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文脉耀千秋》

uojen(叶军彪)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六届“考亭文脉奖”颁奖会在建阳举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老 牛 福地炎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第六届“考亭文脉奖”获得者马照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24年10月14日,由中国朱子学会主办、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承办的第六届“考亭文脉奖”颁奖会在南平市建阳区考亭书院举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会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文史馆馆员、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张建光宣读了授予马照南“考亭文脉奖”的决定,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中国朱子学会顾问朱清为马照南颁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颁奖现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一马当先正奋蹄——访第六届“考亭文脉奖”获得者马照南(闽北日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85年,闽北闽学研究会成立,创办《闽学通讯》,开启朱子文化研究新征程,他是主编;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88年,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他担任副理事长兼秘书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90年,规模空前的“纪念朱子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在福州、武夷山召开,他是主办方主要联络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闽北传承朱子文化在学术领域展开的早期几个重要节点,他都是重要的参与者、见证者、奉献者。他就是中国朱子故里第六届“考亭文脉奖”获得者马照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四十载弹指一挥间。如今,马照南仍在传承发展朱子文化大道上奋力前行。前不久,我们专访了马照南先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自觉于“胜日寻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马照南退休后即投身到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担任常务副会长。他在研究会会议室会见了记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会议室最显眼的便是一侧书柜上整齐排列的朱子文化丛书。马照南介绍,这些书都是炎黄文化研究会组织编撰出版的。翻开《胜日寻芳——走进朱子故里文学征文选》,我们看到开篇即是马照南执笔的序——《景仰朱子 挚意“寻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由“寻芳”之路谈起,马照南先生回顾过往,敞开了其致力朱子文化研究、传承的记忆之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序文缘于一次采风活动。2015年,福建省政协确定将朱子文化建设列入福建省第一文化品牌的重点提案。在各级各部门持续开展行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胜日”里,福建省百花文艺研究会、南平市文联、闽北日报社等联合发起踏访朱子故里,探寻朱子遗迹,感受朱子传承发展的采风活动。马照南饱含深情地在序言里写道:作家们“在基层、在生活中,找到了‘源头活水’,认识到了真实的、依然活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朱子,体验到不仅作为思想家的朱子,也体验到作为诗人的朱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胜日“寻芳”。这一次的采风活动亦逢胜日,作家们“拾贝”朱子文化,如获至宝。值得铭记的是,在此之前的近30年里,在朱子故里,那些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的朱子文化传承先行者。马照南说:“我很幸运自己与改革开放后首批‘传薪人’同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马照南自称“大山的儿子”。他自幼随父母来到闽北,曾在南平一个畲族山村插队。淳朴热情的畲族农民待他如亲人,给予真挚的关怀和爱护。在插队期间,他研读了朱子《四书集注》。“虽然那只是一个残本,却为我开启了理学之境。”马照南就是由着这本书开始“认识”朱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谁曾想,在后来的工作中,马照南竟与朱子文化结下不解之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85年冬,朱子故里南平成立“闽北闽学研究会”,创办了《闽学通讯》(后改为《朱子文化》),开始了朱子和朱子学的正本清源、理论研究、实践传播。彼时,马照南是南平地委宣传部理论科负责人。他以清醒的文化自觉积极投身到了朱子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中,作为《闽学通讯》主编,一马当先驰骋在学术理论研究的前沿阵地。当时人手不足,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独自负责约稿、编辑、校对等工作。“编辑的过程也是难得的学习过程。”一边是宣传部理论科的担子,一边是刊物主编的工作,顾着两头可谓辛苦,马照南反觉有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自1986年春开始,马照南以闽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身份参加朱子文化研究活动。1988年,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马照南担任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他少时开启的理学之境,自此徐徐展开了宽广的世界。身在其中,他在学术研究上也多有所长:《从“吾道南矣”至“道南理窟”——福建区域文化的承接与创新》,发表在《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朱熹在长乐》,发表在《福建文学》2024年第5期;《朱子道统观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在首届考亭论坛作主旨演讲。据不完全统计,马照南有关朱子文化论文100多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鬓染微霜,他还经常深入到机关、企业、学校、农村宣讲朱子文化。2015年10月,马照南在福州三坊七巷“八闽书院”作朱子文化专题讲座。任省社科联副主席、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期间,他主持多项全省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作辅导报告百余场次,场场座无虚席。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朱子文化上,马照南是个“追光者”;在传薪播火朱子文化的道路上,马照南是个“燃薪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马照南回望中,我们看到,从初识到走进,从学习到传播,由一人到“一起”……他自觉于“寻芳”朱子,四十年脚步铿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自在看“无边光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致力朱子文化传承发展,马照南情有独钟。