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五天。早晨五点多就醒了,躺在床上盘算了一下今天的路程,从这里到丁布切有6.4公里,丁布切到楚空大概4.6公里,一共十一公里左右。距离不是太长,拔升从四千米到四千七百米,总的来说不是特别难走。昨晚吃饭时和老板娘聊天,介绍说有个儿子在澳大利亚学习,一个女儿还在加德满都上中学,这里只开到十二月初然后回加德满都住。丈夫是个画家,在南池镇开了一家画店,这里的事情都是老板娘及一个帮工在做。这个茶屋是他们买的,经营了大概七年生意不好不坏还可以。吃完早饭已经七点,付了费用后和老板娘说再见就上了路。</p> <p class="ql-block">路上行人很少,其实从南池开始就再也没有见到过路上像帕克丁到南池那么多的徒步者,驼运东西的骡马牦牛队也少了很多。每天路上都那么清净有时真会怀疑是否走的路线正确,所以一旦遇到行人我都会确认一下。路上风景又与昨天不同,高大松柏完全不见了踪影,满山的灌木丛由于树叶颜色的变化多样,给四周增加了美丽的色彩。一个人走在这样的环境中非常享受,我有时会小声唱一些歌曲,感觉自己又回到年轻时。</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不时路过一些居民点,可以买些零食也可以坐下来用餐,餐厅一般都建在视野开阔或者风景比较好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当地居民春夏也会种地,主要是土豆,有些小片土壤略微肥沃些会种点胡萝卜小油菜。路过的一些小卖铺里会出售当地产的蔬菜,看到那些非常小已经干瘪了的土豆胡萝卜,才能懂得当地生活条件之艰苦不易,也会更加珍惜碗里的食物。</p> <p class="ql-block">在海拔四千多米的地方,这些背夫每天早晨很早就出发。我问背夫有多重,告诉我有四十多公斤。在路上我遇到背夫的时候,都会主动让路。</p> <p class="ql-block">走了大概两小时后,看到河床中间的沙石地上建了一栋房子,并且用围墙围起来,孤零零的在那里。围墙的门紧锁,不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墙外不远处两只狗,一黑一黄跟我不即不离。我掏出牛肉干扔了过去,首先被黄狗抢了去,又给黑狗扔了一块,黑狗小心翼翼的靠近食物但是还是被黄狗抢着吃了。我走它们也走我停它们也停,似乎想和我套近乎又不敢走太近。黑狗似乎是小跟班,总是跟在黄狗后面屁颠屁颠的。后来两条狗跑到我的前面,一直往前走也不回头看看我,索性就跟着它们走了。狗狗们似乎也知道我的速度,遇到需要过河的时候它们就会等在岸边,确认我过去后又开始朝前走去。就这样我一直跟在狗狗后面到了丁布切,从这里分成两条路,左边走向珠峰大本营方向,右面是去楚空方向。到了这里,两条狗狗突然失去了踪影,我连感谢它们的机会都没有。</p> <p class="ql-block">丁布切就在前方。</p> <p class="ql-block">丁布切是沿途一个较大的居住点,这里除了茶屋卖店还有一家小医院,楚空及岛峰方面如果有什么事故都会送到这里初处理。一般徒步者会在这里停留两天再次调整,让身体适应高海拔。一般说的EBC大环线实际是从这里直接向珠峰大本营方向走,会路过罗布切然后到达大本营,之后去高桥方向再回到南池。看看时间还早,我决定走到楚空宿营,第二天可以去五千五百米的观景台,然后再住一晚后走kongmala垭口。楚空是大环线路上的一个支叉,一般人去那里一是为了去楚空观景台,可以近距离360度环视附近几个著名雪山,洛子峰和马卡鲁峰超过八千米以上,还可以清晰看到岛峰方面。