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午茶</b></p><p class="ql-block"> 昨天在一中监考,中午张一杰老师请薛哥和我吃面,饭后我们又一起来到张老师家里坐了坐。 </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的家在一中附近,步行约十分钟。令我惊奇的是他家里俨然一个小展厅,一进门,我就被满屋子张挂的字画吸引住了。客厅的主墙上是李铁军老师的小六尺横幅《牡丹图》,侧面的墙上是张老师自己书写的六尺竖幅《沁园春•雪》。两个卧室分别是张志远老师的四尺竖幅行书和方翔老师的条幅隶书。阳台茶桌旁是一名中学生画的四尺竖幅墨竹。在这些作品旁还搭配着一些小尺幅花鸟画,题材有葫芦、葡萄、荷花等。真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客厅正中间摆放着两张相连的长条桌子。一张铺着毛毡,临习法帖;一张空着,用做餐桌。两桌中间摆放着乒乓球网子,闲暇时方便打球。桌旁的沙发上和凳子上堆着书籍和画轴。整个家里摆放得满满当当,显得拥挤凌乱,这和我家里的书房并无二致,看着分外亲切。</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招呼我和薛哥坐在阳台的茶桌旁,他则清洗茶杯茶壶,并煮上了茯茶。不一会儿,我们的午茶就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最初在惠中工作,后来去了西安铁一中,再后来又到了鄠邑一中。</p><p class="ql-block"> 2004年我进入惠中后,张老师在高中教语文并带班主任,我们彼此并不熟悉。2005年高考成绩出来那天,校办打电话让我晚饭后到学校和郭名高、曹文俊两位老师写喜报。当我来到校办后,只见里面聚满了同事,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那年的高考成绩非常出色,在户县遥遥领先。“一杰,你把高考喜报的内容再斟酌斟酌。” 这是校长贺建昌的声音。我寻声看去,只见一位个子中等、头发短直、胡子浓密的三十出头的年轻教师从校长手里接过喜报草稿就认真看了起来。鲁迅——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这位文学巨匠的形象。从外形到神韵眼前的张老师皆十分肖似。</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才知道,在惠中,从同事到学生都认为张老师和鲁迅相像。尤其是张老师在教授鲁迅的文章时,那感觉,就好像鲁迅空降到了课堂。</p><p class="ql-block"> 我和张老师相熟却是他由铁一中到鄠邑一中任教后。有一年,一中的朝飞来惠中赛教,闲聊中得知张老师也在一中。我立刻取出一幅画作让朝飞代为转交给张老师。我和同事们去一中监考,张老师总是跑前跑后为我们张罗更加舒适的午休之地,而大家聊的最多的也还是他当初在惠中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文学造诣深厚,笔耕不辍,常写散文与诗歌,我经常深读,自是极为敬佩的。往往越有本事的人越谦和平易,越低调内敛。正如宇宙一样,明明拥有一切,却叫太空。他说话总是低声缓语,从未见他盛气凌人,但说出的话却极有分量,满满地真知灼见。后来又见他朋友圈里发些书法作品,以行书为主,才知道他还研习书法。我觉得张老师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人。</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和薛哥关系极深,经常相聚,喝茶聊天。</p><p class="ql-block"> 薛哥名叫薛晓波,化学专业出身,在学校主要从事化学实验室管理工作。</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我从实验室门前经过,薛哥让我进去坐坐。他和我聊起了吴冠中,这让我十分诧异。吴冠中是我非常崇敬的艺术家,我从初中起就非常喜欢他,他的画和文章我都十分爱看,我非常想听听薛哥对吴冠中的了解程度。</p><p class="ql-block"> 那天,薛哥说起了吴冠中的生平、画风特点以及吴冠中对中外油画的看法。这么全面,如此专业!惠中真是卧虎藏龙之地,我立刻心生敬意。</p><p class="ql-block"> 薛哥也和我聊起过齐白石、凡•高等东西方大师。我觉得他有很好的艺术修养。前段时间,我画了一些卡纸日历国画,拍了几幅让薛哥挑选,他眼光极好,选中了里边最好的一幅。</p><p class="ql-block"> 薛哥身型消廋,脸型稍长,常年一头短发,说话的语气和张老师有些相似,但笑起来嘴咧得更大一些,声音也更大一些。薛哥只要一笑,就会露出上面两颗稍黑的门牙。这并不是因为他经常抽烟所致。薛哥说,他读大学时,有次滑冰摔倒了,门牙刚好磕在冰面上,尽管没掉但却歪了,他用手将门牙扳正。由于害怕家人责备并未说出,久而久之,由于牙槽的营养跟不上,因此变了颜色,好在一直未掉,算是幸运。</p><p class="ql-block"> 薛哥在好几年前就买了辆好车,经常载着同事们东游西逛。同事家里的红白喜事,他出人出车,任劳仼怨。薛哥知道我不会开车,如果我们一起到区里培训或监考,他总是提前一天打电话让我坐他的车前往。从这些平常的小事中就能看到他的真诚、善良和厚道。</p><p class="ql-block"> 我爱和薛哥聊天,他在惠中像“活字典”一样,对惠中的往事如数家珍,我想这和他在惠中的人缘好有关,也和他曾经一段时间在教务处和校办工作过有关。