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先上美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摩尔曼斯克极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极地风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粉色天空下的北冰洋海岸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捷里别尔卡被遗弃在北冰洋海岸上的渔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暮光中的北极铁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平流雾中的科拉湾泊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1月26号,从圣彼得堡飞行两个多小时,晚上八点左右我们到达摩尔曼斯克。走出机场航站楼,看见的第一个标语就是航站楼上巨大的白色俄语灯牌—摩尔曼斯克-北极首都,地理课本里的北极圈,我终于来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摩尔曼斯克是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州首府,地处北纬69度,深入北极圈(北纬66度)以北300多公里,是北极圈内最大的城市,人口不到30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走出候机楼,迎接我们的是漫天大雪和地上厚厚的积雪。儿子与儿媳去机场旁的租车店提车,因为与租车店人员交流困难,我们在雪地里等到雪都停了才看到儿子开车过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机场到市区有二十多公里,我们到市区时已经晚上10点了,只有这家“地球最北的麦当劳”快餐店还在营业。其实麦当劳已经退出了俄罗斯,这家麦当劳已经不叫麦当劳了,但其提供的食品从形式口味到整个店铺装修服务全部照搬麦当劳模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这个季节到摩尔曼斯克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想看极光,因此,我们没有住在市区,而是住在离市区二十多公里的一个极光基地森林小木屋,这里远离市区的灯光,是摩尔曼斯克那些专门带游客观赏极光的“极光猎人”常常光顾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晚上11点过才到达极光基地,因为时间太晚,前台工作人员已经下班,基地大门的守门员根据我们的订单让直接入住定下的小木屋。刚放下行李还没洗漱,儿媳就在微信群里激动叫我们出门看极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出门就看见一场太阳与地球合力演绎的视觉盛宴就在漫天星空中上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年前曾在冰岛见证过极光之美,再次看见依然激动不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绚丽多彩的极光照亮天地,与远处摩尔曼斯克的城市灯火交相辉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无垠的北极夜空下,极光舞动,一会如同五彩的织锦,编织成一幅幅流光溢彩的画卷。在夜空的画布上展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会又像巨大的天幕,从高空缓缓垂落,却永远无法垂落到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会又像飘舞的巨大绸带,在天空中慢慢舞动,交织出曼妙优美的曲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会又像大自然最绚烂的烟火,在寒冷的夜空中绽放,五彩斑斓的颜色似从星空洒落,一抹抹绚烂的色彩,温暖了这个寒冷的北极之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会它又像燃烧在森林上空的火焰,我们置身在如此美妙的北极光之下,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寒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1.27,摩尔曼斯克日出时间11:46,日落时间13:21,昼长时间1小时44分钟,极圈里,白昼时间每一天都在快速缩短。明天这里的白昼只剩1小时15分,后天则只有39分钟。进入12月,便是长达月余的极夜了。</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清晨九点左右的天空是一种很漂亮的冰蓝色彩,儿子在酒店前台补住宿登记,我则赶紧与雪地里落满白雪的森林工人雕像拍照打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就是小木屋酒店的大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九点半离日出还有两个多小时,我们的车驶上了通往捷里别尔卡的北极圈冰雪之路。