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湖北省博物馆。</b>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0号。<br><b>湖北博物馆的四大宝。</b>出土于"曾侯乙墓"的曾侯乙编钟;冷兵器时代的精品之作越王勾践剑;距今100万年的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瓷中的珍品-四爱图梅瓶。馆内的日常展览,还具有鲜明的古楚文化和古长江文明的特征。湖北博物馆由综合陈列馆、楚文化馆、编钟馆等三座仿古建筑构成,布局体现了古楚国建筑的"一台一殿""多台成组"的高台建筑布局格式。1978年出土于"曾侯乙墓"的曾侯乙编钟,音域宽广,它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冷兵器时代的精品之作越王勾践剑,至今锋利无比,在它边上展出的是"吴王夫差矛";郧县人头骨化石的地质年代距今约100万年,早于北京猿人的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是元代青花瓷中极其罕见的精品。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楚国的疆域,博物馆的日常展览,展示了与北方黄河文明不一样的中国南方古代文明。目前馆内常设展览有《楚文化展》《郧县人-长江中游的远古人类》《屈家岭-长江中游的史前文化》《盘龙城-长江中游的青铜文明》等。 2025年1月11日周六8:47分来到湖北省博物馆参观。 9:08分参观"极目楚天-湖北古代文明展"。<div>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长江出高峡之险,汉水下秦岭之巅。二水交,巨泽生,润滋沃壤,息万物。百万年,先民俯仰,自渔猎而耕种,五千载,文明演进,由聚落至城郭。商鸟于飞,盘龙以控江湖,周室封建,诸姬尽奏弦歌。荆楚称霸,问鼎中原,秦汉迭兴,一统南土。赤壁火起,启三分之风云,大江东去,叹六朝之兴衰。唐人登高楼以望烟波,宋将守坚城而拒铁马。元明清以降,文赋纷华,百业浙兴,衢通九省,沧海可济,稻花飘香,粮足天下。步入近代处数千年变局,湖北敢为天下之先。兴实业以图强,倡共和而布新。五四惊雷,激荡荆楚云气,工农热血,催燃江汉星火。抗战雄魂慷慨,救亡浩气昂扬。鄂渚曾历烽烟之劫,楚泽终奏解放之歌。新中国肇基以来,雄鸡唱白,荆楚重光,展雄图,开丽景,名城雾列,英才辈出。放眼湖北,揽江山之壮阔,极目楚天,谱时代之华章。<br></div><div><b>湖北地理图。</b></div><div><b>史前时期的湖北。</b>湖北地处我国南、北地理过渡地带,气候温和,光能充足,降水充沛。中国第一大河-长江自西向东穿过,发达的干支流水系为早期人类的生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早在200多万年前即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距今1.2万年左右,湖北地域内的人类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考古学文化经历了群星闪耀、多元发展到区域统一,最终汇入华夏文明的主流。</div><div><b>人猿相揖。</b>人类对自身历史的探寻,有着非比寻常的执着与热情。我们对人类历史早期阶段的认识虽不甚明朗,但仍可从现有的研究中对演化轮廓进行探知。<br></div><div><b>人类进化历程。</b>"没有人种,只有连续渐变的地区人群。"人类的演化是像树杈或藤蔓一样的复杂过程,而非像过去想象的直线演进。人类的早期演化阶段有许多旁种,他们相互竞争,并行发展,最后形成现代人种。<br></div><div><b>最早期人类。</b></div><div><b>南方古猿</b>。包括许多个种的南方古猿和扁脸肯尼亚人。</div><div><b>人属早期成员。</b>包括能人、路道夫人等。</div><div><b>人属中期成员。</b>包括直立人、匠人、魅人、先驱人、海德堡人、罗得西亚人、纳莱迪人和古老型智人等。<br><b>人属晚期成员。</b>包括早期现代人和近代人、尼安德特人、梭罗人、弗洛特斯人、丹尼索瓦人。<br></div><div><b>落地生根。</b>远古时期扩散到各区域的人群相对独立地在不同环境中进化,体质特征产生微小差异的同时,又创造出不同面貌的远古文化。湖北是我国发现古人类化石遗存最多的地区之一,遗址数量多,时间跨度长成为探索人类起源的重要区域。<br></div><div><b>中国地理南北分区最终形成。</b>秦岭是我国地理、地质及生物分区的重要界限。在距今约一百万年的早更新世末期,秦岭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其南北两侧的动物可以互相迁徙,地处秦岭南坡的郧县学堂梁子发现的动物群具有南北动物群色彩。中更新世起,秦岭山脉急剧抬升,成为阻隔人类和动物群南北交流、迁徙的屏障,中国地理的南北分区最终形成。<br><b>秦岭山脉示意图。</b><br></div> <b>"太阳人"石刻。</b>城背溪文化时期,秭归东门头出土。石板一面用简练的线条印刻人像,人像腰部两侧刻星辰,头顶正上方刻光芒四射的大阳。本件是长江流域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太阳崇拜图像。 <div><b>湖北地域旧石器时代文化。</b>湖北地区发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200余处,主要分布在鄂西北、鄂西南山区,江汉平原和鄂东南极少。这些遗址以距今约15万年为界,可分为旧石器时代早、晚两个阶段。</div><div><b>白龙洞人遗址。</b>位于郧西安家镇白龙洞,出土7枚牙齿化石,属直立人类型。<br><b>郧县人遗址</b>。郧阳青曲镇弥陀寺村学堂梁子,出土三具头骨化石,属直立人类型。<br><b>建始人遗址。</b>建始高坪镇金塘村巨猿洞,出土6枚牙齿化石,人类旁支的魁人属。<br></div><div><b>黄龙洞人遗址。</b>郧阳香口乡李师关村溶洞,出土7枚牙齿化石,属早期智人类型。<br><b>梅铺人遗址。</b>郧阳梅铺镇西寺沟口村龙骨洞,出土4枚牙齿化石,属直立人类型。<br><b>九里岗遗址群。</b>位于当阳庙前镇,为江汉平原西部边缘与荆山南部余脉结合的山前地带。出土了黑色燧石为主要原料的细石器。填补了江汉地区距今1.8万年更新世未次冰期盛冰期前后,旧石器时代在向新石器时代过都时期的考古缺环。<br></div><div><b>长阳人遗址。</b>位于长阳赵家堰乡黄家塘村下钟家湾,出土1枚上颌骨,1枚牙齿化石,属早期智人类型。<br><b>果酒岩人遗址。</b>位于长阳龙舟坪镇果酒岩村溶洞中,出土头骨残片30余片,以双肢骨多片,属早期智人类型。<br><b>鸡公山遗址。</b>位于荆州郢城镇郢北村鸡公山,遗址年代距今约5万至1万年。是一处长期使用并保存完好的石器制作场,是我国首次发现的旧石要时代人类在平原活动的历史遗迹。<br></div><div><b>汉阳人遗址。</b>位于武汉蔡甸纱帽镇长江边沙滩,出土1枚头盖骨,属晚期智人类型。<br></div> <b>古人类遗址化石哺乳动物群与生态环境。</b>动植物的生存与发展随者自然环境的交化而兴衰。不同区域气候和自然环境不同,生活着习性各异的生物群体。<br><b>华南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b>主要生活在华南地区,主要由大熊猫、剑齿象、貘和各种灵长类动物所组成,还有豪猪、竹瓜、豺、黑熊、猪獾、鬣狗、灵猫、猫科动物、亚洲象、麂子、苏门犀、独角犀、野猪、水鹿、水牛及大额牛等。自晚更新世以来野猪和各种鹿类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剑齿象和貘在我国相继灭绝,犀牛残存到20世纪中期,亚洲象及个别大型牛科动物现今仅在云南零星分布。<div><b>汉阳人头骨化石。</b>旧石器时代,武汉汉南区纱帽镇长江江滩采集。<br><b>白腹管鼻蝠头骨化石。</b>旧石器时代,郧西黄龙洞遗址出土。<br></div><div><b>建始人牙齿化石。</b>旧石器时代,建始高坪龙骨山巨猿洞出土。<br><b>华南豪猪左下颌骨化石/华南巨貘牙齿化石/中国犀牙齿化石/裸腹重唇鱼下咽骨化石。</b>旧石器时代,郧西黄龙洞出土。<br></div><div><b>郧县人颅骨与北京猿人、大荔猿人头骨测量比较表。</b>人类大脑的发达程度与大小密切相关,形状也很重要。人类学者推测脑中负责不同功能的各部分比例和内部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络状况也是重要因素。人脑未来进化可能表现在内部联系的改进,体积不一定会增大。</div> <b>华南虎牙齿化石/东方剑齿象牙齿化石/华南虎牙齿化石/东方剑齿象牙齿化石。</b>旧石器时代,郧西黄龙洞出土。<div><b>郧县人颅骨与中国古人类化石比较表。</b></div><div><b>各类动物化石。</b></div><div><b>学堂梁子遗址。</b>位于十堰市弥陀寺村曲远河口,地处汉水左岸。因1989、1990年发现两具直立人头骨化石而闻名,是一处集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和石制品三位一体的旧石器时代遗址。2022年5月18日郧县人3号头骨面世。遗址埋藏人类化石的地层年代测定为距今约110-80万年,属更新世早期。<br><b>学堂梁子遗址历次发掘位置。</b><br></div> <b>郧县人Ⅱ号头骨化石。郧县人Ⅰ号头骨化石。</b>旧石器时代,郧县学堂梁子出土。 <b>生息繁衍。</b>湖北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新世的大部分时间里,森林茂密,植物类型的食物来源充足。这种生态环境中生活的人群多以采集为主要经济活动,文化遗存以粗大的砾石工业为主体。石器组合是大型砍砸器、尖状器类,小型石片工具软少。<br><b>学堂梁子遗址出土的石器/学堂梁子遗址出土的石器拼合。</b>说明郧县人是在遗址所在地制造、使用石器,最后遗弃它们,郧县人在这里生活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里既是郧县人的石器制造场也是狩猎的场所。<div><b>湖北出土的各类石器。</b>石核/手稿/石器拼合组/骨铲/石片/骨刮削器/刮削器/砍砸器/两面器/多刃砍砸器/尖状器/石锥/锤击石片/雕刻器/乌柏树籽/灰烬堆标本。</div> <b>湖北出土的各类石器。</b> <b>家园初成。</b>大约13000年至8000年前,未次冰期结束,全球气候逐渐转暖。湖北地区雨量充沛,湖沼广布,森林茂盛,生机勃勃。优良的自然环境适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距今约7500-5500年)湖北史前文化呈现多元发展的格局,鄂西南、鄂西北、鄂东南、江汉平原地区各自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不同文化交流、融合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湖北地区文化一统奠定了基础。<br><b>距今12000年以来海平面变化示意图。</b><div><b>生计类型。</b>湖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多种生计类型并举,既有以水旱作物为主的农业,也有以家猪为主的家畜饲养业,还有渔猎兼作。史前植物遗存研究显示,两湖平原地区主要为稻作农业,平原边缘地区有发现粟类遗存分布。<br><b>稻作农业。</b>水稻的驯化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稻作农业对人类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从采集到完全驯化野生稻,需要年复一年的收割、选种、种植、烧荒,在此过程中人类逐步确立定居性的生活方式。随着水稻种植的扩张和成为主要粮食作物,水利工程得到发展,社会被纳入统一的生产节律中,稻米方便计量、便于运擒的特点,为人口的集中和早期国家的形成提供了可能。距今6000年前后农耕生产逐步取代采集狩猎,在中国南方最终确立稻作农业为主导经济的农耕社会。<br><b>粟作农业。</b>汉水上、中游的鄂西北地区,是中国南、北方自然生态环境的过渡地带,山地丘陵面积较大,地势自西向东倾斜,排水条件较好,适合种植栗、黍等旱地作物。该地区可能先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粟作传统,进而向以稻作为主的两湖平原的边缘地带传播。<br></div><div><b>湖北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中国主要区域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b></div><div><b>陶罐/陶壶/陶盘/陶尊/陶鼎/陶罐。</b>城背溪文化时期,宜都枝城北出土。<br></div> <b>城背溪文化。</b>因最先发现于湖北宜都城背溪而得名,距今约7500-6800年,是目前湖北发现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其经济生活为稻作、渔猎混合型,石制生产工具简陋,陶器以泥片贴筑法为主,制作方法较原始,多为夹炭陶,器形以圜底的罐、釜、盘、钵和支座为代表,陶器多为红褐色,纹饰以绳纹居多。<br><b>大溪文化。</b>是长江中游一种以红陶为主,并有彩陶和少量白陶的文化遗存,距今约6000-5000年,因最先发现于重庆市巫山县大溪镇而得名。分布范围集中于长江中游西段。大溪文化渔猎经济比例下降,稻作农业地位上升。生产工具出现了穿孔石铲、斜双扇石锛和石锄等。人们居住在竹材所建造的红烧土房屋。葬式以仰身直肢为主,跪屈式、蹲屈式的仰身屈肢葬是其特殊的葬俗,个别遗址儿童采用棺葬。大溪文化的陶器圈足器普遍,彩陶纹饰有绞索纹、人字纹、条带纹、网格纹和漩涡纹。另有大量的实心陶球和空心放有陶粒的陶响球。许多陶器底部有刻划符号,或为文字的先声。<br><b>大溪文化典型陶器图。</b><div>陶支座(城背溪文化时期,秭归柳林溪出土)/砍痕骨骼(柳林溪文化时期,巴东店子头遗址出土)/陶支座(城背溪文化时期,宜都枝城北出土)/锤痕骨骼(柳林溪文化时期,巴东店子头遗址出土)/骨锥(柳林溪文化时期,巴东店子头遗址出土)。</div><div><b>石雕像。