二是为了走kongmala垭口,著名三垭口之一,但是路迹不是太清晰,我下载的轨迹上找不到这段路迹参考。</p> <p class="ql-block">由丁布切去楚空的路比较难走,坑坑洼洼上上下下,石头多烂泥多。在此遇到几个去楚空或由楚空方向出来的队伍,其中有一队中国人。看他们带着高级单反相机,似乎从事摄影或者爱好摄影,匆匆打了声招呼,然后各奔东西。路上发现山坡草地上生长了很多枸杞树丛,上面还有红红的浆果,只是干瘪了。摘了几个放入口中,略微发甜,树丛长了很多刺,不太容易采摘。后又发现黑色枸杞,里面浆水略多些,但是味道微苦不太好吃。</p> <p class="ql-block">四周环境更加原始也更漂亮,四周连低矮的树丛也一点点不见了,即使草也要趴在地上不敢高长,不然强烈的风会折断它们的枝叶还可能会将他们连根拔起。我只能看到远处雪山及满目碎石,河床流淌着从雪山融化的水哗哗的奔向来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大概不到十一点就到了楚空,一个不大的居民点。只有几家茶屋,迎面一家看着比较大,但是已经满员。只好往前一路问,这家茶屋前院还搭有帐篷,给了我一间平房小屋。放好行李背囊后要了一壶奶茶,坐在院子里椅子上一边喝茶一边看着旁边一队登山者们演练着如何使用装备,突然想到Sonam现在可能会在攀登岛峰的路上了吧。</p> <p class="ql-block">本来想早晨五点多去爬观景台,希望能够在观景台看到日出,但是各种原因一直拖到六点多天已经开始亮了。五千多米高山凌晨的空气非常凉,吸入胸部都能感觉到刺激。EBC有一个以楚空命名的病状叫做楚空咳,大部分到了这里的旅行者都会开始咳嗽,这种症状我在七月份徒步新疆南天山时曾经有过。一开始是三个人一起向上爬,一点点我拉开了距离一个人走在前面,四周寂静天空深蓝,阳光还没有照到的背阴处更增加了寒意。环顾四周雪山林立,阳光已经照亮了大部分山体,陡坡顶立着很多石头堆成的大大小小的玛尼堆。即使这么恶劣的环境中,还是能够发现生命的影子,一些藻类成团长在石头上,还有不知名的植物竟然叶子还没有干枯,我很奇怪它们是如何抵御夜晚至少零下十多度的低温?虽然我只背了一个小包装了一些应急用品,但是就是空手往上走也会感觉很吃力。我不停的喘着粗气,走几步就要休息一下,还是坚持爬到观景台,虽然上面非常窄小,但是能够一览无余的观望四周,也知足了。</p> <p class="ql-block">相对于高海拔爬坡,下山的路对我来说就是如履平川了,走得兴起顺便又跑到不远处一个地形似平台小山上,山头平整如同人工整理过,上面覆盖着茂密的草。平台中间露出几块巨石,如同建筑物基础一般,巨石只露出一点表面部分,估计绝大部分还在地下。</p> <p class="ql-block">九点左右高高兴兴下了山,到茶屋吃早饭时被告知我的房间已经被别人预订了,而且茶屋今天没有空屋子了。但是老板说可以帮我找个地方,随后带我去了隔壁的一个非常小的茶屋,说了一会儿把我带到一处低矮平房里。屋子没有电,两张窄小的木板床看着脏兮兮的,隔壁住了三个以色列来的年轻人。他们一共五个人在楚空已经住了三天,这几天轮流病倒,他们准备分开行动,三个情况好的走kongmala垭口,剩下两个需要下撤到丁布切看医生。出门在外嘛,尤其是这里条件艰苦我也能够想得到而且心里有准备。我突然想起来昨天我跟老板说住店的时候没有告诉他需要住两天,没办法这个错误是我自己犯的怨不得别人。</p><p class="ql-block">一直到中下午我就是在阳光下坐着发呆,喝奶茶看风景,找人聊天。晚饭时要了一份尼泊尔Dal Bhat豆汤饭,就是米饭+咖喱蔬菜+豆汤,因为担心肠胃会受影响一直没有尝试这个。