捷里别尔卡是一个离摩尔曼斯克130公里远的极地小镇,因为几乎位于世界最北端有“世界尽头”之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白雪覆盖下的北极荒原中孤独向前的冰雪道路,就像一条神秘的时光隧道,让我们对前方北极未知的神秘与精彩充满了好奇与期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上午10点,曙光让南方天空看上去如同缺少绿色的彩虹,北面地平线上空晕染浅浅的玫红色维纳斯带。太阳好像马上就要跃出地面,但在11月最后一周的北纬69°,晨昏线与纬线相切,黄道上的太阳行走得吃力且缓慢,距日出尚有一个半小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咯吱咯吱地走在雪路上,四周是无人区的荒芜与开阔,这些年去了很多地方,看过很多风景,但还是第一次走在地理课本上只能想象的北极旷野之中,亲眼目睹北极地区漫无边际宏大的自然之美,让我在深深地敬畏与震撼的同时又激动不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路前行,漫无边际的白色荒野与橘粉色的天空构成了我心目中极地的模样。路过一片冰雪覆盖的彩色小房子,在橘粉色天空之下皑皑白雪之上,真的很像童话世界,只是看着没有一丝痕迹的雪地,里面真的有人居住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道路的前方出现了一片风电场,此时时间大概11点半,南方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闪耀却不刺眼的阳光,快递旋转的风车叶片间歇反射橙红的阳光,宛若荒原里的灯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太阳终于从地平线上探出头来,只是它不会像我们熟悉的那样跃出地平线升上天空,它就像一个金色的球从地平线上滚过,不到两个小时又会消失在地平线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即使是矮矮的石堆,也能被北纬69度地平线上的阳光拉出长长的影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公路在这里折向北方直奔北冰洋巴伦支海,汽车后视镜里的阳光明艳迷人,窗外积雪的荒原却冷冽逼人,仅仅向北多走28km,本就短暂的白昼又将缩短15分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停停走走,捷里别尔卡的路牌终于出现在眼前,这是巴伦支海海岸唯一能够汽车到达的小镇。我们今天能够顺利到达真算幸运,不仅像今天这样的好天气据说一年里只有20天,而且冬天的捷里别尔卡随时会因为暴风雪天气封锁我们来时走过的那条唯一公路。什么时候能来,什么时候能出去,一切都充满不确定性。</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捷里别尔卡,曾经是北极圈里最繁荣的渔业小镇,北大西洋暖流使其周边的海域终年不冻。20世纪90年代受苏联解体影响,大量渔业企业倒闭,众多的渔船被丢弃在岸边,形成了这样的“船舶墓地”。本地居民大量迁往大城市谋生,六千多人的小镇如今常住居民仅700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走进小镇,那些歪歪扭扭破败斑驳的房子在厚厚的积雪中摇摇欲坠,散发着衰败颓废的气息,让这个世界尽头的小镇有一种被世界抛弃的苍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14年,电影《利维坦》(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在捷里取景。电影上映后,小镇吸引了大批游客,他们慕名而来,有人来追光、观鲸还有人来垂钓、冲浪、潜水、探险……在这里拍摄的极光照片在网络走红,这个快被遗忘的小镇已经成为一个可以平替北欧、北美的极光胜地,无他,只因在这里看极光既便宜又方便,随着越来越多游客的到来,小镇里陆续新建了宾馆和旅游设施,让小镇又焕发出生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站在唯一能陆地抵达的巴伦支海海岸,世界尽头的孤独感漫上心头。前面是漫无边际深蓝阴郁北冰洋,正午时分地平线上的橙红色阳光不带一点热量,来自北冰洋的狂风把所有暴露在空气里的皮肤都吹得如刀割般刺痛,按快门的手指已经没有知觉,鞋子里的暖宝宝鞋垫也与脚趾冻到了一起,冰冷刺骨毫无暖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橙粉色天空下,大雪覆盖了这片苔原上的所有生命,北极圈里的世界尽头明艳又凛冽,一边是北冰洋海水击打海岸,发出亚欧大陆最北端强烈的呼吸声,一边是无垠的雪山苔原,寂静得能听见雪落下的声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日落的时间比想象中的还要快,来到这里才真正理解了那句:日出即日落,朝霞即余晖。在暮光里穿过渔村,周围破旧的屋子和远处海岸礁石上孤独的房屋更增添了世界尽头的孤寂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此时才知道,其实极夜并不是完全黑夜,即使太阳不再升起,地平线下的阳光折射到大气层形成了童话般的pink blue hour ,每天大概会持续三个小时,在粉紫色天空的加持下,这世界尽头的凛冽冷酷也幻化成梦境般的仙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海岸上静静停泊着一艘不知何时被何人遗弃的渔船,却成了捷里别尔卡的地标,以它为地景的极光照片在网络上常常出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远处小镇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光,配上雪山和大海,整个画面如同童话般迷人。