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按照现在的定义,鲁迅属于标准的渣男。</p><p class="ql-block">他对妻子朱安极端冷暴力,几十年如一日地不理不睬,却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她的照顾。在北京,夫妻俩分居两室,在正屋有一柳条箱子,里面永远有朱安洗叠得整整齐齐的衣服,鲁迅则总是把脏衣服往里一丢了之。</p><p class="ql-block">这哪是老公啊,这分明是儿子啊!</p><p class="ql-block">在上海,鲁迅和许广平搞师生恋,又遮遮掩掩,不敢公开化。鲁迅自己住二楼,让许广平住三楼。有客人来时,不让许广平下楼来。临了还是许广平一锤定音。</p><p class="ql-block">鲁迅去世后,许寿裳写《鲁迅年谱》,拿不定主意怎么描述鲁迅与许广平的关系,只好去征求许广平意见。许广平敢爱敢恨:就写与许广平同居好了。鲁迅很像张无忌,而许广平就是赵敏。</p><p class="ql-block">文人通常是多情的。而多情通常意味着始乱终弃。</p><p class="ql-block">鲁迅的爷爷点过翰林,显赫一时,但是因为在儿子的科举中作弊而被革职下狱,周家从此家道中落。</p><p class="ql-block">1898年,17岁的鲁迅到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念书后,绍兴家里的百草园这些祖产都被变卖了。</p><p class="ql-block">1902年,鲁迅从南京矿路学堂毕业,拿到了公派留学日本的机会。</p><p class="ql-block">1909年,在日本待了7年的鲁迅回到杭州,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化学和生理学,也即是现在的杭州高级中学。在杭州干了一学年就跳槽回了绍兴老家,在现在的绍兴市第一中学初中部教学。</p><p class="ql-block">1912年,辛亥革命后,经好友许寿裳推荐,鲁迅到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工作。5月份,鲁迅随教育部一同迁至北京,住在绍兴会馆。</p><p class="ql-block">在绍兴会馆的那几年,是鲁迅一生中最为消沉的时期。而消沉正是文学创作的绝佳时机,周树人在这里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名作品:《狂人日记》。</p><p class="ql-block">在北京买房</p><p class="ql-block">1919年,鲁迅在北京买了房,接了母亲鲁瑞、妻子朱安来住,还有弟弟周作人一家。期间,鲁迅在自己的房子里写出了《阿Q正传》。</p><p class="ql-block">1923年7月,鲁迅兄弟突然失和,彼此断绝了来往,鲁迅带着妻子朱安搬了出去。然而,鲁迅与妻子的二人世界,却成了丧偶式婚姻的代表。</p><p class="ql-block">先说句,鲁迅和周作人兄弟失和,谣传是鲁迅偷看弟媳那个日本女人羽太信子洗澡啥的。我是不大信的,毕竟那时候鲁迅已经42岁了,不大会做出那么冲动而无耻的事情。更值得信赖的说法是,羽太信子花钱太多了,兄弟间在经济方面产生了尖锐的矛盾。钱的问题,始终是绝大多数问题的根源。</p><p class="ql-block">红颜知己许羡苏</p><p class="ql-block">1923年8月2日,鲁迅携妻子朱安搬到西城区砖塔胡同61号。这处院落是作家许钦文的妹妹许羡苏帮忙找的。院子里住着许羡苏的同学俞芬、俞芳、俞藻三姐妹以及两名女工。</p><p class="ql-block">许羡苏,绍兴人,鲁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女学生,更是红颜知己。</p><p class="ql-block">开头说鲁迅像张无忌,那么许羡苏则像殷离一样。爱与不爱都非常清晰明了,一旦不爱就飘然远走,绝不留恋,有江湖儿女的决绝。后来,许羨苏得知鲁迅和许广平在一起后,在北京收拾好与鲁迅的来往书信、账目、财产,交给朱安。自己立即搬离了周家,嫁与他人妇。没有怀恋,没有拖泥带水,胜却人间无数痴儿女。</p><p class="ql-block">丧偶式婚姻</p><p class="ql-block">在租房期间,最让鲁迅无奈的,还是与妻子朱安的朝夕相处。