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岁月并肩前行

红叶

<p class="ql-block"> 我与岁月并肩前行</p><p class="ql-block"> 2024年冬月初十,我迎来了80岁的生日,这一天我的兄弟姐妹亲朋好友从四面八方欢聚在一起为我庆祝生日,让我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幸福。回忆这80年的人生旅程感慨万千,经历过无数的挫折困难,也有过无数的欢笑和泪水,我终于在不断的克服当中走到了耄耋之年。</p><p class="ql-block"> 听着大家的祝福看着送来的贺礼感觉生命的速度是飞,我的思绪飘回到了难忘的故乡小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出生在四川一个小资家庭,父母开过糖厂酒厂,生意一直做到了成都,在内江小有名气。父母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养育了我们兄弟姊妹十一人,我的童年是非常快乐无忧的。随着社会的变迁开始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我的小学生涯是在不断的转学当中度过的,从成都转到泸州又转到古蔺。当时的老师都是讲方言,自己完全听不懂,就这样稀里糊涂的熬到了毕业。由于出身的问题上不了公办中学,只好读镇上的民中,这时候恰逢赶上“大跃进运动”,我们这些12、3岁的初中生就成了半个劳动力,支农、抗旱、救灾,马不停蹄地辗转于生产队的田间地头,两年后大跃进失败,来不及好好读书的我们成了失学青少年。一直到1962年,国民经济开始复苏,区乡上的中学也终于复课了,这个好消息让我喜出望外,在父亲的支持下和几个县城的女同学结伴来到离县城有60多公里的“东新二中”复读。摸底考试不出意外我考了个倒数第一。对于心气极高热爱学习的我完全是一个重大打击,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把成绩提上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新二中”是一个勤工俭学的学校,不通公路,必须要翻山越岭才到得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山区学校)。大多数同学来自贫困的农村,学校条件非常的艰苦。教室是简陋的两层毛坯房。伙食一律包谷饭南瓜汤、萝卜青菜汤,一学期才能吃一次肉。没有天燃气没有自来水。宿舍也是铺着草席的板房四面透风,农忙时学生们还要去帮助生产队春耕、秋收,每周的劳动课还要去到离校七、八公里的地方背煤。尽管这样,二中的老师们却兢兢业业非常有责任心 ,没有教具老师自己做,没有教案老师自己编。倾尽所有耐心的教授我们。</p><p class="ql-block"> 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硬生生把我这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柔弱女子锻炼出来。在这里我不但学到了文化知识,也收获了友谊,淳朴善良的好朋友虽各奔东西几十年仍然保持联系,生日当天还给我送来了家乡的特产。回望我的初中生活那是夏天摇着扇子蚊虫叮,冬天围着炭炉北风吹。我拼命学习,夜深人静悄悄摸进教室点亮小小的煤油灯继续读书,不放过一丝一毫的学习时间。我的刻苦努力使得学习突飞猛进。功夫不负有心人,升学考试我以年级女生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师范学校。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p><p class="ql-block"> 在师范学校我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加倍努力。没有机会创造机会,很快地掌握了学校的各项专业知识。成分不好的不能学拉手风琴,我也偷偷的学会了。勤奋加悟性,我的各科成绩名列前茅 ,我以学习努力作风正派的良好形象和艰苦朴素的作风,作为学校师生学习的榜样,也成了县城里第一个最先加入共青团的团员。同学们戏称为“草鞋团员”</p><p class="ql-block"> 正当我春风得意之时一场浩劫爆发了,一夜间风光无限的宠儿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成了资产阶级的“狗崽子”,同学们都疏远我,不敢理我,我失落彷徨逃回了家中,殊不知看到憔悴的父亲每天挂着大木牌手拿铜锣,佝偻而矮小的身材摇摇晃晃的穿梭在大街小巷,我是多么的心酸无奈无助,这一幕幕在我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p><p class="ql-block">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原本该读三年的师范拖到了第四个年头才分配,我回到了古蔺,分配到离城20公里的一所公社小学。还没报到因为有艺术特长就被抽调到县宣传队走乡串寨为人民群众演出,为他们送去精神粮食。一年后回到学校。这所完小只有七个老师教六个年级,每个老师包干教语文、数学以外还要兼其他的课程,而我会弹会唱会跳就把全校音乐课教起来,没有教案做参考,全凭字典来当家。新华字典不知被我翻了多少遍。