那一瞬间的美好,刹那即永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蓝调时光,当天空从那一抹渐变的温柔粉蓝到深邃的蓝调,真的很神奇。远处海滩上陌生人的欢声笑语被海风带到跟前——讲的是中文,让人在这遥远的极地天涯生出一丝亲切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其实这时的时间只是下午三点多一点,我们到一家网红餐厅一边用餐一边等待晚上的极光。几只拉雪橇的狗狗一直在餐厅外守候,看见我们就热情地打招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这里我们通过热情的餐厅小哥找到了我们迫切需要的汽油!因为完全没有想到在捷里别尔卡没有加油站!!我们汽车油箱里的油剩下不到一半,在这样极端的自然条件下担心会发生意外封路,我们通过小哥出高价(三倍)才购买了10升汽油,大大缓解了缺油的焦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即使加了10升汽油,我们也不敢继续坐在汽车里吹暖气等极光了,好在这家餐厅会一直营业到晚上10点,我们就在餐厅里耐心等待欧若拉的光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晚上九点过,在北极漫天星空下,海岸边被遗弃的渔船孤独又浪漫,从相机里已可见隐隐的极光出现在天边,当绿色的欧若拉终于与孤独的被遗忘在海岸边的渔船同框时,捷里别尔卡的印象完美定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从捷里别尔卡返回摩尔曼斯克已经是晚上11点过了,我们一到就赶紧去加油,因为不知这里的加油规矩是须先去加油站里面让工作人员解锁加油枪再回来加油,在试了几次加油未果后,儿子看见有一辆车加完油要离去,赶紧上前询问,那位俄罗斯帅哥不仅亲自带领儿子走到百米外的柜台让工作人员解锁加油枪,还热情地说着 “friend ”“friend”。</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1月28号,摩尔曼斯克的昼长时间只有一小时十三分钟,太阳11:57升起,13:10分降落。清晨九点的天空还是深邃的蓝色,汽车灯光照亮了铺满厚厚积雪的林中道路,我们离开小木屋去摩尔曼斯克市区游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矗立在摩尔曼斯克一座高坡上的“阿廖沙”纪念碑,雕像全称是“献给伟大卫国战争期间苏联极地地区保卫者”,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阿廖沙纪念碑”,这座雕像已经成为摩尔曼斯克的标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座巨大的士兵形象纪念碑极具象征意义,他高达35.5米,身着军装,背着枪支,背向摩尔曼斯克,神情肃穆地遥望着远方的极地旷野,用自己的身躯守护城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从阿廖沙脚下向东望去,整个科拉峡湾里都翻滚着令人惊叹的白色云雾,峡湾对面的摩尔曼斯克完全笼罩在云雾中,只有隐约的灯光透过白色的云雾。</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自墨西哥湾远道而来的北大西洋暖流令这座北极港口终年不冻——海温保持在3℃左右,虽也冰冷刺骨,但在零下十几度的气温面前俨然如同温泉。水汽自海面蒸腾起来,遇到空气迅速凝成云烟,又在两岸树枝上形成雾凇,把这座北极圈里的硬核重工业城市变成了童话世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雪地上本没有路,我们走过后就有了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点半,天空又出现了明媚的粉紫色天光,与白色的雾凇一起构成了摩尔曼斯克最美丽的水粉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从峡湾升腾的雾气在水面几十米的半空形成了一条沿着峡湾盘旋的长白云,在白云之上是供暖厂高高的烟囱,它们冒出的白烟此时已染上了橘色的霞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从阿廖沙下来,我们去摩尔曼斯克市区。摩尔曼斯克的历史并不长,从建立至今不过一百年出头,虽然它地处北极圈内,但这里的海港从不结冰,是俄罗斯最重要的极地海运基地和北方舰队基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摩尔曼斯克城市的画风,对于来自中国的我莫名有种亲切感,那分明就是我国北方社会主义工业城市的典型风貌——宽阔平整的街道两旁是厚厚的积雪,街道两旁的赫鲁晓夫楼房整齐划一、没有装饰、样式千篇一律,让人乍一看有一种去到东北某个城市的熟悉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样的城市风格是因为这座城市基本是二战后苏联时期重建的。二战期间,这里是英美援助苏联物资的主要进口地之一,德国想要困死苏联,切断苏联与英美的物资联络大门,于是德国在这里扔下了20多万颗炸弹,将摩尔曼斯克几乎变成了一座废墟,但摩尔曼斯克市民仍在为胜利努力,他们每天装船、生产弹药。