</b>柳林溪文化时期,秭归柳林溪出土。黑色圆雕人像。蹲坐于圆形底盘之上,双足合拢,膝拱起,双肘支膝,头顶近平,上有双冠,冠侧有一道刻槽,脑后有两道刻槽,腰部扁圆较细,面部膛目张口,神态生动逼真。手掌和左耳残断。此石雕人像是目前我国南方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一件石雕人像,也是一件极其珍贵的原始石雕艺术品。<br></div><div><b>陶罐/陶筒形瓶。</b>大溪文化时期,松滋桂花树出土。</div> <b>陶鼓(江陵朱家台出土)/石网坠(宜品伍相庙出土)/陶碟(宜昌伍相庙出土)。陶鼎(宜昌伍相庙出土)/黑陶碗(宜昌杨家湾出土)。陶盘(江陵毛家山出土)/陶碗(江陵朱家台出土)/陶罐(松滋桂花树出土)/陶釜(江陵朱家台出土)。</b>林溪文化时期。<div><b>三系陶罐(宜城顾家坡54号墓出土)/黑陶小罐(宜城顾家坡172号墓出土)。</b>油子岭文化时期。<br></div> <div><b>卵石摆塑鱼-黄梅焦墩卵石摆塑动物。</b>1993年在黄冈市黄梅县白湖乡张城村焦墩遗址发现了巨大卵石摆塑动物,包括全长7米的摆塑龙,在龙的四周还有用摆塑的鱼、龟、蛇等水生动物图案,年代距今约6000年,是先民原始宗教信仰的表现。<b><br></b></div><div><b>卵石摆塑龟。</b><b>卵石摆塑蛇。</b></div><div><b>黄冈螺蛳山出土人骨</b>。黄冈螺蛳山遗址位于黄冈市黄州区堵城镇,包含有屈家岭文化遗存。这是一具30岁左右的女性的遗体,其左右手腕都佩戴镯,且双足之处也安放着许多陶器随葬品,显示其身份地位较高。<br></div> <b>陶壶(2)/陶豆。</b>油子岭文化时期,武昌放鹰台墓地出土。<div><b>陶豆(京山油子岭1号墓出土)/陶壶(武昌放鹰台16号墓出土)/黑陶豆(宜城顾家坡172号墓出土)。</b>油子岭文化时期。</div><div><b>彩陶杯/彩陶碗(2)。</b>油子岭文化时期,麻城金罗家墓地出土。</div><div><b>陶鼎。</b>油子岭文化时期,武昌放鹰台墓地出土。</div> <b>陶罐(2)/陶簋。</b>油子岭文化时期,武昌放鹰台墓地出土。<div><b>石钺(2,2,2,3)。</b>油子岭文化时期,宜城顾家坡墓地出土。</div><div><b>陶纺轮(4,油子岭文化时期和屈家岭文化时期,武昌放鹰台墓地出土)/骨针(大溪文化时期,长阳西寺坪出土)/骨针(城背溪文化时期,宜都城背溪出土)/陶饰品(大溪文化)/绿松石坠饰及石串饰(大溪文化时期,宜昌杨家湾出土)。</b></div> <b>仪式与观念。</b>在新石器时代以血缘和家庭为纽带的社会组织日益发达。共同体内的居民为了自身的生存需要,通过社会仪式如丧葬活动等来强化组织,这也就形成了共同的习俗、信仰和宗教崇拜。在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遗存中,陶器上有规律的刻划和彩饰的搭配、精心制作的玉器、刻意安排的随葬器物组合等,都反映了史前居民对神祇和死后世界的观念。<div><b>刻划与装饰。</b>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刻有类似文字的符号。距今八九千年的河南贾湖遗址和距今七千多年的安徽蚌埠双墩遗址都有发现。目前湖北出土刻划符号的考古遗址,有宜昌杨家湾、中堡岛,秭归柳林溪,天门石家河、随州金鸡岭,以大溪文化遗址出土的刻划符号量多,约300余个。这些刻在陶器上的符号,用以表达某种观念,它们是文字的早期形态。</div> <div><b>屈家岭文化时期。<br></b></div><b>彩陶壶形器(2)/陶杯。</b>天门邓家湾。<div><b>曲腹杯/黑陶杯/黑陶豆。</b>京山屈家岭。</div><div><b>陶壶(武昌放鹰台63号墓出土)/陶盘(京山屈家岭2号墓出土)/陶豆(石首走马岭出土)/陶杯(天门邓家湾出土)/陶壶(麻城金罗家60号墓出土)/陶双腹鼎(京山屈家岭出土)。</b></div><div><b>陶壶(武昌放鹰台82号墓出土)/陶圈足杯(京山屈家岭出土)/彩陶杯(天门邓家湾出土)/陶壶(武昌放鹰台63号墓出土)/陶杯(3,天门邓家湾出土)。</b></div> <b>屈家岭文化。</b>是1954年在湖北京山屈家岭最先发现的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距今约5500-4500年,主要分布于江汉平原、三峡地区的西陵峡、河南西南部和湖南北部。它以稻作农业为主,有了快轮制陶、纺织、漆器手工技术。这一时期的社会分层、宗教活动等现象加剧,出现了大型聚落群和古城。约在距今5300年前后屈家岭文化取代南方系统的考古学文化,实现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化的空前统一和繁荣,开启了该地区早期文明的新历程。<br><b>屈家岭文化典型陶器图。屈家岭文化分布范围。</b><div><b>黑陶圈足簋。黑陶瓶。</b>屈家岭文化时期,麻城后港1号墓出土。</div><div><b>古国时代。</b>距今5500年左右长江中下游进入了"古国时代",群城林立。各城址作为中心聚落具有多重城壕、水利体系、大型公共建筑等,物质文化成就各具特色,已经在区域内部形成多元一体的复杂社会形态。<br></div><div><b>长江中游史前城址概览。</b>长江中游地区的史前古城多分布在从低山丘陵向冲积平原过渡的地带,拥有丰富地貌和更完整的生物多样性。城址海拔在30-50米间,周围有发育完整的水系,主河道与城址间有平原。适宜的环境既保障了资源的供应,又避免了洪水灾害。<br></div> <div><b>长江中游史前城址分布示意图。</b><br></div><div><b>营城-进入文明时代的聚落形态。</b>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当聚落大型化到一定程度时,村落演变成城市。城市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社会阶层和产业分工使居民构成复杂,人口相对集中,城市的出现是文明的重要标志,早期城市从规划、设计到动土、夯筑,过程繁复、劳力密集,需要一整套复杂的社会组织。早期的城是在政治力量驱使下营建的社会工程。</div><div><b>石家河遗址</b>。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镇,地处大洪山南麓、江汉平原北部的山前地带。遗址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是长江中游地区发现的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等级最高的史前聚落群。谭家岭古城位于石家河遗址的中心,始建年代属于油子岭文化晚期,是同时期我国发现规模最大的史前城址,是石家河古城兴起的重要基础。三房湾遗址发现数十万计的厚胎红陶杯残件密集堆放在土层之中,显示它是一处以烧制红陶杯为主的大型专业窑场。印信台遗址发现五座人工堆筑的台基以及沿台基边缘分布的瓮棺、扣碗、立缸等遗迹,是石家河文化晚期多次进行祭祀活动的特殊场所,也是长江中游地区发现规模最大的史前祭祀场所。<br></div><div><b>石家河文化时期。</b><br></div><div><b>陶弦纹杯(京山屈家岭)/彩陶杯(天门石家河)/陶杯(天门肖家屋脊)。</b></div><div><b>涡纹彩陶纺轮(3)/彩陶纺轮(3)。</b>天门石家河出土。</div><div><b>石铲。</b>阳新莱洲农场出土。</div> <b>石家河文化分布范围。</b><div><b>石家河文化。</b>石家河文化年代距今约4500-4200年,基本上沿袭了屈家岭文化的分布格局。石家河文化时期制陶业内部的分工更加细化;出现以红陶缸遗迹为特色的新的大规模宗教祭祀活动;石家河古城的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现固;古城等级网络系统更加完善;其控制和管理功能得到强化;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对立与冲突加剧;出现了掌握社会权力的"军事领袖"。石家河文化典型陶器图。<br></div><div><b>治水-人地关系的探索与互动。</b>史前时期长江中下游先民需在梅雨季节积极预防洪涝灾害,同时又必须存储足够的水资源,保障伏旱、秋旱时能够灌溉水稻等农作物,由此出现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形成发达的治水文明。龙嘴、笑城、门板湾等城址地势较低,都拥有城垣类结构,其首要功能应为防洪。陶家湖、石家河、屈家岭等城址地势相对较高,其水利工程主要用于泄洪和灌溉。<br><b>湖北部分史前城址地形图。<br></b></div><div><b>新石器时代的制陶业。</b>新石器时代的定居生活需要大量使用陶器。早期陶器制作简单,有手捏法、泥片贴筑法、泥条盘筑法等,直接在露天进行氧化烧制,火候低,器物呈红色,质地疏松。大溪文化、届家岭文化已经出现了轮制技术,能制作蛋壳陶器。烧制技术也逐渐采用还原烧制方法,有坑烧、熏烧、窑烧等,器物呈褐、黑、灰色,质地较坚硬。</div><div><b>湖北出土新石器时代彩陶纹饰。</b>简型瓶/器座(松滋桂花树);豆/罐/圈足碗(枝江关庙山);彩陶杯(3,麻城金罗家);盆(黄冈螺蛳山);壶(松滋桂花树);圈足壶(郧县青龙泉);纺轮(天门石家河);纺轮(京山屈家岭)。</div><div><b>黑陶鼎(秭归庙坪出土)/石锛(天门罗家柏岭出土)/石斧(天门石家河采集)。</b>石家河文化时期。</div> <b>刻划符号碗(房县七里河出土)/陶杯(荆门叉堰冲出土)。玉人头像(天门石家河出土)。</b>石家河文化时期。<div><b>玉笄/玉柄形器/玉管(天门肖家屋脊出土)。长方形透雕玉片饰(天门肖家屋脊出土)/素面玉壁(天门罗家柏岭出土)。</b>肖家屋脊文化时期。</div> <b>骨镞/骨针/骨笄/穿孔石簇/石镞/双孔石刀/石凿/石研磨器/刻划符号。</b>石家河文化时期,房县七里河采集。<div><b>陶豆。</b>石家河文化时期,天门邓家湾。</div><div><b>陶豆/陶杯/陶壶。</b>石家河文化时期,天门肖家屋脊出土。</div><div><b>玉虎头像。</b>肖家屋脊文化时期,天门肖家屋脊出土。</div> <div>天门邓家湾遗址出土了数量丰富的动物陶塑,有羊、鸡、猴、鸭、大象等,其中既有家畜,也有当时的野生动物。石家河及其周边地区同期文化所出小型动物陶塑的造型、风格,制作技法完全相同。邓家湾遗址为集中产地,推测其为制作中心,以交换等方式将小陶塑流传至周边的文化中。<br></div><b>陶鱼/陶羊。陶象/陶人。陶簋/陶擂钵。</b>石家河文化时期,天门邓家湾出土。<div><b>陶罐(荆门叉堰冲4号墓出土)/陶杯(天门邓家湾出土)。陶碗(麻城金罗家遗址85号墓出土)/陶罐(房县七里河出土)。黑陶罐/陶壶形器(天门邓家湾出土)。</b>石家河文化时期。</div> <b>夏商周时期的湖北。</b>夏商时期为掠夺和控制物质资源,中原王朝不断南下,经略长江中游地区。位于今武汉黄陂的盘龙城为当时南方的中心城市。西周时期湖北境内诸侯国林立,以南公封国曾国为大。同时楚国起自荆山,向江淮地区扩张,至东周时期成为"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的南方霸主。<div><b>华夏南进。</b>肖家屋脊文化(距今约4200-3800年)是中原文化南下与长江中游本土石家河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肖家屋脊文化时期石家河古城不再使用,原有的古城网络体系崩溃,出现了非本区域文化传统的随葬玉器的瓷棺葬俗。造型丰富、制作精美的玉器,体现着高超的琢玉技艺。此时以石家河遗址为代表的长江中游地区早期文明已被纳入中原文明的进程中。<br></div><div><b>二里头文化南进。</b>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夏代考古学文化,其中心区位于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二里头文化形成后逐步向外扩张,二里头文化南进湖北路线一般经方城隘口入南阳盆地,此后或过汉江进入江汉平原腹地和鄂西地区,或经随枣走廊进入孝感、武汉周边。湖北地区发现的该类遗存呈零星分布,文化面貌以二里头文化为主,但因区位不同而各具特色,展示了主流文化控制下的多样文化特征。二里头文化的南进是湖北乃至整个南方地区纳入统一的中国历史文化体系的开始。<br></div><div><b>二里头文化南传路线示意图。</b></div><div><b>肖家屋脊文化玉器。</b>类型丰富,有玉佩、玉钺、玉管等,造型别致,生动逼真,有大耳环玉人,连体双人头像、鬼脸座双头鹰等典型器物,主要出土于江汉平原中部、北部、西南部,以及洞庭湖平原西北部地区。<br><b>人头像/双人连体头像玦/鹰纹圆牌/虎座双鹰饰。<br></b></div><div><b>肖家屋脊文化遗址分布图。</b></div><div><b>石家河遗址出土玉器</b>。石家河遗址肖家屋脊文化玉器主要出土在罗家柏岭遗扯、肖家屋脊遗址、谭家岭遗址和严家山遗址,其中罗家柏岭遗址玉器全部出自建筑遗迹中或浅表地层,且有石料、石器半成品和石质加工工具伴出,肖家屋脊遗址是出土玉器数量最多的地点,多出于瓮棺葬中,谭家岭遗址玉器亦多于瓮棺中发现,严家山遗址则多见玉器残料和加工工具。<br><b>琢玉技艺。</b>肖家屋脊文化玉器不仅类型丰富,而且技术精湛。其普遍使用的圆雕、透雕、减地阳刻、浅浮雕线刻等工艺代表了史前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玉器加工工艺的最高水平。<br></div><div><b>玉盘龙。</b>肖家屋脊文化时期,天门肖家屋脊出土。<br><b>铜片。</b>肖家屋脊文化时期,天门邓家湾出土。本件为砷青铜,砷含量约1%,且经过锻打,为长江流域最早的青铜制品。<br></div> <b>玉鹿头像/玉管(天门肖家屋脊出土)。玉人头像(天门石家河出土)。玉蝉(天门肖家屋脊出土)。玉虎头像/玉璜/五虎头像(天门肖家屋脊出土)。</b>肖家屋脊文化时期。 <div><b>居国南乡</b>。1954年发现的盘龙城遗址是商代城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盘龙湖畔。城址约建于公元前15世纪,在商代晚期衰落。盘龙城的建筑技术、青铜工艺、埋葬习俗、玉器风格等方面都与商代二里冈上层文化一致,它可能是商人为开发南方、获取资源在长江中游建立的一个重要据点。盘龙城的发现表明在商代早期商文化的范围已从中原扩大到长江流域。<br></div><b>盘龙城遗址位置图。