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约而同”的美好

李东川

<p class="ql-block"><b>“不约而同”于受万、刘统爱、许慧玲艺术联展开幕合影</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晚上朋友打来了电话,言谈中充满了感慨,我这个朋友在平时多少有那么一点儿玩世不恭的样,但是这次我听出来他说的是真心话,他说:这次“不约而同”的展览,是多年来我看到的此类艺术展览中最好的一次展览。</p><p class="ql-block">类似的感受在午宴的歺桌上,我连襟也谈及到,他说,这是我多年来所参加的活动和活动宴会上感觉最愉悦的一次了。</p><p class="ql-block">从不同的角度两人都道出了一个最关键的感受“美好”,“愉悦”。</p><p class="ql-block">这世界上有很多感受都是相通的——比如“同情”、“爱怜”、“厌恶”、“痛恨”,还有不期而遇的欣喜,不谋而合的欢愉,不约而同的欢喜......</p><p class="ql-block">这世上有一种美好叫做不约而同,“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当你想表述自己的内心感受时,正好有人与你共情;当你想唱一支歌时,正好有人与你共鸣,当你想远足天涯海角时,正好有人想和你同行。</p><p class="ql-block">不约而同的感觉很多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却让人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在世间,不约而同已经超越了物质范畴,进入了精神领域,那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从物理学角度阐释:那是一种物理学意义上的量子纠缠,从形而上的角度诠释:那是一种灵魂世界的相互渗透和融合。</p><p class="ql-block">在精神层面上“不约而同”与“不期而遇″“不谋而合”对人的精神世界有着同样的触动——</p><p class="ql-block">《诗经》中那首:</p><p class="ql-block">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p><p class="ql-block">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p><p class="ql-block">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p><p class="ql-block">表达了青年男女邂逅相遇的欣喜之情,那是一种人类共有的感情,它不受种族,信仰、国界甚至时空的限制,当这种感情在你心中生发出来时,它甚至能跨越千山万水实现只有当事人才能感受到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心心相印。</p><p class="ql-block">南宋诗人杨万里那首《昭君怨.咏荷上雨》: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p><p class="ql-block">“散了真珠还聚",形象地描绘出了“池荷跳雨″那种忽聚忽散,却是十分欢快的景象,在深层次上寄托了对人性中的一种期冀。</p><p class="ql-block">“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让我们不光看到了自然景象之和谐,还感受到了了深厚的人文情感。</p><p class="ql-block">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应该是不约而同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始终认为“真、善”是人性底色上最美的色彩,处于同一底色的人应该是构成“不约而同”色块的最基本要素。</p><p class="ql-block">真诚率真是刻在于受万骨子里本质性的性情,“老而弥纯”,使他的心智超越了自然状态,上升到纯粹的精神境界,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p><p class="ql-block">在这种心境映照下,他画中的人物个个洒脱灵动,绘画线条简洁、饱满、充满了张力。</p><p class="ql-block">国画巨作《聊斋乐土》,画作所采用的手法是他独创的“写意性工笔画”形式,意境洒脱,工意并重,率真才气,放笔直取,其鲜明的个人风格,令人耳目一新。</p><p class="ql-block">当代著名书画评论家、鉴赏家、美术理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研究员柯文辉评论于受万的画作:“明镜高悬,穆然高于侪辈”,于古今画坛而言,三百年以来功莫大焉。”可谓一语道破了于受万在当今画坛的地位。</p><p class="ql-block">真诚睿智是刻在刘统爱骨子里的东西,他的摄影作品正是他本真气质的映射,在他的“大凉山系列″摄影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悲悯情怀。</p><p class="ql-block">在这种心境的映照下,我们看到了那片土地的灰涩沉重,光线被刘统爱运用到得心应手。</p><p class="ql-block">四十年前,那幅刋登在《中国摄影》封底,并荣获年赛二等奖的摄影作品《山峦初醒》,充分体现了他对光线的敏锐捕捉。</p><p class="ql-block">摄影,一个“影”字道出了摄影与光线的关系,在摄影艺术中,打动我们的当然首先是拍摄对象,但触动我们审美阈值的非光影莫属。</p><p class="ql-block">博物馆、蒲松龄纪念馆、图书馆,淄博市文化系统谓带有“馆”的单位几乎让他走了一个遍,其所到之处的甚佳口碑皆来源他的人性化管理,在担任“淄博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期间,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使“淄博市摄影家协会”的工作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如今已退休15年的他,仍然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与打动着周围的朋友。</p><p class="ql-block">真诚内敛,是我接触许慧玲留下的深刻印象,她言语不多,我感觉她总是用一副审美的眼光观察着周围事物,在与其交谈中能感受到她的谦逊低调。</p><p class="ql-block">她这些性格特征在她画作里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她的画作清新脱俗,风格隽雅清丽,每一幅画作里都映射出许慧玲特有的淡泊细腻,她画中的人物神情恍惚生动,花卉静鸟浓淡相宜恰到好处;绘画多为淡墨素雅,给人以委婉抚慰之感,偶尔也有浓墨塗抹,仿佛豪放之泼墨,引发震撼。</p><p class="ql-block">那浓艳的花,慵懒的鸟,还有那散发着旧日时光的窗棂......总是让人不由自主想起那些民国的奇女子。</p><p class="ql-block">看许慧玲的画,总有一种让人陶醉其中不能自拔,想一头沉缅于其画境时光里不愿醒过来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们逐一对三位艺术家细致入微的探视后,终于发现了沉淀于他们作品的底色——真诚。</p><p class="ql-block">当他们把这种真诚晕染在他们的作品中时,我们发现了这种“不约而同"真诚底色透出的真、善、美。</p><p class="ql-block">当我们看到真诚面对真诚所碰撞出来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时,我们就感受到了不约而同的美好。</p><p class="ql-block">于受万、刘统爱、许慧玲“不约而同”艺术联展溢出来的美好打动了参观展览的每一个人,于是便有文章开头朋友的那份感慨;有了我连襟的愉快,还有存在我心里的这份欢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本文图片均为赵汇闻摄</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于受万画作选登</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刘统爱摄影作品选登</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许慧玲画作选登</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2025年1月17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