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烟波浩淼的微山湖东口,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迤逦向东,流经广袤鲁南大地进江苏入中运河,这就是台儿庄运河。全长42.5公里的台儿庄运河是整个京杭大运河中唯一完全东西流向的一段。</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鲁南重镇,运河不仅带来经济繁荣,造就了十里港湾不夜城,留下了"京杭大运河仅存的古运河段"月河古道,同时还亲历了一场对中华民族生死攸关的大战。</p> <p class="ql-block">台儿庄运河号称"活着的运河",其历史风貌果然非其他地方可比。古台儿庄城中有一段河,因其形如弯月,被人们叫做“月河”。它是1959年京杭大运河台儿庄段改道城外时留下的,全长3公里。</p> <p class="ql-block">由于古街保存完好,而且生活气息浓郁,真有回到明清时代之感,世界旅游组织称为"京杭大运河仅存"的清代文化遗产,丹麦旅游专家彼德森说:"我梦寐以求的中国大运河就该是这个样子。"</p> <p class="ql-block">北起北京,南到杭州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说起京杭大运河,人们常常想到的是它纵贯大江南北,直来直往。</p> <p class="ql-block">其实不然,从烟波浩渺的微山湖东口,蜿蜒曲折的运河迤逦向东,流经广袤的鲁南大地进江苏入中运河,这段就是位于山东枣庄的台儿庄运河。它是整个京杭大运河中唯一完全东西流向的一段。</p> <p class="ql-block">台儿庄运河,曾是京杭运河数次大改道工程的重大成就。但是,在台儿庄运河兴盛300多年之后的清末,由于官府昏庸,导致运河年久失修,漕运被迫中断。台儿庄运河也自此成为洪水走廊,遗患两岸。</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台儿庄运河航运事业迎来复苏。1956年10月起,山东省鲁西南4县11万民工,分三期开挖治理伊家河。之后,利用伊家河水系,1972年国家投资建成了台儿庄节制闸和台儿庄船闸,在伊家河上建起了刘庄节制闸和刘庄船闸,以及李庄、刘庄、花山子等港口码头……</p> <p class="ql-block">1996年,历时4年、总投资12亿元的京杭运河续建工程告竣,使台儿庄运河的42.5公里主航道全部达到三级标准……昔日声名远播的“黄金水道”获得新生,成为名副其实的“财富干线”。</p> <p class="ql-block">如今,拉着煤炭、沙土、建材等物资的船舶像一条条“长龙”由航道流向大江南北……</p> <p class="ql-block">经历了60年沧桑巨变的台儿庄运河,如今已由当初沿运船民仅有10家,拥有各类木帆船174只,无专业港口的航道,逐步壮大成拥有4处综合港口及常年可通行1000吨级船舶的“黄金水道”和“全国文明样板航道”。</p> <p class="ql-block">穿梭如织的船只,反映着沿线经济的发展,在这里它不仅造就了十里港湾美丽城市,也为京杭大运河带来了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依运河而通南北,发展于唐宋繁荣于明清,这里有着“天下第一庄”的美称,被誉为“中国最美水乡”,荣膺“十大齐鲁文化新地标”榜首,它就是位于枣庄市最南部的台儿庄区。</p> <p class="ql-block">城区驻地环城河、古运河(月河)交错。台儿庄古城、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李宗仁史料馆坐落其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文明城市,更是一座拥有深厚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p> <p class="ql-block">活着的古运河 新生的台儿庄,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历史上,这里曾留下浓墨重彩一笔,每一寸山河都铭刻着感人至深的红色往事。</p> <p class="ql-block">台儿庄古城,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心点,坐落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和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古城肇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繁荣于明清,有“天下第一庄”之称(清乾隆赐)。</p> <p class="ql-block">“紫气东来”牌坊,其匾额由著名书法家曾来德先生手笔。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紫气东来是吉祥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走进台儿庄古城,古色古香的大门楼,仿佛穿越了时空,将过往的辉煌与今朝的宁静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城墙门楼的上方悬挂着乾隆皇帝题写的匾额“天下第一庄”,中间是山东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题写的“中华古水城”,门洞的上方书写“台儿庄”三字如同璀璨星辰,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城门的另一面,门洞上方写的是“台城旧志”,这是台儿庄六座城门之一的西门的标志,而这儿的景区也就称为“台城旧志景区”。</p> <p class="ql-block">白天的台儿庄引人入胜,红色的大灯笼高高挂起,与蓝天白云下的绿树相互映衬,显得格外醒目。传统房屋静静地伫立在其中,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古城的历史源远流长,从秦汉时期开始,历经唐宋的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乾隆皇帝曾亲赐“天下第一庄”,这份荣耀至今仍让人感到自豪。