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游记~丽江古城

老顽童

<p class="ql-block">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衔接地段,总面积2.06万平方千米,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距昆明市527千米。丽江市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点玉龙雪山主峰,海拔5596米,最低点华坪县石龙坝乡塘坝河口,海拔1015米,最大高差4581米。玉龙雪山以西为横断山脉切割山地形成的高山峡谷,山高谷深,山势陡峻挺拔,河流深切其间。玉龙雪山以东属滇东高山盆地海拔较高,山势也较浑厚。在主山脉两侧,又广泛发育着东西向的沟谷,形成错综复杂的地块地貌景观,地势起伏,海拔悬殊极大。有111个大小坝子星罗棋布于山岭之间,海拔一般都在2000米以上,其中丽江坝最大,面积约200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466米。</p><p class="ql-block"> 截至2024年丽江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19家,其中:AAAAA级2家、AAAA级7家、AAA级4家、AA级5家、A级1家。 具有代表性的有:两山(玉龙雪山、老君山)、一城(丽江古城)、一湖(泸沽湖)、一江(金沙江)、一文化(纳西东巴文化)、一风情(摩梭人风情)。</p> <p class="ql-block">  丽江古城景区始建于宋末元初,盛于明清,属中国少数民族纳西族聚居地。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由大研古城(含黑龙潭景区)、白沙民居建筑群、束河民居建筑群三部分组成,总面积7.279平方千米,其核心主体为大研古城(俗称丽江古城),面积5.39平方千米。2011年7月,中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批准丽江古城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面积3.2平方千米。丽江古城景区荣获2023年度“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影响力100强”荣誉。</p> <p class="ql-block">  束河古镇作为丽江古城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保存完好的古道、集市,有传统民居近千幢,土著居民以纳西族为主,是纳西族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自明代以来,许多从事皮革加工和其他手工业的人云集束河,繁华热闹,束河古镇逐步成为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和纳西文化交流中心。束河是纳西族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拥有明代壁画、明代建筑大觉宫、清代建筑三圣宫等珍贵文物和建筑。</p><p class="ql-block"> 1997年,束河古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束河古镇被评为“中国魅力名镇·最佳人居环境名镇”“国家AAA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  白沙古镇位于丽江城北约10公里,北临玉龙雪山,南至龙泉,西依芝山,是纳西族的古都、世界级“古纳西王国 ”,曾经是纳西族丽江政治、经济、商贸和文化的中心。作为纳西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纳西族木氏土司在白沙积累了规划城镇的经验。</p><p class="ql-block"> 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组成部分之一,位于玉龙雪山下,丽江古城北10KM,白沙古镇是丽江土司“木氏家族”的政权的起源地。白沙古镇是最具有纳西遗风的古镇,是最原生态的纳西村落。白沙古街,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古朴的民居建筑,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等待你去发掘。而纳西刺绣,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我们在游览古街的同时,也不忘去感受那些隐藏在街巷深处的文化瑰宝,让心灵在旅途中得到真正的升华与滋养。</p> <p class="ql-block">  纳西族(Naxi minority)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为云南特有民族之一,绝大部分居住在滇西北的丽江市,其余分布在云南其他县市和四川盐源、盐边、木里等县,也有少数分布在西藏芒康县。</p><p class="ql-block"> 纳西族有本民族语言,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纳西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诗文、绘画、雕塑、乐舞艺术名扬古今中外。纳西族中家族组织普遍存在,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泸沽湖地区纳日人(摩梭人)的亲族组织保持着比较古老的特征,纳西文化受汉文化影响较深。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内纳西族的人口数为323767人。</p><p class="ql-block"> 纳西东巴文 [dōng bā wén]图画象形文字,东巴文是一种居于西藏东部及云南省北部的少数民族纳西族所使用的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其文字形态十分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但亦能完整纪录典藏。东巴文源于纳西族的宗教典籍兼百科全书的《东巴经》。由于这种文字由东巴(智者)所掌握,故称东巴文,东巴文是一种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主要为东巴教徒传授使用,书写东巴经文,故称东巴文。纳西话叫“司究鲁究”,意为“木迹石迹”,见木画木,见石画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