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游记】拍摄曾经去过的那山、那水、那景、那人、那情,记录曾经感悟到的美景美色、风土人情、地理地貌、历史背景、传说故事,在星空走不动的那天重新看看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和快乐。我国著名的游记有:《山海经》、《历游天竺记》、《徐霞客游记》等,星空不是旅行家,随性而已。闲来无事,整理照片,写个游记,记录照片的出处,回头再读,每张照片,犹如重游,其乐无穷。 游记不属于文学创作,只是忠实地记录所走过的路,以及那山、那水、那景、那人、那事、那情。星空也不是历史、地理、民俗的专家学者,只能做一个文字搬运工,串接专家学者研究的公开资料,偶尔写一点个人感受,希望下次去的时候能有点更深的体验。分享是一种快乐,偶尔看到星空游记的朋友,欢迎指点迷津,并在此一并感谢,不再回复,见谅。 2024年10月19日,星期六,天气:阴雨。今天,游览峨眉山,队友集结后,乘坐大巴车赶往今晚入住地:乐山金口大峡谷的胜利村。大巴车沿着激流回旋的大渡河进入距乐山市金口河大峡谷腹地,在华灯初上之时到达今晚驻地:胜利村。 【胜利村】是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永和镇下辖村。胜利村地处乐山市金口河区永和镇西北部,雅安市汉源县和凉山州甘洛县交界处,金口大峡谷腹地,属于典型的“悬崖村”。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149户村民分散居住在海拔1600多米的峡谷山巅。 有人说,一缕清风,一片幽云,一汪碧水,崇山峻岭间,大渡河两岸,彝族人民依山而居、与水相伴,山水、风俗、饮食、民居、手工艺等,展现出生态、形态、情态浑然天成的金口河沿岸村寨画景。 这里有中国第一个隧道中的火车站,关村坝火车站,处于成昆线上,每天从成都火车南站开往普雄的5619次慢车在此停靠。由于5619次列车与5620次列车在关村坝站进行会让,因车站两端均位于隧道中,且车站中部还夹有隧-73 关村坝车站隧道,受站台办客条件限制,仅办理5619次列车(非空调普速列车)客运业务。 关村坝站,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是成昆铁路上的一座五等站,隶属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峨眉车务段管辖,始建于1966年。相邻站点为金口河站(上行)和长河坝站(下行),相邻隧道为隧-71 关村坝隧道(上行)和隧-74 白熊沟隧道(下行)。 关村坝站是中国第一个在隧道中的车站,车站两端均位于隧道中,且车站中部还夹有关村坝车站隧道(隧-73 317米)。此外,尽管关村坝车站有着1台3线的配置,但在站台上却只能看见两条股道,因为还有另外一条股道以关村坝站三线隧道的形式从山体中直接穿过,于关村坝隧道中并入正线。乘客往往下车后看不到站台,只因身在隧道中。如此奇妙的设计,让人不得不为之感叹! 当年的建设十分艰难,在夷平了山头,填平两个深谷,才造就了这个隧道内的关村坝车站,这个车站也被称为“一炮炸出来的火车站”。一部以爱情题材的电影《观音山》曾在这里取景拍摄,影片中铁索桥,洞中火车站成为大家熟悉场景。 关村坝火车站不仅是一个交通枢纽,更是一个历史的见证。它见证了成昆铁路的艰辛建设,也见证了铁道兵们的英勇事迹。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那种为国家建设而付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的精神。 胜利村,原名道林子村,是峡谷第一村,有着300多年的历史。过去,村子里的人们并不生活在大渡河边,而是孤悬在大渡河大峡谷1600多米峭壁上,被称为“云端上的村庄”,又被称为“云端遗民”。 14年前,胜利村第一批搬下山的只有6户人家,经过长年的解说工作,先后已有72户村民陆续从与世隔绝的大山深处搬下山,摆脱了祖祖辈辈爬坡上坎的生活。<br> 为了让村民“落地生根稳得住”,金口河区结合胜利村地处大渡河金口大峡谷景区和毗邻成昆铁路等得天独厚的优势,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现在,胜利村的村落,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展现着最美乡村的幸福容颜,吸引着游人纷至沓来。谷内,高差达一千多米的悬崖与尖峭的山峰迎面耸立,两岸崖坡几乎都是直上直下、如劈似削……人行峡中,顿感幽深雄奇。胜利村,是大自然造就的最美奇观,也是当地脱贫攻坚成就美景成就展示。<br> 胜利村是全省最先启动搬迁的“悬崖村”之一。全村位于乐山市金口河区与雅安市汉源县、凉山州甘洛县三地交界处,7个村民小组中,曾经有6个组处于海拔1600米以上的峡谷里和山巅上。开门就面对千仞绝壁,山上曾经有他们的家;屋后是奔流不息的大渡河,如今承载着“峡谷第一村”的致富梦。 在我国有一个不对外国人开放的区县——乐山市的金口河区。 金口河区位于峨眉山南麓、小凉山腹地。 上世纪6,70年底,由于金口河区大搞“三线建设”,曾建了几十处军事基地、以及各种交通要道、国防工程(类似重庆涪陵的816工程)。 