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京毗卢寺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原为一小庵,因供养毗卢遮那佛而得名毗卢庵。清咸丰年间,毗卢庵毁于兵火。清光绪十年(1884年),两江总督曾国荃在原址重建,并扩大规模,成为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寺,改名为毗卢寺。毗卢寺曾是金陵名刹之一,</p><p class="ql-block"> 毗卢寺在民国时期成为全国佛教的中心,中国佛教会、中华佛学研究会、中国宗教联谊会和首都中医院等机构均设于此。孙中山先生也曾到此静思,赵朴初先生长期在此工作,并在1947年在此召开全国佛教代表会议。</p> <p class="ql-block">山门是毗卢寺的正门。山门高10米,宽14米,三门六柱,红门铜钉,两侧配八字墙,造型古朴雄伟,雕饰精细美观。山门前有石雕牌坊八字影壁墙连着华表,坊上写“毗卢寺”三个字。望柱上则刻着威武的四大天王,他们是佛教的护法神,体现了守护之责。此外,门两旁还有楹联:“大慈念一切;慧光照十方”,增添了山门的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毗卢寺曾成立中国中医院,成为中国佛教研究和中医学研究的中心,对中国佛、医及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是中国佛教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标志性道场。</p> <p class="ql-block">毗卢寺不仅在佛教信徒中享有盛名,也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寺庙内香火旺盛,逢节假日、双休日,寺内人潮涌动。</p> <p class="ql-block">深秋的毗卢寺景色十分秀丽迷人又神秘。</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的东侧是钟楼,重檐歇山顶,檐角高翘,直指苍穹,气势非凡。</p> <p class="ql-block">钟楼内悬挂一口大铜钟,造型优美,底口波浪形,如同海浪。钟的正面有毗卢寺的名号,背面铸有二龙戏珠图案,活灵活现。</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前为放生池,池水清澈,源源不断。</p> <p class="ql-block">鼓楼位于大雄宝殿西侧,形制与钟楼相同。</p> <p class="ql-block">鼓楼内的鼓架做工精良,朱红色的基调,亮丽夺目,密致的斗拱铺做,古色古香,一面法鼓高置上方,神圣威严。</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内主位供奉的佛像有释迦牟尼佛、摩诃迦叶和阿难。大殿两侧墙壁上有十八罗汉…</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后面是一条长长的廊道,这里是游客摄影和观景的最佳场所。</p> <p class="ql-block">万佛宝楼原建于清光绪十年,供奉3000尊鎏金佛像和一座药师木塔。塔𤩹精雕佛教中许许多多的佛化图像。万佛宝楼闻名遐迩,中外皆知。上世纪四十年代,国府委员、中国佛教会理事长章嘉驻锡办道。万佛楼于2004年6月复建,是中国最大的汉传佛教仿明清单体古建筑,总面积为5166平方米。供奉吡卢遮那佛,五方五佛圣像等,佛像总数万余尊,为名符其实的万佛楼。楼内陈设有多件国保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深秋时节的银杏叶,与寺庙红墙青瓦相映成辉,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万佛楼前的大院里一尊观音大佛像高达8.8米,造型独特,展现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恬静模样。这座石雕观音左腿曲膝,左手优雅地放在左膝上。右腿自然地放在石雕莲花底座上,右手轻撑在莲座上,坐姿洒脱自在,面部表情慈悲祥和。</p> <p class="ql-block">观音大佛像前有两棵百年大银杏,据说是曾国荃当年亲手种植。</p> <p class="ql-block">万佛楼、观音佛像、多色彩的树叶,交相辉映,庄严而美丽。</p> <p class="ql-block">万佛楼前广场东厢殿是“东方三圣药师殿”,殿内主供药师琉璃光如来,是佛教中祈求消灾延年的重要佛像。药师佛两侧供奉着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p> <p class="ql-block">西厢殿是西方三圣殿”供奉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三尊佛像。</p> <p class="ql-block">万佛宝楼匾额书法为苏东坡墨迹,由南京大学教授杨小民结集而成。</p> <p class="ql-block">万佛楼的一楼正中是法堂,为高僧讲经之地。匾额“法堂”二字由毗卢寺方丈传义大和尚题写,“毗卢如来”四字由弘一法师题写。</p> <p class="ql-block">拍摄法堂的西侧</p> <p class="ql-block">拍摄法堂的东侧</p> <p class="ql-block">游客绕到万佛楼后面就可以进楼参观,楼内雕梁画栋、庄严肃穆。