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子产祠园,位于郑州市兴华街至郑州大学之间的金水河畔南岸。祠园东、西两边入口处分别建有两座木牌楼,紧邻牌楼立有石碑,上刻《子产祠园》。祠园内有两个广场,东广场前伫立着子产立式铜像,地上布局有介绍其主要政绩的浮式铜雕群;西广场筑有《古鼎新翳》大型雕塑。</p> <p class="ql-block"> 东入口处的木制牌楼上边一侧书有“惠爱千秋”,一侧书有“子产祠园”。</p> <p class="ql-block"> 子产祠园石碑一面是《子产祠园》、一面是其生平介绍。</p> <p class="ql-block"> 东广场上的子产塑像</p> <p class="ql-block"> 浮式铜雕</p> <p class="ql-block">子产(?—公元前522年),古郑国人(又称公孙侨、公孙子,历史典籍以“子产”通称),春秋时期任郑国宰相,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为使郑国繁荣强盛,对郑国的经济、政治和法律作了重大改革:作封洫,改革田制;作丘赋,改革税制;铸刑鼎,改革刑制;立谤政,不毁乡校。通过改革,使郑国得以较快发展。</p> <p class="ql-block"> 西广场上的古鼎新翳</p> <p class="ql-block"> 鼎是我国古代记载重大盛事礼仪活动器物。“古鼎新翳”建筑造型采用商鼎斜放刚出土的形式、汉刑书文字裱饰,纪念子产在我国最早成文法律“著刑书、制刑鼎”的政治伟绩。</p> <p class="ql-block"> 西牌楼一面上书“流芳”、一面上书“娴雅”大字。</p> <p class="ql-block"> 金水河的渊源与子产密切相关。相传,子产为官清廉,逝世时家中没有钱为其办丧事,其子和家人只得用筐子背土在新郑西南的陉山顶上埋葬他的尸体。消息传至郑国臣民的耳中,大家纷纷捐献珠宝玉器,帮助他的家人办理丧事。子产的儿子不肯接受,老百姓只好把捐献的大量财物,抛到子产封邑的这条河水中,悼念这位值得敬仰的人。珠宝在碧绿的河水中放射出绚丽的色彩,泛起金色的波澜。从此,这条河就被叫做“金水河”。后人在河畔建祠园,以纪念这位有功于国家和人民的人--“子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