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

秋叶飘零

<p class="ql-block">  多年前读三毛散文,她在撒哈拉沙漠捡个旧轮胎,搬回家蒙块布,成了大家抢着坐的懒人沙发。我乐了,原来人性相通,都爱拾荒。 </p><p class="ql-block">‍ 上网查,不管维基还是百度,词义解释很现代。在城市捡拾别人丢弃的东西,俗称捡破烂,雅词废物回收。如此,荒字往哪儿 放? </p><p class="ql-block">‍ 从字面看,首先是荒无人烟的旷野,比如北大荒。荒野有东西可拾吗?有。小时候我们跑到石砾遍地的河滩上,捡易燃的梭梭柴,生煤炉引火。下边团几张纸,架柴,再搁小块煤,点着炉口的纸,层层上燃。 </p> <p class="ql-block">  拾荒的本义,大约是从自然中搜取人类生存所需,首先是吃的。十五岁,我在乌市南山牧场扒拉寻找地瓢(一种野生桨果),吃得满嘴嫣红,与原始人摘野果没啥两样。 </p><p class="ql-block">‍ 人类从采摘狩猎进化到种植放牧,不再一味靠天吃饭,通过生产劳动获取食物。这时,荒成了灾年的代指。农业社会和游牧民族,一定程度还要看老天脸色吃饭,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水草丰茂六畜兴旺。</p><p class="ql-block">‍ 碰上灾年,挖野菜摘野果,荒乃拾的原因,而非场所。延伸到当下的城镇环境,是一种谋生手段,收集丢弃之物,送到废品收购站可得微薄之利。特殊情形下,直接翻找东西充饥,等不及卖了再买。 一般是在经济拮据的困境中,才干这个行当。环保行为另当别论。 </p><p class="ql-block">‍ 逃荒则是在地面和土坷垃中翻寻不到任何果腹之物,无荒可拾,不得已背井离乡,到年成好的地方挨门挨户乞讨吃食,落入更惨的境地。有长远眼光,则在丰年储存以备荒。小时候背诵语录,备荒与备战相提并论。 </p> <p class="ql-block">  ‍麦收时节,城里人要下乡帮着割麦子,在地广人稀的新疆。中学生持镰刀,小学生拾麦穗,国家的粮食必须颗粒归仓。饿肚子那几年的一个夏季,小脚的奶奶和叔叔、还有五六岁的哥哥,老少三人去捡麦穗,换取一点粮食。非个人行为,算是对干部家属的优待。 </p><p class="ql-block">‍ 读《旧约》,方知屡见不鲜的拾麦穗画作,出处在这里。富人要留下田边地头的庄稼,还有散落的麦穗,让穷人捡拾,好歹有点口粮。这与收入越高纳税越多、施行社会福利的当下,用意相似 ,调节贫富差距。 </p><p class="ql-block">‍ 从小到大,我有两次拾荒体验。文革停课,大院里一起玩耍的女伴无事可做,突发异想去捡破烂,背着家人。牙膏皮一个收购价三分钱,塑料制品比较稀罕,也可卖钱,还有纸张等。捡了一周左右,忘了堆藏在哪里,便拿去卖了。</p> <p class="ql-block">  统共两块多钱,每人分得六毛多。没有买糖解馋,那时人都自觉上进,各买一个笔记本,剩下的凑起来到照相馆合了个影。多年后,一个成了科学院的地质学专家;我学中文,五花八门啥都干过;个儿最高的清秀女孩,没几年精神出了问题。翻看老照片不由感慨: 人生难料,天壤之别。 </p><p class="ql-block">‍ 十年前重操旧业。住在哥伦比亚大学旁的公寓,百年老楼。每天晚上,进电梯摁B,到地下室扔垃圾。分三类,不可回收的生活废品、可回收的纸品、玻璃铁器塑料瓶等。 物业工人打理得井井有条,张贴画框,种着鲜花,把洗衣房和垃圾站弄得一派靓丽。</p><p class="ql-block">‍ 六月毕业季,丢弃物丰富多样。