尽管现在早已是和平年代,但是只要关乎国家机密,仍然需要谨慎而行。 因此,外国人未经允许不得进入金口河区。 不过,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可以自由出入的。 大巴车只能停在村口,队友们徒步前往住处。 金口河区是乐山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小凉山脉中部,1978年从峨边县划出成立县级金口河工农区,1985年改为乐山市金口河区,常住人口3.8万人。金口河区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9%,系典型的大山区。 以前乡下的大金人,出门靠走,通讯靠吼,治安靠狗,从村里到城里,基本都是步行,今天的金口河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2019年4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决定金口河区退出贫困县序列。 金口河区是享受少数民族自治县待遇的县级区,也是四川省唯一不对外开放的区县,加之大峡谷内的大三线建设的军工企业、成昆铁路、水电站等因素,这可能就是金河口大峡谷不对外国人开放的原因吧?<br> 不管怎样,乐山市公安局树立的这块“非开放区,外国人未经许可不得入内”的标志牌,还是给大渡河金口大峡谷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也促使国内旅游爱好者纷至沓来,一探究竟,满足自己的好奇心。<br> 胜利村地处大渡河金口大峡谷景区内,幅员面积54平方公里。胜利村旅游资源丰富,有全国十大最美峡谷一四川大渡河峡谷,由于枕头坝电站修建河水提升,高峡出平湖,河面宽阔平静,景色优美,形成胜利村处处是风景。 胜利村有“峡谷第一村”之称,该村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生活的都是昔日山上“悬崖村”搬迁而来的村民,他们被称作“云端遗民”。 旷世幽谷的大渡河金口大峡谷被誉为地质天书。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 整个峡谷长12公里,平均谷宽150米,最大谷深2646米,比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近千米,是长江三峡的2倍。 整个峡谷长12公里,平均谷宽150米,最大谷深2646米,比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近千米,是长江三峡的2倍。 队友们入住后,大家一起吃了个团餐,各自安歇,也有队友与老乡喝茶聊天。 2024年10月20日,星期日,天气:阴雨。清晨早起,在村里转了一圈,感觉这里的人们相对生活比较安逸,清晨的村庄几乎无人,不想在城市里人们早已开始为了生活而忙碌。 2022年,随着最后一声炮响,峨汉高速金口河隧道左洞顺利实现贯通,至此金口河隧道实现双幅贯通,这也标志着峨汉高速峨边至金口河段全线贯通!从而结束了金口河区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同心桥在美丽的金口大峡谷景区内,全长166米,铁索桥,原为简易索道、木板吊桥,横跨大渡河两岸,连接着乐山市金口河区和凉山州甘洛彝族自治县,将两州两县两岸彝汉群众紧密联系,被称为“彝汉同心桥”。 同心桥两岸,一边是凉山州甘洛彝族自治县的大桥乡二村,就是绝壁之上居住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彝族部落。另一边是乐山金口河区的胜利村。两岸村民多年来要过大渡河,只好用竹篾拧成的索子作桥。人挂在木制的溜壳上悬吊空中溜过去。脚下是急流险滩,咆哮的河水震耳欲聋,惊心动魄。胆子小的根本不敢过索子。 彝汉村民长年生活在这闭塞贫瘠的峭壁上,只能靠天吃饭,生活十分困苦。如今,将彝汉两个“云端遗民”村寨阻隔的天堑大渡河上,架起了一座宽约三米的栓焊梁结构铁索桥,连接起乐山市金口河区和凉山州甘洛彝族自治县,将两岸彝汉群众紧密结合在一起。 远观此桥,若巨龙卧水,似彩虹飞岸,站在桥中心可一步跨两州,壮观美景尽收眼底。 这座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听说从这里走过的情侣,都会得到大山的祝福。有情人携手走过,以大峡谷为媒,以大渡河为证,挂上爱情之锁,将喜结良缘终成眷属,成为情侣的“爱情加油站”。 站在同心桥上,可拍到了水上公路全景,真实展现出金口大峡谷的震撼美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国家强大的桥梁建设能力完美融合。 桥中心画有两颗紧紧相连的红心,被称为“彝汉同心桥”。站在桥中心可一步跨两州。峡谷的壮观美景尽收眼底。走到桥的中间可看到一条分界线,一边属于乐山,一边属于凉山。 走在桥上感觉很稳,没有摇摇晃晃的感觉,不时会看到两岸的人们骑着电动车或开着“三蹦子”在桥上飞驰而过,的确给两岸的人们带来了很多生活上的方便。 站在同心桥上,可纵览集铁路、火车站、隧洞、公路、桥梁、水路、空航、村道等“八道于一峡”的水陆空、立体式交通路网,令人叹为观止,堪称“天然交通博物馆”。 