</p><p class="ql-block">朱安,自己的原配,鲁迅称她是母亲送的礼物。遵母命成婚后,鲁迅对朱安始终采取的是躲避的态度,有许多年都是两地分居。</p><p class="ql-block">但现在搬到了砖塔胡同,婚姻的矛盾就冲突了,夫妻二人在这里共住了300来天,鲁迅的母亲前后来过10来次住了160天左右,剩下的130多天则是鲁迅夫妇的独处。这是鲁迅一生中与妻子朱安单独在一处居住最长的一段时间。</p><p class="ql-block">他不爱她,但他也没有理由恨她。她只能把自己一生的命运完全系在他的身上。</p><p class="ql-block">鲁迅因为兄弟失和而病倒,只能吃粥。朱安就把米弄碎,烧粥糊。伴上糟鸡、火腿、肉松给鲁迅下粥。</p><p class="ql-block">日常生活中,朱安安安静静地张罗饭菜,她一直通过鲁迅的剩菜来揣摩鲁迅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朱安活得小心翼翼而有细致入微。令人心疼。</p><p class="ql-block">夫妻二人就是不交流不沟通。</p><p class="ql-block">这段时期,鲁迅一边忍受着朱安摸不着头脑的没有共同语言的照顾,不离婚。一边又享受着许羡苏周全的照顾,且自己也为许羡苏的人生费心费力。</p><p class="ql-block">鲁迅和许羡苏俩人完全是没有身体接触的情侣一样。这一切都当着朱安的面啊。更渣的是,鲁迅在被许广平灌醉后,居然当着许羡苏的面摸许广平的头。头也摸了,酒醒了却又不敢跟许广平表白。</p><p class="ql-block">鲁迅在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发表过一次演讲《娜拉走后怎样》:“在现在的社会里,不但女人常作男人的傀儡,就是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也相互地作傀儡,男人也常作女人的傀儡,这绝不是几个女人取得经济权所能救的。”</p><p class="ql-block">在北京再次买房</p><p class="ql-block">1923年10月30日,鲁迅日记写到:至阜成门内三条胡同看屋,因买定第廿一号门牌旧屋六间。鲁迅花800元买了房子,又花了1200元装修修葺。</p><p class="ql-block">1924年5月25日,鲁迅带着妻子朱安迁至新居,不久又把母亲接来同住。终于不用跟妻子朱安独处一室了。</p><p class="ql-block">院子不大,南房三间是会客室兼藏书室,东西厢房作为杂房。北屋三间,东、西各是母亲与朱安的卧室,中间的堂屋是吃饭的地方。鲁迅自己在中堂北面接出去一小间平顶屋子,面积不足9平方米,作为自己的卧室兼书房,这就是日后很有名气的老虎尾巴。</p><p class="ql-block">这间老虎尾巴,朝北是很大的玻璃窗,光线又很充足,对写作十分方便。在这里,鲁迅写出了《野草》、《彷徨》、《朝花夕拾》、《华盖集》等诸多名篇。</p><p class="ql-block">鲁迅与朱安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却终日无话,形同路人。</p><p class="ql-block">正房中堂西墙下有一个柳条行李箱,是他们之间畸形关系的见证:鲁迅每次打开箱盖,里面都有朱安放在那里叠得整整齐齐的干净衣服,他将身上的脏衣服换下来放在翻扣的箱盖上,朱安自然会悄悄收去。</p><p class="ql-block">夫妻之间的日子,在沉默中持续着。直到有一天,一位新的女性走进了鲁迅的世界。她。就是许广平。</p><p class="ql-block">师生恋许广平</p><p class="ql-block">许广平,也是鲁迅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女学生。</p><p class="ql-block">与许羡苏不同的是,许广平大胆地捅破了窗户纸。她给鲁迅写信,二人建立了一种特殊的师生关系,师生恋。</p><p class="ql-block">许广平细致入微的程度并不输朱安。鲁迅最后几年身体很差,吃饭是一个人在楼上单开一桌。许广平除了下厨做宴席招待客人,还要每餐另外准备三四样小菜,用小碟子盛着。素菜是菠菜苋菜,只要叶,不要茎。荤菜是黄花鱼、鸡肉,只剔最好的部分,无骨无刺。</p><p class="ql-block">在厦门</p><p class="ql-block">1926年5月,林语堂到厦门大学工作,经他推荐,厦门大学特聘鲁迅担任国文系教授兼国学院研究教授。