正好遇到几个明天要走kongmala垭口的人,约好一起走,经过这个垭口到罗布切住宿,大概有十几公里。打开头灯回到黑暗的房间,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床中间凹陷下去很不舒服,最后只好把床垫抽出放在过道地下,躺在上面比较舒服。半夜肚子不舒服,跑了两次厕所,住的这里没有厕所只好到旁边建筑物里面去,每次去都要惊动旁边睡在餐厅的向导背夫们。</p> <p class="ql-block">第六天。折腾了一晚上早晨一点儿精神都没有了,决定不走kongmala垭口改走丁布切,在那里休息一下然后第二天去罗布切再去珠峰大本营。</p><p class="ql-block">早晨草草吃了鸡蛋及面包,把账结了。对于没有能够完成这个垭口心里还是比较懊悔的,但是一旦做了决定后,也就释然。</p> <p class="ql-block">一路下去,轻车熟路一个小时就到了丁布切。在去罗布切的岔路口看到这家名为“PEAK 38 View”的茶屋,我是今天第一个客人。要了一壶奶茶,坐在院子里喝茶晒太阳发呆,和老板聊天。他说二十多年前开始是租别人的房子,过几年后买了别人的房子并改造成六间客房。这些年下来他不断扩大并买下旁边的土地,一点点扩建,现在总数达到四十二个房间。老板有一个儿子刚去加拿大学计算机硕士,另一个女儿在准备考试然后想去美国学习。我问他以后儿子女儿毕业怎么办,他说这里习惯老后由儿子养,所以希望儿子能回来。从他的言谈中可以感受到他目前非常满意自己的工作生活,我指着茶屋外面的牌子说你这个招牌太不像样子,我如果不仔细看都不知道这里叫什么名字。他说明年会从加德满都弄来一个大一些的漂亮招牌,需要时间等待。我说你自己也可以做啊,锯个木板然后用油漆写漂亮些就可以了,他说还是想找专业人在加德满都做。我另外还建议他把院子好好平整一下,加些座椅可以让人在外面喝茶聊天晒太阳,这样也可以让路上行人看到你家客人喜欢住,带来更多的生意。比如刚才办理入住的那个荷兰人,他就是看到我在这里喝茶,才走上来的。老板说谢谢,深以为然。</p><p class="ql-block">看到老板及服务员们吃下午饭就是油茶面,老板说夏尔巴人很久以前从中国来,他们和西藏人说话很接近,文化生活方面也比较相同。</p> <p class="ql-block">晚上吃饭时和荷兰人聊天,他自我介绍今年已经六十一岁叫Frank,非常喜欢徒步旅行,世界各地走了很多不同的路线。Frank来尼泊尔五次了,这次已经徒步了二十多天但不是EBC。现在来EBC也只是走不同别人的路,他走的路在我的地图上多没有,不是普通人走的。Frank是建筑工程师,在荷兰有自己的公司,这次是请了两个半月的假。来尼泊尔徒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地偏远地区人民生活及文化,这个跟我的想法也比较相同。随身携带卫星电话,帐篷睡袋等必须物品,能够保证如果找不到人家在野外不会出问题,人看着非常精干。Frank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其中一个女儿和儿子是老婆带来的。他自己的女儿今年二十四岁,学法语及欧洲政治,还不知道以后干什么,我说这个是二十几岁年轻人普遍现象。Frank在尼泊尔有着非常深度的体验,他的朋友在尼泊尔搞了教育支援,他也花费一些时间帮助。他还有一个爱好是滑翔伞飞行,想以后在这里用滑翔伞飞到以前没有或不能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旁边的山峰下面可以看到一条小道弯弯曲曲向山上延伸,老板说有些人会在此练习攀登雪山技术。