从乐山的胜利村走过同心桥就是凉山州甘洛彝族自治县的大桥乡二坪村,现在的人们生活十分安逸,星空在村头转了一圈,没有碰到一位老乡。在星空脚踏大凉山之地时,不难想起中国工农红军与凉山彝族同胞的“彝海结盟”的历史。 在红军长征路上,途经大凉山的中央红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彝族同胞的拥护,并顺利通过了大凉山。1935年5月,时任红军总参谋长兼先遣军司令员刘帅和彝族果基家支头人小叶丹以水代酒,“彝海结盟”。 彝海结盟。 此后彝族同胞护送红军历经七天七夜通过彝区,不仅为红军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赢得了宝贵时间,也在彝区埋下了革命火种,帮助彝族人民建立了革命武装——中国夷(彝)民红军沽鸡(果基)支队。 大渡河,古称沫水。位于四川中西部,发源于青海玉树,全长1155公里。与我国其他大江大河比较起来,大渡河实在算不得什么。可是大渡河地势险峻,水流汹涌,自古有“大渡天险”之说,但大渡河却是一条极富传奇和悲情色彩的英雄河。 距今一百多年前,太平天国名将翼王石达开,率数万大军来到大渡河边。因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抢渡不成,粮尽援绝,最后全军覆没,演出了一场折戟沉沙大渡河畔的悲剧,让人唏嘘不已。 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在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下来到大渡河畔。只见两岸高山,一河怒水,惊涛澎湃,石走雷奔。同样的后有追兵紧跟不舍,前有“大渡天险”一河怒水阻挡。与当年石达开全军覆没的历史惊人相似。 蒋介石得知红军来到大渡河的消息喜出望外,狂妄叫嚣要让朱毛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国民党派出重兵堵截,最终还是没能档住红军前进的步伐。蒋介石的如意算盘一再落空。红军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故事至今脍炙人口。 现在,汹涌澎湃的大渡依然奔腾不息。当年红军前扑后继、浴血奋战的泸定桥静静地横卧大渡河上。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泸定桥已成为人们缅怀革命先烈,回顾战斗历程的红色教育基地。 建于清朝康熙年间(1706年)的泸定桥,以前是滔滔大渡河上唯一的一座桥。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座各式桥梁如彩虹般飞架大渡河上,天堑变通途,如今大渡河上又建起了链接汉彝民族的连心桥,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二坪村】是凉山甘洛县乌史大桥镇的一个小村,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彝族山寨。二坪这个名字是根据村子在大山中所处的位置而取的。这座两千七百米高的大山,一共有三个小小的平台,第一个平台在大山的三分之一左右的高度上,名字叫田坪,是因为这里比较低,田比较多,所以叫田坪,没有叫一坪。处在半山腰的就是二坪,再往上,接近山顶的地方是三坪。二坪村在甘洛县很出名,出名的原因是上山的路,二坪这块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小平台,东面是陡峭的高山,南北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深深的谷底中,是大渡河咆哮翻滚的浊浪。 到早餐时间了,匆匆赶回驻地,路边和村民的楼房外墙都有着一些铁道兵的漫画,这里有一座铁道兵博物馆。铁道兵、工程兵已成为解放军的历史,当年为了裁军需要,他们集体脱军装转业,之后就有了中铁集团、中建集团的中央企业,并引领了中国建筑、铁路、公路、隧道、桥梁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今天,将乘游船游览大渡河。乡村的公路不能行驶大巴车,只能租用村民的小车前往渡口。早餐后,领队在村子里租了几部小车前往渡口。 一路上大雾弥漫。 到达新光村的大渡河畔,这里建有大渡河金口大峡谷的标志碑刻、游船码头、游客中心以及餐饮游乐设施等,路旁建有停车场,从停车场通过天桥进入。 过了天桥就来到了大渡河大峡谷游客中心。景区通过全力抓好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水上码头、滨水景观、新光村风貌改造,大力开发大峡谷水上旅游项目,开展智慧旅游系统,建设假日旅游指挥中心,使当地的旅游配套服务得到很大提升。 这里的主要旅游项目就是乘坐游船游览大渡河金口大峡谷。 大峡谷水上游览航线,从新光村码头至白熊沟,往返16公里。游客可乘船徜徉大渡河上,欣赏峡谷坐佛、金口坐佛、万年神龟石、同心桥、成昆铁路、铁道兵博物馆、洞中火车站、峡谷第一村、白熊沟等奇绝景观,尽情感受金口大峡谷的“雄、奇、清、幽、险、峻”。<br> 游船码头。金口河大峡谷大渡河畔,随着“大峡谷号”游船惊艳起航,金口河区水上旅游翻开崭新篇章。游客可以来此探秘大峡谷,畅游金口河。 