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由几内亚湾非洲国际艺术博物馆的支持,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和清华大学中国-非洲领导力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现代的回望:非洲艺术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览。展览共分“人与神:信仰与仪式”“人与人:权力与情感”“人与万物:有灵的世界”“美的形式:现代艺术的挪用”四个单元,共展出200件(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展示多彩的非洲艺术。</p> 看完小国巨制展览,又去看非洲艺术展。 <p class="ql-block">「美的形式:现代艺术的挪用」讲述非洲艺术在形式与精神性上的表现,为西方艺术带来了持久的启发。尤其是20世纪初,在野兽派、立体主义等流派中,非洲雕塑和面具的简洁几何造型与抽象表现手法为马蒂斯、毕加索等艺术家提供了灵感,帮助他们突破写实主义的传统。</p> <p class="ql-block">「人与神:信仰与仪式」侧重展示神话、宗教仪式中的面具、雕像和相关器物,力图呈现非洲艺术的信仰系统。艺术、信仰与仪式在非洲文化中紧密相连,面具和雕像在仪式中的使用,超越了单纯的视觉享受,成为神圣力量的载体。通过这些作品,人们可以感知自然、生命以及繁衍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些作品,原始而充满想象。</p> 多哥18世纪水神雕像。 巨大沉重的祭祀顶饰戴在头上,可真是得有点功力。 <p class="ql-block">「人与神:信仰与仪式」侧重展示神话、宗教仪式中的面具、雕像和相关器物,力图呈现非洲艺术的信仰系统。艺术、信仰与仪式在非洲文化中紧密相连,面具和雕像在仪式中的使用,超越了单纯的视觉享受,成为神圣力量的载体。通过这些作品,人们可以感知自然、生命以及繁衍的力量。</p> 「人与万物:有灵的世界」展现了非洲文化中的「万物有灵」观念,强调人与自然、动物的共存和互动。非洲文化认为不仅灵魂独立存在,自然现象、山川、河流等也充满生命力量,彼此交织成一个有灵的世界。因此,非洲动物雕塑和面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代表了超自然力量和智慧,表达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精神纽带;打击乐器则通过节奏和韵律与自然共鸣。 <br><br> 尼日利亚19世纪末黄铜制作的“被英军士兵挟持的贝宁王国国王”。 尼日利亚19世纪多角顶饰。 「人与万物:有灵的世界」展现了非洲文化中的「万物有灵」观念,强调人与自然、动物的共存和互动。非洲文化认为不仅灵魂独立存在,自然现象、山川、河流等也充满生命力量,彼此交织成一个有灵的世界。因此,非洲动物雕塑和面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代表了超自然力量和智慧,表达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精神纽带;打击乐器则通过节奏和韵律与自然共鸣。 几内亚18世纪犀鸟雕像。非洲艺术多姿多彩,体现了人与神的关系、权力与情感、万物有灵观念,对现代艺术转型有重要影响。 <p class="ql-block">这些作品让人联想到非洲的粗犷,原生态的美以及神秘的信仰和生活习性。看着还是很震撼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