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万神殿

老陈

2014年7月5日星期六,晴。意大利罗马。<div>&nbsp; &nbsp; &nbsp; &nbsp; 意大利总统府。</div> &nbsp; &nbsp; &nbsp; &nbsp;据说这辆车就是意大利总统的座驾,相当的低调。 &nbsp; &nbsp; &nbsp; &nbsp;大家在导游的带领下,前往罗马万神庙。 &nbsp; &nbsp; &nbsp; &nbsp;路边的圣母像。 &nbsp; &nbsp; &nbsp; &nbsp;万神殿(Pantheon in Rome)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罗马帝国时期建筑,始建于公元前27-25年,由罗马帝国首任皇帝屋大维的女婿阿戈利巴建造,用以供奉奥林匹亚山上诸神,可谓奥古斯都时期的经典建筑,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br>&nbsp; &nbsp; &nbsp; &nbsp;“Pantheon”是个希腊词,意为“所有的神”。它是供奉宇宙主要神祇的神殿。公元80年的火灾,使万神殿的大部分被毁,仅余一长方形的柱廊,有12.5米高的花岗岩石柱16根,这一部分被作为后来重建的万神殿的门廊。 &nbsp; &nbsp; &nbsp; &nbsp;现今所见的万神殿主体建筑是亚德里亚诺大帝于公元120-124年所建,为43.4米高的圆形堂,其内仍供奉罗马的所有神袛。公元609年万神殿被赠予教皇,随即改为天主教堂,将多尊圣骸保存于内,更名为圣玛丽亚教堂,后拉特朗协约将其定位意大利国立教堂。也正是因为如此,万神殿才在后来幸存下来,没有被视为异教建筑而毁灭。  &nbsp; &nbsp; &nbsp; &nbsp;万神殿广场喷泉(Fontana del Pantheon),是罗马万神殿广场上一道亮丽且富有历史文化韵味的景观。 &nbsp; &nbsp; &nbsp; &nbsp;在罗马万神殿广场上竖立的这座埃及方尖碑,本来有一对,来自古埃及太阳之城的太阳神--“拉”的神庙。当被带到罗马时,它先是被竖立在圣母教堂附近的伊希斯神殿前。1373年,人们在圣马库托教堂附近发现了它,将它竖立在卡比托奈山丘上的天坛圣母堂的东边。1711年教皇克莱门特十一世命人将它移到万神殿前的一个喷泉上面,一直保留至今。它的诞生可追溯到1575年 ,由教宗额我略十三世委托著名设计师贾科莫·德拉·波尔塔进行设计,后由莱昂纳多·索马尼以大理石精心雕刻成型。到了1711年,教宗克勉十一世对喷泉提出改造要求,菲利波·巴里吉奥尼担此重任,重新规划布局。在这次改造中,不仅增添了石头基座以及马库托方尖碑,还在周边装饰了四只栩栩如生的海豚雕塑,极大地丰富了喷泉的整体视觉效果与艺术层次。不过,1886年时,原本的大理石人像被移走,替换为路易吉·阿米西制作的复制品。 &nbsp; &nbsp; &nbsp; &nbsp;万神殿柱廊及柱头装饰。 &nbsp; &nbsp; &nbsp; &nbsp;万神殿平面图。 &nbsp; &nbsp; &nbsp; &nbsp;此团的行程并未预留进万神殿内参观的时间,所以老陈只能站在门口往里拍了几张照片。大厅四壁神龛供奉着天主教圣人,厅中有多座祭台。右面开始第一座上有圣母给圣尼各老显圣的画像。第二座祭台上有圣母领报像,为名画家梅乐索的杰作,其左右还有两尊天使石像,由贝尼尼雕刻。第三座祭台因壁画剥落,无从考证。祭台后面是意大利开国皇帝埃马努埃尔陵墓。第四座祭台上有罗西雕刻的圣亚纳与圣母童年时的塑像。第五座祭台名为“仁爱圣母”。 &nbsp; &nbsp; &nbsp; &nbsp;大厅中心地面微凸,以白色大理石为主拼成图案,支撑穹顶的墙厚达6.2米,沿墙均布7个壁龛,正中为一个大门廊,门廊有三排列柱,柱身用红色花岗石,柱头以白色大理石制成,采用科林斯柱式,形象庄重肃穆。 <p class="ql-block">  四周墙壁由厚实巨石砌成,镶嵌着温润的大理石板,纹理细腻,色彩丰富。墙上分布着多个壁龛,虽部分神像已遗失,但从残留的精美雕刻中,仍能领略到昔日众神的威严与庄重。</p><p class="ql-block"> 地面由大理石铺就,复杂的拼花图案精美绝伦。阳光透过天窗,在地面投下或明或暗的光斑,与大理石的光泽相互映衬,营造出如梦似幻的氛围。神殿内部没有过多的立柱或隔断,开阔而规整,同时充满历史的厚重感和艺术的美感。</p> &nbsp; &nbsp; &nbsp; &nbsp;浮雕随拍。 <p class="ql-block"><br></p> &nbsp; &nbsp; &nbsp; &nbsp;从外观设计上看,万神殿广场喷泉造型独特,充满想象力。在喷泉的中央位置,塑造着一个男性形象,只见他口中源源不断地吐出水柱,形成喷泉的主要水流。在其两侧,分别伴有长着鱼鳞与鸭嘴的神兽雕塑。这些神兽的形象奇幻而独特,它们与中央男性形象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喷泉生动且富有神话色彩的主体景观。 &nbsp; &nbsp; &nbsp; &nbsp;老陈围着喷泉的基座转了一圈,一边欣赏一边把四面的雕塑都拍了下来。 &nbsp; &nbsp; &nbsp; &nbsp;整个喷泉以其精美的雕刻、独特的布局,与古老的万神殿相互映衬,既展现出古罗马精湛的艺术工艺,又为万神殿广场增添了灵动活泼的氛围。无论是在历史意义还是艺术价值上,万神殿广场喷泉都成为了罗马不可忽视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nbsp; &nbsp; &nbsp; &nbsp;方尖碑起源于古埃及,是埃及人对太阳神崇拜之产物。