随着大峡谷旅游项目的开发,新光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变成了如今景村一体、如诗如画、美丽迷人的河畔新光。在大渡河大峡谷码头旁,建起了为旅游配套的餐饮服务业,游客在这里可以品尝美食,购买当地土特产。 新光村通过填湖造地,为23户移民规划建设安置点, 并对其风貌进行了改造,增加地质、山石元素,让建筑融入大峡谷、大自然,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说的便是大渡河金口大峡谷。深藏于神秘的小凉山之中,以其奇山异水、壮美风光而自成画卷,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 峡谷两岸,山峦叠嶂、峰奇石怪,风景如诗如画。游客可以乘坐“大峡谷”号游轮从新光村码头至白熊沟,往返16公里,沿途欣赏峡谷坐佛、金口坐佛、万年神龟石、同心桥、成昆铁路、铁道兵博物馆、洞中火车站、峡谷第一村、白熊沟等奇绝景观。<br> 一路向上,金口大峡谷的“雄、奇、清、幽、险、峻”越发显现,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山环水绕、山水同天的迷人景象。 金口大峡谷又名大渡口金口大峡谷、金口河大峡谷,地跨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雅安市汉源县和凉山州甘洛县,西起乌斯河东至金口河。 金口大峡谷形成于6亿年之前。大渡河在进入四川盆地以前,横穿了盆地西南边缘的最后一道门坎一瓦山, 形成了最大谷深达2600多米的金口大峡谷,并切割出由前震旦系峨边群至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的厚达数干米的地质剖面。 金口大峡谷长26千米,谷底宽70至200米,局部小于50米,谷肩最大宽度约8千米。峡谷出口处河谷最低海拔约580米,峡谷北岸的大瓦山海拔3222米,使峡谷最大谷深达到2600米。金口大峡谷是中国较大的、河流上较为典型的嶂谷和隘谷。 金口大峡谷,长26千米,谷底宽70至200米,局部小于50米,谷肩最大宽度约8千米。峡谷出口处河谷最低海拔约580米,峡谷北岸的大瓦山海拔3222米,使峡谷最大谷深达到2600米。 金口大峡谷是以嶂谷为主要特征的大峡谷,两岸的崖坡几乎都是直上直下,如劈如削。嶂谷在中国的大型峡谷中并不少见,例如太行山大峡谷即属典型的嶂谷,但大渡河水量浩大,年径流量约480亿方,而黄河的年径流量也不过300多亿方,在这样的大型河流上发育如此壮观的嶂谷式峡谷则相当罕见。<br> 更令人称奇的是,金口大峡谷两岸的支沟,无一例外的都是呈绝壁深涧一线天的隘谷,其谷底宽度常常不足20米,而两岸崖坡高数百米至千米。例如大渡河左岸的深溪沟、老昌沟、白熊沟、丁木沟、顺水河,右岸的毛不耳沟、宝水溪等,这些景色极为绮丽的支沟隘谷,是徒步穿越、溯溪或降溪探险的绝佳胜地。 沿着大渡河畔西行,只见两岸的崖壁越靠越近,景色也越来越清幽,不觉已置身于峡谷中乐山市与雅安市分界处的白熊沟。景区厚重的历史、神秘的景观、大气派的动作,十分令人惊叹。奇景、奇石、奇花形成了"峡谷三奇"。 大渡河金口大峡谷旅游景区景点有很多,我们时间有限只是乘坐游船简单游览了一下。 【一线天】沿着大渡河畔西行,只见两岸的崖壁越靠越近,景色也越来越清幽,不觉已置身于峡谷中乐山市与雅安市分界处的白熊沟。白熊沟谷深2000余米,长4000余米,以“一线天”景观最为著名:谷中两山之间仅隔20余米向上望去,天空似乎变成了一片小小的竹叶。 峡谷两岸的支沟形态独特,几乎都是呈绝壁深涧一线天的隘谷,谷底宽度常常不足20米,两岸崖坡高达数百米至千米。 深溪沟、老昌沟、白熊沟、丁木沟、顺水河、毛不耳沟、宝水溪等等,这些支沟景色极为绮丽,是徒步穿越、溯溪或降溪探险的绝佳胜地。 一线天石拱铁路桥。想要亲身体验大渡河金口大峡谷的壮美,你可沿河有金-乌公路和成昆铁路旁游玩,或是选择徒步穿越的方式。 无论怎样,你都将置身于崖壁直上直下、景色清幽的峡谷中。 【五彩天池】蓑衣岭下有个村,村名叫五池,正是因为这里有五个天池而得名。天池是高山湖泊,从下而上依次为大天池、小天池、干池、高梁池和鱼池。它们散落在去大瓦山的路上,像是五颗珍珠将一条路串了起来。五池中最大的天池在最上面,天气晴好的时候几乎一眼望不到边。雨水来临时,薄薄的轻纱在湖面飘忽,细雨接蹱而至。山朦胧水朦胧,天池越发神秘优雅。 五池中最大的天池在最上面,天气晴好的时候几乎一眼望不到边。雨水来临时,薄薄的轻纱在湖面飘忽,细雨接蹱而至。山朦胧水朦胧,天池越发神秘优雅。 【寿屏山】寿屏山云海飘渺,晨观日出,暮赏日落,如梦似幻,美到让人心醉。 【蓑衣岭“蓝褛开疆”石刻】该石刻系用青砂石刻成,坐落在永胜乡五池村西北1.5公里,汉源县、洪雅县、金口河区三县(区)交界处。1941年,蒋介石因备战,抢修乐西公路,为通车纪念刻石碑二座“蓝褛开疆”、“蓑衣岭”。 碑文如下:蓑衣岭当川康来往要冲,海拔二千八百余公尺,为乐西公路之所必经,雾雨迷蒙,岩石险峻,施工至为不易,本年秋祖康奉命来此督工,限期迫促,乃调乐本处第一大队石工并力以赴,期月之间,开凿工竣,蚕丛鸟道,顿成康庄。员工任事辛劳,未可听其湮没,爰为题词勒石,以资纪念。 (山)西(昌)公路褴褛开疆碑位于永胜乡五池村4组,金口河区与雅安地区交界处乐西公路旁,坐西向东,立于1942年。