</b><div><b>陶甗(商,盘龙城王家嘴22号探方出土)/陶鬲(商,盘龙城杨家嘴11号墓出土)。陶瓮(商,盘龙城杨家嘴11号墓出土)/陶缸(商,盘龙城李家嘴7号灰坑出土)。</b></div> <b>陶甗。</b>商,盘龙城王家嘴22号探方。<div><b>陶缸。</b>商,龙城李家嘴7号灰坑出土。<br><div><b>陶鬲。陶瓮。</b>商,盘龙城杨家嘴11号墓出土。</div></div> <b>陶尊/陶鬲/陶坩埚。陶盆/陶壶。陶鼎/陶鬲。陶斝/陶罐。</b>商,盘龙城出土。 <b>陶鬲(杨家嘴6号墓)。陶斝(杨家湾38号探方)。陶罐(2,李家嘴2号墓)。釉陶尊(李家嘴1号墓)。硬陶杯(杨家湾9号墓)。</b>商,盘龙城出土。 <b> 陶斝/陶爵。陶簋。陶罐/釉陶尊/硬陶杯。</b>商,盘龙城出土。 <p class="ql-block"><b>铜盘。</b>商,盘龙城李家嘴2号墓出土。</p><p class="ql-block"><b>虎头纹铜戈。</b>西周,安居羊子山1号墓。</p> <b>陶爵。</b>商,盘龙城杨家嘴8号墓出土。<div><b>陶坩埚。</b>商,盘龙城采集。</div><div><b>陶斝。</b>商,盘龙城杨家湾9号探方出土。</div><div><b>玉璋(童家嘴1号墓)/玉蛇形饰(李家嘴3号墓)/玉簪(杨家湾7号墓)。</b>商,盘龙城。</div> <b>铜卣。</b>商,盘龙城李家嘴墓。卣是盛酒的祭器。盘龙城的青铜卣是最早的青铜卣。<div><b>铜钺。铜盉。</b>商,盘龙城李家嘴2号墓。<br></div> <b>铜卣。</b>商,盘龙城李家嘴墓出土。<div><b>铜钺。</b>铜盉。商,盘龙城李家嘴2号墓。<br></div><div><b>铜圆鼎。</b>商,盘龙城杨家湾11号墓。</div> <b>铜圆鼎。</b>商,盘龙城杨家湾11号墓。<div><b>铜簋/铜鼎。铜甗/铜鼎。</b>商,盘龙城李家嘴2号墓出土。</div> <b>铜尊。</b>商,盘龙城李家嘴1号墓出土。<div><b>盘龙城青铜器与郑州地区青铜器对比。</b></div><div><b>铜斝/铜爵。</b>商,盘龙城出土。</div> <b>盘龙城宫殿区。</b>城内为宫殿,宫殿区位于城址内东北部高地上,上层宫殿则建在南北长100东西宽60高约1米的大型夯土台基上。目前发现三座大型建筑,三座建筑沿西北-东南方向分布。在2号房址东南部还发现有"五个大柱础穴和础石遗迹",应该属于另一组建筑,说明宫殿区有布局较为复杂的建筑群,下层宫殿建在生土之上。<div><b>盘龙城与中原商文化。</b>盘龙城的二里冈期(约前11世纪-前10世纪)商文化与同一时期中原商文化高度一致。盘龙城与中原商文化在宫殿区的位置选择、宫殿建筑和墓葬方向上都重视东北方位,都存在殉人和设置腰坑习俗,青铜礼器都以"觚爵斝"为基本组合,玉礼器主要是戈和柄形器,它们以数量和大小标识器主的身份等级。盘龙城各阶段陶器、青铜器的特征,与中原商文化核心区对应时期的器类、器形特征基本相同,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不间断的文化交流。</div><b>盘龙城的商代墓葬。</b>商代已有严格的社会分层。在盘龙城周边发现的墓葬中,李家嘴、杨家湾为贵族墓葬区,随葬品中有成组的祭祀礼器和象征权力的兵器,并有殉人或殉狗。李家嘴1、2号墓等级较高,随葬的鼎、簋等青铜器纹饰精美,工艺水平很高。青铜钺、大玉戈反映了墓主的贵族地位。楼子湾和杨家嘴主要是普通贵族和平民墓葬区,普通贵族随葬觚、爵的酒器组合或鼎、鬲的食器组合,也葬有戈、镞等兵器和斧、石镰等衣具。平民则随葬陶器,偶见小型青铜器。<br><b>盘龙城的衰落。</b>盘龙城的兴衰与中原王朝对长江中游地区的控制方式直接相关。商代晚期商王期不再直接管理这一地区,盘龙城随之衰落。此后长江中游出现了具有地方性特点,有别于中原文化的器物,进入本土青铜文化发展的阶段。<div><b>盘龙城出土的玉戈。</b>玉戈是商周时期代表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盘龙城是出土商代早中期玉戈最多的遗址,目前已发现了34件玉戈,大都出自高等级贵族墓葬之中。如李家嘴2号墓出土玉戈多达5件,超过50厘米的大型玉戈就有2件。李家嘴3号墓出土的大玉戈长达94厘米,是目前发现最大的商代玉戈。<br><b>李家嘴2号墓玉戈等礼器出土现场。</b><br></div><div><b>盘龙城出土的绿松石。</b>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绿松石就因其光艳的色泽、资源的稀缺和切割加工的困难具有了奢侈品的属性,逐渐成为贵族礼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盘龙城遗址的李家嘴2号墓、杨家湾11号墓等贵族墓葬中都出土了绿松石片。杨家湾17号墓出土了由500余块不规则的绿松石片和5片金片的饰物,将黄金与绿松石这两种珍稀材质叠加构成虚幻动物造型,是商文化系统中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金片绿松石兽面形器。这些绿松石片可能都是通过依附于木质或皮革等材质,构成兽面、龙等主题纹样。杨家湾17号墓出土的绿松石饰件。</div><div><b>铜雕花钺形刀。</b>商,盘龙城杨家湾11号墓地。</div> <b>玉戈。</b>商,盘龙城李家嘴3号墓出土。<div><b>玉戈(2)。</b>商,盘龙城李家嘴11号墓。</div><div><b>大玉戈。</b>商,盘龙城李家嘴2号墓出土。</div><div><b>绿松石串饰/绿松石片/绿松石片/玉柄形器(4)。玉花头构件/玉璇玑/玉蝉/玉隼形饰。</b>商,盘龙城墓地出土。</div><div><b>兽面纹。</b>在文献中又称为饕餮纹,是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的装饰纹样。兽面纹是突出面部的动物图案,以鼻为中线,有躯干、尾、足等部位,两侧往往是对称的龙的侧面形象。生动细致的兽面纹流行于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此后渐趋抽象。<br></div> <b>铜鼎/铜斝/铜簋/铜觚/陶鬲/铜爵(2)。铜盘/铜簋。铜尊(2)。铜斝/铜觚。</b>商,盘龙城墓地出土。 <b>铜戈(4)/铜戣(2)/铜钩刀/铜刀。铜爵/铜斝。</b>商,盘龙城墓地出土。<div><b>铜钺(盘龙城杨家湾11号墓出土)/卜骨(盘龙城王家嘴44号墓出土)。</b>商。</div><div><b>铜觚。</b>商,盘龙城墓地出土。</div><div><b>铜铍(王家嘴47号探方)/铜矛(李家嘴2号墓)/铜铍(杨家湾11号墓)。</b>商,盘龙城墓地出土。</div><div><b>盘龙城的功能。</b>盘龙城具有向中原王朝输送资源的功能,包括铜矿、原始瓷、印纹硬陶等。中原地区需要产自长江中游的铜矿,盘龙城是冶炼、运输铜料的重要枢纽。同时盘龙城也有青铜器作坊,在小嘴遗址出土了陶范、铜料。早在盘龙城的初兴阶段,就出现了原始瓷和印纹硬购,类似的产品在郑州商城等地也有发现,其产地可能是长江下游地区。<br></div> <b>二里冈文化时期商王期的南进。</b>在二里冈文化时期以盘龙城为中心,中原王期的势力已经扩张至长江中游腹地,江陵荆南寺、九江神墩、潜山薛家岗等遗址的考古发现表明,这些地区都成为商人的势力范围。随着盘龙城的衰落,长江中游的其他商文化聚落也逐步消亡,表明商王朝退出了这一地区,此后湖北地区只有零星的商代晚期青铜器出土。长江中下游地区商代二里冈文化遗址分布示意图。<div><b>南土是保。</b>江汉流域是输送铜锡等战略资源的重要通道,属于周王朝的"南土"。今湖北地区的重要周代封国包括曾、唐等为代表的同姓诸侯"汉阳诸姬",也有以楚、鄂、邓等为代表的异姓诸侯国。到东周时期楚国基本统一了江汉地区,并扩张到长江上、下游,为南方霸主。<br></div><div><b>曾国。</b>1966年以来在湖北的随枣走廊和大洪山南麓不断发现东周时期曾国墓葬或遗物。特别是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的发现,显示曾国具有高度发达的礼乐文明。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证明,曾国为西周早期重臣"南公"的封国,是周王朝经营江汉地区的重要诸侯国。随着春秋中晚期楚国的扩张,曾国成为楚国的盟国,是延续时间最长、考古发现序列最完整的周代封国。<br><b>邓国。</b>邓国为(man)姓,西周时期被封于南阳盆地,公元前678年为楚文王所灭。近年来在襄阳邓城城址附近发现了王坡、擂鼓台等邓国墓地及周家岗、黄家村、王家巷等邓国遗址,表明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邓国中心区位于这里。<br><b>江陵万城遗址。</b>1966年江陵万城出土17件西周铜器,其中7件有"北子"铭文。"北子"一族可能是商人后裔。<br></div><div><b>鄂国</b>。鄂国为姞姓。鄂侯曾是商末的"三公"之一。西周早期青铜器"中甗""静方鼎"均提到了"鄂"(金文写作"噩")。"禹鼎"铭文记载,约在西周晚期周夷王或厉王时期,鄂侯驭方因反叛被周王灭国。鄂国公族被迁至今河南南阳夏响铺附近。羊子山墓地位于随州市安居镇。1975年这里出土了包含"鄂侯弟"尊等在内的青铜器。2007年还发现了多件"鄂候""鄂仲"青铜器,证实西周早期鄂国中心在此附近。<br></div><div><b>鲁台山遗址。</b>位于武汉黄陂,该遗址商代即为包含居住生活区、铸铜区以及墓葬区的高等级聚落。1977-1978年发现西周早期墓葬5座,其中包括带墓道的"甲"字形墓一座。墓葬均有浓厚的殷商文化特征,墓主与商人关系密切。墓地出土的"公大史作姬△"铜器,表明墓主可能与周王室有姻亲关系。<br></div><div><b>毛家咀遗址与新屋垮窖藏。</b>毛家咀聚落遗址位于蕲春县城东北,遗址发现两组干阑式木构建筑,可复原房屋5座。建筑遗迹中还发现许多遗物,据此可以推断遗址时代不晚于西周早期。新屋垮青铜器窖藏距毛家咀遗址仅600米,共出土7件青铜器,包括方鼎5件,圆鼎和斗各1件,它们可能同殷遗民南迁有关。<br></div> <b>白起拔鄂示意图。</b>怀王(前328-前299年在位)时期楚国日渐衰落。秦人吞并巴蜀、汉中,楚怀王被扣押于秦,客死异国。楚顷襄王十九年(前280年)楚割上庸、汉北(今湖北西北部)予秦。前278年白起攻克楚都郢城(今荆州纪南城遗址),设南郡。楚先后迁都陈(今河南淮阳)、寿春(今安徽寿县)。至此楚国的政治重心向东转移至淮河流域和长江下游,今湖北地区逐渐融入秦大一统国家治理体系之中。<div><b>昭王第一次南征示意图。</b></div><div><b>昭王南征。</b>为了加强对南方的统治,消除部分诸侯的离心倾向,同时开疆拓土,攫取更多的自然资源,周王朝以南方诸侯国为据点,曾多次组织南巡、南征。其中周昭王时期的两次大规模南征,是周人在南方最重大的行动。这场行动最终以"丧六师于汉""昭王不复"而告终。昭王南征对当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周王室在南方的经营遭到重大挫折,以楚国为代表的地方势力逐渐壮大起来。<br></div><div><b>楚国兴起。</b>西周初年楚人被分封至荆山。立国之初疆域不足百里。楚人奋发图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西周王朝走向衰落的时候,楚国却"甚得江汉间民和",国力日益壮大。春秋时期楚人继续向汉东、江准和江汉平原扩张。楚武王灭权置县、称王盟随,文王都郢县申、伐蔡灭邓,楚成为威服江淮的大国。到成王时楚国地方千里,周天子赐胙,正式承认其南方霸主地位。<br><b>开创县制。</b>西周的"县"是相对于城市的郊野,不是一级行政区域。春秋时楚武王熊通灭权国置县,开创了延续至今的县制。楚国的县以县公为行政首长,居民直接向国君纳税、服役。开创县制利于集权,遂为秦、晋、齐等国仿效,此后诸侯灭国置县渐成常态。<br><b>春秋时期南方的民族融合。</b>周代,今湖北地区散布着大量部族,被称为"百濮""群蛮"等,另外还有越族。此时盟伐兼并的过程,也是不同民族融合的过程。楚人的祖先来自中原地区,南下以后与当地文化融合。楚国在灭国掠地的同时,也将自身的文化与生活习俗传播到周边的其他部族中。<br><b>争霸中原。</b>楚成王十六年(前656年)齐桓公率领诸侯联军侵楚,双方盟会后齐撤兵。之后楚更加积极参与中原的争霸活动,通过宋楚泓之战(前638年)、晋楚城濮之战(前632年)、邲之战(前597年)和鄢陵之战(前575年)四次重大战役,成为春秋时期最为活跃的政治势力之一。邲之战楚国战胜晋国,奠定了楚国的霸主地位。<br></div><div><b>吴师入郢。</b>晋楚在中原争霸对峙的过程中,长江下游的吴国逐渐强大起来,吴楚战事不断,在楚昭王十年(前506年),吴、唐、蔡联军伐楚,一连五成,至于郢都,昭王出奔。吴人听说昭王逃到随(曾)国,要求随人交出楚王被随人拒绝。此后秦人出兵助楚击退吴国。昭王任命子西为令尹,"改纪其政,以定楚国"。其子惠王即位后继续招贤纳谏,楚国势复振。<br><b>吴师入郢示意图。</b><br><b>吴起变法</b>。春秋后期开始,各诸侯国纷纷加速在政治、经济上的改革。悼王十九年(前383年)楚国开始任用吴起变法。吴起变法的内容包括革除世袭封君的特权、精简国家机构、整顿吏治等。通过变法,楚国实力大增,"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但吴起变法触动了贵族的利益,楚悼王死后,宗室大臣攻杀吴起。<br></div> <b>兽面纹铜鼓。</b>商,崇阳白霓镇大市河边发现。<br>《礼记.明堂位》"夏后氏之足鼓。殷楹鼓。周悬鼓。"郑玄注:"足,谓四足也。"崇阳铜鼓为青铜仿木足鼓,鼓腔两端边缘饰3周乳钉纹,为仿蒙皮木鼓鼓钉。鼓腔横置,腔底设座,座下设4足,系青铜一次浑铸而成。通体饰阴刻的云雷纹,前后两面饰饕餮纹,双眼圆睁,炯炯有神。目前发现的商代铜鼓仅有两件,另一件现藏日本泉屋博古馆。 <div><b>小臣作父乙铜觯。</b>西周,江陵万城北门外出土。盖内及器内底铸有相同铭文"小臣作父乙宝彝。"小臣,即北子的职官;父乙,即北子簋中的父日乙的省称。</div><div><b>周代主要封国示意图。</b></div><div><b>牧野之战与《牧誓》八国</b>。商代末年西方的周族兴起,到周文王的时候,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武王即位后,组织联军向商进攻,约公元前1046年,双方在牧野展开决战。牧野之战后,周人攻进商都,商朝灭亡。据《尚书.牧誓》记载,灭商联军之中,包括庸、蜀、羌、卢、徽、髳、彭、濮等族,他们都是臣服于周的部族,其中的庸、卢、彭、濮主要分布于鄂西。