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北宋庙堂里的文臣军骨,伟大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早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孑。为官四十年,被贬二十载,一生坎坷不羁。是一位从泥泞中走出的千古圣贤。</p><p class="ql-block"> 仰慕韩愈,曲线救国</p><p class="ql-block"> 欧阳修四岁时,父亲欧阳观感染重疾不幸去世,母亲只能带着他和妹妹投靠在随州做推官的叔父欧阳晔。为了让儿子出人头地,母亲不畏生活的艰辛,画荻教子。研习金石。她相信只有读书,才是可怜的小欧阳修唯一的出路。十岁那年,他在朋友家的旧书筐里,发现了一本又破又旧的《昌黎先生文集》,于是,比欧阳修大了200多岁的韩愈,就这样闯入了他的人生,也成为了他一生追求的星。宋仁宗天圣元年的秋天,十七岁的欧阳修参加了随州乡试,因为诗赋不符合当时流行的“西昆体”,荒诞地落榜了。迷茫之余,他意识到自己清贪的家境是不允许他拿前途来冒险的,因此他又翻开了那本残破的《昌黎先生文集》,自问自醒后,他决定先让自己强大起来,再去发扬韩愈先生的理论,即“曲线救国”。果然在三年后,他顺利通过了乡试,获得了去汴京参加礼部省考的资格,但又再次落榜。汴京的繁华让他认识到了自身的局限性,也明白了人要是卡在见识上,认知肯定也是上不去的。于是,他离开了家乡随州,外出游历,并去汉阳拜谒了军政长官胥偃,人生从此开挂,一年之内,从监元、解元到省元,三登榜首。24岁,欧阳修在京城金榜题名,并成为了胥家的乘龙快婿,实乃春风得意。</p><p class="ql-block"> 仗义执言,风雨仕途</p><p class="ql-block"> 逆袭成功的欧阳修,开始了自己的仕途,也开始了交友。三年的西京(河南省洛阳)留守推官,让他不仅结识了梅尧臣、钱惟演、谢绎、尹诛等朋友,而且也迈出了自己文学历程的第一步。这三年,工作之余,他更多的是和朋友游山玩水,饮酒赋诗,精彩而又充实。但“文章僧命达”,他也同时失去了发妻,丢失了小家庭,成为了他一生无法释怀的遗憾与伤痛。</p><p class="ql-block"> 景祐元年,欧阳修通过了学士院的考试,成为了一名馆阁校勘。后来,因为老大哥范仲淹“越职言事”被贬,他气不过,一篇《与高司谏书》彻底激怒了宋仁宗,随即也被贬夷州(湖北省宜昌)。此刻,他突然意识到了“官场深似海”,也收获了珍贵的友情,更让“拯救世道人心”的理想在他心中日益清晰。然而,长子的染病夭折,让欧阳修再次深受打击,他感慨世事无常,从而坚定了“立德立功立言”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庆历三年,在宰相晏殊的举荐下,欧阳修成了谏官,有了话语权的他,更加地恪尽职守,再加上老大哥范仲淹的带领,一场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拉开了帷幕。但最终因为一篇《朋党论》,让宋仁宗转变了改革的态度,再加上守旧派的猛烈攻击,庆历新政宣告失败,所有人都遭贬谪。后来,他又爆出了莫须有的“桃色绯闻”,最终被贬到了滁州。从此,他努力去寻找快乐,追寻理想,沉醉不改清醒志,也收敛了锋芒和锐气,后来旧友尹诛离世,42岁的他颓然白发,以醉翁自诩,人生不再激进,更愿顺势而为。</p><p class="ql-block"> 宦海浮沉,狂心依旧</p><p class="ql-block"> 离开滁州,来到繁华之地扬州,欧阳修开始了更加冗忙的工作。仅仅三个月,在宽简政策下,当地的百姓安居乐业,管理有条不紊。但同时,由于视力极度下降,再加上身体不适,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力不从心。于是他请求辞退扬州职务,担任小郡颖州的知州。不久,母亲病逝,居丧期间,老大哥范仲淹也不幸去世,命运的无常,让他倍感痛苦和遗憾。</p><p class="ql-block"> 至和元年,欧阳修被复诏,获得了一个有选拔人才实权的职位。他不畏众怒,竭力尽谏,王安石,苏家父子三人,都相继得到了他的赏识和举荐。特别是1057年的“千年科考”,更是为北宋选拔出了思想界和文学界的杰出精英,他也被后人冠上了“千古伯乐”的美称。</p><p class="ql-block"> 命运弄人,早年的他拼命往前冲,却偏偏被贬去千里之外;晚年的他千方百计想隐退,却偏偏身兼数职,被钉在了京城。于是,此时的他只想外任清闲,一心修书,不与草木争荣。嘉佑五年,挚友梅尧臣的离世,让他感觉到一种刻骨的疲惫和倦怠,他向朝庭连续递交了五封辞职信,宋仁宗不但没批准,反而任命他为枢密副使,相当于国防副部长。刚毅性格的驱使下,他全力以赴,将军机要务梳理得明明白白,改革茶法、马政,罢除方田均税等,赢得了朝庭的嘉奖。不久,又被任命为户部侍郎,参加政事。随即又接任宰相,成为了一名举足轻重的显赫重臣。</p><p class="ql-block"> 宋仁宗暴病长逝后,年幼的英宗继位,欧阳修的政务则更加繁忙,仕途越来越顺畅,身体却越来越糟糕。再加上晚年丧女,让他痛不欲生。不久,“濮议之争”暴发,无可奈何的他,再次因为刚直,被朋友误会,遭陷害,最终即位不久的宋神宗动容了,同意他出知毫州。从此,他政治上开始退隐,惬意地享受着穿过林野的晨光和抚过麦田的春风。一年后,他又赴任青州、蔡州知州,构想着自己解甲归田后的悠闲生活,也追求着“六一”之乐。但因身体不适,几次请辞后,最终在熙宁四年的六月,接到了退休的诏书,次年夏天,旧疾复发而逝,享年六十六岁。</p><p class="ql-block"> 纵观欧阳修一生,少年苦得志,中年几浮沉,晚年工作狂。他是一位充满傲骨与柔情的文坛领袖,更是一位勇于担当,不畏艰难的政治改革家。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经典语句,是欧阳修一生的政治理想和精神写照,也是后人对这位清醒的醉翁表达出的莫大的尊敬和崇拜。如今,欧阳修已经逝去快一千年了,但他的学识、品质、精神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后人。</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