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数九天

鹰胆鸽魂

<p class="ql-block">鹰胆鸽魂/作</p> <p class="ql-block">日月轮回,四季更迭,自然的韵律从未停歇。冬至,作为北半球一年中日照时间最短的日子,在每年的12月20日左右悄然而至,对应着农历的十一月二十前后。自此,冬季便踏入了数九寒天的阶段。从这一天开始,北半球的白昼逐渐变长,夜晚慢慢缩短,一直延续到夏季的夏至,那时,白昼最长,黑夜最短。数九寒天,以九天为一个周期,依次递进。从一九到九九,随着时间的推移,白昼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天气也逐渐由寒冷转为温暖。当数九结束,冬天也就画上了句号,春天的脚步便悄然临近。自儿时起,关于数九寒天的歌谣便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中,至今仍清晰如昨。“头九热,麦子别”,这句俗语蕴含着先辈们对农事的深刻洞察。意思是若头九天里天气温暖,没有降雪,来年麦子往往会丰收,麦粒也会格外饱满。</p> <p class="ql-block">二九冷,豆子滚”,二九时分,天气寒冷,若是能降下一场雪,来年豆子等农作物便有望大获丰收。在寒冷与冰雪的滋养下,大地孕育着丰收的希望。“三九三,冻破砖”,形象地描绘了三九天的极度寒冷。按常理,此时应是寒冬的极致,冷到砖块都能被冻裂。不过,在我的记忆里,并非每一年的三九都如此酷寒。有一年,三九天里暖意融融,别说冻破砖,就连雪花的影子都难觅,连续九天都是冬日暖阳,格外舒适。“四九四,没求事”,到了四九天,寒冷的威力似乎有所减弱,人们不再被严寒所困,生活也少了些冬日的局促。“瞎五九,冻死狗”,在临夏方言里,“瞎”发音为“HA”。这句谚语生动地体现了五九天的寒冷,天气冷到连耐寒的狗都可能被冻死,足见其凛冽程度。</p> <p class="ql-block">五九将尽,六九伊始,恰逢“立春”。此时,农历新年也拉开了帷幕。北方大地,处处可见热闹的秧歌队伍,人们载歌载舞,锣鼓喧天,洋溢着辞旧迎新的欢乐氛围。有时,春雪纷纷扬扬飘落;有时,暖阳洒下金色光辉;有时,微风轻柔拂面,带来春的气息。“六九,七九,沿河看柳”,虽说到了这个时节,天气渐暖,但实际上,北方河边的柳树并不会立刻发芽。这句谚语更多的是传递一种信号,告诉人们寒冷正在远去,温暖的日子即将来临。而在南方,此时早已是杨柳青青,百花争艳的景象。“七九八九,光屁股娃娃搭手”,到了八九九九,天气愈发暖和,阳光明媚之时,便能看到孩子们在河沟里光着身子嬉戏玩耍,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寒冷的冬天已然过去,北方的春天全面降临。山川大地间,到处是忙碌的春耕景象。人们褪去厚厚的冬装,换上轻薄的春服,迎接新的一年。</p> <p class="ql-block">九九期间,正值春季的第三个节气——“惊蛰”。小时候听长辈们说,“惊蛰寒,冷半年”。经过多年的观察,我发现这话确实有一定道理。如果惊蛰这一天天气寒凉阴冷,那么从春天到初夏,多是凉风习习、春雨绵绵的天气;若惊蛰当日风和日丽,天气晴朗,整个春天和初夏则会以晴朗天气为主,气候也更为温暖。这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丰富智慧。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春去秋来,四季交替。我们在时光的长河中,从懵懂的童年走到两鬓斑白的花甲之年,见证了大自然的风霜雨雪,也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就让我们跟随四季的脚步,在平凡的日子里,感受生命的律动,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