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靖土楼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是一种独特的民居建筑,以其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p><p class="ql-block"> 土楼起源于唐朝陈元光开漳时的兵营、城堡和山寨,是闽南地区在“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下的产物。</p><p class="ql-block"> 土楼在明、清朝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南靖县书洋镇是土楼分布最多的地方,全镇共有古土楼92座,占全县古土楼的41%。</p><p class="ql-block"> 土楼以生土为主要材料,掺上石灰、细砂、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反复揉、舂压、夯筑而成。</p><p class="ql-block"> 土楼的形状多样,有圆形、方形、椭圆形、五凤形、斗月形、扇形、交椅形、曲尺形、八卦形、围裙形、塔形、合字形、凸字形、前方后圆形、套筒形、雨伞形、方圆结合形、马蹄形等。</p><p class="ql-block"> 土楼具有聚族而居、防盗、防震、防兽、防火、防潮、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等特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田螺坑土楼群:位于南靖县书洋镇上坂村,由一方四圆五座土楼组合而成,被誉为“四菜一汤”。</p><p class="ql-block"> 裕昌楼:建于1308年,是福建土楼现存最古老的土楼,因柱子东倒西歪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和贵楼: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是南靖县最高的一座长方形土楼,建在沼泽地上却没有桩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怀远楼,位于南靖县梅林镇坎下村,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宣统元年(1909年),占地1384.7平方米,建筑面积3468平方米.墙脚3米多高,用大鹅卵石和三合土垒筑,承重的土墙,夯土配方独特,夯筑技艺高超,墙体表面光滑无剥落。它是南靖圆楼中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内涵的双环形圆土楼。</p> <p class="ql-block"> 云水谣,原名长教,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一个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里山川秀美,人文丰富,因电影《云水谣》而闻名,影片讲述了青年陈秋水与王碧云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云水谣的宁静与美丽。</p> <p class="ql-block"> 龙岩定远土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是中国古建筑中的一朵奇葩,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土楼,包括五凤楼、方楼和圆楼三大种类。</p><p class="ql-block"> 定远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历史悠久,现存最古老的土楼可以追溯到唐代</p><p class="ql-block"> 定远土楼以五凤楼、方楼和圆楼为主要类型。五凤楼具有明显的中轴线鲜明、左右对称的特点;方楼则以纵轴对称、主次分明为特征;圆楼则以其独特的环状结构著称,通常由内到外层层展开。</p><p class="ql-block"> 土楼采用生土夯筑技术,墙体坚固,具有良好的防震、防火、防御等功能。土楼内一般有一楼厨房、二楼粮仓、三四楼住人,通风和采光良好,冬暖夏凉。</p><p class="ql-block"> 土楼不仅是居住的场所,还具备聚族而居、安全防卫、防风抗震等多种功能。楼内设施齐全,包括水井、厨房、仓储、卧室等,形成了一个功能齐全的小社会。</p><p class="ql-block"> 承启楼:被称为“土楼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直径73米,全楼为三圈一中心,最多时住过800多人。</p><p class="ql-block"> 振成楼:被称为“土楼王子”,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内外两圈,形成楼中有楼、楼外有楼的格局。</p><p class="ql-block"> 振福楼:被称为“土楼公主”,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按八卦布局设计,文化内涵丰富。</p><p class="ql-block"> 定远土楼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展示了客家人的智慧和建筑技艺,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