<br>庸-在今湖北房县以西竹山一带。<br>卢-在今湖北南漳以东,襄樊以西。<br>彭-在今湖北房县附近南河流域。<br>濮-在今湖北西南及湘北、湘西的湖沼地区。<br><b>《尚书正义.牧誓》书影。</b><br></div><div><b>铜斗/雷纹铜爵。</b>西周,江陵万城北门外。</div> <b>夔纹铜爵。</b>西周,江陵万城北门外。<div><b>龙纹铜卣。</b>西周,安居羊子山1号墓出土。鄂国位于今随州安居镇一带。鄂侯曾是商末时期的"三公"之一。西周早期青铜器"中甗""静方鼎"均提到了"鄂"(金文写作"噩"),西周晚期为周王所灭。<br></div><div><b>黑陶尊(蕲春毛家咀遗址出土)/虎头纹铜戈(安居羊子山1号墓出土)/黑陶鬲(蕲春毛家咀遗址出土)/铜胄饰(安居羊子山1号墓出土)/龙纹铜卣(安居羊子山1号墓出土)。</b>西周。</div> <b>小臣作父乙铜尊。</b>西周,江陵万城北门外出土。器内底铸有铭文"小臣作父乙宝彝"。<div><b>北子铜甗。</b>西周,江陵万城北门外出土。甑、鬲不分离,甑底有3个十字形气孔。器腹壁铸有铭文"△北子冈",冈为北子宗族的族徽.△应为北子支族的族徽。<br></div><div><b>小臣作父乙铜卣。</b>西周,江陵万城北门外出土。器盖及器内底铸有铭文"小臣作父乙宝彝"。<br></div> <b>北子铜鼎。</b>西周,江陵万城北门外出土。颈内璧铸有铭文"北子冈"。北子器上铭文"冈"是商代常见的最重要的氏族标志。北子,当读作别子,即支子,是宗族之分族的首领。<div><b>北子铜簋。</b>西周,江陵万城北门外出土。器腹内底铸有铭文"翏作北子柞簋,用馈厥祖父日乙,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日乙、翏及父日乙、北子柞构成祖、父、子三代。<br></div> <b>考叔寣父铜簠。</b>春秋,枝江百里洲出土。器、盖各有5行30字铭文"唯正月初吉丁亥,考叔寣父自作尊瑚,其眉寿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之。"本件可能是息国青铜器,息国之器十分罕见,公元前682年,楚灭息国置县。 <b>危子曾铜壶。</b>战国,谷城冷集尖角村出土。先秦"危"氏铭文铜器少见,仅台北故宫、上海博物馆藏有商代"危耳尊""危尔卣"等。本件器主或为楚国封君。<div><b>周王孙季怠铜戈</b>。春秋,随县城郊季氏梁1号墓出土。内尾两面均铸有铭文:一面二行6字左行:周王孙季怠孔;另一面铭文二行6字右行;臧元武,元用戈。<br></div> <b>曾伯桼铜壶。</b>春秋,苏家垄88号基出土。本件器形高大厚重,环带纹纹饰边缘凸起,增强了其立体感和流动感。铭文位于壶盖、壶腹内壁。壶腹铭文为:"唯王八月,初克康午,曾伯桼哲圣孔武,孔武元屖,克逖淮夷,余温恭且忌,余为民父母。惟此壶章,先民之尚,余是楙是则,允显允异。用其鐈鏐,唯玄其良,自作尊壶,用孝用享于我皇祖,及我文考,用赐匄眉寿,子孙永宝。"盖部铭文与壶腹基本一致,较壶腹铭文首句"唯王八月"少一"王"字。最后少"子孙永宝"。<br> <b>铜缶。铜鼎(180号墓)。</b>春秋,襄阳余岗山湾墓出土。 <b>虎座鸟架鼓。</b>战国,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虎座鸟架鼓一般出土于高等级贵族墓中,是文献所记的悬鼓之一种,目前仅见于战国时期的楚墓。 <b>铜鼎。</b>战国,襄阳余岗177号墓出土。<div><b>铜缶。铜簠。</b>春秋,襄阳沈岗1022号墓出土。</div> <div><b>铜胄饰。</b>西周,安居羊子山1号墓出土。</div><div><b>黑陶鬲。黑陶尊。</b>西周,蕲春毛家咀遗址出土。</div><div><b>铜鼎。</b>战国,襄阳余岗177号墓出土。</div><div><b>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b>秦起于西北,一统中国,秦制遂推行于楚地。秦末楚人揭竿而起,秦崩汉兴。到东汉时期,今襄阳地区经济文化愈趋繁荣,成为士人豪族聚集之地。魏晋南北朝时期,湖北地区是南北政权交相征伐的主要战场和文化碰撞融摄的重要通道。随着北方流民的大量迁入,民族融合进一步加你深,社会经济长足发展,出现了武昌(今鄂州市),江陵(今荆州市)、襄阳、夏口(今武汉市武昌区)等区域中心。<br></div> <div><b>江汉入秦。</b>战国晚期楚国虽然一度将疆域扩展到长江下游,但终被秦吞并。公元前278年白起拔郢后,包括湖北地区在内的楚国腹地成为秦南郡。秦在楚国故地变风俗、齐政教,实行秦法。秦始皇南巡江汉,以镇楚人,江汉地区被纳入大一统国家的统治之下。<br></div><div><b>家书木牍。</b>战国晚期,云梦睡虎地4号墓出土。睡虎地4号墓出土2件木牍为黑夫、惊二人的家信,书写时间为秦王政二十四(前223年),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家信。信中讲述他们从军到淮阳,向家里问候和要布、钱等事,反映了秦统一六国战争中的一些情况,有助于了解当时的家庭结构、军事制度和军事形势。<br></div><div><b>秦灭楚之战。</b>公元前224年秦王政命李信、蒙恬率20万大军攻楚,楚王派项燕迎敌,项燕趁秦人无备,大败秦军。秦王遂改命老将王翦出征。公元前223年王翦和蒙武率60万大军再攻楚。秦楚大军相持于平舆(今河南平舆)。项燕多次挑战,王翦按兵不动,项燕遂引兵东撤,王翦趁机追击,大破楚军。王翦、蒙武攻破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俘虏楚王负刍,楚亡。秦灭楚示意图。</div><div><b>设立郡县。</b>春秋以后列国之间的战争日趋激烈,领土国家逐渐确立。各国开始设立郡县管理领土,由国君任命郡守、县长(令、尹、公)等官员。楚国是最早设县的诸侯国。战国时期秦人在兼并战争中将郡县制推广至全国。秦昭王时攻取楚宛郡(治所今河南南阳),后改南阳郡。白起拔郢后,秦在楚国故地设南郡、黔中郡。秦统一后今湖北大部分地区属于南郡,今襄阳、随州一带属南阳郡,今房县、郧西一带属汉中郡。秦始皇三十六郡示意图。<br></div><div><b>楚王城城址外围秦墓分布图。</b></div><div><b>云梦睡虎地秦简。</b>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以吏为师,以法治国,逐渐形成体例完备、条文繁苛的律法系统。一统六合后秦朝便将秦法推行至全国,并革除六国旧俗,以齐政教。云梦睡虎地11号墓墓主是秦安陆一位名叫"喜"的官吏,他的随葬品中包括大量法律、日书等秦代文献。根据文书的纪年,墓葬年代为秦王政(始皇)三十年(前217年)。睡虎地秦简正是统一前夕政治文化变革的生动体现。<br><b>楚王城遗址。</b>云梦楚王城遗址位于今云梦县城区,东西长约1.8南北宽约1公里。城外有40余米宽的护城河环绕。东北角有一座烽火台,城墙为分层夯筑。城址始筑于战国中晚期,沿用至汉代。楚王城为秦安陆县治,其外围有睡虎地、木匠坟、郑家湖、龙岗、珍珠坡、江郭等秦墓地。<br></div><div><b>云梦郑家湖墓地。</b>位于云梦楚王城东南郊,西距睡虎地仅3千米。墓地既有秦墓,也有楚墓,年代下限到西汉初年。在郑家湖墓葬中,葬式有部分秦文化传统的屈肢葬,还发现有头蹄葬葬俗,一般认为其来自西北游牧民族西戎。郑家湖墓地的墓主多是楚秦汉嬗递、秦汉帝国大一统进程重要节点的亲历者、见证者。考古研究揭示了这一时期人群迁徙与交融互动,生动展示了秦文化与楚文化逐渐融合,统一于汉文化并汇入中华文明的历史过程。<br><b>同位素检测揭示古人的生活经历。</b>通过同位素检测比较系统,包括锶、氧、碳等,结合肋骨骨胶原数据,考古学家重建了几位郑家湖墓地墓主的生活史。</div><div><b>276号墓墓主</b>。女,出生于西北,在北方度过少年,青年时期就来到南方。</div><div><b>290号墓墓主。</b>女,出生在南方,随后去北方度过了青少年,成年后又回到了南方。</div><div><b>257号墓墓主。</b>男,出生在北方,少年时期可能跟随父母来到江汉平原,并在这里成长为一名武士,他应该参加了秦统一战争,是秦帝国统一进程的亲历者。<br><b>225号墓墓主。</b>女,出生在南方灰岩山区,成年后才来到云梦。从随葬典型楚文化陶器-圜底罐来看,她可能是楚人后裔,嫁给秦人。<br></div> <b>秦始皇南巡。</b>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多次巡视天下,其中楚故地是秦始皇巡视的重点。前219年、前210年秦始皇两次途经楚故地南郡。在睡虎地秦简《叶书》中,有秦始皇"廿八年,今过安陆"的记载。<div><b>素漆杯(25号)/素漆圆壶(11号)。漆木六博棋具(11号)。彩绘云气纹漆椭圆奁(25号)。素漆扁壶。彩绘波折纹漆长方盒(45号)。</b>秦,云梦睡虎地墓出土。</div> <div><b>战国晚期,云梦睡虎地11号墓出土。<br></b></div><b>《为吏之道》。</b>出于墓主腹下部,共51枚,篇题为整理者根据首句拟名。简文分5栏书写,第4、5栏后面部分文字书写潦草,可能是补写上去的。其内客主要是做官吏应遵守的一些原则,要求官吏忠于君主、清廉公正、宽厚爱民等。<div><b>《法律答问》。</b>出于墓主颈右侧,共210枚,篇题由整理者拟定。简文内容共187条,采用问答的形式,对秦律的一些条文、术语以及律文的意图作出明确解释。从内容范围看其所解释的是秦法律中的主体部分,即刑法。《法律答问》中很多地方以"廷行事"即判成案例为依据,反映出执法者依据以往判处的成例审理案件,当时已经成为一种制度。<br></div><div><b>《语书》。</b>出于墓主腹下部的右手下面,共14枚,篇题名"语书"写在最后一简背面。其中1-8简是南郡守腾下发给各县、道的文书,内容为要求官吏严格执行秦的法令,9-14简是有关"良吏""恶吏"的说明。后6简应是单独编联的,可能是前8简的附件。根据文书的纪年,此件下发的年代为秦王政二十年(前227年)四月初二。《语书》提到了"乡俗"与"圣王之法"的对立,所谓"乡俗",当指楚故地旧有的文化习俗,而所谓"圣王之法"即秦法。秦征服楚地后,虽然推行秦法,但"吏民莫用",可见秦法并未立刻取代楚俗。因此南郡守要再次强调秦法,以变易旧俗,并要求下属官吏严格执行。<br></div><div><b>效律。</b>出于墓主腹部,共69枚。第一支简的背面写有"效"字标题。《效律》是一篇完整的律文,是核验官府物资财产的法律。对于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兵器、铠甲、皮革等,规定尤其详尽。特别是度量衡器,律文明确规定了误差的限度,这是贯彻度量衡政策的法律保证,对巩固国家经济有重要作用。<br></div> <b>彩绘猪鸟鱼纹漆扁壶(12号)/素漆扁壶(47号)。彩绘云凤纹漆圆奁(49号)/彩绘波折纹漆长方盒(45号)。彩绘豕口形漆双耳长盒(43号)。彩绘牛马鸟纹漆扁壶(44号)。彩绘凤形漆勺(9号)/彩绘点格纹漆勺(9号)/彩绘云凤纹漆勺。彩绘变形凤鸟纹漆盂(34号)/彩绘漆耳杯(郑家湖275号)/彩绘变形凤鸟纹漆耳杯(34号)/彩绘波折纹漆耳杯(25号)。</b>秦,云梦睡虎地墓。 彩绘云凤纹漆圆奁(49号)。彩绘猪鸟鱼纹漆扁壶(12号)。彩绘牛马鸟纹漆扁壶(44号)。秦,云梦睡虎地墓出土。 <b>彩绘云龙纹漆圆盒(11号)/彩绘变形凤鸟纹漆圆盒(7号)。彩绘云凤纹漆圆盒(34号)/彩绘凤鸟纹漆圆盒(7号)。彩绘波折纹漆耳杯(25号)/彩绘云凤纹漆樽(33号)/彩绘变形凤鸟纹漆卮(11号)。彩绘凤鱼纹漆盂(11号)。</b>秦,云梦睡虎地墓出土。<div><b>汉风浩荡。</b>秦代严刑峻法,徭役繁重,与楚俗产生了激烈的冲突。楚人刘邦、项羽入关灭秦,逐鹿天下,以汉水为名的汉朝最终一统河山。汉承秦制,又颇重楚风。楚地承平日久,城邑勃兴。汉武帝于此设荆州刺史部。西汉末年、绿林豪杰揭竿而起,光武中兴,鄂北遂为帝乡,冠盖云集,豪族众多,地位迅速上升。<br></div> <div><b>湖北考古发现的秦汉时期城址示意图。<br>荆州刺史部。</b>元封五年(前106)汉武帝在全国设十三刺史部。刺史监察地方豪族和郡守,但不管理地方行政事务。刺史品级最初只有六百石,而郡守为二千石,以小官监察大官。西汉未期刺史一度改为州牧,并升为二千石。荆州刺史部辖有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长沙国(郡)、桂阳郡、武陵郡、零陵郡,今湖北大部分地区属于荆州刺史部。<br></div><div><b>荆州刺史部示意图。<br></b></div><div><b>绿林起义。</b>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秉政专权,于公元8年代汉称帝,建立新朝。新莽政令繁琐,朝令夕改,天灾频发,民怨深重。公元17年新市(今湖北京山)人王匡、王凤兄弟聚众起义,占据绿林山(今大洪山),称绿林军,势力不断扩张。公元23年绿林兵将立刘玄为帝,在昆阳(今河南叶县)击败新莽军队,随之攻破洛阳、长安,灭亡新莽。公元25年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投降,绿林军诸将自相攻伐,走向瓦解。绿林起义与北方爆发的赤眉起义沉重打击了新莽政权,后世也将啸聚山林者称为"绿林好汉"。<br><b>光武中兴。</b>地皇三年(22)南阳郡蔡阳县春陵乡(今枣阳吴店白水村)人,西汉远支宗室刘秀与其长兄刘縯分别在宛城(今河南南阳)、春陵起兵,后加入绿林军。昆阳一战,刘秀以少胜多,大败王莽军,声威大振,但也遭到起义军首领刘玄的猜忌。此后刘秀北上,经营河北,力量逐步壮大。公元25年刘秀于洛阳称帝,建立东汉政权,并重新统一天下,史称中兴。<br><b>冠盖云集。</b>刘秀建立东汉后,襄阳、南阳地区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东汉末年形成了庞、习、杨、蔡、蒯、马等十余个实力强大的望族。望族之间相互通婚,通经入仕,为襄阳区域中心地位的形成奠定了基础。<br></div><div><b>刘宋时期荆州、湘州、郢州、雍州示意图。</b><br></div><div><b>"关内侯印"金印。</b>西汉,云梦福量公社春光大队出土。龟纽,方形印台,篆书阴刻"关内侯印"4字。关内侯为世袭爵位,战国时秦国始置。汉承秦制亦行二十等爵制,关内侯列第十九级,位于彻(列)侯之次,通常是对立有军功者的奖励,封有食邑,可按规定户数征收租税,但无封国,无军政大权。<br></div> <b>三国鼎峙。</b>东汉末年汉室衰微,群雄并起,经过残酷的兼并战争,三国鼎峙之势渐成。曹魏霸中原,孙吴起江左,蜀汉据巴蜀,荆州地接三境,为三家角力主战场。在今湖北地区发生的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确立了三国分立的局面。