以休息一下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是“做”。做,就是做事。学以致用是教育的根本目地。究竟为什么而读书?古往今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人想找个好工作;有的人想实现自己的梦想;有的人为光耀门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是我们周总理年轻时的志向。这也应该是当下青年的志向?但是,由于教育的不科学,当下,大学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人找不到工作,有的人学非所用不得不送外卖。家庭花了钱,学生付出了心血,国家浪费了资源。这到底是谁之错呢?国家教改的呼声已喊了好多年,但进展始终缓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四是“悟”。悟,体现在做人做事上,从心里学的角度讲,人才分四种:一是生而知之,谓之天才;二是学而知之,谓之人才;三是困而学之,谓之小才;四是困而不学,谓之蠢才。人的一生,实际上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悟”的过程。为什么有些人从大学毕业到社会上之后,同学之间没几年,差别如此大?除了每个人的背景之外,很大程度上“悟”起了很大作用。尤其是现在的用人机制,一些粗放性的工作,有的被淘汰,有的被机器人替代。比如未来的高速公路收费员,小学教师,商场的收银员,……都将面临失业。现在那些企事单位,还有私企招的大都是开发性人才,如软件开发,智能开发。只有那些有创造力,悟性强的人,才能在新时代建设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社会的尊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五个阶段是“舍”。俗语云,“舍得舍得”。我们退了休以后该怎么办?是碌碌无为,还是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在广大的农村,在城市公园,我经常看到那些上了岁数以及退了休的老人,无论春夏秋冬,几个人找一僻静之处打扑克,下象棋,有时争的面红耳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退了休以后该怎么办?我认为退了休以后应该找些有意义的工作,比如唱歌、跳舞,绘画、写字陶冶情操。还比如发挥余热,帮助社区值勤,当好政府的宣传员,调解员做一些公益活动。既结识了新人还有利于身体健康,何乐而不为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总之,匆匆几十年,走过人生这五个阶段,踏踏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当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对家人,朋友无怨无悔地说一句:这个世界我来过,此生我不悔矣!</p><p class="ql-block">——2025-01-1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