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起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市黄牛蹄乡辛安村东凤凰山巅,占地面积729平方米,始建于唐天宝六年(747年)。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建青龙宝塔。后历代均有修葺。这座隐藏在长治浊漳河谷的小山丘上的古寺,从唐代到清代,这里留下了四朝的建筑瑰宝。2001年6月25日,原起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武媚娘与唐玄宗的故事:在唐朝时期,民间流传着大唐江山将由武姓之人终结的预言。唐太宗李世民听闻后将武媚娘逐出宫。李治的继位后重新迎回武媚娘,使其成为皇后。唐玄宗李隆基为避免江山再次落入他人之手,听闻凤凰山的传说后,决定在此修建寺庙以镇压地脉,并命名为“原起寺”,寓意重振大唐江山。</p> <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原起寺坐北朝南,横向开间,南北长22.3米,东西宽32.7米,占地面积729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享亭、大雄宝殿,东侧有配殿,西侧有大圣宝塔;现存大雄宝殿、青龙宝塔均为宋代原构,余皆明、清建筑。</p> <p class="ql-block">在村内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座玉皇庙,被称为“辛安玉皇庙”是一组清代建筑群。庙前立有原起寺国保碑。</p> <p class="ql-block">沿着山坡拾级而上,来到顶部的平台上,原起寺周围有砖砌的矮墙环绕,南北长约22米,东西宽约33米。宋代大雄宝殿坐北朝南,南侧连接明代香亭,东侧是清代三佛殿,西侧是宋代青龙塔,聚集着宋至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好似一座与世隔绝的神秘小岛。</p> <p class="ql-block">李治登基不久就把武媚接入宫中,由妃转后,李殁后,传太子李显,因武后干扰朝政,李显执政不到一年,又传李旦,李旦被武后篡权。到载初元年(690)武后正式篡权登基,改国号周。历二十余载,武殁后,李显又复唐国号。到李治曾孙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日夜思虑,生怕再把大唐江山陷入类似武姓之人手里,便将精通天文、地理的文人隐士召集起来,分赴各地查访名山贵地,修寺镇脉,以防后患。查到武氏生地山西,李隆基委任别驾到潞州府潞城县地界,发现了漳河畔的这座凤凰山,认为此山不仅山势奇特如凤凰展翅,地脉主贵,确认日后必出贵人,不是皇后,便是皇妃。查访者回奏皇上,李隆基毫不犹豫,传旨修寺,并于天宝六年竣工。</p> <p class="ql-block">东侧寺门</p> <p class="ql-block">原起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享亭、大雄宝殿,东侧有配殿,西侧有大圣宝塔(即青龙宝塔)。</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前方的方形香亭由四根石柱支撑,结构简单而古朴。香亭东侧是关公殿,西侧是阎王殿。香亭为明代遗构;单檐歇山顶,柱为石柱,柱镌刻之楹联诗意深刻,笔法刚劲。</p> <p class="ql-block">享亭的四根石柱的楹联:</p><p class="ql-block">雾迷塔影烟迷寺,</p><p class="ql-block">暮听钟声夜听潮。</p><p class="ql-block">飞阁流丹临极地,</p><p class="ql-block">层峦耸翠出重霄。</p><p class="ql-block">——充满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在香亭的南侧,矗立着一件青石经幢,雕刻于唐天宝六年(747)。幢身平面呈八角形,表面刻尊胜陀罗尼经,高度为2.64米,幢顶仿瓦屋状,装饰着莲花和宝珠。幢底为方形和八角形,雕刻着神兽和伎乐天女。</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座落在0.63米高的石砌台基上,台基还是唐代的遗存,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平面正方形。前后檐明间设板门,前檐次间设直棂窗;檐柱有明显的侧角生起;檐下斗四铺作,单出跳,补间无铺作,耍头呈短昂批竹式;栌斗直接坐柱头之上,阑额不出头;梁架结构为三椽对后搭牵,通檐用三柱。</p> <p class="ql-block">2009年8月,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对原起寺大雄宝殿进行勘查测绘,发现这座大殿的营造尺度、建筑比例、各构件尺寸等方面与五代时期的天台庵弥陀殿存在许多相同和相近之处,认为原起寺大雄宝殿是一座五代时期的建筑遗存。</p> <p class="ql-block">现存的大雄宝殿和青龙宝塔均为宋代原构,其余建筑为明清时期所建明。</p> <p class="ql-block">殿内后檐墙及两山面设有佛台,原塑像已毁,现为后塑的佛像。</p> <p class="ql-block">青龙塔,唐衰宋兴。宋朝元祐改元之前,有一位皇家著名阴阳地理学家,出游各地名胜,从河南游到山西潞泽地方,听说凤凰山有寺系唐修建,便慕名专程到此。在观赏中偶然发现佛殿西侧有一深穴,穴通漳底,深不可测,并有阴气冒出,弥漫寺院,远看有霞光万道,令人目眩。认为此穴为凤凰咽喉,气脉通顺,脉通风飞。唐虽建寺,并无镇住主脉,此脉不镇,必有后患。回京后便向天子进谏,申明利害,宋王赵煦下旨划拨皇银,决定建塔。于是青龙宝塔于元祐二年建成,宝塔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实为一奇观。</p> <p class="ql-block">青龙宝塔又名大圣宝塔,始建于北宋元二年(1087),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为仿木结构七层密檐式塔,平面八角形,塔高17米,塔底东西两侧有砖雕直棂窗。宝塔一至三层为空心,外出檐青砖砍磨斗栱密致。斗栱形制古朴,用材较大,是研究宋代建筑中斗栱形制的重要实物。砖塔三层以上为实心。每层角上悬挂风铃,风吹铃动,声音悦耳。</p> <p class="ql-block">青龙宝塔,塔刹由仰莲、宝瓶组成,古朴秀丽,是长治地区不可多见的宋代密檐式砖塔。</p> <p class="ql-block">唐代造像碑:这块石碑正背面的文字刻于不同时期,展现了从古至今被反复使用的历史痕迹,是古代建筑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李隆基与原起寺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李隆基对原起寺所在的凤凰山情有独钟,认为这里有凤脉之气。因此,他拨款修寺,并赐名“原起寺”,寓意重建大唐江山。李隆基在潞州的两年半时间里,远离政治漩涡,积蓄力量,最终发动唐隆政变,成功剿灭韦氏集团,为唐朝的稳定立下汗马功劳。原起寺不仅见证了李隆基从政治边缘走向权力巅峰的历程,也承载着对大唐江山的深深眷恋。</p> <p class="ql-block">凤凰山山脚下,滚滚浊漳河水流淌而过,河上横跨着一座大石桥。而在桥的西侧,就是高达80多米的土崖,崖顶上矗立着原起寺。</p> <p class="ql-block">原起寺是宋代建筑的瑰宝,每一砖一瓦都透露着古朴的气息,让人仿佛穿越到了千年之前。这里不仅有宋代的建筑和碑刻,还有北魏的碑和唐代的经幢。每一处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本集2025.01.10摄于长治市潞城黄牛蹄乡辛安村东凤凰山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