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这个时代无助的话题

浪子老骥

<p class="ql-block">  一个短视频引发了社会的反响,我们有多少人关注了这样的故事。开开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父母去城里打工了,留他一个人在家独立自主生活,唯一的依存就是王老师,在放学后可以留住学习,农村的老师,自己有自己的负担,也只能是同情和无法去推诿的责任。</p> <p class="ql-block">  开开知道老师的忙碌,也时常念家,在校无法睡眠,因为家里有一只伴随生活的"胆儿”,是一只狗,只要是开开在家无论去哪里,脚下都没有离开这“胆儿"的身影,自然的相依为存成了最好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 必定是孩子,父母怎么说都揪心,电话里开开没有回答父母,泪流满面,因为过份的牵挂,又无助的孤独生活,孩子的心理健康都发生了改变,个性脾气与同龄人而言就是格外不合,留守儿童的孤独,自个的生活状态,孩子对家庭对父母的疏远,自主的言行,已然有点成年人的思想,童话故事,童心未泯,天真无邪,纯朴笑脸都消失的让人心痛!</p> <p class="ql-block">  父母还是不放心,带孩子进城,即使生活不易,温暖和陪伴,永远是父母的心!汽车站不让开开带走“胆儿",父亲强迫开开放弃这个伴儿,开开的心就像父母离开他的那个瞬间和情景,开开宁可不进城,不愿失去“胆儿”,他说的是,“我走了,就留下`胆儿’一个人,他怎么生活,我只有它还是我伴儿,我不进城,我不能丢下‘胆儿’。”多么心痛的滋味,那是“留守”的体验,多少人因为这个情景泪流满面,这也是社会底层人民群众的生活的无奈,我们都是成年人,因为生活和求存,我们把无奈转嫁给了这样无知孩子和一只狗!</p> <p class="ql-block">  然而今天的社会不仅仅是孩子,还有老人,我的邻舍,一位高血压的老人,因妻是残疾人,一个人在家留守着,白天忙于生产,又天生固执不爱服药,好几口烧老二,夜深人静突发病,死了,身边没有人,无从知晓,几天过后,别人来访才知道人死了。</p> <p class="ql-block">  无论是留守儿童与老人,无论是父母与子女,在这个社会只要你多少有点能力就不要让这些人成为了留守者,孩子需要陪伴和教育,需要关爱和温暖。老人需要陪伴和孝顺,需要帮助和侍候。</p> <p class="ql-block">  “ 留守"是这个时代无助的话题。乡村的学校已经是过失的书声和笑语,残垣断壁,碎石瓦砾,荒废的操场,野草荆棘,惊起的麻雀,奔窜的鼠兔。袅袅的炊烟,来往的人群已经成为稀稀落落的佝偻的身影。鸡鸣狗吠的村庄,遍地禾香的田野,成为了萧瑟风吹,野草闲花,或被“浓达”屠地的荒坡野岭。</p> <p class="ql-block">  时代的变化,过客的慨叹声息!“留守”是无助的话题,作为一个生活在底层,奔波于生计的农民工,永远无法改变自己,也只能是对孩子和老人的愧疚心理,因为他们一切都是为了做好父母与子女,跟上时代的进步的旋律,又有什么是为了自己,凡夫俗子,麻木的活着,疲惫的心痛,习惯了没有什么事激情澎湃,路向远方伸着,脚在不停的顺路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