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梅沙海滨公园(Dameisha Park),是一个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运动娱乐为一体的公益性沙滩公园,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梅沙街道梅沙社区盐梅路东,东邻大梅沙国际水上运动中心,西接盐田海滨栈道,北靠盐梅路,总面积38万平方米,海岸线长度约1800米。大梅沙海滨公园是深圳著名的免费海滨浴场,以其清澈的海水和细腻的白沙而闻名。公园全长约1800米,拥有深圳最长的海滩之一,提供游泳区、运动区、休闲区、娱乐区和烧烤场等多种功能区域。</p> <p class="ql-block">大梅沙海滨公园从1998年年底开始进行规划设计,到1999年5月基本竣工,6月18日正式营业。2017年,随着游客数量和游客需求的增长,大梅沙海滨公园进行整体综合改造提升。2018年,受台风“山竹”影响毁坏严重,2019年起对其整体重建。大梅沙海滨公园以风信广场、涟漪广场为主线,分3座空中廊桥和4个小公园,其中3座廊桥分别是风信廊桥、中心廊桥、山海观日码头;4个小公园分别是生态复育公园、文化遗址公园、核心公园、观海漫步公园,此外还有天长地久石、沙滩东部的7座飞人雕塑、风信广场上的愿望塔等。</p> <p class="ql-block">大梅沙海滨公园是广东省AAAAA级旅游景区,承办过许多文化活动,如2013年“与梦齐飞”的深圳“大梅沙国际风筝节”、2020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沙滩排球赛、2021年第二十届深圳黄金海岸旅游节开幕式、2023年草莓音乐节等。2022年4月,“深圳市大梅沙海滨公园整体生态修复工程”入选了广东省第二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p> <p class="ql-block">东部华侨城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大梅沙,占地近9平方公里,是由华侨城集团斥巨资35亿元人民币精心打造的世界级度假旅游目的地,是由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的首个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p> <p class="ql-block">东部华侨城是国内首个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户外运动、科普教育、生态探险等主题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主要包括东部华侨城大侠谷、茶溪谷休闲公园、云海谷体育公园、主题酒店群落、天麓大宅等五大板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p> <p class="ql-block">华侨城以"规划科学,功能配套齐全,城区环境优美,风尚高尚文明,管理规范先进"为规划,以“让都市人回归自然”为宗旨,定位于建设成为集生态旅游、娱乐休闲、郊野度假、户外运动等多个主题于一体的综合性都市型山地主题休闲度假区。</p> <p class="ql-block">东门老街,全称深圳东门商业步行街,范围北至立新路,南至深南路,东到东门中路,西至新园路,总占地面积17.6万平方米。东门老街明清以来已是远近闻名的重要墟市,这里居于香港和广州之间,地理环境独特,华洋交杂,人文荟萃,广东三大民系广府、客家和潮汕的民众在此聚集。</p> <p class="ql-block">古代深圳的根,在南头老城,而近代深圳的根,则在“深圳墟”。东门又叫深圳墟,深圳是以东门老街为基点发展而来。东门老街真实地记录着深圳城市发展的一段历史,是现代化深圳的历史阶段见证,是深圳市历史文化积淀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深圳人的根。[6]以前整个深圳墟东门地区遍布广府骑楼和广式建筑,如广府岭南建筑风格的思月书院和风貌街等。</p> <p class="ql-block">老街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代中期。最早由民缝街、上大街、鸭仔街、养生街等几条街市构成,初具一个小镇的规模。在明代中期,如今的罗湖区陆续出现了一些村落,比如赤勘村(今蔡屋围)、罗湖村、隔塘村(今水贝村)、湖贝村、向西村、黄贝岭村、红围、田贝村和南塘村等广府村落,当地广府村民操“围头话”。</p> <p class="ql-block">东门老街自晚明始一直是方圆数十里内名声显赫的商业墟市。根据清康熙勒文谟纂修的《新安县志》,“深圳墟”是对深圳最早的历史记载,1913年广九铁路建成通车,罗湖车站启用,深圳成为内地与香港的交通门户,卖农产品的谷行街(今解放路)、卖小吃和杂货的维新路(今人民北路)、永新街、南庆街等多处商业街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如今的罗湖旧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