</p><p class="ql-block">此时,许广平也从女师大毕业,将去广州工作。鲁迅、许广平约好,各自先分开工作两年,攒些钱,再做下一步打算。因此,鲁迅与厦门大学的合同也是两年期。</p><p class="ql-block">1926年8月26日,鲁迅日记:四时二十五分发北京,广平同行,七时半抵天津,寓中国旅馆。这是鲁迅平生第一次与一位女人携手出行。</p><p class="ql-block">1926年8月29日,二人抵达上海。4天后,鲁迅与许广平分别登船,一个去厦门,一个去广州。</p><p class="ql-block">此时,厦门大学的建校时间还很短,教职工宿舍都还没建好,鲁迅被安排住在集美楼。集美楼是厦门大学早期5座主楼之一,鲁迅住在2层,是大教室改的。</p><p class="ql-block">与许广平的通信,成为了鲁迅最大的精神慰藉。</p><p class="ql-block">在这段时间,鲁迅写出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名篇。</p><p class="ql-block">去不去广州?</p><p class="ql-block">1926年11月,广州中山大学给鲁迅发来聘书。</p><p class="ql-block">鲁迅10月份就接到中山大学的邀请,也动了心,但现在接到聘书却突然犹豫了起来。他在给许广平的信中流露出情绪:实在难于下一决心。</p><p class="ql-block">许广平多聪明啊!她知道鲁迅既要又要,顾忌于朱安的存在、顾忌于名声。</p><p class="ql-block">许广平比鲁迅直率得多:我们也是人,谁也没有逼我们独来吃苦的权利,我们也没有必须受苦的义务的。</p><p class="ql-block">来吧!跟我在一起!</p><p class="ql-block">鲁迅还在犹豫,磨磨唧唧,敏感的他需要外在力量的刺激。很快,刺激就来了。</p><p class="ql-block">月亮之争</p><p class="ql-block">刺激来自鲁迅以前的合作者高长虹。</p><p class="ql-block">高长虹,山西青年,因创办《狂飙》刊物而与鲁迅结识。在北京,高长虹与接替鲁迅编辑《莽原》的韦素园发生矛盾,连带着骂起鲁迅来了。文人之间就那点破事呗。</p><p class="ql-block">被骂得莫名其妙的鲁迅怎肯示弱,在厦门发表了反击文章《所谓“思想界先驱者”鲁迅启事》。</p><p class="ql-block">一个月后,鲁迅收到韦素园的来信,说不久前高长虹发表了一首诗,自比太阳,把许广平比做了月亮,而鲁迅就是黑夜。</p><p class="ql-block">太阳,高长虹。</p><p class="ql-block">月亮,许广平。</p><p class="ql-block">黑夜,鲁迅。</p><p class="ql-block">情敌啊!三角恋啊!</p><p class="ql-block">鲁迅大为愤怒,写文章骂死他!一篇7000字的小说《奔月》立即写完,攻击的目标对准了欺师灭祖的徒弟逢蒙,即高长虹。</p><p class="ql-block">同时,鲁迅给广州的许广平写了一封很重要的信,终于大胆发出一声高呼:“我先前偶一想到爱,总立刻自己惭愧,怕不配,因而也不敢爱某一个人。但看清了他们的言行的内幕,便使我自信,我绝不是必须自己贬抑到那样的人了,我可以爱。”我可以爱!爱了!爱了!</p><p class="ql-block">在广州</p><p class="ql-block">1927年1月16日,鲁迅乘船去往广州,去往他心中的月亮许广平。朱安?朱安是谁!</p><p class="ql-block">1927年1月18日,鲁迅抵达广州。第二天,许广平与先期到达广州的孙伏园前来接鲁迅去中山大学。</p><p class="ql-block">鲁迅是当时中山大学任命的唯一一位正教授,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享受到了最高规格的待遇。</p><p class="ql-block">鲁迅被安排住进了校内的主楼,大钟楼。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就是在这里开的。</p><p class="ql-block">此时,鲁迅与许广平还没有同居。许广平以助教的身份出现在鲁迅身边。</p><p class="ql-block">在与许广平看电影时,鲁迅一定要孙伏园作陪。