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善始善终”这个词语我们并不陌生,不管是在书面语里,还是在口语里,我们经常使用,指做事情要有好的开头,也要有好的结尾,事情从开始到结束都要很圆满,不能虎头蛇尾。这个词强调是“善终”,因为大部分人,开始做事时,信心满满,做着做着,难度加大,便做不下去了,事情不了了之。</p> <p class="ql-block"> 这个词本为庄子所创造,源于《庄子·大宗师》,其意义和做事无关:“特犯人之形,而犹喜之。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又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p><p class="ql-block"> 人们一旦获得人的形体就特别欢喜。像人的形体,只是没有终点、千变万化中的一环,这样要是欢喜,欢喜能计算得尽吗?所以圣人,游心于不会亡失的境地,能与万物俱存。对待夭折与对待长寿一样,都是“善”待,对待出生与对待死亡一样,都是“善”待,乐观地对待夭寿生死之人,大家尚且效法他,何况对万物的根源和一切变化所依赖的大道呢!</p><p class="ql-block"> 庄子用“善始善终”,谈的是如何对待人的始——生,如何对待人的终——死,《庄子》认为:要像对待“生”一样对待“死”,二者都要善待。谈的既是生死观,也是人生观,把“死”与“生”一样看,这正是庄子最核心的思想“齐物论”的具体表现,故“善始善终”与做事无关。</p><p class="ql-block"> 我们认识一条河,认识它的源头是很必要的。我们认识一个词语,就像认识一条河一样,认识它的来源也很必要。在“善始善终”这个词语几千年的演变中,《庄子》中的含义早已荡然无存,而新赋予的含义却大行其道。</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了解一个词语的原始含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在我们阅读古代典籍时,对一些词语,且不可望文生义,以今天的意思解释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