孙吴为加强江防,数次定都武昌(今鄂州)。晋将羊祜、杜预在襄阳的经营,终使天下归晋。<div><b>刘表治荆州。</b>东汉未年为镇压黄巾起义,朝廷加强州牧之权。初平元年(190)宗室刘表出任荆州刺史,后升为荆州牧,镇南将军。刘表采用蒯越、蒯良和蔡瑁等人之计,铲除地方宗族武装,并迁荆州治所于襄阳,治理荆州二十余年。刘表劝农桑、行教化、收民心,使荆州成为乱世宁州。<br><b>赤壁之战。</b>建安十三年(208)七月曹操在平定北方之后,挥军南下。九月刘表之子刘琮以荆州投降。依附刘表,屯兵樊城的刘备南奔,与孙权结盟,迎击曹操大军。孙权以周瑜为主帅,联合屯驻樊口的刘备军一起溯长江西进,与曹军相遇在赤壁。双方隔江对峙。周瑜利用曹操的轻敌,采用火攻大败曹军。曹操撤回江陵。赤壁之战后孙刘双方在荆州壮大各自势力。孙吴势力扩张到荆州东部。刘备向孙权借得南郡江北部分,包括江陵在内,又于公元215年攻占成都,初步实现了隆中对"跨有荆益"的战略意图。公元219年留镇江陵的关羽北伐襄阳、樊城。此时孙权遣吕蒙西袭江陵、公安,关羽后方陷落,荆州遂失。孙吴势力扩展到三峡以东,封锁了刘备东出的道路,控制了今湖北大部分地区。<br></div><div><b>赤壁之战示意图。</b></div><div><b>夷陵之战。</b>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孙权称藩于魏,受封吴王,将国都从建业(今江苏南京)迁至武昌(今鄂州),派陆逊镇守巫县、秭归,防止刘备东进。刘备称帝不久即顺江东下伐吴,三峡地区重山积险,交通艰难,蜀军自长江南岸推进到夷陵猇亭,舍丹登岸,结数百里联营。陆逊利用蜀军师老兵疲的弱点,于公元222年六月发动火攻,蜀军大败。刘备次年病死白帝城。诸葛亮主政后承认了吴蜀的分界,放弃控制荆州的计划,蜀汉势力不得东出三峡,《隆中对》的战略意图未能实现。夷陵之战示意图。</div><div><b>吴都武昌。</b>孙吴的政治中心原本在长江下游的京城(今江苏镇江)、建业(今江苏南京)一带。夺取荆州后,公元221年孙权自公安迁鄂州(今鄂州),改名武昌。武昌西接三峡,东连庐、淝,居东吴的长江防线之中。但孙吴的经济基础仍在长江下游一带,逆流千里,物资供给成本过高。公元229年孙权于武昌称帝,此时蜀吴已重新结盟,来自西方的威胁解除,孙权权衡之下,还都建业,以武昌为陪都。公元265年未帝孙皓再次迁都武昌,但次年又回建业。<br><b>西晋平吴。</b>孙吴虽占有荆州大部,但荆州北部,特别是襄阳始终为曹魏所控。公元263年魏灭蜀汉,公元265年司马氏代魏,建立西晋。公元269年晋武帝任用羊祜为荆州都督,出镇襄阳。羊祜在襄阳经营十年,促进生产,扩充军备,甚得民心。公元278年羊祜病卒,杜预出镇襄阳。公元279年晋军分六路伐吴,杜预率军直指江陵,益州刺史王濬自长江上游顺流而下,直取建业,天下重归一统。<b>晋灭吴之战示意图。</b><br></div><div><b>宏总上流。</b>西晋未年洛阳、长安皆为胡族所破,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建立东晋。此后南朝宋、齐、梁、陈相继,且定都于长江下游的建康(今江苏南京),而长江中游的荆州地区便对建康形成"宏总上流"之势。东晋时期皇权不振,门阀主政。当权士族往往出镇荆州(州治今荆州),以上游形胜,遥制建康,酿成荆扬之争。南朝以此为鉴,多采取分割荆州之策、雍州(州治今襄阳)、郢州(州治今武汉武昌)升重。梁武帝据襄阳以创立梁朝,梁元帝占江陵以平定侯景,湖北地区具有宰制全国之重。<br></div><div><b>荆扬之争。</b>东晋时期荆州雄踞首都建康上游,地广兵盛,又有北方流民武装的流入。控制荆州的北方侨姓门阀往往凭借荆州实力,主导政局,与位于扬州的朝廷关系紧张,酿成"荆扬之争"。镇守武昌(今鄂州)的琅琊王氏之王敦两次兵临建康城下,镇守江陵(今荆州)的谯国桓氏之桓玄篡晋自立。风云变幻之中,显示出荆州举足轻重之战略地位。<br><b>"分荆楚之势"。</b>鉴于东晋"荆扬之争",南朝君主多采用"分荆楚之势"政策,以强干弱枝。刘宋将荆州一分为四:重置湘州,治所临湘(今湖南长沙);另立郢州,治所汝南县(今武汉),将东晋所设侨雍州实土化,治所襄阳。此外刘宋往往以皇子宗王出镇荆州。南朝齐、梁、陈基本延续了刘宋政策,雍州跃为南朝强藩,成为左右政局的重要力量。<br></div><div><b>北方移民的南迁。</b>西晋晚期到刘宋时期,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及北方胡族之间的战争造成了大量北方移民向南方长江流域迁移。这些流民大多以大姓豪强为主导,以宗族、乡里的方式集体迁徙,通常由具有实力和威望的官员、将帅为领袖,呈现出军事化的特点。东晋、南朝政府在南方设立侨州郡以安置流民武装集团。侨州郡以流民原籍所在州郡命名,多无实土,另立户籍。湖北地区最重要的侨置州郡是在襄阳设立的侨雍州。<b>永嘉乱后移民南迁的路线和迁入地区的分布。</b><br></div><div><b>雍州与齐梁嬗代。</b>以襄阳为治所的雍州位于边境,为抵御北朝入侵,往往集聚重兵,南迁的武装流民也驻扎于此,汉水流域的"雍州蛮""竟陵蛮""沔中蛮"等部族被不断纳入国家管制之下,故雍州兵强马壮,举动关乎国势。萧衍本为南齐宗室,掌控雍州军政大权。公元500年萧衍以南齐君主无道、朝政混乱为由,聚集甲士马船,联合荆州萧颖胄,顺江而东,夺取建康,建立萧梁。<br><b>江陵与西梁政权。</b>梁武帝萧衍时,以第七子萧绎出镇荆州,以孙萧詧出镇雍州。公元548年东魏降将侯景在寿阳兵变,攻入建康,次年梁武帝饿死台城。勤王的梁武帝诸子为争夺帝位,自相残杀。萧绎平定侯景之乱,在江陵称帝,是为梁元帝。萧詧与其为敌,向西魏称臣。公元554年西魏南征,次年攻陷江陵,俘虏十几万军民,迁往关中。江陵数百年积累的文物珍宝,悉数被掠。梁元帝所聚书籍10万余卷,被他在城破之时付之一炬。西魏立萧詧为帝,定都江陵,是为后梁,延续至隋开皇七年(587)。<br><b>佛教西来。</b>佛教诞生于古印度,后东渐至西域,并于汉代传入中土。此后更多胡僧络绎入华,宣扬佛法,长江流域亦闻梵呗。至魏晋南北朝,因战乱频繁,更多人将希望寄托于来世,加之有不少帝王将相亦尊佛陀,因此佛教大兴,高僧辈出,伽蓝不绝,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盛况。<br><b>支谦。</b>支谦本大月氏人,其家族于东汉末来华。支谦受业于高僧支谶门人支亮,精通梵典,遂有"天下博知,不出三支"之谓。支谦后迁居孙吴治所武昌(今湖北鄂州),吴主孙权深敬之。在吴三十年间译出《阿弥陀经》《大明度无极经》等佛典,为一代译经大师。当时武昌有昌乐院,可能为江南最早的佛寺。<br><b>释道安(312-385)。</b>本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州)人,师从高僧佛图澄,后游方问学,佛法精湛。因北方战乱,释道安便携徒众南下,驻锡襄阳,起浮屠,造金身,讲经说法,注释经书并编纂经书总集名目,襄阳佛教大盛。释道安闻名遐迩,以致前秦宣昭帝苻坚以兵攻襄阳,也要得到这位高僧。<br></div> <b>鎏金铜佛像饰件</b>。三国吴,武昌莲溪寺出土。鎏金器物附件形似杏叶,表面刻画有佛像,身绕飘带,赤脚站在由三瓣尖锐的覆莲组成的圆形莲座上。出土本件的墓葬中还有"永安五年......丹阳石城⋯⋯校尉彭庐年五十九居沙羡县界"铭文铅券,东吴永安五年为公元263年。本件为目前所见最早的有确切纪年的佛像。<div><b>习凿齿(317-384)。</b>字彦威,襄阳人。博学洽闻,以文章著称,善尺牍议论,荆州刺史桓温辟为从事、转西曹主簿,累正别驾,户曹参军、荥阳太守。后以脚疾归乡里,在家从事著述,邀释道安僧团来襄阳传教。著述有《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等。<br></div><div><b>庾信(513-581)。</b>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今河南新野)。庾信出身书香世家曾为梁朝宫廷文学侍从,早期文风绮靡浮艳。侯景之乱后庾信往江陵投奔梁元帝。公元554年出使西魏被扣留,不久西魏攻克江陵。庚信虽在西魏、北周任高官,但历经两次亡国之痛,加之暮年羁旅之悲,作品风格转为雄健苍凉,把南方文学的华美同北方文学的刚健结合起来,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br></div><div><b>西曲。</b>南北朝时期,产生于荆州、郢州、雍州地区的歌谣称为"西曲"。西曲之辞,清新活泼、朴实自然,好用双关语和谐音,极富表现力,辞中常出现石城(在今钟祥)、襄阳、大堤(在今宜城)、江陵等地名。西曲多诉男女情爱,特别是商妇的离愁别绪,从中亦可窥见当时长江流域商贸繁荣之况。<br></div><div><b>地广财饶。</b>《史记.河渠书》说楚地"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br>之野,东方则通鸿沟、江淮之间"。丰饶的物产和便利的交通促进了商业繁盛,本地山林产材,土壤生谷,各地物产亦由水陆之道南来北往,运输业与商业愈发繁兴。<br><b>水路通达。</b>船运之利,更胜陆运。湖北地区江、湖水系发达,水运便利,大大提高通商运货的效率。"江陵木以为船,一船之载当中国数十辆车",湖北江陵凤凰山168号汉墓出土了木船模型,且遣册中记有"船一艘",展示了当时湖北地区造船业之发达。<br></div><div><b>铜鍪。</b>东汉,宜昌前坪10号墓出土。</div><div><b>铜壶/铜方壶/铜壶</b>。西汉。</div> <b>"关内侯印"金印。</b><div><b>"黄武元年"铜弩。</b>三国吴,江陵纪南城出土。全器由木弩等和铜弩机两部分构成,缺弩弓。木弩根据原型复制。铜弩机郭面后端刻"(藏)枚黄武元年七月作师陈香臂师(番)李"。望山左侧面刻"校董嵩士陈奴弩"。悬刀左侧面刻"都尉董嵩士谢举弩"。悬刀右侧面刻"陈香"。"黄武"为三国时东吴孙权年号,黄武元年为公元222年。<br>银镯/银圈(18号)。玉璧(14号/5号)。"鳞趾"金(7号)。东汉,宜昌前坪墓地出土。</div> <b>铜甗。铜豆。</b>西汉,郧西城西窑土包子1号墓出土。<div><b>酱色釉陶坛。酱色釉陶大碗。酱色釉陶缽。釉陶博山炉</b>。东汉,宜昌前坪18号墓出土。</div> <b>铜蒜头壶。</b>西汉,宜昌前坪28号墓。<div><b>铜壶(西汉,宜昌前坪17号墓出土)/铜盂(西汉,郧西城西窑土包子1号墓出土)。</b></div><div><b>旅游陶尊盖。绿釉陶尊。</b>汉,均县双冢2号墓出土。</div> <b>绿釉陶独角兽/绿釉陶鸭/陶鸡。绿釉陶楼。</b>汉,均县双冢2号墓出土。<div><b>彩陶灶、釜、甑。</b>西汉,宜昌前坪35号墓出土。</div><div><b>陶井。绿釉陶猪圈。</b>汉,均县双冢2号墓出土。</div> <b>庄园风貌。</b>汉代豪强地主兼并日盛,往往田连阡陌,形成庞大的庄园。庄园是一个相对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其中不但有屋舍农田牧场,还有手工作坊和市集,所谓"高楼连阁,陂池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赢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汉人事死如生,常以陶土模拟楼屋井灶六畜等物,汉墓出土的随葬明器,是当年庄园风貌具体而微的写照。山东曲阜东汉画像石中的庄园生活场景。<div><b>铜甗/铜匜。铜罍。铜钫。</b>西汉,云梦睡虎地47号墓出土。</div><div><b>绿釉陶臼。</b>汉,均县双冢2号墓出土。</div><div><b>铜鐎壶/铜勺。</b>西汉,云梦睡虎地47号墓出土。</div> <b>铜蒜头壶/铜匜形器。铜鼎/盖鼎。</b>西汉,云梦睡虎地47号墓出土。<div><b>双面雕木梳。</b>西汉,云梦睡虎地47号墓出土。本件一面的野兽纹饰有巨大且回弯的角,嘴呈鹰嘴状,是典型的"斯基泰-西伯利亚风格"纹样。本件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见证。<br></div> <b>双面雕木梳线图。</b><div><b>秦汉漆器。</b>秦汉时期的漆器主要为生活实用器,战国时期为丧葬仪式制作的漆器,如镇墓兽等不再出现。秦代对于漆器的制作有专门机构管理,已有"物勒工名"制度。秦代漆器主要为木胎和竹胎,以木胎为主。釦器(含有金属构件的漆器)较多见。汉代的漆器胎骨主要有木、竹、夹纻、纱、陶、皮、骨、角等,开始采用镟制工艺。漆器装饰出现了"戗金""戗银",用漆或油调灰堆出花纹与在漆上粘贴丝绣或贴毛锦等方法。一些漆器上发现的烙印与针刻文字资料,反映了汉代由各地市府管理漆器手工业的情况。<br></div><div><b>湖北出土秦汉漆器纹饰。</b></div> <b>彩绘云凤纹漆卮/彩绘点纹漆双耳卮/素漆卮。彩绘云凤纹漆圆壶(2)。</b>西汉,江陵毛家圈1号墓出土。<div><div><b>彩绘凤形漆勺/彩绘卷云纹漆耳杯。</b>西汉,云梦睡虎地47号墓出土。</div></div><div><b>彩绘草叶纹漆耳杯(云梦睡虎地47号墓出土)/彩绘云凤纹漆耳杯(江陵毛家圈1号墓出土)。</b>西汉。</div><div><b>彩绘云凤纹漆盂/彩绘变形凤鸟纹漆盂。</b>西汉,江陵毛家圈1号墓出土。</div><div><b>素漆耳杯。</b>西汉,云梦大坟头1号墓出土。</div> <b>彩绘点纹漆卮(江陵毛家圈1号墓出土)/戗金龙凤纹漆卮(光化五座坟3号墓出土)。彩绘云凤纹漆樽(江陵凤凰山168号墓出土)/彩绘云龙纹漆樽(云梦睡虎地47号墓出土)。彩绘云兽纹漆盂(云梦睡虎地47号墓出土)。彩绘云卷纹漆卮。彩绘云兽纹漆圆盘(1/7号墓,云梦大坟头墓出土)。彩绘凤鸟纹漆圆盒(江陵毛家圈1号墓出土)/彩绘云凤纹漆圆盒(江陵凤凰山167号墓出土)。</b>西汉。 <b>彩绘云龙纹漆圆盒。</b>西汉,云梦睡虎地47号墓出土。<div>彩绘云凤纹漆双层圆奁盖(云梦大坟头1号墓出土)/锥画斑豹纹漆<b>长方盒(荆州高台28号墓出土)/锥画卷云纹胭脂盒(荆州高台28号墓出土)。</b>西汉。</div><div><b>彩绘云凤纹漆圆盘。</b>西汉,江陵毛家圈1号墓出土。</div><div><b>彩绘云凤纹漆椭圆奁/素漆圆盘。</b>西汉,云梦大坟头1号墓出土。</div><div><b>对置神兽铜镜。</b>三国吴,鄂城瓦屋湾3号墓出土。铭文带释文:黄武四年四月廿六日作氏镜,宜干……共文王大生于十月。<br><b>神兽铜镜。</b>三国吴,鄂州西山墓地出土。铭文带释文:太平元年⋯⋯明镜,百涷正锅,太平十五,作盡吕风。方枚释文:音作又于天口口口<br></div> <b>各类铜镜。</b>东汉-三国。