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旅行云南广西第1站--豆沙古镇

心意给力

美篇号:475416<div>昵 称:心意给力</div><div>摄影 摄像 制作:心意给力</div> 2024年冬日旅行云南广西,历时25天跨年游,一行8人两辆车自驾游约4000公里。从成都出发经乐山第一站到达云南的豆沙关古镇。全程经过了念湖、会泽、弥勒、砚山、崇左、防城港、东兴、北海、南宁、百色、曲靖、东川、西昌,走雅西高速经汉源九镶回到成都,没有回头路的一个环线。 <div> 豆沙关古镇堪称历史悠久,峡关古道,入滇之道,五道一体的交通要塞,南丝路之关口。这地方我已经是第四次到该古镇,每一次都有每一次的不同,特别古镇大门的改造完善,五尺道修缮,老街道的升级规范,变化特别大。这次专门探讨了为什么叫“豆沙关”,其实该关古称石门关,几千年的关口真是了不起。</div><div>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修筑"五尺道",以便做到"车同轨"。秦"五尺道"从石门关西边的关口岩上通过,从下到上,几经曲折,向北通往叙府(今天的四川宜宾)。"五尺道"刚上到岩口的地方,筑了一座城堡,这座城堡就是"石门关"。在冷兵器时代,这个"石门关"易守难攻,说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点也不夸张。</div> 诸葛亮丞相领兵来到关下扎营。守军将领说:“丞相南征,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我等也不敢不让丞相通过。久闻丞相大智大慧,现略备问题请丞相帮助解决。丞相若能在三天之内,将关河边上堆积的河沙中的豌豆捡出来,小将定让大军通行,并备薄酒致谢。"诸葛亮领人到河边一看,呵!沙滩上,成堆成堆的河沙一堆连着一堆,每堆河沙里都均匀地掺杂了不少的豌豆。这可麻烦了:让士兵们用手一颗一颗地捡,别说三天,就是七天也不可能捡完。诸葛亮陷入了沉思。中军帐内,诸葛亮背着手踱来踱去,始终没想出办法来。天快黑了,诸葛亮步出军营,看到山地里漫山遍野的翠竹,不禁眼睛一亮,有了!赶快传令三军,打着火把,砍竹子,划篾条,编织成网状,然后分离河沙和豌豆。一天完成了豆沙分离,蜀军顺利地通过了石门关,经过关口城堡时,守关将士对诸葛亮肃立致敬,后来,石门关变成了"豆沙关"。<div> 豆沙关有著名的"五尺道"遗迹、唐袁滋摩岩、"僰人悬棺"等著名的景点,一些也被列入了国家级重点文物。</div> 俯瞰豆沙古镇 豆沙关古镇在半山腰,高速公路出来以后沿公路上山即可到达。 豆沙关古镇在三岔路口新建了的一个标牌。 古镇外新建了一个大门 鸟瞰古镇 内昆铁路跨河而过 水麻高速公路 古镇改造一新。 保存完好的马道和石门从景区门口进去 已有2200多年历史的豆沙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五尺道、石门关、唐袁滋题记摩崖、古城堡、僰人悬棺等历史、文化古迹和观音阁、三官楼、僰人回音、天外飞泉、老君祝福等自然、人文景观,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特色旅游城镇、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五顶"桂冠"。 千年古道 关河 袁滋题记摩崖 五尺道的原貌 石门关 仍然有马匹通过马道。 远眺高速公路 石门关马道仍然是个交通要道 被踩亮的石头 五道并行交通奇观:高速公路、铁路、公路、水路、马路。 与"五尺道"同样可以称奇的,还有如天幕般挂于石门关对面巨型石壁的石缝中贮存的9具僰人棺木。这可以说是古人留下的千古之谜,创造的文化杰作。置身于唐碑亭前,目光越过宽约二三十丈的峡谷,就会看到一条石缝呈"一"字状,镶嵌于石壁中部。石壁高达四五百米、宽千米有余,呈灰黑色,都完整无损,只有这条石缝很扎眼,成了一处伤痕。 古镇老街 烤饵块 美食很多 老街上的民宿较多 古镇路牌 古镇广场 我们在这里品尝了当地的特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