该石刻系用青砂石刻成,位于乐西公路乐山住西昌至永胜乡178公里处,在汉源县、洪雅县、金口河区三县(区)交界处。 1941年,蒋介石因备战,抢修乐西公路,为通车纪念刻石碑二座“蓝褛开疆”、“蓑衣岭”。 “蓝褛开疆”:呈长方形,石质青石,高3.02米,宽1.03米,厚0.18米,正面阴刻题横行篆书“蓝褛开疆”四大字,字径0.20米,字距0.27米。 【牛落山摩崖题刻】题刻凿于金河镇黎明村小山1600米山腰,下临成昆铁路和从西向东流向的大渡河。于明嘉靖25年(1546年)修路所刻,为砂石,呈黄褐色,坐西向东。题刻内容:“山王神位岩路大明国嘉靖贰拾伍年(1546)六月十五日开路一条法心在早度子住人下四川南门五快(块)石仓生长人夏兴国休”。 【大瓦山】在大峡谷的北岸,矗立着海拔3236米的大瓦山。这是一座M叠纪玄武岩构成的世界最大的孤峰状平顶山。登临山顶可观日出、云海、佛光,南可俯瞰雄险如削的大峡谷;北可遥望峨眉山金顶,聆听那悠扬的钟声;西可极目蜀山之王贡嘎山如玉的雪峰。 山脚,五个碧波荡漾的天然湖泊相依相偎,拱卫着恰似“诺亚方舟”的大瓦山。景区四季花香不断,景象奇绝,被美国自然科学家贝伯尔称之为“世间最具魅力的天然公园”。 【卷洞桥】卷洞桥建于清乾隆年间,位于共安彝族乡政府所在地,象鼻村北100米,现保存完好。单孔石拱桥,青石板铺成,桥面平直,呈南北走向,跨龙胆溪。桥长8.5米,宽1.2米,高约12米,拱跨3米。 【白熊沟】白熊沟乃大渡河北岸支沟,是金口大峡谷著名景观,位于乐山雅安交界处。全长约7公里。其峡谷直抵大瓦山南麓,沿途深邃清幽,风景奇绝。 两岸高差近千米的绝壁间,草木高悬,遮天蔽日;悬泉如练,飞瀑溅玉;如佛、如神、如兽、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天然石刻,比比皆是。秋冬时银装素裹;春夏间山花烂漫,与“诺亚方舟”大瓦山构成一幅天然的神奇画卷。“白熊沟”的得名,源于此地曾为大熊猫栖息的乐园。 【三圣宫碑】该碑系用青砂石刻成,刻于咸丰元年(闰)11月,原置寿永场三圣宫内,现置场口农户家。1通,929字,有少数文字剥蚀。碑为长方形,坐西向东,高1.66米,宽0.86米,厚0.10米。碑文楷书竖排阴刻,字径0.025米,字距0.015米,行距0.02米。内容为三圣宫修建戏楼的功德碑。 【大峡谷坐佛】“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坐落在大渡河大峡谷下口高达千米的“坐佛”,好似弥勒山神高高盘坐于大渡河南岸大、小十五里溪间,守护着峡谷的平安。佛前谷中栩栩如生、憨态可掬的“神龟石”,如一只亿年神龟与坐佛相依为伴,乃大渡河大峡谷难得的天然奇观。 【平夷堡遗址】平夷堡遗址建于明代万历15年(公元1587年)起至清未。坐落在共安乡象鼻村鹅颈项山腰(又名望乡台),地处三岔河、盐井溪、龙竹山河三水交汇处南岸的二道坪上。依地势修建,平面呈圆角长方形,南北长110米,东西宽30米,面积3300平方米。 寨墙用石块垒砌,高1-4.2米,东城墙长104米,西城墙长134米,南城墙长3米,北城墙长26.4米,全长294米;大门遗址宽2.5米,通道8米。城南另有土墙基一段,长7.25米,宽0.45米,高0.72米。 城内有咸丰六年“功德碑”一通,高1.23米,宽0.65米,厚0.08米,碑文提供清道光15年设置平夷汛,重建平夷堡为加强抗夷,修建平夷堡。记载平夷堡的历史和修建情况。 【大渡河】大渡河源于四川青海接壤处的巴颜喀拉山,其上游的大金川和小金川在丹巴汇合后,始称大渡河。它在横断山脉东部的崇山峻岭中奔腾而下,沿途几乎都为奇景叠出的峡谷河段,然而只有到了金口大峡谷,大渡河的峡谷景观才达于极致。 【黄锡珍墓】建于清代康熙年间,距今约300年,坐落在永胜乡花茨村水井坡,墓地面积约30平方米。封土呈方圆形,长4米,宽5.8米,高1.60米。前为墓碑,为仿木结构建筑石碑楼(4层),双重仿门封墓石,砌石、条石,刻有戏剧、花鸟、对联等,题记年代清代康熙年间,6柱5间,墓碑高5.2米,宽7.3米,厚0.25米。此墓内葬黄锡珍,当地人称“老善人”,后又葬儿孙三代人。 【深溪沟】金口大峡谷两岸的支沟,无一例外的都是呈绝壁深涧一线天的隘谷,其谷底宽度常常不足20米,而两岸崖坡高数百米至千米。例如大渡河左岸的深溪沟、老昌沟、白熊沟、丁木沟、顺水河,右岸的毛不耳沟、宝水溪等,这些景色极为绮丽的支沟隘谷,是徒步穿越、溯溪或降溪探险的绝佳胜地。 游船穿过同心桥。 游船上看到的胜利村。 在游船上看到的关村坝火车站。 在游船上远远可见一座水电站:沙坪二级水电站。沙坪二级水电站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和金口河交界处,是大渡河规划的22个梯级水电站中的第20级沙坪梯级水电站的第二级,上接沙坪一级水电站,下邻已建龚嘴水电站。电站位置靠近四川腹地,距成都和乐山直线距离分别约176km和60km,公路交通里程分别约259km和133km。 306省道可达坝址区右岸,对外交通便利。沙坪二级水电站库容较小,水库仅具有日调节能力,无力承担防洪任务,且无通航、灌溉供水等要求,该电站主要开发任务为发电,供电范围为:在满足乐山地区负荷的基础上,供电四川电网。 