古埃及人有两大基本信仰,一是认为人能“死而复生”,二是认为太阳是人与万物的“生命之源”,由此产生了金字塔和太阳神庙。从公元前1550年至公元前1090年的新王国时期,人们的信仰发生变化,对神祇崇拜和对先王哀悼的思潮流行起来,以神庙、享殿等为代表的宗教建筑大肆修建。 &nbsp; &nbsp; &nbsp; &nbsp;其中规模最大的庙宇是为“最高天神”太阳神修建的,而每座神庙的大门旁,则几乎都屹立着两座方尖碑,每天迎接第一缕阳光的降临。这样一来,方尖碑既是太阳神庙整体建筑的一部分,更是太阳神将其恩泽撒播到人间的媒介。从此以后,太阳神庙修建到哪里,方尖碑也就出现在哪里。久而久之,人们不但朝拜神庙,也朝拜方尖碑。 &nbsp; &nbsp; &nbsp; &nbsp;拉手风琴的街头卖艺人。 &nbsp; &nbsp; &nbsp; &nbsp;小小的广场上人满为患,万神殿与埃及方尖碑。早在古代,万神殿就因其完美的比例而被誉为"罗马奇观"。时至今日,它仍屹立不倒,创造了一个奇迹,就如同1900年前哈德良皇帝下令重新建造它时一样。这座神殿堪称圆屋顶的登峰造极之作,而圆屋顶正是罗马人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神殿的圆顶和混凝土外壳结构在后来的基督教时代仍然被不断使用,这种穹顶成为欧美城市建筑艺术的基本形式,甚至改变了城市的轮廓线,影响极为深远。 &nbsp; &nbsp; &nbsp; &nbsp;万神殿的伟大之处在于巨大的穹顶,这穹顶直径达43.3米,高度同样也是43.3米,充满了和谐之美,很难想象那时候的古人在没有现代仪器的帮助下兴建了如此完美的建筑。这么宽大的穹顶,理论上会产生巨大的水平推力,古罗马的建筑师用厚厚的墙来抵挡,这个建筑这么多年稳如泰山,墙体也没有沉降,不能不说是奇迹。万神殿采用的是穹顶覆盖的集中式形制,堪称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这座宏大的古代建筑中最难得的是其保存近乎完美,因而成为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之一。 &nbsp; &nbsp; &nbsp; &nbsp;小巷子里的露天餐桌。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窗户间的圣母油画,下方有“TOTA PVLCHRA ES AMICA MEA ET MACVLA NON EST IN TE CANT:IV”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方尖碑高达14.5米,十分引人注目,它的历史可追溯至拉姆西斯二世时期。整体呈尖顶方柱状,以一整块坚硬的花岗岩雕琢而成,从底部向上逐渐收窄。底部呈规整的正方形,稳稳扎根于广场地面,坚实而庄重。顶端宛如金字塔尖,尖锐且利落,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方尖碑的四面刻满了古埃及象形文字与精美图绘,这些雕刻细腻而繁复,内容涉及宗教性题词以及对法老生平事迹的生动记录,仿佛在静静诉说着古老埃及的辉煌往昔。<br></p> &nbsp; &nbsp; &nbsp; &nbsp;围绕方尖碑,巴里吉奥尼还增添了石头基座,并装饰了四只栩栩如生的海豚雕塑,极大地丰富了喷泉的整体视觉效果与艺术层次。不过,在1886年时,原本喷泉上的大理石人像被移走,替换为路易吉·阿米西制作的复制品。 &nbsp; &nbsp; &nbsp; &nbsp;万神庙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就是伟人的公墓,这里埋葬的除了维克多·埃马努埃莱二世外,还包括了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家拉斐尔和阿尼巴尔·卡拉齐(Annibale Carracci)等人。万神庙今天还是意大利的一个教堂,这里定期举行弥撒以及婚礼庆典,但同时它又是世界各国游客们竞相参观的对象,以及建筑史上重要的里程碑。<br> &nbsp; &nbsp; &nbsp; &nbsp;复古色彩浓郁的观光马车,如果有时间坐一坐这种马车,游走于罗马的大街小巷,也不失为一种愉悦的休闲方式。 &nbsp; &nbsp; &nbsp; &nbsp;广场周边的建筑,在蓝天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漂亮。 &nbsp; &nbsp; &nbsp; &nbsp;柱廊间的小穹顶。 &nbsp; &nbsp; &nbsp; &nbsp;低头玩手机的美女。<br> &nbsp; &nbsp; &nbsp; &nbsp;门廊顶上刻有初建时期的纪念性文字,从门廊正面的八根巨大圆柱仍可看出万神殿最初的建筑规模。 &nbsp; &nbsp; &nbsp; &nbsp;万神殿新旧历史的痕迹,对比明显。 &nbsp; &nbsp; &nbsp; &nbsp;貌似悬空、功夫无比高强的印度神僧,吸引了不少游客围观,其实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实际上是坐在铁板上的,应该是有铁杆从竖着的铁柱上横过来带着坐的板子与扶手,只不过用他的衣服及长袖遮掩住罢了。 &nbsp; &nbsp; &nbs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画中所绘为斗兽场、万神殿及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等,这些均是罗马画家的永恒主题。<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