<div><b>重列神兽铜镜(2)。</b>三国,鄂城瓦屋湾3号墓出土。铭文带释文:吾作明镜,幽湅宫商,周(刻)宫(容)象,白帝(牙)弹琴,黄(帝)除凶,朱鸟玄武,白虎青龙,君宜高官至三公。<br></div><div><b>鎏金铜镜。</b>三国,鄂城鄂钢544工地13号墓出土。方枚释文:九子作,世而口,服者吉利。<br><b>荣氏神人鸟兽画像铜镜。</b>东汉,鄂城西山墓地出土。铭文带释文:荣氏作镜佳且好,明而日月世少有,宜子孙兮。侧面铭刻释文:番琚镜佪二尺一寸。<br><b>画纹带环状乳神兽铜镜。</b>东汉,鄂城郭家垴12号墓出土。方枚释文:尚方作镜自有保口去示羊买口。<br></div><div><b>兽首铜镜。</b>东汉,鄂城郭家垴16号墓。</div><div><b>画纹带对置式神兽铜镜</b>。东汉,鄂城朱家垴5号墓出土。<br></div><div><b>同向式神兽铜镜</b>。三国,鄂城太子店1号墓出土。铭文带释文:见人主半百说吴下女大贝自不五镜口道常……作明镜口安世…</div><div><b>尚方龙虎铜镜。</b>东汉,鄂州凤凰莲花村征集。<br></div> <b>唐宋时期的湖北。</b>凭借强大的区位优势,湖北地区在唐宋政治中心东移与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中。成为南北、东西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大舞台。鄂州(今武汉武昌)地位更加突出,与传统的襄阳、江陵鼎足而三。众多诗人词客在湖北写下壮丽的诗篇。市场的发展,垸田的开发带来了商业繁荣。<div><b>东南重镇。</b>隋唐时期湖北地区联通四方的通衢作用备受重视,朝廷往往以亲王重臣出镇此地。安史之乱后藩镇林立,赖有荆、襄、鄂三镇砥柱中流,东南贡赋经此供应朝廷。这一时期湖北地区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人口大幅增长、商贸愈加繁荣。<br><b>杨坚建隋。</b>隋朝的国号"隋"源自随州。隋朝建立者杨坚的父亲杨忠是西魏、北周关陇军事贵族,他曾于公元549年出师邓州、襄阳一带,攻取安陆、随州,受封随公,杨坚袭其爵。后杨坚以顾命大臣、外戚代周称帝,便以"随"为国号,去"走"改为"隋",创立隋朝。<br><b>李泰墓。</b>李泰(620-653)唐太宗第三子,封濮王,撰地理书籍《括地志》。贞观年间因夺嫡失败,被黜谪居郧乡,家族亦遭牵连。李泰家族墓位于湖北郧县城关镇马檀山。墓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1973-1985年发掘4座,即李泰墓、泰妻阎婉墓、长子嗣濮王李欣墓和次子新安郡王李徽墓。墓形均为穹窿顶砖室,墓壁施彩绘壁画,内容有男女侍者、男牵马者和天象星宿图。<br></div><div><b>今湖北地区唐元和年间方镇示意图。</b></div><div><b>三大方镇。</b>安史之乱的爆发,终结了唐朝的盛世。为应对叛军,唐廷不得不把在边境实行的藩镇节度使制度扩大到全国。唐代中后期湖北地区设三大方镇,即山南东道节度使、荆南节度使、鄂岳观察使(后升为武昌军节度使),分别以襄州(今襄阳)、江陵府(今荆州)和鄂州(今武汉武昌)为治所。<br><b>山南东道节度使。</b>山南东道置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驻有重兵,为"天下喉襟"。安史之乱时节度使鲁灵率军拼死守住裹阳,使安史叛军不能进入江汉,保证了东南物资对朝廷的补给。东南贡赋入长安一度只有经荆襄入武关,山南东道的稳定对唐王朝的延续至关重要。<br><b>荆南节度使。</b>唐肃宗上元元年(760),荆州升为江陵府,建号南都,置荆南节度使,以控制长江中游。在藩镇割据时代,荆南镇基本上为朝廷所制。<br><b>鄂岳观察使(武昌军节度使)。</b>从魏晋开始今武汉市武昌区一带由于军事上的重要性,地位不断提高。唐代中后期由于东南漕运路线转移至江汉地区,鄂州(今武汉武昌)的经济重要性也日益增强。唐代宗永泰元年(765)设鄂州观察使,并增设沔州、岳州、黄州、蕲州。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升鄂岳观察使为武昌军节度使。鄂州控扼胜势,为东南巨镇。<br></div><div><b>都会繁华。<br>襄阳。</b>北通两京,下连荆楚,是南北交通线的枢纽,也是商贸重镇。唐人李骘称"襄阳,荆、鄂十道之要路,公私来往,充给实繁"。<br>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楚山楼地出,汉水接天回。(唐)杜审言《登襄阳城》<br>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唐)王维《汉江临泛》<br><b>鄂州。</b>位于汉水和长江的交汇之处,"士民工商,连樯如云……输其缗钱、鱼盐、丹漆、羽毛"。运输大宗商品的巨舸往来于鄂州、扬州之间,多停泊于州城西南角黄鹤楼下,故黄鹤楼也被唐代诗人反复吟咏。<br>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鸿楼送孟浩然之广陵》<br><b>荆州(江陵)。</b>荆州地处长江中游,《元和郡县图志》称其"西尽巴蜀,东包吴会,南极百越,北际周韩"。因荆州上下游长江航道差别极大,商旅必须在此卸货换船。荆州城中不仅有南腔北调的客商,连回鹘、高丽、波斯等地的番商也不远千里,逐利于此。<br>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唐)李白《早发白帝城》<br>雄都元壮丽,望幸欻威神。地利西通蜀,天文北照秦。风烟含越鸟,舟楫控吴人。未枉周王驾,终期汉武巡。(唐)杜甫《江陵望幸》<br>今日好南风,商旅相催发。沙头樯竿上,始见春江阔。(唐)刘禹锡《杂曲歌辞.荆州乐》<br>南楼西下时,月里闻来棹。桂水舳舻回,荆州津济闹。(唐)李端《杂曲歌辞.荆州泊》<br></div><div><b>八方辐辏。</b>唐朝定都关中之长安,以洛阳为东都。随着经济重心逐渐南移,长江流域日益成为重要的财赋之源,故连接两京和长江流域的湖北地区举足轻重。长安和洛阳皆由陆路通襄阳再由荆襄道下至荆州,上接巴蜀,下连三吴。荆襄道不但为朝廷所倚重,更是商旅繁会处。<br></div><div><b>荆襄通途。</b>荆襄道是唐代最繁忙的南北交通线,它将政治中心长安、洛阳与财赋之源长江流域连接起来。安史之乱后运河运输屡为藩镇阻断,荆襄道成为东南州郡上纳贡赋的主要通道,可谓朝廷命脉所系。而北方战乱也使大量百姓南下避难,湖北地区人口激增,促进了当地发展。<br><b>长安至襄阳的道路。</b>从长安出发,越秦岭,沿丹江谷地,过武关,下邓州至襄阳。这一段路线被称为商山路。<br><b>洛阳至襄阳的道路。</b>出洛阳南下,经汝州,或过襄城、方城,或经鲁山,在南阳汇合,从邓州南下襄阳。<br><b>襄阳至荆州的道路。</b>此路分水陆两途,水路由襄阳下汉水,经宜城、长寿(今钟祥)到扬口,改浮扬水西至江陵,或可到宜城舍舟登岸,走陆路经长林到江陵。<br></div><div><b>长安-洛阳-襄阳-荆州驿路示意图。</b></div><div><b>馆驿相望。</b>唐代官府在水陆要道沿线设馆驿,"三十里置一驿"。馆驿设主管,有客舍、饭厅、驿马等服务设施方便往来旅客。荆襄道上设有汉阴、岘阳、襄河、善谑、宜城、蛮水、团林、武宁、观风、白碑、纪南、江陵、临沙、五花馆等十余个馆驿。<b></b>外还有大量民营旅店,提供酒食驴马。<br><b>荆襄道上的馆驿示意图。</b><br></div><div><b>画像砖。</b>唐代,武昌隋唐墓出土。</div> <b>男立俑。三彩鞍马(武昌出土)。陶鞍马。</b>唐代。<div><b>陶人面兽身俑。陶生肖虎俑/陶生肖猴俑。</b>唐,武昌土公山墓地出土。</div><div><b>陶男坐俑。</b>唐,武昌钵盂山216号墓。</div> <b>陶人面兽身俑(494号)。灰陶镇墓兽/龙首双身连体俑/人首鸟身神怪俑。</b>唐,武昌土公山出土。<div><b>陶鸡/陶生肖虎俑/陶羊。</b>唐,武昌何家垅墓地出土。</div><div><b>金狮子。玉援(2)。</b>唐,郧县李泰墓。</div> <b>三彩镇墓兽。</b>唐,武昌何家垅墓出土。<div><b>玻璃瓶。</b>唐,郧县李泰墓出土。</div><div><b>梁子湖地区宋代窑址分布图。</b></div><div><b>湖泗窑群。</b>20世纪70年代以来今武汉市江夏区等地陆续发现、发掘了大规模古瓷窑址,主要分布在江夏区南部的梁子湖和斧头湖之间的广大丘陵地带及湖汉沿岸,窑堆多达145处,这些窑址被统一称为湖泗窑址群。湖泗窑址群起于唐末,延续至元末明初,宋代为其鼎盛期。其产品主要供本地使用,同时销往周边各地。从已出土的大量器物来看,其烧制工艺达到了较高水平。湖泗窑产品釉色以青白为主,具有江西景德镇宋代影青瓷的特点,可以代表南方青自瓷的先进水平。<br></div><div><b>铁马冰河。</b>南宋立国东南,秦岭-淮河一线遂成为南宋的北部边界。为遏制金国,南宋在北境逐步确立起江淮、京湖、川陕三大战区。京湖战区以今湖北地区为主,地处南宋边防战区版块的中间位置,负有连接吴蜀、策应江淮、拱卫东南的重任。南宋设京湖制置司或京湖宣抚司以统合战区。京湖战区的三大重镇是襄阳、江陵和鄂州,襄阳是南宋的门户,与江陵唇齿相依,而鄂州为其根柢,三镇互为犄角。<br><b>襄阳鏖战。</b>公元13世纪初蒙古自草原兴起,迅速扩张,于公元1234年联宋灭金。随后蒙宋之间爆发战争。端平三年(1236)蒙古占领襄阳。嘉熙三年(1239)名将孟珙收复襄阳。此后宋将李曾伯全力经营襄阳、樊城,使其成为抗蒙的重镇。咸淳三年(1267)忽必烈采纳宋降将刘整提出的先取襄阳,直趋临安(今浙江杭州)的建策,围攻襄、樊,至咸淳九年(1273)宋将吕文焕献城降蒙。襄阳失陷后南宋长江战略防御体系被突破。蒙古长驱直入南宋腹地,于公元1276年攻入临安灭宋。<br><b>岳飞收复襄阳等六府州之战示意图。宋蒙襄阳樊城作战态势图。</b></div> <b>北宋荆湖北路政区示意图。</b><div><b>分置州军监。</b>宋代在今湖北地区设府或州,府地位较高,如襄州升为襄阳府,于军事要地设军,如江陵荆门镇建荆门军(今荆门),襄阳阴城镇升为光化军(今老河口),随州改为崇信军(今随州),枣阳改为枣阳军(今枣阳)等,在矿冶、铸钱、煮盐之处设监,如鄂州(今武汉武昌)设宝泉监,专铸铜钱,施州(今恩施)设广积监,专铸铁钱。宋代在州府之上设路。今湖北地区分属五路:荆湖北路、京西南路、淮南西路、江南西路、夔州路。以荆湖北路最为主要,湖北省名便由此而来。<br><b>南平国疆域示意图。</b><br></div><div><b>经理荆湖。</b>宋朝的一统大业从攻取荆南开始,进而推向全国。湖北地区在宋代主要为荆湖北路、京西南路所辖、时人统称荆湖。北宋时湖北为腹心之地。至南宋随着北方先后被金、蒙古统治,湖北地区成为南北交战的前沿,金戈铁马、兵刃相接。<br><b>南平国。</b>唐代后期至五代时期,藩镇坐大,形成割据。后梁开平元年(907)高季兴任荆南节度使,后唐同光二年(924)受封为南平王,建都荆州,史称南平或荆南。南平虽地狭兵弱,但却是南北交通要冲。宋乾德元年(963)国主高继冲纳地归降赵宋王朝。<br></div><div><b>佛教重镇。</b>隋唐是我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湖北地区的佛教以江陵、襄阳为中心。天台宗的创始者智顗长期在江陵修行讲学。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于蕲黄传经讲法,开辟了禅宗的东山法门。<br></div><div><b>智顗(538-597)。</b>俗姓陈,荆州华容(今潜江市西南)人。575年智顗入天台山,苦行修炼11年,汇合北方禅学和南方的义学,创立了天台宗。陈朝灭亡后,他离开江东,前往庐山讲经说法。隋开皇年间回荆州主持创建玉泉寺。公元593年智顗在王泉寺讲解《法华玄义》,次年又讲解《摩诃止观》,这两部经典以及早年在金陵讲授的《法华文句》被称为天台三大部。<br><b>玉泉寺。</b>位于今当阳西南的玉泉山东麓。相传东汉建安年间僧人普净结庐于此。隋开皇年间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顗和尚在这里正式创建玉泉寺,为天台宗祖庭之一。殿前有重1.5吨的隋代铁镬、元代铁釜、铁钟。寺前土丘上有北宋嘉佑六年(1061)所建的佛牙舍利塔,塔基为特制青砖砌成,塔身为生铁铸造。<br><b>道信(580-651)。</b>禅宗四祖。俗姓司马,祖籍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蕲州永宁县(今武穴)。幼年出家,拜禅宗三祖僧璨为师,深受赏识,被三祖授以衣钵后,应蕲州僧众之请,在黄梅双峰山大宏佛法三十余年,广开禅门,徒众五百余人。<br><b>弘忍(602-675)。</b>禅宗五祖。生于蕲州黄梅(今黄梅),得道信衣钵,继任双峰山法席,又于双峰山东的冯茂山另建道场"东山寺",其禅法被称为"东山法门"。弘忍主张"一行三昧",提倡劳动得食。弟子众多,遍及全国、影响朝野。著名的神秀、慧能都是其弟子。<br></div><div><b>银臂钏/银条/金条/金块/金钗/金镯。</b>唐,郧县李泰墓出土。</div> <b>物卓民丰。</b>宋代江汉平原通过垸田开发,堤防增加,农业产量大幅提高,市镇兴起。随着首都的东移,长江干流成为横贯东西的最重要通道,鄂州(今武汉武昌)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商贾云集,贸易繁荣。<br><b>地尽其利。</b>江汉平原河湖密布。在沿江、滨湖的肥沃低洼地区临水筑堤,堤内外开灌排沟渠的农田即是垸田。唐宋时期江汉平原地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此地或对原有耕地筑垸挡水,或涸水造田。南宋末年孟珙驻守江陵时,为解决军粮问题,大规模修筑堤防、开发垸田,极大促进了江汉平原土地的开发利用。垸田的开垦,是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的基础,一直延续到当代,极大地改变了湖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地理面貌。宋代江汉平原聚落分布图。<div><b>玻璃珠/蓝水晶珠/水晶珠。</b>唐,郧县李泰墓出土。</div><div><b>青白釉瓷碗/瓷土/匣钵/青白釉瓷盘(残件)。</b>宋,武汉青山窑出土。</div> <b>长江动脉。</b>由于政治中心转移到开封、杭州,宋代南北运输需求骤降,东西运输重要性增强。两湖地区粮食多由鄂州(今武汉武昌)经水路运至长江下游,巴蜀物资也从江陵转运,长江干流水运大兴、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动脉。