虽然非常艰苦但自己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我非常热爱珍惜我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我到了25岁当时算老姑娘的年龄,该谈婚论嫁了,对我来说,一心就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经朋友介绍嫁到了昆明,爱人是个非常有才华的铁路工人,高大帅气,能写会画,我们生育了三个女儿。我随爱人来到了昆明铁路局子弟学校任教。这一教就是近30年。当时由于学校老师少课程多,压力大。营养不良体力跟不上,有时下了课喝点白糖水或者喝点补中气的中药又接着上课。</p><p class="ql-block"> 早些年的艰苦岁月磨练出我坚韧不拔的性格,再多的困难我都能克服都能很好的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像我这样会吹拉弹唱绘画的“万金油”没几个,我既当过班主任又当音乐老师还当过各科的代课老师。因为我们是铁路子弟学校,一切要围绕铁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我和另外的老师编排创作了紧跟形势的诗朗诵,歌表演歌颂咱们铁路职工艰苦奋斗的精神。歌表演《我是铁路工人的好娃娃》一度受到铁路局的普遍好评,成了难得的保留节目,多次参加铁路局、分局、站段的演出,我编创的多个文艺节目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提拔我当选大队辅导员,参加局辅导员“七项全能”比赛“板报设计”、“手工制作”获得较好的名次,多次被评为“先进教师”“优秀党员”“先进德育工作者”这些荣誉让我感到非常的自豪。1984年改革开放以后恢复党组织生活,我成为了该校第一位入党的老师。</p> <p class="ql-block">  工作稳定后,我没有忘记父母的嘱托帮助弟弟妹妹,尽管我的家庭负担很重,要养一家六口,当时我和老伴两人的工资加起来也不到100元,硬是靠这么微薄的收入,把一家的开销支撑了下去把三个娃娃抚养成人。会精打细算过日子,在亲戚朋友们间传为佳话。在那个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买什么都要凭票,生活基本靠一分钱一分钱的计划来维持。但是只要父亲来信说小弟要修房、侄女侄儿要找工作等等我都义不容辞的去助一臂之力。在我的带动下弟弟妹妹退休以后也迁居到了昆明和儿孙们共享天伦之乐。随着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老师的待遇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善,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舒心快乐。</p> <p class="ql-block">  2001年我正式退休,我就开始追求其他的兴趣爱好,帮着女儿领孙儿的空余,报考了老年大学“民族舞蹈班”和“健身操”班,学习期间被评为了优秀学员。后面还成为广场舞领舞老师。我也喜欢旅行,跟着女儿女婿去越南、泰国、日本、新马泰,领略了异国风土人情风光,全国各地也基本跑了遍,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静下来的时候呢,写写文章(散文,小诗)记录所见所想。还参加社区的一些活动。在网络飞速发展的当今,我怎么能够停下学习的脚步呢?我也要与时俱进,在孩子们的帮助下学会了用手机购物、发朋友圈,在抖音上发自拍的视频,不到两年我的粉丝就达2700多人,点赞也有6万多人次,朋友们都说我是玩抖音的高材生。大家都说这个年纪能有这么会生活赶时髦的人真不多。</p> <p class="ql-block">  我们几姊妹在昆明定居子女加起来20多号人,我们每年过节都会相聚在一起,在我的发动下,我们已经举办了六年“家庭春晚”,实在是羡煞旁人。既增进了大家庭的情感又让血浓于水的亲情延续下去。</p> <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现在我已经80岁了,但是我仍然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感谢我的祖国,感谢党,感谢当今社会给我们老年人创造了那么好的条件,让我过上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安宁和谐没有后顾之忧的晚年生活。我深知生命的宝贵和无常,我非常欣慰,非常知足。很珍惜当下,珍爱生命,珍惜亲情,我也感谢三个女儿女婿和外孙对我的照顾和关怀,没有他们的陪伴就没有今天的幸福快乐的生活。相信只要我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我还能继续享受生活的美好。最后祝福社会和家人都越来越好,充满爱与和谐,以诗为证来表达我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弹指一挥八十载,人生风雨淡如烟 </p><p class="ql-block"> 酸甜苦辣皆尝尽,兴盛衰容亲历全</p><p class="ql-block"> 老来无事自寻乐,不负青山与百川</p><p class="ql-block"> 欣慰子孙皆上进,感言亲友亦多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