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有奖讨论】合辑 三国人物启示录

热在中伏(不私聊)

<p class="ql-block">以《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为主题的歇后语,宛如智慧的宝藏,闪耀着古人的聪慧之光,它们不仅言简意赅,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经验,对当今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意义。</p> <p class="ql-block">“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歇后语,有一种说法是,“皮匠”实际是“神将”的谐音,“神将”在古代指“副将”。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那样的足智多谋的军师。这一歇后语的启示是,集体智慧的力量是巨大的。即使个体能力有限的人,只要能够团结协作、集思广益,也能够产生出惊人的智慧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与刘备、张飞并称为“桃园三结义”的兄弟。 一次,关羽被曹军所围,为保护刘备家属,暂投了曹操,虽身在曹营,心却一直在刘备和蜀汉那里。它提醒人们,一个人的忠诚和信念并不总是与他的外在环境或身份相符合,有时候,内心的坚持和信仰才是最重要的。</p> <p class="ql-block">“蒋干盗书﹣﹣上了大当”,此情节出自《三国演义》。曹操麾下谋士蒋干往江东劝降周瑜,然其愚钝,竟轻信周瑜伪造之书信,致使曹操错斩蔡瑁、张允两位水军都督,自毁水军力量。此歇后语意在警示世人,莫因轻信与愚昧而为人所骗,否则必吃大亏,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于今亦有警示之效。</p> <p class="ql-block">“黄忠叫阵--老当益壮”,黄忠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一位老将军,年龄不是阻碍,心态决定一切。晚年他,依然勇猛善战,展现了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和"人老心不老"的英雄气概。告诉我们,即使岁月在人身上留下了痕迹,但只要保持年轻的心态和昂扬的斗志,就能克服各种困难,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面对生活,不畏艰难,保持一颗永远年轻的心 。</p> <p class="ql-block">“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源于《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故事。 诸葛亮通过观察天文气象,在大战前夜,利用西北风转为东南风之机,成功点燃了曹操的战船,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这一歇后语不仅富有文化内涵,而且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提醒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善于把握时机、利用有利条件来取得成功。</p> <p class="ql-block">“曹操用人﹣﹣唯才是举”,这一典故源于《三国志》等历史文献,广为流传。曹操在用人方面独具慧眼,不拘一格,唯才是举,不论出身、背景等因素,只看重才能。此典故启示我们在人才选拔与任用时,应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才能为衡量标准。同时,我们也应学习曹操豁达明智的用人态度,不拘泥于形式,大胆选拔人才,让真正有才华的人得以施展抱负。</p> <p class="ql-block">这些歇后语不仅富有智慧,还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对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们提醒我们要善于运用智谋和创新思维来解决问题,注重团队合作和集体智慧的力量,同时坚守忠诚和信念等宝贵品质。</p> <p class="ql-block">注:图片来自网络,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