这一时期唐代重要的荆襄道则主要为军事所用,民间贸易近于萧条。连接江陵和襄阳的扬口水道于北宋初年淤塞,新开的荆南漕河也于南宋中期之后废弃。湖北地区交通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br><b>鄂州(今武汉武昌)。</b>是当时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之一。作为长江沿岸的重要贸易口岸,鄂州商旅辐集,形成多个集市,以南市最为繁华,店铺栉比,百货汇聚。<br><b>江陵。</b>是荆襄地区另一商业大都市,因其地处长江要津,故而"北客随南贾,吴樯间蜀船",贸易活动十分活跃。江陵城东南的沙市最为热闹。<div><b>宋代鄂州(今武汉武昌)示意图。</b></div><div><b>青白釉瓷碗。青白釉瓷执壶。青白釉釜形瓷罐。青白釉瓷盘。酱釉瓷壶。青白釉瓷碗。</b>宋,武汉青山窑出土。</div> <div><b>哲思艺文。</b>宋代的湖北人文荟萃。安陆士人宋庠、宋祁领袖文坛,文豪苏轼曾寓居黄州,两赋赤壁。道学宗师程颢、程颐兄弟生长于此,易学大家朱震融汇汉宋。黄庭坚来往江汉,多有留题,米芾父子书画俱绝,影响深远。<br><b>宋庠(996-1066)</b>。初名郊,字伯庠,后改字公序,安州安陆(今安陆)人。北宋仁宗时曾任参知政事。<br><b>宋祁(998-1061)。</b>字子京,与兄宋庠齐名,与欧阳修同修《新唐书》,为一代文坛巨匠。<br><b>王禹偁(954-1001)。</b>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他为人刚直,敢言直谏,以至多次被贬。咸平元年(998)王禹偁被贬至黄州,有"王黄州"之称。其诗宗杜甫、白居易,风格平和晓畅。<br><b>程颢(1032-1085)。</b>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程颐(1033-1107)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二程兄弟生于黄州黄陂县(今属黄冈红安二程镇),为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宋明理学的主要奠基者。<br><b>苏轼(1037-1101)。</b>是欧阳修之后的北宋文坛领袖。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并于次年二月初一到达黄州。至元丰七年(1084)四月离开,苏轼总共在黄州生活了四年零两个月。贬谪黄州是苏轼人生道路和创作的转折点,苏轼在此创作了近千篇诗文,包括著名的前后《赤壁赋》《水调歌头.大江东去》《记承天寺夜游》等。苏辙说其兄"谪居黄州,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div><div><b>黄庭坚行书《三游洞题记》拓本</b>。清拓本,传世。绍圣二年(1095)黄庭坚被贬为涪州(今重庆涪陵)别驾,黔州(今彭水)安置,途中前往三游洞游览,留下写下了"黄大临,弟庭坚,绍圣二年三月辛亥来游"题记。本件为杨守敬旧藏。<br><b>《贯经堂米帖》。</b>清拓本,传世。为清代张模摹刻,是米芾刻帖精品。张模在题跋中认为,米芾的书法在"宋四家"中最为奇纵,无论真草,逸态横生。<br><b>米芾(1051-1107)。</b>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襄阳人。米芾书法与苏轼、蔡襄、黄庭坚合称"宋四家"。书画及鉴藏享有盛名。<br><b>米友仁(1074-1153)。</b>字元晖,晚号懒拙老人,米芾长子,书法绘画皆承家学,南渡后备受高宗优遇。书法自成一家,山水画发展了米芾技法,世称"米家山水",对后世文人画影响较大。<br><b>朱震(1072-1138)。</b>字子发,世称汉上先生,荆门州(今荆门)人。政和年间进士,历仕州县,以清廉著称。靖康元年(1126)召为大学《春秋》博士,累迁翰林学士。著有《汉上易传》。朱震擅长汉易,主象数,兼收并蓄汉、唐以来各家之说。<br></div><b>"玉笋"刻石。</b>北宋,传世。北宋孙觉在湖州筑墨妙亭,收藏古代石刻。"玉笋"是墨妙亭所庋藏石刻之一。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天门熊葵园获得"玉笋"刻石。据统计玉笋上有明确纪年以及可考证的宋代题记共12条,元代题记共2条,明代题记2条,清代题记1条,是保存至今罕见的北宋刻石原物。<div><b>张大千《东坡游赤壁图》。</b>传世。</div><div><b>至元廿七年"管军下百户之印"铜印</b>。元,传世。</div> <b>西塞山窖藏。</b>黄石西塞山是南宋朝廷军费转运和军资贮存的重要地点。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至1967年,西塞山东麓坡地多次出土窖藏的铜钱,银锭,数量巨大。西塞山窖藏应是包含了鄂州军资库军费在内的湖广总领所钱窖遗存。南宋末年京湖制置使吕文德曾掌管湖广总领所多年,该所是吕氏军事集团的主要军费来源。<div><b>《二程遗书》(《文澜阁四库全书》复制品)。</b><br></div><div><b>银锭/铜钱。</b>南宋,黄石西塞山窖藏。</div> <b>宋拓《麓山寺碑》。</b>南宋。《麓山寺碑》,唐李邕撰文并书,江夏黄仙鹤勒石。原刻在麓山寺中,后移至岳麓书院。收藏印:"泽珊过眼"朱文、"宗翰之印"朱文、"静娱室书画记"朱文、"耦渔爱玩"朱文、"暮岩"白文、"仰山堂印"朱文、"丁辅之"白文、"王禔眼福"朱文。有王禔、黄侃题跋。<div><b>王黄州《小畜集》。</b>(宋)王禹偁撰(清)赵塾典校,清乾隆二十二年刻本。<br></div><div><b>地多词客。</b>荆楚之地四通八达,旅人迁客多经此地,如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等都曾游历于荆楚山川,触景生情,发而为歌诗,成不杨名篇。据统计唐代诗人所作的关于荆楚地区的诗篇超过两千首,仅次于首都长安。<br></div><div><b>孟浩然(639-740)。</b>襄阳人。早年隐居在襄阳城外鹿门山,以诗自适。孟浩然四十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在太学赋诗,举座叹服,后游历东南各地,穷极山水。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其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富有超妙自得之趣。<br><b>李白(701-762)。</b>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开元十五年(727)李白与宰相许圉师孙女成婚,定居于今安陆白兆山,"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以此为中心游历四方,直至开元二十八年(740)移居东鲁。李白一生足迹遍及湖北各地,在荆楚写下的诗文多达百余篇。<br><b>岑参(715-770)。</b>江陵(今荆州)人。少年孤贫,经历坎坷,年届30始及进士步入仕途,曾二度从戎出塞。岑参早年写山水诗,意境新奇,久佐戎幕后,诗境大为开阔,着力描绘军旅生活及边塞风光,留下了千古传颂的边塞诗。<br><b>皮日休(838-883)</b>。字逸少,后改袭美,自号鹿门子、醉吟先生,复州竟陵(今天门)人。曾任太常博士,参加过黄巢起义。诗文与陆龟蒙齐名,并称"皮陆"。其散文和辞赋,大都借古讽今,抒写愤慨。有自编《皮子文薮》传世。<br><b>李邕(678-747)。</b>字泰和,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祖籍江夏(今武汉)。初为谏官,唐玄宗时曾出任汲郡、北海太守,故世称"李北海",后为李林甫杖杀。李邕乃《文选注》作者李善之子,工诗文,善碑颂,官绅及佛寺多以重金请其撰文。<br><b>元明清时期的湖北。</b>元明清时期湖北地区处于大一统国家的管理之下。清初湖北基本确中今天的行政版图。人口大规模的增长和流动使得山区得到深入开发,农田水利大兴,"湖广熟,天下足"称传于今。远距离贸易的繁荣,促使以汉口为代表的商业市镇兴起。公安、竟陵并称于文苑,西皮、二黄合奏于氍毹,书院广设,科举昌隆,文化臻于鼎盛。</div><div><b>立制建省。</b>元代在全国实施行中书省制度。明洪武九年(1376 )朝廷改湖广行中书省为湖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其辖区范围大致与今湖北、湖南二省相当。清初政区几经调整,至康熙年间,湖北、湖南分省,其各自辖区分别与今两省辖区基本相同。<br></div><div><b>今湖北地区在元代政区中的位置示意图。</b></div><div><b>元代政区中的湖北。</b>元代创设了行中书省(行省)制度。今湖北地区分属河南江北、湖广、四川等行省,大部分属于河南江北和湖广行省。元代的湖广行省所辖范围大多为今湖南、广西地区,仅涵盖今湖北地区的一小部分。<br><b>徐寿辉与陈友谅。</b>今湖北地区是元末农民大起义的重点活动区域,也是南方红巾军的指挥中心所在。至正十一年(1351)蕲州罗田人徐寿辉在蕲水(今浠水)建立天完政权。天完政权先后设置过江南行省、汴梁行省、陇蜀行省和江西行省,管辖长江中上游一带及其以南地区。至正十九年(1359)徐寿辉为部将陈友谅所杀。<br><b>陈友谅(1320-1363)。</b>沔城人(今仙桃)人,渔家子弟,曾为县吏,后参加天完红巾军,逐渐掌握兵权,迫徐寿辉迁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为汉王。杀徐寿辉后称帝,国号大汉,年号大义。至正二十一年江州为朱元璋所破、陈友谅迁都武昌。至正二十三年(1363)与朱元璋大战鄱阳,中箭而死。<br></div><div><b>今湖北地区在明代湖广布政使司中的位置示意图。</b></div><div><b>明代湖广布政使司。</b>公元1364年朱元璋率部击败陈友谅部,占领武昌,建立湖广行书省,辖区范围与后来的两湖大致相同。明洪武九年(1376)朝廷改湖广行中书省为湖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湖广布政使司的辖区,大致与今天湖北、湖南二省的地域范围相当。<br></div><div><b>两湖分省。</b>由于辖境广阔、军民事务日繁,明代开始出现湖广巡按御史、学臣等官员南北分设的情况,即是两湖分省的滥觞。清康熙三年(1664)湖广右布政使司分治湖南,左布政使司分治湖北,其各自辖区分别与今两省辖区基本相同,后几经调整,至雍正二年(1724)"南北分闱",两省各自举行科举乡试,两湖分治基本完成。</div><div><b>清代湖北政区示意图。</b><br></div> <b>位于湖广行省的明代亲王封地示意图。</b><div><b>楚昭王鎏金铜谥册。楚昭王鎏金铜封册。</b>明,武昌龙泉山楚昭王墓出土。<br></div> <b>皇庆二年"管军千户所弹压印"铜印。</b>元,传世。<br><b>龙凤元年"管军万户府印"铜印</b>。元,黄冈英山出土。<div><b>大德元年"管军上百户之印"铜印。</b>元,传世。</div><div><b>建文元年"荆州中卫中左千户所百户印"铜印。</b>明,传世。<br><b>"汉授天命主公之印"石印。</b>元,传世。<br><b>"汴梁行省管勾所之印"铜印。</b>元,黄冈英山出土。</div> <b>藩府重地。</b>明朝建立之初明太祖分封诸藩王至各地冲要,通过在各地建藩拱卫王室。建文至宣德年间,藩王的政治和军事权力被大大削弱。湖北是明代建藩较多的地区之一。<br><b>明显陵。</b>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献皇帝朱祐杬(明睿宗兴献王)、母亲慈孝献皇后(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明显陵由兴献王墓改造而来,是中国中南地区唯一的明代帝陵和最大的明代单体帝王陵。明显陵在明代帝陵规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一陵两冢"的建制是中国历代帝陵中的特例。<b>钟祥明显陵。</b><div><b>鄂西土司与改土归流。</b>元代统治者为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在鄂西少数民族聚居区推行土司制度。土司世官其土,世有其民,对地方政治有很强的影响。明代在元代制度的基础上,在鄂西土司地区设置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形成了以卫统司的少数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田氏容美土司是鄂西实力最强、辖地最广的土司,延续时间超过400年。清王朝于雍正四年(1726)开始全国范围内的改土归流,将土司改为由中央政府任命的有任期的官员。鄂西地区的改土归流始于雍正十年(1732)至雍正十三年(1735)全面完成。容美土司辖地改为鹤峰州和长乐县(今五峰)。归流以后原各土司所辖大小村寨,先后被编为里甲。<b>恩施咸丰唐崖土司遗址远景。</b><br></div><div><b>唐崖土司遗址。</b>位于成丰县尖山乡唐崖司村唐崖河西岸,东距成丰县城28公里,是我国西南元、明、清时期土家族区域著名的土司遗址之一,属鄂西南著名的"九溪十八峒"土司之一,成丰县城三大土司之首。唐崖土司遗址201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武当山古建筑群、钟祥明显陵之后的湖北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br></div><div><b>人口流移</b>。由于战乱、灾荒等原因,元明清时期出现了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等移民运动,深刻影响了湖北地区乃至长江流域的人口构成、经济开发方式和社会生活面貌。洪武时期湖北地区移民的迁入与分布。<br></div><div><b>江西填湖广。</b>元末明初是外来流民、移民进入湖北落居的高潮时期。据推算洪武年间在湖北地区总人口中,土著人口占43%,移民人口占57%。在迁入湖北的流民、移民中,江西人最多。根据各府的移民原籍统计,江西籍移民占湖北移民总人口的70%。<br><b>荆襄流民运动。