我们循着马照南的工作轨迹回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95年,马照南调离闽北,先后在省社科联、福建省委宣传部、省委文明办、省政协工作。2017年,马照南退休,任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为福州大学、闽江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朱子学会、福建闽学会顾问……他“退而不休”,始终如一致力推动朱子文化传承发展,恰似朱子诗中写的那般“此日中流自在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朱子文化繁荣的背后,是各级的高度重视,亦有着众多领导、专家倾注心血。”专访中,马照南给我们讲述了几件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14年,时任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书磊明确提出要认真保护传承朱子文化,确定了朱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个保护区、五项工程、一项机制”总体思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15年,福建省政协将朱子文化建设列入重点提案。作为省政协委员,马照南与其他朱子文化研究者先后到南平、福州、三明、厦门、泉州、漳州等地,调研朱子文化,开展朱子遗存遗迹调查等工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他说:“我们把了解情况、总结经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与各地各部门不断讨论取得共识,共同推进朱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省文旅厅在他们调研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论证,积极推动设立省级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省文旅厅、文物局组织开展朱子文化遗存的文物、书院、建筑物等普查,普查到福建省内与朱子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022项、不可移动文物116处、可移动文物15件、朱子及师友门人后学举办的300所书院。省文物局拨付文化遗产维修保护经费,开展修缮工作。省住建厅将与朱子有关的镇村列为重点扶持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规划、建设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文化如水,至柔至刚,润物无声,泽被四方。朱子“琴书五十载”的武夷山市五夫镇,组织全面规划和保护修复工程。南平市积极重建考亭书院、武夷精舍、建安书院、云根书院、星溪书院、延平书院等一批朱子文化项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越来越多的人‘走近’朱子。”马照南告诉我们,近年来,闽台青年朱子文化研学营、“朱子之路”研习营、“汉学青年学者研习营”等活动接续开展,五夫镇游人如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4月28日,“弘扬朱子文化 赓续历史文脉”活动在建瓯市举行,建瓯市理学片区保护与活化项目暨五经博士府、朱文公祠正式开户。当天,马照南到了现场。回忆当时的场景,他仍显激情澎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南平实施朱子文化‘保护、学术、传播、教化、交流’五项工程,在提质发展中打造‘朱子故里·理学圣地’文化品牌,持续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如源头活水,生生不息。”马照南欣喜各地传承发展朱子文化的繁荣景象,赞叹“风景这边独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专访中,马照南言语间洋溢着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执着与担当。他说:“在传承发展朱子文化上,我领略到无边光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自信迎“万紫千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夷山朱熹园时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的文化自信新时代全面开启。谈及文化繁荣的特征表现,马照南认为:文化的繁荣主要看两个层面,一个是学术层面,一个是社会层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马照南激动地说:“欣逢盛世,朱子文化学术研究和活动蓬勃开展,全社会崇尚朱子文化蔚然成风,似春日盛景‘万紫千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90年10月,纪念朱子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召开,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260余位参加会议。此后,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闽北闽学研究会几乎每年都组织召开朱子学术会议。作为活动组织者,马照南对每次会议如数家珍。1995年召开海峡两岸纪念朱子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学术会议,这是海峡两岸首次关于朱子学的学术会议,来自海峡两岸80多位学界人士欢聚一堂,共同研讨朱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和朱子思想的现代性,如何弘扬朱子之学说。会上,马照南宣读了联合国儒学研究委员会、世界孔子学会以及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等单位和个人给大会的贺电、贺词和贺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马照南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天生的自觉追求,对朱子文化尤为执着。他在闽北工作期间,每每闽北组织朱子文化活动,总是一一联络组织专家学者参与到活动中来。“我国思想文化史学家、哲学家、学术泰斗蔡尚思教授,曾多次参加闽北组织的朱子研究活动。”马照南清楚地记得,1988年6月,蔡尚思以83岁高龄参加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欣然担任名誉顾问。蔡老神思敏捷,为庆贺中心成立,欣然题诗“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这首诗成为脍炙人口、广泛流传、生动表达、集中反映孔子朱子两座历史文化高峰的经典之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密集的学术会议、持续的学术活动、众多的学术著作、显著的学术成果,都说明朱子学已成为‘正学’‘显学’,成为中华文化闪亮的文化名片。”马照南这样概括朱子文化传承发展在学术领域的繁荣景象。他翻开厚厚的第7版《辞海》,指着“朱熹”词条说,朱子是“建州建阳人”。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朱子在各版《辞海》中的籍贯表述都是“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辞海》关于朱子籍贯的更正,马照南曾见证并推动。厦门大学高令印教授多方考证,发表文章《居闽五世,遂为建人》,受到国内外朱子学界、朱子后裔、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他与高令印教授多方联系了《辞海》编纂单位上海辞书出版社,促使这一成果被采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讲好朱子故事,让朱子文化走进百姓、走进生活。马照南参与了《福建家训》的组织编写工作。“《朱子家训》被列为第一篇。”他应邀参与省纪委拍摄《朱子家训》《朱子的为官之道》等纪录片,纪录片在中纪委网站播出。“朱子文化的复兴,不仅要重视学术研究,还要重视普及。”马照南如是说。