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

丛中笑

<p class="ql-block">文丛中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年了,我们五零后还有着根深蒂固的情结,进入腊月也还是忙前忙后,敲着锅碗瓢盆叮当响的奏鸣曲。超市里面鸡、鱼、肉等那方宝地,是我们游览光顾最多的地方。如有合适的,只管抢买不问原由,各式品种繁多的吃食,只要有卖的不管贵贱,花钱是毫不吝啬,如今还有各式新鲜品种都要不遗余力的弄回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现在物质生活好了,我们那辈人经历过很多贫穷,挨饿的日子是提及而滔滔不绝的话痨,人人都有说不完的苦楚。但是,对于我们下一代人来说,没有太多的概念触及到他们。更主要是孙辈的人,他们觉得过年与不过年无所谓,平时也是想吃啥吃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思维是理所当然,父母再累也不过如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并不是自己多么想吃多么的馋,主要是为了儿孙们能在这过年之中享受美味。从根本上觉得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即然是过年了,就要有过年的热闹样子,有过年的氛围和祥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小时候过年,首先是家家户户放鞭炮、贴春联、挂红灯,走街串巷互道平安,晚辈给长辈拜年磕头,长辈爷爷奶奶们用红纸包上多则五毛少的两毛,无论多少都是心意,那时磕头可不是装样子,而是实心实意真磕,泥土院子里冰凉,孩子们穿上的新衣新裤,也不怕弄脏,然后爷爷奶奶们把红包递给孩子,孩子们高兴的赶紧揣进裤兜,回家后顾不上吃饺子,把红包掏出来数呀数,小脸儿上露出那满意的笑容,偷偷地藏起来留着买自己心怡的小人书。如今那种喜悦让谁偷走了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放鞭炮更是在过年中,红红火火的事儿,从进入腊月开始,大集就热闹非凡了,卖鞭炮的在集市的偏僻处售卖,那响声震天冲破云霄,吆喝声此起彼伏招引孩子们,孩子们也放了寒假,天天吵着爷爷或爸爸,啥时候给我买炮呀?爷爷说:“等腾下手就去给你们买”到了哪天比较轻闲,男孩子跟在爷爷或爸爸身后,到了集市爷爷死死地拉着他们的小手,每家炮摊儿问一遍,然后哪家的鞭炮便宜点,臭捻炮少就买几掛,买多买少是根据家庭男孩多少而买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家后,那鞭炮的诱惑力真的是奇妙无比爱不释手,男孩子们约好,都亮一亮谁比自己家的鞭炮响声大,一会儿拆开一个啪!放一个,两天工夫一掛小鞭就放完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了年三十晚上二踢脚、鞭炮声响一通宵,直到初一午后,用震耳欲聋形容有不足而无过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那噼哩啪啦的响声,还有天空漂亮的烟花都去了哪里?年的红火又让谁偷走了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贴春联、挂红灯笼也是过年的一项重要事宜,一道靓丽的景观。那年代买春联的很少,基本上都是村里文化人写的,先生也是从腊月开始,在自家门口摆上条桌,把墨汁毛笔准备好,谁家要写,红纸则是谁家自己买,每天一大早就排起号来,叫一声先生给我写一副,然后从先生的对联册里找心怡的联体字,里面全是风调雨顺、吉祥如意等……。记得有一年,我家挑了一副自己喜欢的,让老先生写的春联是:鹊临高枝梅添喜,冷香着意报春来,横批:吉祥如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等到年三十下午,是村里最热闹的场景,每户贴春联、挂红灯笼,青壮年人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摇辘轳挑水用木瓢泼上花嗒水,目的是盖上浮土,再冻一晚上就略有冰碴。为的是初一早上来拜年的人裤腿上干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忙完后找出合拢的红灯笼架撑开,然后把去年摘下的灯笼围上红布,提前买的红蜡烛,插在灯笼里面的红灯中间的铁钉子上,见黑儿就点着了,一直到初一早上,这灯笼从年三十开始到正月十六结束,再把灯笼用旧布单子包起来,存放好等来年再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灯笼架是木质结构,六根非常精致竖柱,顶端雕刻是腾飞的龙头,寓意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六角相征是在一年中六六大顺!如今,这传统文化习俗去哪里了?是不是也让谁偷走了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过年了,家庭主妇最忙,蒸馒头、蒸年糕、豆包、豆腐渣饼子……年糕则是生产队分的黍子,碾成黄米磨成面,红枣是有枣树人家秋末晒干,没枣树人家就去集市买些,黍子的产量很低,每家只能分小半口袋,专为过年蒸年糕。虽然那时的年糕吃起来有些沙子硌牙,但毫不影响它的纯香黏甜!蒸豆包也是生产队分的一点点红小豆,没有大片地种,在玉米地的垄沟上点上,摘时要格外小心以免落地。把红豆煮烂直到软面,捣成豆泥加上些白沙糖,就是豆包馅儿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年做豆腐更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儿了,每家分的黄豆很少,平时孩子们让妈妈炒点嘣豆吃,妈妈都说:“不行,零吃了过年吃啥,怎么做豆腐。”我们小时候都挨过这样的训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石磨的人家在腊月里,每天忙的不可开交,手脚不停的磨、过箩、用卤水点成再用xiao棉布包起放上大石头压。才能是完美四方的大豆腐!做一块豆腐给主家一块钱,可在那时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抬着热气腾腾的大豆腐回家,男人们的脸上,绽放出来的笑容和喜悦溢于言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豆腐渣谁家也舍不得扔掉,留着蒸豆腐渣饼子,在豆腐渣里放些葱花、盐、再添上些白面,攥啊攥,攥的圆圆扁扁放在锅里面蒸。一锅香喷喷的豆腐渣饼子就熟了,能吃一正月的呀!那香甜可口的年糕、冒着袅袅水蒸气蒸熟了的豆包,还有妈妈们虽劳累,却高兴满足的笑容又去了哪里?还是又让谁偷走了呢?还有,还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于过年,古老文化传统的重要节日,是我国多少代流传下的!年俗、年味儿、年趣、名扬四海五洲,是游子回乡的向往和归宿,是子民盼望的好兆头,是来年风调雨顺的祈盼、是美德、美誉、是一年中最华丽红火的时刻!是不是让如今这些新潮流偷走了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年了,请华夏儿女不忘祖先留下的精髓,别让这些都遗失了,别让所谓的高科技充斥排挤,别让手机电脑在过年中成为强项,保留一些邻里之间的相敬如宾,保留哪怕三代的叔、伯、姑、姨兄弟姐妹之间,不用介绍就亲的亲情,享受那热闹非凡的场景,在没有压力、没有烦恼、没有千丝万缕的纠结中,在喜庆祥和的盛大节日中尽情欢聚一堂!过好我们的中国大年!</p><p class="ql-block">2025.1.1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