这里曾经是赵朴初居士办公地,赵朴初不仅在毗卢寺办公,还在此长期工作。1947年,他在毗卢寺召开了全国佛教代表会议。1988年他重返毗卢寺,表达了对恢复这座古老寺庙的坚定心愿。</p> <p class="ql-block">在楼梯间,拍摄的“1993年3月毗卢寺方丈传义大和尚与赵朴初等人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万佛重辉。毗卢寺始建于明朝,历经沧桑,特别是在文革期间,寺内佛像散失。在赵朴初先生的支持下,毗卢寺得以修复,再现昔日的雄风。“万佛重辉”不仅代表着万佛楼内佛象的重新辉煌,更象征着佛教文化在毗卢寺的传承与发扬。</p> <p class="ql-block">一楼的罗汉堂内供有500多尊栩栩如生的罗汉像,不少游客在此数罗汉。罗汉堂服务台前,数罗汉后的游客排成长队,购买自己对应尊数的罗汉单片。据说罗汉单片上会有四句诗,还有解析的本子,游客可以从中得到其解析。</p> <p class="ql-block">二楼的藏经楼</p> <p class="ql-block">楼内珍藏有毗卢寺三宝之一的清《乾隆大藏经》,在这里可以深刻感受到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p> <p class="ql-block">三楼观音殿供奉金色的大悲观世音菩萨像。</p> <p class="ql-block">四周的佛龛内供奉着佛像,很为壮观,为信徒提供了一个虔诚祈拜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观音殿内供奉着净瓶观音宝像,这尊观音像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上,手托净瓶,神情慈悲而庄严。菩萨的背光设计独特,宛若熊熊火焰,象征着观音菩萨能燃尽一切业障和愚痴,给予信徒无限的慈悲与庇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仰望万佛楼内的珠灯藻井。</p> <p class="ql-block">四楼为万佛楼,供藏镇寺之宝,大报恩寺大磬和明代荷花缸及其它珍贵文物。</p> <p class="ql-block">毗卢寺“三宝”之二的金铁大磬似与佛顶骨舍利同等价值之国宝圣物。金铁大磬原侍奉于明代大报恩寺琉璃塔内,塔之地宫藏奉佛顶骨舍利及诸圣利。塔内供奉朱棣皇帝心中最高之崇尚者。</p><p class="ql-block">每年朱皇帝入塔礼佛礼圣,金铁大磬为之示仪立音。清末名将曾国荃建好毗卢寺后,为寻镇寺之宝,将金铁大磬供奉于万佛宝楼。</p> <p class="ql-block">童子头像为明代雕制而成,原立于大雄宝殿海岛观音左侧,名善财童子。“文革”期间寺内佛像全部损毁。童子头像和其他残缺佛像一起运到延龄巷针灸医院,因佛像材料 香樟木,针灸医生薰针皆佳。医院一何姓医生崇尚文化,恭敬侍奉童子头像。三十二年后的1998年,毗卢寺恢复宗教活动,何医生专门联系毗卢寺。传义大和尚等僧众,在延龄巷针灸医院请回童子头像。童子头像的雕刻十分精美,生漆布裹,贴金细腻,发髻独特,口舌可以动之。</p> <p class="ql-block">北魏石龛造像谓华严三圣,佛寺中崇高至圣像。中间毗卢佛,两边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毗卢乃印度梵文以音而译,藏译大日如来,似天中之太阳。华译:光明照耀一切。</p> <p class="ql-block">毗卢寺“三宝”之三的荷花缸为明代万历年间制品。缸之周围由名画师绘制大小十三只雄狮,及蝙蝠、祥云、佛光、万年青等吉祥图案。缸沿由曾国荃亲笔书写“太子太保两江总督一等威毅伯曾捐置符毗卢禅寺永远宝用”。字以针刺植入缸沿。从史料记载,当时的曾国荃,党政军身兼数职,应以大清王朝嘉奖毗卢寺。</p> <p class="ql-block">万佛楼的外廊可以俯瞰大院内的景色,具有独特的拍摄视角。</p> <p class="ql-block">龙门,诸葛亮从荆州顺江而下,登陆金陵讲此地龙蟠虎踞之山水藏龙卧虎。毗卢禅寺毗连龙蟠要道,法堂前显双井之美景,井乃龙眼之民间传说。据传王安石曾陪苏东坡看泉取水,熬药医耳。龙蟠第一寺,龙角生龙门,口中嬉圣水,见者增福慧。</p> <p class="ql-block">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为到南方观风视察,效法祖父康熙皇帝六下江南。一七五一年八月初三,在首次下江南的第一天晚上,便微服下榻毗卢禅院(即今日毗卢寺)。随驾人员及在两江总督府值班的清朝大员有:首辅军机大臣傅恒、军机大臣兼礼部尚书纪晓岚、军机大臣兼刑部尚书刘统勋、军机大臣兼两江总督尹继善、刑部侍郎刘墉、护卫将军兆惠、海兰察等。乾隆皇帝一行以香客身份在毗卢寺居住三日之多,并在此处理了诸多的国务大事,还亲自指挥了缉拿白莲教首领“一枝花”的重大行动。之后乾隆皇帝才辞出毗卢禅院正式亮相南京,接受文武百官和市民的盛大恭迎。</p> <p class="ql-block">游客来到毗卢寺不仅能感受佛教文化,更是一个秋日赏秋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谢谢你的浏览和支持!</p> <p class="ql-block">手机拍摄于2024年12月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