沙坪二级水电站坝址位于官料河河口上游约230m,采用河床式开发,水库正常蓄水位554.0m,总库容为2084万m3,装机容量348MW,额定水头14.3m,装设6台单机容量58MW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与双江口、瀑布沟联合运行,保证出力124.5MW,多年平均发电量为16.100亿kW·h,装机年利用小时4627h;参加调峰运行后,保证出力108.8MW,多年平均发电量为15.112亿kW·h。 乘游船游览大峡谷后,做村民的车返回胜利村,前往铁道兵博物馆参观,感受一下中国铁军的发展历史和丰功伟绩。 【铁道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编成序列中的铁道工程技术兵种。铁道兵为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越战争和国家铁路大动脉建设起到了重要作。1945年8月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在东北组建的一支武装护路队伍,后改为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 1953年9月9日,军委决定组建铁道兵领导机关,铁道兵正式作为一个兵种进入解放军序列。1954年3月5日,铁道兵司令部正式在北京成立,最多时铁道兵总兵力达40余万人,先后修建了鹰厦铁路、成昆铁路、贵昆铁路、襄渝铁路、东北林区铁路、新疆南疆铁路、青藏铁路和北京地铁工程等大型铁路,立下了汗马功劳。 解放军铁道兵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国家建设中,抛头颅洒热血,栉风沐雨、披荆斩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流血牺牲、气壮山河,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铁道兵作为解放军的一个工程技术兵种,包括铁路、隧道、桥梁、建筑、舟桥、通信工程等部队,担负着工程建设和保障任务。战时,担负战区的铁路抢修、抢建任务,保障军队的机动和作战物资的输送;平时主要参加国家铁路建设。 1949年1月,军委发出电令,成立解放军铁道部,统一领导国家的铁路修建、管理和运输。同年5月,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以原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为基础组建解放军铁道兵团,归军委铁道部领导。 新中国成立后,为恢复国民经济,军委决定解放军铁道部队投入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的行列中。于是,解放军铁道部队于1950年转入以担负主要铁路干线、桥梁为重点的复旧工程。 朝鲜战争爆发后,铁道兵以志愿军铁道兵团的名义陆续开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执行铁路保障任务。在朝鲜北部1300公里的铁路线上,做到随炸随修,随修随通,建成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朝鲜战争停战后,铁道兵部队还帮助朝鲜人民开始重建家园,参加朝鲜北部铁路的新建和复旧工程。 铁道兵司令部成立后,根据国家的经济实力和铁路修建的任务,军委又多次对铁道兵进行了扩编和缩编。1984年1月1日,铁道兵部队集体转业并入国家铁道部,铁道兵各师分别改称铁道部各工程局。从此,铁道兵在解放军序列中消失,但铁道兵的功绩,却永远留在解放军的史册上。铁道兵当年有15个师的规模。 【铁道兵第一师】948年7月组建。参加抗美援朝回国后,改称铁道兵第一师,辖第1、第2、第3团。1954年6月铁道兵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1团—第5团。1979年7月,修建襄渝铁路。1984年1月改编为铁道部第11工程局。1999年更名为中铁第11工程局。(中铁十一局集团) 【铁道兵第二师】前身为回民支队。参加抗美援朝回国后,改称铁道兵第二师,辖第4、第5、第6团。1954年6月铁道兵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6团—第10团。1984年1月改编为铁道部第12工程局,1998年7月改制组建为企业集团。(中铁十二局集团) 【铁道兵第三师】前身为1948年8月成立的东北铁道纵队。参加抗美援朝回国后,改称铁道兵第三师,辖第7、第8、第9团。1954年6月铁道兵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11团—第15团。1984年1月改名铁道部第13工程局,2001年改制成立中铁13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三局集团) 【铁道兵第四师】1951年6月20日成立,由直属桥梁团为基础组建。参加抗美援朝回国后,组建铁道兵第四师,下辖第4、第14桥梁团和第24线路团,及第10、第11、第12团。1954年6月铁道兵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16团—第20团。1984年1月改编为铁道部第14工程局。1999年12月变更为中铁14局。