为此,他力主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联合有关单位,举办纪念朱熹诞辰885周年知识竞答。马照南将多年研究朱子的成果进行梳理,集纳知识点,并从中筛选、设计了两套题目,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刊登;光明网、中国网、东南网、凤凰网等近百家新闻网站、知名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广泛传播,通过网络推送8.39亿人次,点击7.12亿人次,126.5万人参加答题,参与者遍及世界五大洲。马照南印象深刻的竞答满分者有好几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朱子文化扎根在更多人心中,这些在马照南眼里就是“万紫千红”景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马照南在传承朱子文化之道上走过40载,40载于朱子文化光耀800多年的岁月长河来说却何其短暂,但于人生岁月而言已是够长。马照南炽爱朱子文化,也深知久久为功之要,在这条路上他仍将奋力前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朱子文脉耀千秋》一陈仕勇</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这里艳阳高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这里隆重热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这里欢声四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这里掌声雷动</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由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举办的”弦诵悠长一一南平书院古今"首发会,及福建省社科联主办、南平市社科联、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承办的”考亭文脉“提质发展工作会议,和中国朱子学会主办、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承办的第六届”考亭文脉奖"等主题系列活动,在考亭书院隆重举行。 中国朱子学会、福建省社科联、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南平市社科联、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等有关部门领导,及厦门大学、浙江大学等专家学者、前五届朱子文脉奖杰出人士和各文化研究会长参加了大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午3.00时,大会由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长林文志主持了开场式,首先举行了《弦诵悠长,南平书院古今》书籍首发会,各位专家学者介绍了各书院发展的前世今生,接着召开考亭文脉提质发展工作会议,而后,举行了"考亭文脉奖“颁奖仪式,为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马照南,颁发了"考亭文脉奖",受奖后,马照南发表了深情并茂的答谢致辞。</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文脉奖",发端于2019年,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决定,对朱子文化传承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海内外人士授于该奖,在市委、市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历经五载六届,已有六位杰出人士获此殊荣。因考亭已由地名演化为朱子文化的标志性名词,并广受海内外关注,为此,以"考亭文脉奖”进行表彰弘扬,彰显考亭的特色与影响力,持续推进,打造成”朱子故里,理学圣地"的重要文化品牌,成为海内外叫得响,有分量的朱子文化品牌奖项,激励更多的人才投身朱子文化研究,让朱子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考亭书院,位于建阳区考亭村,距市区2.5公里,为南宋理学家朱子晚年居住讲学之地。书院山环水绕、群峰叠翠、景色清幽。宋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朱子承父志建"竹林精舍",后更名"沧州精舍"(考亭书院)。朱子在考亭书院授徒讲学八年,四方学子不远千里,负笈求学问道,群贤毕至,形成学术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考亭学派",成为"闽学“之源。后经一代又一代学子的传承发展,如今已成为海内外学者和朱子文化交流的胜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 "考亭文脉奖"在这隆重举行,使朱子文化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书写出考亭书院又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马照南曾任南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福建省社科联副主席、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文明办主任,退休后即投身到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担任常务副会长兼福文化研究院院长,现为中国朱子学会、福建闽学会顾问,福州大学、闽江大学客座教授,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研究员。马照南是朱子文化传承发展重要的参与者、见证者、奉献者,自担任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研究员以来,他坚持守护朱子文化传承发展不松懈,在理论研究、撰文著述、社会宣传、指导工作、推动发展、对外交流、团结业界、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业界广泛认可和群众广泛好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受奖后,马照南发表了深情并茂的答谢致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与会代表和嘉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自2019年起,对朱子文化优秀成果及重大贡献人士进行学术评议,学术评议以“文脉奖”的形式开展。“文脉奖”的总体设计是每年一届,每届评议推选出一件优秀学术成果或一位重大贡献人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老牛 闻杰/文;黄丽华等/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福地炎黄</b></p><p class="ql-block"><b>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b></p><p class="ql-block"><b>官方账号</b></p><p class="ql-block"><b>长按扫码 关注我们</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4n36od"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22px;"><b>共绘两岸深情画卷</b></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1u5olh"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22px;"><b>“雪之画笔”</b></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nl5mqy"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22px;"><b><span class="ql-cursor"></span>“文脉庚续,薪火相传”</b></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