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50年代,在我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贴对联,放鞭炮,小朋友,乐滔滔。”</p> <p class="ql-block"> 可实际上,童谣虽这么唱,但我家贫寒,在上中学之前,我从未有过穿新衣服的体验。每到过年,我从不敢奢望能穿上新衣服,因为我深知自己只能捡哥哥姐姐穿过的旧衣服来穿。姐姐那些带花的衣服和哥哥已经褪色的衣服,会被母亲拆成布片,然后用黑色或者蓝色的染料染一染,再拿染过的旧布片做成我的“新衣服”。</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懵懂无知,觉得只要有衣服穿就好。然而随着年龄渐长,爱美之心悄然在心中萌发,我渐渐无法忍受总是穿别人旧衣服的待遇了。尤其是过年的时候,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穿上了新衣服,我就常常冲着母亲发脾气,那时候的我就像一头被激怒的小牛犊,莽撞又冲动。母亲呢,开始的时候对我的吵闹全然不理会,不管我怎么闹,她都镇定自如,好像心里早就有了主意。等我闹得实在不像话了,母亲就会看似漫不经心地承诺,说到来年一定给我做新衣服。可到了第二年,母亲又故技重施,就这样哄着我度过了一年又一年。</p> <p class="ql-block"> 直到十三岁那年,我升入中学,个子长高了不少。母亲终于为我做了新衣服。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那个除夕之夜,我满心欢喜又小心翼翼地拿出新衣服穿上,那种兴奋的感觉简直难以言表。随后,我把新衣服压在枕头底下,第二天清晨,当我穿上崭新的衣服时,感觉自己仿佛变了个人似的,内心的喜悦在身体里肆意流淌。</p> <p class="ql-block"> 在那之后,“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就成了生活的常态。穿旧衣服不再像从前那样让我烦恼,当然,也不再有初次穿上新衣服时那种兴奋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八年,我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入伍后,我里里外外都换上了新军装,那是一种全然不同的感受。不过当时的军衣是纯棉质地的,虽然穿着特别舒服,但是很容易破损。为了不让战士们袒胸露背,后勤部门给每个营都配备了一台缝纫机,专门为战士们缝补军衣。每个战士都会留一套新军衣放在战备储藏室,以备作战或者有重大活动的时候穿。</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光的推移,军衣的布料不断发生变化,从纯棉变成了的确良和涤卡,再后来又换成了毛料,到这个时候,穿衣方面的困扰才算得到彻底解决。</p> <p class="ql-block"> 再往后,我转业到地方工作。各种各样的衣服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很多衣服根本就穿不过来。老伴时不时就会整理出很多旧衣服,说是旧衣服,其实有的根本就没穿过,有的连商标都没拆下,就把它们捐给民政回收站了,好让这些衣物继续发挥它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 回首往昔,从曾经对新衣求之不得,到如今衣服多得没地方放,这不仅仅反映了穿衣方面的变化,更是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有力见证。每一段与穿衣有关的记忆,都铭刻着岁月的痕迹,也映照出时代的沧桑巨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