(中铁十四局集团) 【铁道兵第五师】由步兵第19师改编。参加抗美援朝回国后,修筑贵昆铁路,后改称铁道兵第五师,辖第13、第14、第15团。1954年6月铁道兵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21团—第25团。1984年1月,铁道兵第五师与第6师合并改编为铁道部第15工程局。(中铁十五局集团) 【铁道兵第六师】1952年5月20日在贵州成立,参加抗美援朝回国后,由第49师第146团、第50师第150团、第51师第152团合编,改称为铁道兵第6师,参加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建、贵昆铁路、襄渝铁路建设。1984年1月,改建为成都铁路工程局。(中铁八局集团) 【铁道兵第七师】1952年在苏州寒山寺组建,由第96师与第86师合编。加抗美援朝回国后,参加修建贵昆铁路,线水城至树舍段。1953年1月,以铁道工程第七师为基础整编为志愿军铁道工程第七师,辖第19、第20、第21团。1984年1月改编为铁道部第17工程局并迁往山西太原,2000年归属中央企业工委序列,2001年9月16日成立中铁17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 【铁道兵第八师】1958年组建,参加修建成昆铁路。 1958年10月,铁道兵第一军军部撤消后,以军部和独立桥梁团为基础,组建铁道兵第八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36团—第40团。1984年1月改编为铁道部第18工程局。2001年8月改制为中铁18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十八局集团) 【铁道兵第九师】1953年1月,以铁道工程第九师为基础整编为志愿军铁道工程第九师,辖第25、第26、第27团。1954年6月铁道兵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41团—第45团。加抗美援朝回国后,参加修建沙(河)通(辽)铁路。1984年1月1日改编为铁道部第19工程局。现为中铁19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九局集团) 【铁道兵第十师】1953年1月成立,由农业建设第3师(前身为警备第五旅、步兵第101师兼烟台警备司令部)改编。加抗美援朝回国后,改称铁道兵第十师,辖第28、第29、第30团。1954年6月铁道兵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46团—第50团。1984年1月,铁道兵第十师改为铁道部第20工程局。(中铁二十局集团) 【铁道兵第十一师】1952年2月组建,由农业建设第5师改编。加抗美援朝回国后,铁道兵第13师合编,改称铁道兵第十一师,辖第31、第32、第33团。1954年6月铁道兵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51团—第55团。1984年1月改称铁道部第16工程局,1999年12月改称中铁第16工程局。(中铁十六局集团) 【铁道兵第十二师】1964年9月,铁道兵扩编并组建第十二师,参加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建设。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56团—第60团。1975年12月,北京地铁施工的队伍及施工任务移交北京市领导,铁道兵第十二师改为基建工程兵。(北京城建集团) 【铁道兵第十三师】1973年5月进驻北京密云,1979年7月撤出,后与铁道兵第11师合编,组建铁道兵第十三师,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61团—第65团。1981年铁道兵部队进行精简整编,第十三师番号撤消,改称中铁第16工程局。(中铁十六局集团) 【铁道兵第十四师】1965年7月,组建铁道兵第十四师。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66团—第70团。1981年铁道兵部队进行精简整编,第十四师师部移交沈阳军区,部队合编到铁道兵第八师。(中铁十八局集团) 【铁道兵第十五师】1969年3月,组建铁道兵第十五师,参加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建设。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71团—第75团。1975年1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将铁道兵担负北京地铁施工的队伍及施工任务移交北京市领导,铁道兵第十五师改为基建工程兵。(北京城建集团) 【铁兵精神】铁道兵文化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铁道兵精神。是当时时代的产物,同样地也是当代中国主题下的精神支柱。它内涵的强烈的时代价值和高贵品位,是一份不可多得的职业教育、职业文化建设的形象教材。 