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位50后,老家关中西府,但从小工作生活在陕北,在小的时候无意中看了一出秦腔《三滴血》,“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是我知道了在陕西东府有一个县城叫韩城。在10多年前我去了一趟韩城,游历了当家村,拜谒了司马祠,坐着橡皮艇在龙门古渡的黄河上漂流。2025年元月上旬,参加一个摄影年会,再度走进韩城。用手机行摄了韩城古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韩城古城,城池始建于隋唐,金大定四年(1164)土筑城墙,明崇祯十三年(1640),由本市人当朝宰相薛国观奏朝廷批准,倡议地方官员、绅士捐资改土城墙为砖城墙。城四门门楼额东曰“东带黄河”,西曰“梁奕西襟”,南曰“溥彼韩城”,北曰“龙门胜地”,是一座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城池。</p> <p class="ql-block"> 古城东襟黄河、西镇梁山,北依台塬、南眺澽川,澽水河包绕古城笔直而注、九曲而出,选址典型地体现了我国古代理想城址的风水环境意象。</p> <p class="ql-block"> 在当地 有着这样一句话:“隍庙巷,崇义巷,七十二巷古风显;塔为头,桥为尾,一条龙街文化深;北龙门,南司马,中间待着小北京。”言简意赅的描述了古城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 一条明清古街道由南北向贯穿古城。七十二道巷纵横交错,如棋盘密布,似星象罗列,取孔子弟子七十二贤,寓意贤人良士遍布其中。主街南北走向略有弯曲如同龙身横卧,北头高台上的金塔便是龙头,而南头韩城古城门外的毓秀桥便为龙尾,两侧的街巷就是龙爪了,古城整体布局像是一条由南向北游动的巨龙。</p> <p class="ql-block"> 澽水蜿蜒,绕城而过。毓秀飞虹,拱桥望月。步入古城,随处可见的唐、宋、元、明、清建筑,积淀了厚重的历史和文化,是历史在韩城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