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次到日本,女儿提前在网上预订了住宿。因为想深入到当地人生活的环境中,所以没有选择那种千篇一律的连锁酒店。</p><p class="ql-block"> 在京都的三晚,预订的是一家小巷中的民宿。12月1日我们从大阪关西机场乘电车到达京都时已近傍晚。出站后拖着行李穿过冷清的大街再拐进寂静的小巷,满眼所及皆是典型的日式一户建民居,从门里透出暖暖的光。</p> <p class="ql-block"> 次日天气晴朗,习惯早起的我走出“家门”,在小巷中漫步。回望小屋,发现它的外观是那么的低调朴实,跟电影电视中看到的日本普通家庭住房完全一样。</p> <p class="ql-block"> 入户之处先有半扇固定的木栅栏遮挡,木栅之后是两扇仿木栅的铝合金玻璃滑门,门上安装了密码锁,让我一秒清醒过来——这是在21世纪的20年代。</p><p class="ql-block"> 尽管日本的大城市人多地少,但传统民居仍然保持着每家每户正房前后留出一点小小的空间,前面用一人多高的木墙与小巷隔开,一方小天地中还有一棵柔弱的绿植随风摇曳。</p> <p class="ql-block"> 入户上一步石梯,脱鞋再上一步进入室内。</p> <p class="ql-block"> 客、餐、厨集中在一室,可能是为了适应各国游客的生活习惯,也可能现代日本大都市也发生了改变,客餐厅都没有席地而坐,而是设置了沙发、茶几、餐桌餐椅。开放式厨房有简单餐具,但在京都的三天我们都在外大快朵颐,厨房的设备都没用上。</p> <p class="ql-block"> 拉起电视机后面的卷帘,可见窗外摇曳的挂着小红果子的绿植,给室内平添几分生动。</p> <p class="ql-block"> 与餐厅相连的是一间宽敞的榻榻米,空间足够住3~5人。</p> <p class="ql-block"> 再往里走,拉开滑门,又见一方小天地——小小天井中还布置了枯山水景观,小小的红色鸟居大概是京都名胜——伏见稻荷大社千鸟居的缩影吧,看着很有意趣。</p> <p class="ql-block"> 拉开与餐厅相隔的滑门,左手边有两间小房——一间很小,单置一个全自动马桶;一间稍大,有洗面台、洗衣机、移动式简易晾衣架。</p> <p class="ql-block"> 榻榻米房间与枯山水小庭院之间有一小过道,过道一端的尽头又是一个独立小卫生间,同样只设一个马桶。右边小门打开,又见一个小过道,靠右手尽头安装了一个洗面盆。另一端则是整体式淋浴房——淋浴、澡盆分开,特方便。</p> <p class="ql-block"> 入户穿过客厅沙发区,则是通往二楼的楼梯,楼梯很陡!</p> <p class="ql-block"> 小心爬上楼梯,两间榻榻米卧室分列过道左右。卧室面积不小,各住5人都够。也就是说,楼上楼下加起来,住上15人也不嫌挤。只不过,床品好像最多只够6人用的。</p> <p class="ql-block"> 不过,有一个最不合理的地方:楼上没有卫生间!楼梯陡,加上没卫生间,老太太就不愿上楼住了,所以三个晚上我都陪着奶奶住楼下。</p> <p class="ql-block"> 楼上窗台上还摆放了一个枯山水小盆景,没事可以拿小耙子耙两下,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 第四晚,女儿预订了奈良的一家温泉酒店。走出地铁站,穿过热闹的一段街区,绕过一个幽静的小湖,再走一小段清净的柏油路,“飞鸟庄”三字便出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幢灰色的建筑看着非常低调,门脸也并不豪阔。门外有一块小小的停车场地。</p> <p class="ql-block"> 再向大门走近,就发现酒店对细节、对服务的重视了——当日入住客人的姓名已写在门旁的欢迎牌上。</p> <p class="ql-block"> 进入大门,立即有帅哥服务员过来问询并引去前台办理入住手续。因为我们到得比较早,还没到入住时间,就先在大堂休息了一会儿。</p> <p class="ql-block"> 大堂的一角有一个茶水台,台上除几种饮品外还有几种小点心,供客人免费品尝。女儿为我们取来姜茶,还真的很好喝呢。</p> <p class="ql-block"> 我注意到大堂旁的公共卫生间的标牌很独特。</p> <p class="ql-block"> 我们将行李寄存在大堂便上街闲逛去了,吃过午饭后慢慢溜回酒店,由一位热情的女服务员带去客房。女儿说,酒店给我们升级了一间客房,房间的窗户正对奈良著名的古迹——兴福寺五重塔。我们兴高采烈地进入房间,结果……五重塔变成了钢铁架!</p> <p class="ql-block"> 下面这张图是网上找的,属于“别人家的窗外”!! 第二天逛去看了,原来遇到百年大修,要八年后此塔才能重见天日。</p> <p class="ql-block"> 既然窗外景致不佳,那就拉上窗帘对坐喝茶吧!</p> <p class="ql-block"> 卧室依然是榻榻米。酒店的被套跟京都那家民宿的被套一样,都是中间挖个圆洞那种,只是这家酒店要高级得多,所以圆洞中透出的被面也要好看得多,图案和色彩都有浮世绘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住温泉酒店嘛,当然是要泡温泉的。在日本泡温泉是男女分开、裸泡。奶奶一听要裸泡,吓得立即拒绝。我们好说歹说一阵劝,才终于说服成功。因为是裸泡,肯定不方便拍照啦!女儿跑去室外泡去了,因为天冷,我陪奶奶泡室内泉池。池子不大,感觉不到两米见方,两边好多个淋浴龙头,先洗洗干净,用毛巾包裹好头发再进入泉池。我们进去时还有两位女客在,不多久便只剩我们婆媳二人了。泉水温度适宜,但水不够滑,无法感知“温泉水滑洗凝脂”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全程所住最贵的酒店,一晚两间住宿(含4人晚餐、早餐),费用超过京都三晚民宿。不过体验非常好,服务一流。</p> <p class="ql-block"> 在大阪的两晚住在离心斋桥不远的一幢民宿里。整栋灰色的大楼全部用作民宿。凭密码进入楼栋,乘电梯上到所住楼层,再凭密码打开门旁钥匙盒,再拿钥匙开门入户。大概是大阪中心地段的房价很贵吧,这一套两居室每间房间都很小,两间卧室一间只能放一张1.5米的大床,连衣柜都省了,只有一个衣帽架,另一间卧室则是榻榻米房间,也只能容下两个单人床垫。没有客厅,只有一个很小的餐厨一体的小厅,小餐桌也仅够坐下4人,电视机就挂在餐厅的一面墙上。因为这样的房间没什么特色,跟国内大都市里的民宿差不多,我也就提不起兴致拍照了。但在这里我们自已买菜做了全程唯一一顿日式小火锅,虽然餐具很少、灶台很小,但我们还是很享受这一顿蔬菜自由的晚餐。</p> <p class="ql-block"> 哦,对了,都知道日本的垃圾分类特别细,好在他们也知道外国人要按他们的标准来分类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各种酒店、民宿都没有要求客人分类,而是他们雇专人来对客人扔在一起的垃圾进行分捡分类的。</p> <p class="ql-block"> 总体来说,三个城市三种住宿方式,让我们全面感受了不同住宿带给我们的不同体验。六晚住宿的花费略高于七天的餐费,算是最大的一笔支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