铁道兵精神的核心内涵是“艰苦奋斗、志在四方”,这与我们当前所倡导的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并无二致。艰苦奋斗,一方面说铁道兵的工作艰苦——逢山凿路,遇水架桥,另一方面说铁道兵的生活艰苦——风餐露宿,沐雨栉风,当年的铁道兵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中国的铁路。 志在四方,指的是铁道兵战士心中有一个美好的愿景——“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要让“锦绣河山织上铁路网”。这个愿景是崇高的,是伟大的。 从历史的大视野看,“艰苦奋斗、志在四方”为主题的铁道兵精神,是铁道兵战士用智慧和汗水写就的历史华章,包含了漫长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历程中要传承和光大的传统作风。正是这种精神的力量,“脱下军装依然是个兵”,告别军旗仍然是一支劲旅,薪火传承,军魂永铸。 铁道兵精神既是一种概念,一种内涵,一种财富,更是一种力量,一种追求,一种资源,是具有铁道兵的传统文化。成为鼓舞人、激励人、鞭策人的力量源泉。 铁道兵战友之间趣称:“铁军”、“老铁”、“黑老铁”,这反映出其艰苦的战斗环境,为了保障铁路的畅通、完工,显示出铁一样的意志。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自成立以来,在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先后担负和参加了包兰、成昆、京原、襄渝、青藏、南疆等52项铁路工程和北京地下铁道的修建任务。连同其他国防、林业和各种专用铁路在内,共建成铁路近1.3万公里,被誉为“铁路建筑的突击队”。 此外,还完成了一些公路、机场、洞库等国防建设工程以及包括引滦入津等任务在内的民用工程,多次完成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森林灭火、清雪开道等紧急任务。 【成昆铁路】起于四川省成都市止于云南省昆明市。是一条在崇山峻岭中蜿蜒了千里的山区铁路,全线1096公里。从海拔500米左右的成都平原起,逆大渡河、牛日河而上,穿越海拔2280米的沙马拉达隧道,沿孙水河、安宁河、雅砻江下至海拔1000米左右的金沙江峡谷,再溯龙川江上行至海拔1900米左右的滇中高原。 有500多公里区段位于地震烈度7-9度地区。沿线山势陡峭,奇峰耸立深涧密布,沟壑纵横。地形和地质极为复杂,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曾被外国专家断定为“修路禁区”。 成昆线于1954年开始编制初步设计,1956年至1957年确定西线方案后,中国铁路版图上空前规模的勘察设计工作迅速展开。先后勘测过11000多公里,近10倍于选定的线路长度;比较过300多个方案,地质钻探达210000多米。 1970年7月1日,成昆线在礼州接轨,全线建成通车,10万军民在西昌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典礼。修建成昆线的各路大军先后撤离,在沿线留下了大大小小无数的烈士陵园。成昆线建成通车共牺牲铁道兵官兵1304名。 有些牺牲的铁道兵被葬在了烈士陵园。 有些只有一个集体的墓碑,连名字都没有。 还有些被葬在了铁路沿线,连墓碑都没有。 我们应该向这些为新中国建设而牺牲的铁道兵官兵致敬。 【铁道兵博物馆】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据2020年9月国家文物局信息显示,现有藏品680件/套、珍贵文物318件/套,举办展览318个,开展教育活动4次,参观人数30.38万人次;2024年5月,博物馆新增藏品2000余件。 铁道兵博物馆坐落在关村坝火车站旁,是全国唯一一座以铁道兵为纪念主题的博物馆。馆内藏有珍贵的历史照片、铁道兵当年生产生活用品等。该博物馆依山势而建,长长的引导弧形墙上插着无数根钢钎。铁道兵博物馆占地2000余平方米,以铁道兵发展史为主线,分为陈列展和专题展两个部分。 铁道兵博物馆坐落在大渡河金口大峡谷腹地,登高可以远眺世界海拔最高的孤峰桌状山——大瓦山,沿河可以游览三线记忆街区。金口河区特推出“大峡谷红色研学游”“大瓦山湿地生态游”“八月林彝家风情游”三条精品旅游线路,涵盖大美自然风光、多彩人文历史、特色民族风情等多个方面。 铁道兵博物馆是目前全国一座以革命传统教育为内容,以铁道兵为纪念主题的博物馆,是集收藏、研究、宣传、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历史类博物馆。 铁道兵博物馆占地2000余平方米,以铁道兵发展史为主线,分为陈列展和专题展两个部分。陈列展以时间为序,以铁道兵在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建设成就为主要线索进行布展,详细展示铁道兵建制35年的奋斗历程。专题展则重点还原铁道兵建设成昆铁路的历史景象。 参观铁道兵博物馆后,返回胜利村,带上行李前往村口,乘坐大巴车前往千佛崖石窟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