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参观西南联大旧址博物馆-博物馆位于现在的云南师范大学校内,而我真正了解西南联大,这个由中国当时三所名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共同创办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竟是在读完《南渡北归》这套书之后。在以往的认知中,我觉得发起于长沙落脚于昆明的西南联大,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一群学生和教书先生,为了学业和生计,为躲避战乱和日本鬼子的奴役屠杀,千里迢迢克服各种艰难困苦,进行的一次大迁徙。然而当我认真的,也是耐心的读完这套洋洋洒洒,有着各种认真考证,充斥着各种史实的大书时,我知道了创立西南联大的壮举,足以与始于西晋,并在历史上多次发生的“衣冠南渡”比肩。西南联大的创立告诉我,近代中国,那些不仅睁眼看世界,更是把受之父母的身体发肤,投入为改变中国进行的各种努力、奋斗、牺牲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像西方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一样,在危难的中国举起燃烧了五千年的薪薪之火。何为薪火?一捧柴一星火而已。何为薪火?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血统。一种文明,一种精神,一种传统。一种思想,一种道德,一种价值。一种技艺,一种发明,一种创造。更是一种生生不灭的传𠄘。为了这种传𠄘,西南联大的所有先生和学子,付出了他们所能付出的一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写于2025年1月16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西南联大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西南联大校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长沙再一次南迁入滇线路图。今天我从长沙坐高铁🚅入滇到昆明,高铁时速300公里以上,用时还近6个小时。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湘黔滇步行团的师生们经历了怎样的艰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西南联大校址模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国难中的校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脉的脊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