他对学校充满了深厚的感情。</p><p class="ql-block"> 中午的阳光如三春般温暖,饱含深情的茶水驱散了中午的疲惫。我静静地听着眼前这两位老哥聊着难以忘怀的往事。那时的他们都很年轻,都住在学校里。和他们住在一起的还有王俊林、王小军,刘筱明、葛广周、杨健全等许多年龄相仿的同事。没课的时侯就聚在一起说教学、打蓝球、打牌、侃大山,那真是一群朝气蓬勃的热血青年!后来有些人离开了惠中,现在也依然常有联系。</p> <p class="ql-block"> 闲聊中,薛哥说起杨健全老师的往事时,我们都笑意满怀。杨老师当时谈了个山东女朋友,和杨老师一样也是体育出身,专业是摔跤。他们两人个子都很高,身型也都很壮硕,一同走在大街上绝对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据说他们两人曾经闹分手,女朋友准备上车回西安,但又转念一想,就她这身高体型,估计再找个对象也不太容易,于是又找杨老师求复合,后来两人又和好如初了。曾经有好事者坏坏地问杨老师,你们俩人要是吵着吵着万一动起手来,谁输谁赢。杨老师说,打媳妇一拳后就得立刻跑掉,要是被她抓住就毕了。</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的爱人在西安上班,两地分居终归不好。我来惠中时间不长,杨老师就考上研究生去了西安。那时候,我和杨老师有些交往,他离开惠中时,我还送过他画。<span style="font-size:18px;">据</span>说杨老师现在是大学教授,经常以专家身份指导体育工作。</p><p class="ql-block"> 听完杨老师的故事后, 张老师给我和薛哥看他新写的一幅楹联行书作品,内容为:乔木千枝为一本,长江万脉总同源。我们都认为写得不错:笔线沉实中富有变化,结体严谨中彰显灵动,比去年的字进步太多了!张老师说他花了很大的精力临习沈尹默的书法,自觉收获很大。我们还谈到了康有为、沈从文、曹伯庸等人的书法作品。</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也谈他教学与带班的体会。比如他给学生讲史铁生和苏轼时,通过史铁生、苏轼一生的经历告诫学生在身处逆境时不要放弃,要有乐观向上的心态。在带班上,学生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他更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他将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呵护,让人无不动容。</p><p class="ql-block"> 薛哥这些年虽然多在化学实验室,但他也关爱学生。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在五楼,他的办公室在三楼。心理老师偶尔不在咨询室时,薛哥也会招呼学生到他办公室坐坐,为学生倒上水,和学生聊聊天,听学生倾诉,同时也开导学生。曾经还有化校的学生也找过薛哥,我开玩笑地说这是要换赛道呀。</p><p class="ql-block"> 我们喝茶的阳台临近马路,车来车往,自然有些喧嚣嘈杂。张老师说刚住进来时,还不太习惯,但时间长了反倒适应起来。尤其到了春天,坐在这儿喝茶,窗外盛开的苦楝弥散着沁人心脾的清香,那感觉美极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人为了寻求清静,老是爱往山里边跑,以为这样就可以去除喧嚣,返归悠闲。其实,只要心里沉静,在哪里都一样。尤其是张老师这种闹中取静,更是现在人必须具备的修为。</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和薛哥都是阅历丰富的人,和他们在一起,即使不说话,也会让人感到沉静与心安。</p><p class="ql-block"> 午茶喝得尽兴,聊天更是舒畅。口占七言绝句《午茶》一首以收尾:</p><p class="ql-block"> 午茶酽酽倍温馨,</p><p class="ql-block"> 叙旧话新暖若春。</p><p class="ql-block"> 多少豪情生壮志,</p><p class="ql-block"> 初心依旧付光阴。</p><p class="ql-block"> 1、17、于醒云楼</p> <p class="ql-block">何近辉简介</p><p class="ql-block"> 西安市鄠邑区人。受家庭熏陶,自幼酷爱书画艺术。2004年毕业于宝鸡文理学院艺术系美术学专业。毕业至今,任西安惠安中学美术教师。</p><p class="ql-block"> 工作以来,多次获教学评优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同时获“西安市课改先进个人”称号,“西安市学科建设先进个人”称号。</p><p class="ql-block"> 教学之余,潜心于书画艺术的研究与创作, 擅山水、花鸟,亦偶作人物。国画作品在各级展览中多次入展、获奖。百余幅(篇)国画、诗文作品发表于《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书与画》、《教师报》、《诗词报》等专业刊物和作品集。</p><p class="ql-block"> 现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楹联学会会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