春节过后,孙伏园前往武汉工作,许寿裳抵达广州,接续了电灯泡角色,并搬到大钟楼与鲁迅同住。</p><p class="ql-block">两个大电灯泡嘛。</p><p class="ql-block">1927年3月29日,鲁迅、许广平、许寿裳3人一同迁入了白云路的新居,三个房间,每人一间。</p><p class="ql-block">1927年6月5日,只住了两个多月,许寿裳就离开了广州去了上海。鲁迅与许广平继续住在白云楼,开始了二人世界。我认为,鲁迅与许广平是从这时开始同居的。</p><p class="ql-block">当然,鲁迅是不同意这个结论的。</p><p class="ql-block">1927年4月21日,鲁迅宣布辞去中山大学一切职务。鲁迅辞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顾颉刚的到来。顾颉刚在厦门时就与鲁迅产生了矛盾。鲁迅没想到,中山大学居然也聘请了顾颉刚担任教授,宣布绝不与其共事,当即辞职。不久后,他们的矛盾趋于公开,俩人差点儿打官司。鲁迅辞职以后,在白云楼又继续住了5个多月。</p><p class="ql-block">1927年9月27日,鲁迅登上太古公司的轮船,前往上海。助教许广平,正在身边。</p><p class="ql-block">上海,最后一站</p><p class="ql-block">1927年10月3日,鲁迅与许广平抵达上海。弟弟周建人在自己家附近找了一处房子,鲁迅与许广平便搬了过去。</p><p class="ql-block">房子在闸北的东横浜路景云里,周边的居住者多是商务印书馆的职员和文化界的人士,叶圣陶就住在10号,茅盾在11号。鲁迅俩人住在23号,前门斜对着茅盾家的后门。</p><p class="ql-block">朋友们都来拜访。</p><p class="ql-block">有人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鲁迅的卧室兼书房在二楼,而许广平却独住三楼。若是比较生疏的客人来访,许广平总是避免下楼。有时实在躲避不开,鲁迅只好对客人说:这是我的学生,是来帮我校对的。</p><p class="ql-block">遮遮掩掩呢。</p><p class="ql-block">鲁迅逝世后,许寿裳在撰写《鲁迅年谱》的时候遇到了难题,严格而言,朱安才是原配夫人,而鲁迅与许广平的关系又该如何记述呢?</p><p class="ql-block">思索良久,许寿裳索性征求许广平本人的意见。许广平当即回复:就写与许广平同居好了。因此,许寿裳最后的定稿就是:“十六年十月抵上海。八日,移寓景云里二十三号,与番禺许广平女士同居。”</p><p class="ql-block">不久,鲁迅他们搬去了18号,周建人一家也搬到了一起。周建人家住楼下,鲁迅与许广平住二楼。有意思的是,鲁迅在其后写给友人的信中还说:许女士仍在三层楼上。</p><p class="ql-block">对于相互极其熟悉的人,鲁迅居然还要如此掩饰,那复杂的心理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许广平怀孕后,鲁迅又搬到了隔壁的17号。</p><p class="ql-block">1929年9月27日,他们的孩子呱呱坠地,鲁迅给儿子起的名字叫海婴。</p><p class="ql-block">1933年4月11日,在内山完造的帮助下,鲁迅一家搬到了施高塔路的大陆新村一弄9号。这里共有六排红砖墙体的三层楼房,每户前面都有一个小小的院子,各家单独出入。</p><p class="ql-block">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鲁迅逝世。</p><p class="ql-block">1984年,上海鲁迅纪念馆邀请了23位专家对鲁迅的X光片进行研究分析,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严重肺气肿,肺大疱;二肺上中部慢性肺结核病;右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p><p class="ql-block">大家一致认为,鲁迅先生死于上述疾病基础上发生的左侧自发性气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转自:世界值得你我珍惜公众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