月光下的水乡景色更是美不胜收,宁静而又迷人。</p> <p class="ql-block">走在古城的小巷中,每一处都透露着古朴的气息。那些红顶木构的传统建筑,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醒目,仿佛在向每一位来客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街道上,青石板路延伸向远方,两旁的建筑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宁静和谐。这样的场景,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古城占地广阔,共分为十一个功能区,拥有八个景区和二十九个景点,是中国最大的古城之一。在这里,你可以尽情领略中华古水城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传统木质长廊两侧绿树成荫,红灯笼点缀其间,增添了几分喜庆的气氛。漫步其中,感受那份独有的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台儿庄古城不仅以其古运河畔的建筑和文化景观闻名遐迩,还因其在二战中的历史地位而备受瞩目。这里被誉为“活着的古运河”和“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是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p> <p class="ql-block">古城保留了两公里的运河故道和三十四平方公里的城市街道肌理,共有146处文物,其中包括53处战地遗址。城内有十八个汪塘和十五公里的水街水巷,是名副其实的中华古水城。</p> <p class="ql-block">来到了大衙门街,大衙门街之所以有这样一个命名,其原因就是在这条街上有一个参将署,俗称大衙门。 大衙门街全长1000多米,不连贯的贯穿古城东西,是一条繁华的大街。</p> <p class="ql-block">参将署俗称大衙门,始建于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为清朝正三品参将行署。参将统领600兵马,负责管辖220华里运河河道的工程防护和漕运治安。1938年初,成为第3集团军副司令沈鸿烈的军火库,在台儿庄大战中,这批军火发挥了作用。现为“台儿庄古城重建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沿着大衙门街右行,不远处就看到了“谢裕大茶行”。只见这座木雕茶楼前方的空地上有一只一人多高的紫砂陶壶坐落在树根状的基座上,长长的壶嘴喷洒出细细的水流涓涓不断的流向四米开外的大茶杯中。令人惊奇的是,流水经过这么长的距离的流动,竟然没有水滴洒下,因为下面就是茶客的必经之道。</p> <p class="ql-block">离开“谢裕大茶行”继续东行,走之不远即可来到至尊桥。站在桥上即可看到船型街。至尊桥北通大衙门街和箭道街,南达船形街,是古城的一座重要桥梁,也是一个天造地设的观景台。站在桥上,能够领略到“九桥尽收双目,五河汇入一水”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船行街长110米,中间宽60米,四周环水。从空中望去,整个船行街像一艘巨船,船形街两侧建筑门上的木雕全是船的造型,一共有468艘,是台儿庄人对过往船只的祝福。 船行街入口处的两侧分别是“古城艺术馆”和“中国运河招幌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船型街中间有一条大船,乃是仿乾隆皇帝的龙舟制作。船首的石雕作品是镇水兽,保证河水波澜不兴,航行安全,寓意“大河行舟,一帆风顺”。</p> <p class="ql-block">船上有供演出的平台:后乐亭,每天都有当地的乡土剧柳琴戏的演出;后乐亭对面的台阶式阶梯,可以作为看台,供游客欣赏戏曲演出时乘坐。</p> <p class="ql-block">船型街南侧即是运河,运河上有一五孔桥--远波桥,它连接运河两岸。</p> <p class="ql-block">离开船型街,我们继续沿运河旁东行,来到了“闸官署”。闸官署即是闸务官员办公的地方。当年的台庄闸就位于门前的古运河上,它是北上进京漕船由江苏驶往山东时通过的第一道船闸,因此被称为"山东第一闸"。为保佑船只安全过闸,闸官署门前的牌坊上便题有"升平"二字,寓意"一路平安"。</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门来到门厅,只见门厅的一侧从左向右依次供奉着舒应龙、刘东星和李化龙三公像,后人称三人为"泇河三公",三公对台儿庄运河的开辟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闸官署的大门外,巍然屹立着一尊仿铜色的骏马塑像,它昂首挺胸,四蹄稳健,仿佛正欲奋蹄奔腾,穿越历史的长河。这尊雕像工艺精湛,每一处细节都栩栩如生,马的鬃毛随风轻扬,眼神中透露出不屈与傲骨,彰显着力量与自由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离开闸官署继续东行不远即到“兰婷书寓”。 “兰婷书寓”是什么呢?就是青楼。历史上的台儿庄,有几千家商铺、十几万流动人口。应运而生的青楼,一度达到 37家。在重建台儿庄古城时,本着复现运河古城原真风貌的原则,谨慎地恢复了一座名为“兰婷书寓”的青楼。</p> <p class="ql-block">走入正门,首先是一个接待客人的门市,相当于现代酒店的前台。门市旁边挂着书寓里姑娘们的名牌,并且根据她们的名气依次排列。再往里就是一个个装潢华丽的房间,对此不善探究的我们就此止步,离开了这个以往热闹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兰婷书寓”的对面就是彭家码头,为方便旅客登岸而筑。兰婷书寓毁于1938年的战火,地基为彭家所占,码头亦改称彭家码头。</p> <p class="ql-block">步出“兰婷书寓”,继续西行不远折而向北,我们来到了运河旁的道升酒坊。</p> <p class="ql-block"> 在道升酒坊的门外,有一站立的李白塑像。李白曾有一首《客中行》的诗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台儿庄是兰陵旧疆,荀子任兰陵令的时候,台儿庄属于兰陵版图。盛唐时期,李白游历东鲁,多次到兰陵饮酒。