极地保卫者的英雄气概和勇气得到了赞赏,1985年摩尔曼斯克被授予“英雄城市”称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街道旁的行道树上红红的果实,在白雪的映衬下分外鲜艳,给这座朴实无华的城市增添了点点色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停泊在摩尔曼斯克港口的列宁号核动力破冰船是世界上第一艘采用核动力的船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它几乎不间断地航行了30年,1989年正式退役,停泊在摩尔曼斯克港。现在成了一个博物馆,供游客参观。 该船的维护保养工作依然在进行,船况尚好,一旦有需要仍能出航执行任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港口海面就像“开了锅”一样“蒸汽腾腾”,这种海雾(又叫海茫)现象是大西洋暖流让这里的海水温度有3摄氏度左右,偏暖海面蒸发的水汽遇见零下十几度的冷空气凝结成雾。港口里的一切都笼罩在雾气中,如梦似幻,就如那句有名的地理情话一般动人:你是北大西洋暖流,我是摩尔曼斯克港,因为你的到来,我的世界成了不冻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港口旁一个摩尔曼斯克的地理位置标志。北纬68度58分,东经33度05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供暖厂高高的烟囱上发光的巨大温度计显示的气温是冷下15度,这个温度计也成了摩尔曼斯克独特的标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作为北极圈内最大的城市,除了它终年不冻的港口,铁路也是它的生命线。此时太阳已经落下地平线,但橙红的天空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的色彩,雪地上乌黑的铁轨也反射出橙色的天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沿着科拉湾前行,峡湾里的海面雾气缭绕,倒印着橙红色天空的海面与腾腾的冰气交相辉映,峡湾旁的一切隐匿在橙红色的霜雾中,让原本散发粗旷硬朗工业气息的摩尔曼斯克居然有了几分朦胧仙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灯火通明的科拉大桥,在霜雾中若隐若现一眼望不到头,这是极圈里最长的大桥,实现了摩尔曼斯克地区和芬兰之间的陆地互联互通。</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桥上设有步行区,站在桥上可欣赏峡湾两岸的风光,但是在如此寒冷的极夜,站在桥上不一会就冷得发抖,这时在桥上除雪的工人走过来对我们说了一通俄语,看我们完全不明白他的意思,干脆拉着我们走到一个燃烧的铁桶旁,并往里面又添加了一些木材,我们才明白原来他是让我们来烤火取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根据地图来到峡湾对面的一个观景台,进入后才发现这里应该是一个与军事相关的公园,飞机大炮还有导弹在雪夜中昂首指向星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峡湾对面摩尔曼斯克的市容出现眼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繁忙的摩尔曼斯克港,2024年这个港口的吞吐量达到5000万吨,虽然这个数字完全不能与中国的大港相比,但是在俄罗斯算是名列第六的大港口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峡湾上盘旋的长白云反射着城市的灯光,与停泊在水面上船舶明亮的灯火交相辉映,形成了可遇不可求的迷幻景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1月29号,今天摩尔曼斯克的昼长时间只有39分钟,日出时间12:13,日落时间12:52,还有两天这里将正式进入极夜,太阳将不再升起。下午两点我们将离开这里飞往莫斯科,早上十点我们又来到昨晚去过的峡湾对面的观景台,再睹摩尔曼斯克的容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从北冰洋过来的凛冽北风不仅带来空中厚厚的云层也将峡湾上的海雾吹得干干净净,对面的摩尔曼斯克和峡湾中停泊的船只都不再朦朦胧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随着天空慢慢进入蓝调时刻,我们才发现,在高射炮台底座上刻着的1941—1945,原来就在这里,在这个能俯瞰摩尔曼斯克的的炮台上,还摆放着当年抵抗德军轰炸机的高射炮,而且据说这里是女炮兵台。看着被漆成绿色的高射炮,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有名的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里几个漂亮的苏联红军女兵用高射炮打中德国战机的画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蓝调中的摩尔曼斯克宁静安详,昼夜繁忙的港口和峡湾里来往不停的船只却展示着这座城市的生机勃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俯瞰着峡湾对面的摩尔曼斯克,我在心里默默告别,再见了,摩尔曼斯克!在这里,我们不仅很幸运地邂逅了极光、海雾、雾凇等生活在低纬度地区人们难以看见的自然现象,还感受到了摩尔曼斯克人的友好善意,那个在寒冷的深夜里下车帮助我们加油的司机,那个在科拉大桥上拉我们去烤火的铲雪工人…虽然只有短短不到三天的时间,但在这里经历的一切,都一起形成了脑海里浪漫美好的极地之都—摩尔曼斯克印象。</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