</b>明代正统、成化年间大量陕、晋、鲁、豫、川等地人口流入汉水流域的襄阳、荆州、汉中、南阳地区,荆襄地区流民急剧增加,数量达百万之众。相当一部分移民在地附籍,使得荆襄山区、汉水中游得到开发。<br><b>湖广填四川。</b>四川是宋元战争的主要战场,长期战乱使得四川地区人口损失严重。元末不少湖北民众因避战乱迁入四川。至正十七年(1357)徐寿辉部将明玉珍(今随州人)引兵入蜀,逐渐占领四川全境,也有湖北籍军人及百姓随之入川,据推测可能达40万人以上。明清之际四川饱受战乱之苦,人口锐减。自康熙至乾隆年间,随着经济的恢复,两湖人口大量迁往四川,湖广籍移民约占四川全省移民的60%以上。在川渝地区有移民祖籍为湖北"麻城孝感乡"的传说流行。清代前期四川的移民迁入与分布(1776年)。<br></div> <b>金镶宝石花形鬓钗/金镶宝石钿花顶簪/金镶宝石掩鬓/金镶宝石满冠。金镶宝石玎珰七事。</b>明,蕲春蕲州镇刘娘井村荆端王次妃刘氏墓出土。<div><div><b>金凤纹帔坠。金镶宝石双凤穿花掩鬓/金镶宝石花簪/花形金簪。</b>明,蕲春蕲州镇雨湘村都昌王朱载塎墓出土。</div></div> <b>金镶宝石满冠。银锺。</b>明,蕲春蕲州镇刘娘井村荆端王次妃刘氏墓出土。<div><div><b>金镶宝石蝶形饰。金镶宝石凤形饰。如意纹金扣。</b>明,蕲春蕲州镇雨湘村都昌王朱载塎墓出土。</div></div> <b>金凤簪/金镶宝石钿花鸾凤冠。</b>明,蕲春蕲州镇刘娘井村荆端王次妃刘氏墓出土。 <b>金镶宝石鱼篮观挑桃心/金镶宝石三教祖师分心。</b>明,蕲春蕲州镇雨湘村都昌王朱载塎墓出土。<div><b>金镶宝石摩尼挑心。</b>明,蕲春蕲州镇刘娘井村荆端王次妃刘氏墓出土。</div> 明蕲春蕲州镇刘娘井村荆端王次妃刘氏墓出土金银器。 明蕲春蕲州镇刘娘井村荆端王次妃刘氏墓出土金银器。 明蕲春蕲州镇刘娘井村荆端王次妃刘氏墓出土金银器。 <b>汉剧戏服团龙红箭衣。</b>民国,传世。<br><b>汉剧道具桌围</b>。清,传世。<br><b>米应先木雕像。</b>清,崇阳县米氏家族捐贈。<br><b>米应生(先)(约1780-1832)</b>。湖北崇阳人,为清嘉庆、道光时期的汉调名伶,工生行,尤擅演红生(关公)戏,对汉调皮黄声腔的发展以及对初期京剧的形成和发展均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本件原供奉于崇阳白霓镇浪口村米氏祠堂中。<div><b>腧穴针灸铜人立像。</b>明,传世。铜铸。裸体,两眼平视,右手下垂,掌心向外,左手上举,其中指、小指竖起,拇指、食指、无名指弯曲,为中医针灸定位手势"中指同身寸"。左脚膝跪于铁柱上,右脚踏于一绕铁柱的转盘上,以便铜人旋转。全身铸有15条经络和354个穴位名称,穴位的定位与明中期的医学文献一致。<br></div><div><b>石佛幢。</b>明。</div> <b>九省通衢。</b>湖北水运交通以长江和汉水为动脉,又有多条陆路驿道联结省内外。河湖相通,水陆相接,发达的交通为湖北地区赢得了"九省通衢"的美誉。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湖北市镇进一步繁荣。汉口成为特大型中心市镇,与沙市、宜昌等大型市镇,仙桃、老河口、樊城等集镇相互联动,构成了规模庞大的市场体系。<div><b>汉口兴起。</b>明代成化年间汉水改道,由龟山北侧入江,江汉交汇处形成了今天的汉口。汉口镇利用交通优势迅速发展,至清代中叶,成为米、盐、茶等大宗商品贸易中心。流通于汉口市场上的商品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城市人口中移民比例较高,商业行会众多,在全国市场体系中地位举足轻重。<br><b>明仇英款《江汉揽胜图》。</b><br></div><div><b>《汉浒金石小记.汉口竹枝词.一梦缘》。《夏口县志》。《汉口小志》。</b>民国,传世。</div><div><b>《沔阳志》。《荆楚修疏指要》</b>。清,传世。</div> <b>楚腔汉调。</b>戏曲剧种的产生流传、声腔演变同商业发展、人口迁徙联系密切。明代后期来自汉水上游的西皮与来自鄂东地区的二黄在湖北汇合,完成了皮黄合奏,称之为"楚腔""汉调"。它们是包括京剧在内的皮黄系统戏曲的源头。汉调四大支派的分布图。<br><b>四河路子。</b>汉调在不同区域逐步形成了襄、荆、府、汉四大支派(湖北方言称"河派路子")。襄河路子的中心是襄阳,荆河路子是荆州、沙市;府河路子是安陆、随县,汉河路子又分上下两路,上路以汉口为中心,下路以黄冈、大冶为中心。四河路子都按照汉调的规范,分为十大行当,表演相同的剧目。但因地域、方言、师承等差异,彼此竞争融合,促进汉调的发展。<div><b>粮足天下。</b>元末至明清时期,移民的涌入,使鄂西北秦巴山区得到空前开发。围垸造田的进一步扩展、江汉平原的垦地面积扩大、耕作制度的改进,促使粮食产量大大增长。约在15世纪全国粮食生产中"湖广熟,天下足"的格局已经形成。<br><b>山区的开发与新作物的推广。</b>明清时期南方开发的重点集中在各省边缘的中高山区、云贵高原及其周边的中高山地,特别是川鄂陕豫交界的秦岭-大巴山地。清代中期大量流民涌入鄂西山区。来自美洲的玉米、香薯、马铃薯等高产旱作物的引进和推广满足了移民的生存需求,使其能定居于此,推动了湖北山区的垦殖进程。<br></div><div>《宗谱》。</div><div><b>乾隆六十年十一月八日王朋来等卖田赤契二。《荆州万城堤志》。</b>清,传世。</div> <b>垸田垦殖的发展。</b>堤垸的修筑,垸田的垦辟,极大提高了明清时期湖北平原湖区开发的水平。明中叶以后长江、汉水及洞庭湖、鄱阳湖堤防体系逐步形成、平原湖区垸田经济高度发展,到乾隆年间已是"百姓生齿日繁,圩垸日多,凡蓄水之地,尽成田庐"。清代湖北人均耕地表。<div><b>明清时期湖北的宗族组织。</b>宗族是明清时期重要的基层社会组织。明清时期湖北鄂东黄州府、鄂东南武昌府宗族组织较盛,而鄂西南山区较少。宗族设立祠堂、登记族人户口、组织祭祖活动、制定和执行族规家法、编修族谱、管理宗族义产、组织宣讲教化活动和调节族人间的纠纷,参与社区设施建设和管理,兴建管理社坛、桥梁、道路等公共设施,维护社区治安,调节地方冲突,举办民俗活动和协作社区事务。<br></div><div><b>道光十六年十一月三日彭新俊租田字</b>。清,传世。</div><div><b>钟灵毓秀。</b>明清时期湖北文教之风广被,官学兴盛,书院繁荣。公安三袁倡性灵,李时珍弘医道,名臣大儒、文人墨客辈出,功业诗文传颂千古。<br></div><div><b>元代湖北地区的佛教与道教。</b>元代湖北兴建了许多著名寺观。宋末金兵南下时,僧侣由随州大洪山顶迁往武昌东门外东山寺,后改名洪山寺。元代在寺后建灵济塔(通称洪山宝塔)。胜像宝塔建于至正三年(1343),是威顺王宽彻普化世子墓。长春观位于蛇山东端的大东门外,为祭奉全真派龙门宗的创始人丘处机而建。<br><b>洪山宝塔/长春观。</b><br><b>胜像宝塔。</b>原位于黄鹄矶头黄鹤楼前,为元代受封武昌的威顺王宽彻普化之子所建,是一座典型的藏传佛教覆钵式佛塔。1955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将此塔拆卸并东移至蛇山高处复建。拆卸迁移时,曾于塔内发现石佛幢一座,铜质宝瓶一个。胜像宝塔。<br></div><div><b>鎏金铜玄武。</b>明,传世。</div><div><b>仙山武当。</b>武当山位于鄂西北,本名仙室山,又名太岳山、太和山,有72峰、36岩、24涧、11洞、10石、9台等,主峰天柱峰,海拔高度1612米。在道教传统中,武当山是真武大帝的道场。明成祖朱棣认为"靖难之役"得到真武大帝相助,遂在武当山天柱峰顶修建"金殿"予以供奉,武当山被尊为"皇室家庙",道教活动达到鼎盛。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r></div> <b>真武崇拜。</b>真武即玄武,为避宋圣祖赵玄朗之讳而改称。先秦时期分周天二十八宿,以四方为四象,分别是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古人把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想象成龟蛇合体。龟为长寿象征,斗宿又主寿、禄,故玄武得到广泛尊崇,到元代被封为"玄天上帝"。明成祖因在北方起兵靖难成功,更加崇奉真武,以武当山为皇家道场,真武崇拜臻于鼎盛。<div><b>真武铜坐像。真武铜半身像。</b>明,传世。</div><div><b>《本草纲目》(右1/2)。</b>清,传世。明李时珍撰,清张绍棠校,清光绪十一年合肥张民味古斋刻本。<br></div><div><b>《袁中郎集》。</b>明,传世。明袁宏道撰,明钟惺定,明胡余庆阅,明崇祯二年刻本。<br></div><div><b>科举兴盛。</b>有明一代湖北各府州县科举进士的人数,以黄州府最多,其次为武昌府。鄂东地区的进士人数超过鄂中江汉平原区和鄂西。清代湖北进士人数较明代为多,地域分布仍以鄂东为重心。湖北举业发达,是当地书院众多、官府及民间重视、支持教育的结果。明清武昌府学示意图。<br></div> <div><b>公安派。</b>以湖北公安人袁氏三兄弟袁宗道(字伯修,1560-1600年)、袁宏道(字中郎,1568-1610年)和袁中道(字小修,1570-1623年)为主。公安派反对复古,反对倒退,主张因时、顺势之变,用自然易懂的语言,表达真心真性。<br><b>竟陵派。</b>领袖人物是湖北竟陵人,钟惺(1574-1624)和谭元春(1586-1637)。竟陵派受公安派影响,为纠正公安派的俚俗、肤浅,因而倡导"幽深孤峭"之风。<br><b>张居正(1525-1582)。</b>字叔大,号太岳,江陵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万历初年任内阁首辅十年。他主持了万历六年(1578)开始的改革,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推行一条鞭法,使赋役银由地方官直接征收、解运,既简化了赋役项目和征收手续,适应了赋役货币化的趋向,也缓解了民间负担。<br><b>李时珍(1518-1593)。</b>字东壁,蕲州(今蕲春)人。李时珍出身医药世家,嘉靖三十一年(1552)李时珍开始着手进行新《本草》的编写工作。他对旧《本草》所载内容进行考辨、鉴别,并补充完善,前后历经27年时间,三易其稿,在万历六年(1578)完成了鸿篇巨制《本草纲目》,为中国古代药物学的集大成著作。<br></div><div><b>程正揆《山水图》。</b>清,传世。程正揆(1604-1676),字端伯,号鞠陵,别号清溪道人、青溪老人、青溪旧史,湖广孝感(今孝感孝昌)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师事董其昌,画作笔法朴拙放逸,设色淡雅。<br></div><div><b>熊廷弼行书七言联。</b>明,传世。熊廷弼(1569-1625),字飞百,号芝冈,湖广江夏(今武汉江夏)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中进士。熊廷弼明末多次经略辽东,抵御女真,整训军备,招集流亡,极有成效,后与巡抚王化贞不和,导致广宁失陷,又因牵涉党争,于天启五年(1625)被冤杀。<br></div><div><b>蒋立镛行书轴。</b></div><div><b>闵贞《寻梅图》。</b>清,传世。蒋立镛(1786-1847),竟陵(今天门)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状元,后历任翰林院学士、朝考阅卷大臣、内阁学士。<br></div><div><b>叶志诜隶书轴。</b>清,传世。叶志洗(1779-1863),字东卿,晚号淡翁,湖北汉阳(今武汉汉阳)人,著名学者藏书家,长于金石文字。<br></div> <b>《诗归》。</b>明,传世。明.钟惺、谭元春辑,明.闵及重订。《诗归》是自上古到唐代的选本。由明代钟惺、谭元春合编,选诗三干余首,并加以点评,系统反映了竟陵派的文学主张。明万历四十五年刻本。<div><b>顾景星行书页。</b>清,传世。顾景星(1621-1687),字赤方,号黄公,湖广蕲州人(今黄冈蕲春)人,明末贡生,入清不仕。顾景星记诵渊博,著述宏富,为著名学者、文学家。<br></div><div><b>谭元春书札。</b>明,传世。谭元春(1586-1637),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字友夏,号鹄湾,别号蓑翁,明代文学家,与同乡钟惺同为"竟陵派"创始人。<br></div><div><b>叶名琛殿试卷。</b>清,传世。叶名琛(1807-1859),字昆臣,湖北汉阳(今武汉汉阳)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曾任广东巡抚、两广总督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军俘虏,客死印度加尔各答。<br></div> <div><b>陈曾寿行书《落花诗》。</b>民国,传世。陈曾寿(1878-1949),字仁先,号耐寂、复志、焦庵、苍虬居士,湖北蕲水(今黄冈浠水县),书学苏东坡,为晚清宋诗派的代表诗人。<br></div><div><b>《湖北文徵》稿本。</b>民国,传世。《湖北文徵》是湖北数代学人历经百年,搜集元、明、清三朝湖北文人遗作,取其精华编纂而成的历史文献巨作。文章录自史册典籍、各地方志、金石碑版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学术、地理、民族以及民俗等诸多方面,计作者2700余人,文章8000余篇,1100余万字。湖北省博物馆藏有其稿本。<br></div><div><b>《张文忠公全集》。</b>明,传世。明张居正撰,清.田桢校,清光绪二十七年红藤碧树山馆刻本。<br></div> <b>乾隆五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刘震卖田契。</b>清,传世。<div>湖北是一片沧桑而厚重的土地。远古人类在这里奋力前行,与时演化;楚文化在这里孕育茁长,艳绝华夏;三国文化在这里惊涛拍岸,各显风流;佛道文化在这里立派开宗,弘扬光大….湖北又是一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科技医药源远流长,泽被天下;诗赋翰墨风神别具,灿若云霞;乐舞戏曲精妙绝伦,传扬四海;乡风民俗深蕴厚积,醇香散发……瑰丽而不失雄奇,灵动而不乏秀雅,兼容通会,领异标新,亦霓亦虹,如诗如画。<br><div>10:46分此展馆参观结束。</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