这尊塑像,是李白举起酒杯,闻着兰陵美酒的醇香,看着头戴郁金花的女主人,思念家乡的神态。</p> <p class="ql-block">在道升酒坊的一楼,我们参观了酒作坊遗址发掘展示区、酒文化交流区、品酒消费区。</p> <p class="ql-block">来到了天井处,只见该处有一只1.5米见方的大大的“玉碗”(实为石碗),碗周有四组石雕。这只巨碗坐落在一个方方的砖砌的方墩上。</p> <p class="ql-block">二楼即是 “中华两岸酒和器博物馆”,设有酒器历史、运河风情、龙凤呈祥、自然风光、人物春秋、酒壮军威、红色记忆、酒器大观等八个专题,展示了近千件酒器藏品。</p><p class="ql-block">酒器上“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当年非常熟悉的一句话。</p> <p class="ql-block">纪念七七事变抗战七十周年的酒器,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更是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深刻缅怀。这款酒器设计独特,造型庄重,其上镌刻着与七七事变及抗战相关的图案与文字,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对历史的尊重与敬仰。当醇厚的酒液倒入这特殊的酒器中,仿佛能瞬间将人拉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让人在品味美酒的同时,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先辈们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八二三炮战纪念酒器。八二三炮战即金门炮战,是指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间,发生于金门及其周边的一场战役。</p> <p class="ql-block">台湾马英九、萧万长就职纪念酒器,作为一种独特的收藏品,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反映了台湾政治文化的特色。每届领导人就任,相关酒厂都会根据其政治色彩来设计酒瓶的颜色和样式,以此作为纪念。2008年马英九、萧万长就职时,其纪念酒器便采用了国民党的正蓝色,象征着希望与未来。这款纪念酒不仅因其独特的颜色和设计而受到瞩目,更因马英九、萧万长的高人气而备受追捧。</p> <p class="ql-block">步出酒坊,过中兴门,在丁字街北行没走几步,就见一个拱形大门的墙上书写“中和堂”三个大字。拱形门的一侧有一块木质的牌匾,上写着“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p> <p class="ql-block">走进“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只见院内绿树成荫、小道纵横,在绿荫下小道旁,有一间间一栋栋的房间和楼房,或东倒西歪或伤痕累累,原来这就是台儿庄大战之后遗留下来的义丰恒商号、中和堂药店、仁寿堂药店、和顺干果行、汝南堂(袁家大院)、王氏故宅、李氏故宅等清末民初时期民房。</p> <p class="ql-block">这些房屋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展示了当年台儿庄大战时留下的枪击弹迹,使人不由得想起了当年战争的惨烈。</p> <p class="ql-block">在临出大门之前,有两幢比较完整的房屋,这里就是台儿庄大战遗物馆和台儿庄大战故事馆,我们依次步入馆内,参观了陈列物品和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台儿庄大战故事馆南侧的一片空地上,我们还看到了刘守玟的塑像。在塑像周围的石制基座上刻有这样的介绍:湖南省汉寿县军刘村人,1935年考入长沙女子中学,抗日爆发后瞒着父母参加战地服务团, 1938年5月在台儿庄战役中,为抢救受伤连长中弹流血牺牲,年仅18岁。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张照片,和刘守文的遗骸则在66年后才魂归故里。</p> <p class="ql-block">在刘守玟塑像的前方有八排24座的木质排椅,每个坐凳的靠背均是一块长方形的木板,椅櫈后竖立着一块展示牌,上面提示“演讲处”。</p> <p class="ql-block">我们继续前行,在小路的尽头我们看见了另一座塑像,这就是罗伯特•卡帕 。他是一位匈牙利裔美籍摄影记者,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之一。1938年4月7日,他来到台儿庄,拍摄下100多张战地照片。爱好摄影的我曾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这是谁说的呢?这就是罗伯特•卡帕。正是他来到了战场、靠近的战场,所以才拍出了那么多优秀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在塑像的北侧,有一处弹孔墙,布满弹孔的墙上现已被一个个仿铜制的小信箱所遮盖。</p> <p class="ql-block">走上近前,只见一个个小小的信箱上写着:穿越历史时空—烽火家书,下面嵌有烈士的遗像以及家书的影印内容。</p> <p class="ql-block">在刘守玟烈士塑像的东侧的草地上,还有一座一人多高的军人头部塑像,只见他头戴军帽、两眼微睁、双眉紧蹙、石刻般的脸庞上深深地刻着数道伤痕。此塑像是为了纪念在台儿庄西门内出土的原中国军队两名敢死队员遗骸。</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的正门,即北门。墙上挂有24块牌匾,分别是: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枣庄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台儿庄古城教学演讲基地、山东省理论宣教基地......恰如其分,名副其实,这里确实是一个良好的教育基地,无论是对我们这一代甚或下一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