有的半新,毕业走人,东西送到这里。工人将可用物品另放一处,供人各取所需,毫无鄙夷之态。有天晚上搁了一堆炊具,应是中国人用过的,均合我意。搬回两层的不锈钢蒸锅,眼下还用着。还有不大的玻璃盆、洗菜盆等,可能是母亲陪读添置的。</p><p class="ql-block">‍ 又一晚,放了三把靠背椅,比家里的强多了。吭哧吭哧,塞进电梯,上来一一拖出。楼道窄,正犯愁,儿子回来了,赶紧地。次日擦拭一番,晒晒,摆放合适,咋看咋顺眼。那段时间,每次下楼都似寻宝,今天能碰上啥? 天上掉馅饼,开心。 </p> <p class="ql-block">   似为天性。儿子小时啥都往回捡,石头钉子,屡屡斥责。大学毕业,划拉同学扔下的东西快递回来,到付邮费,青胜于蓝。我捡柴捡锅,好歹是当下的有用之物。</p><p class="ql-block">‍ 细究一下,首先是获得感和占有欲。远古时期,人类在大自然中搜索获取,为了生存和繁殖。搜索能力大小,代表生存本领强弱。与儿子讨论,他说动物一样,雄鸟叼取漂亮羽毛甚至石头,争夺雌鸟时炫耀,显示经济实力。无疑,生存本能是第一位的。 </p><p class="ql-block">‍ 不过,占有欲膨胀变态,活得就不像人了,被物所役。果戈理小说《死魂灵》中有个大地主泼留希金,作家夸张地描写:他走过的路一干二净,针头线脑啥都没有。一堆破烂裹在身上,不男不女,吃着猴年马月的变质食品,家人和农奴都饿死了,还四处搜罗捡东西。</p> <p class="ql-block">  抠成这样未必真有,但类似的人现实中大把。我见过不少人家里满满当当,用不着的东西也不舍得丢掉,腾出空间。看不过眼又管不住嘴,啰嗦两句: 买房子论平方,那么贵,当仓库么? </p><p class="ql-block">‍ 电视上看到,有人衣食无忧,喜欢收藏。不是花巨资买古董一类,在山水间徜徉,搜寻树根、彩石等天然材料,加工修整,清供雅赏。发自一种兴趣,带着艺术细胞发现创造,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这种拾荒属于精神层面的审美情趣,高级。</p><p class="ql-block">‍ 拍自然风光的摄影爱好者,风尘仆仆胡子拉喳,与拾荒的流浪汉差不多,如不挂着单反。他们在山川河流中搜索发现精神养料,用镜头捕捉记录美的影像,乐在其中。类似的还有画家写生、音乐家采风、作家和演员体验生活,在广袤的民间文化土壤中。</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网络图片</i></p> <p class="ql-block">  有的人一辈子不安生,老想跑到人烟罕至的地方探险,不是淘宝采金,兴之所致,享受过程。这恐怕是骨子里的原始基因作祟, 按照荣格的集体潜意识来说。</p><p class="ql-block">‍ 谈到遗传和基因,问题复杂,许多心理学观点还是假说,很难实证。世间万物,最复杂深邃的莫过于人心,幽冥虚幻扑朔迷离。哪些是先天的遗传密码,哪些是后天的仿效熏染,不好说。</p><p class="ql-block">‍ 天赋异禀的人热衷和擅长突破旧的生存疆界,在未知领域中探索新的生机。比如马斯克,把拾荒的眼界和地界拓展到了宇宙,一如当年哥伦布的环球航行,可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p><p class="ql-block">‍ 泛义而言,不断追求突破的科技创新、人文思考、社会实践、艺术创造,均可视为一种勇于探索的拓荒精神,生生不息,推动人类文明前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