</p> <p class="ql-block">第七天。早晨六点起床,昨晚睡得还可以。七点前出发,前面正好有两个人赶着八只牦牛驮着很多土豆之类的。问了一下,也是去罗布切方向。刚开始就一路缓坡,跟在牦牛后面慢慢走控制住我的速度。他们说四个小时就可以到罗布切,这样看来我有希望中午前赶到。在下坡的时候我超过牦牛队,大概半个小时后见到前面两徒步者在休息。走进看清是楚空遇到的五个以色列队伍的两个,说身体好多了,他们另外三人已经走过Kongmala垭口在罗布切等待他们。我先赶路走了,有时缓坡左侧是河谷。大概一个小时后到了一个小居住点,有几家旅馆可住。在前面需要先下坡过河。然后就是一个大坡,看到几队慢慢走着。上了坡,前面不远处就是著名珠峰遇难者纪念地,很显眼的地方有三个中国人的纪念碑,我走上前鞠了一躬,敬佩他们的勇敢精神。</p> <p class="ql-block">正好先前的牦牛队赶来,还是跟在后面慢慢走,一个小伙子很健谈。叫Kusan,家里有三十多头牦牛,雇了人帮助拉货。每天都要行走在EBC这条路上,今天需要到GoreShep营地,然后再回到庞布切,家就是那里的。牦牛非常老实听话,他们两个人基本就是在后面跟着走,有时呼喊几声。没想到大概十点多点就到了罗布切,高海拔即使才走了三个多小时,感觉身体也挺累的决定住下。这里房间很紧俏,最后只得到一个小黑屋并且和别人共同住。头有些疼,躺下休息会明显好多了,但是坐着就感觉疼,看来是高反。喝了一壶奶茶,又要了杯热水喝,一点点缓了过来。</p> <p class="ql-block">第八天。早晨五点就被吵醒。很多人都是想早点出发。我六点吃早餐,六点四十出发。一路上无穷无尽的雪山已经有些产生视觉疲劳,旁边隐约可以看到从上面下来的冰川踪影。虽然早晨气温比较低,但是太阳升起后温度会直线上升,走路出了很多汗。</p> <p class="ql-block">前面就是宿营地了。八点半到达格拉克夏普营地,昨天让老板帮助预订了住宿,到后等待一段时间就办理入住。我看着四周,只有几处建有简易房子,建筑物前面是一块低洼平地,去大本营就要朝对面方向走。几个当地马夫坐在外面聊天,房子背阴处堆起了高高积雪。</p> <p class="ql-block">九点半出发去珠峰大本营,路上看到左边一条小路通往Kalapather,一个非常好的珠峰观景平台。去EBC终点还需要走一段艰难的乱石路。石头是冰川移动从上游携裹带下来的,大大小小的夹杂碎沙石。大家都喘着粗气慢慢走着。高耸的雪山越来越近,一条宽大的冰川从山上铺泄而下,随处可见冰川溶洞不知深浅,看着挺吓人的。</p> <p class="ql-block">近两个小时后终于看到了珠峰的身影,也看到了著名的打卡地点,一块写着“Everest Base Camp”字迹的大石头。这块石头在冰川上,每年都在移动,今年的地点与去年就有可能不同。我走到石头旁边,竟然看到了两只小鸟在附近觅食,是找那些行人吃东西掉下的碎渣。</p> <p class="ql-block">回来路上看到很多人骑马上去,还有部分人搭直升机直接从卢卡拉飞来,也有到了珠峰大本营后准备搭直升机下去的人。本来打算下午去Kalapather,但是感觉有些累,就要了一个蒜汤和一个炒面条。吃完躺下休息了一会儿,体力恢复。中午吃饭时遇到了在南池拉萨旅馆见到的协作,聊了一会。下午又要了奶茶,慢慢喝。四点左右起雾了。晚上没有胃口,不想吃东西,轻微高反症状。想想明天早晨也不去Kalapather了,现在海拔五千三,还是早点往下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