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消息灵通人士称,高考开始报名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知青们吵吵嚷嚷,都嚷着要收拾行囊回家报名。晓红已经掌握了具体的消息,上面规定应届高中毕业生由所在学校组织报名。社会青年由所在居住区办事处组织,知识青年由所在的公社逐级上报。晓红和赵航商量后对知青进行了一番安抚,之后两个人由下及上的开始了漫长、艰难与曲折的寻访之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所在村的大队回复他们,没有收到上面教育部门的通知,当下还无法组织报名。赵航与晓红商量,两个人又一起来到了公社找有关人员了解情况,与大队回复的如出一辙,尚未收到上面的通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县里面的教育部门回复确有其事儿,但还是要再等一等省市一级教育部门具体的报名通知。通知到了我们会给各公社发通知的,你们回去等信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赵航与晓红面对如此情况,回到知青点将走访的情况向同学们进行了解释。这个时候,张向明、小燕子的海外关系与资本家出身问题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他们也敢发表自己的意见了。小燕子第一个站出来说,她要回家报名考试,大家听了她不合时宜的讲述都三缄其口,没有人理会她。高奎这个时候却离奇的失联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问李娟她支支吾吾不肯道出实情。晓红为了从李娟口中套出高奎的下落,抱着被子从小燕子的住处搬到李娟这儿,趁晚上休息的时候,故意钻进她的被窝与她套近乎,妹妹长妹妹短,长的如何乖巧,如何漂亮,如何讨人喜欢,说着话还帮她抓痒痒,这下子李娟的防线彻底崩溃了,她嘟囔了一句说高奎回家去托他的父亲走后门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句话说醒了晓红,对呀,为什么不利用高奎父亲的关系,托他的门子回城里报名呢。晓红一股脑坐起来披上军大衣就冲出了房间,三步并二步来到赵航住的地方。咚咚咚,咚咚咚,赵航仍在挑灯夜战,打开房门见是晓红心中一喜问什么事。晓红开心的笑着说,不用担心了,高奎回家托他父亲的门子去了。之后晓红靠近赵航压低声音轻轻的说,让他父亲帮咱找找关系,咱们一起回城里报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赵航放松了身段说,原来是这事儿呀,他还以为晓红被他的真诚降伏了呢,他不阴不阳的说道,根本不用让高奎托他父亲,托了他父亲将来是个麻烦事儿,你想万一咱们都考上了,这组织关系、人事关系不还在村里面吗,没有经过他们报名,考试一旦被录取了,他们会怎么看,他们的面子往哪搁。晓红听后一声不响的走了,赵航也不留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高奎他父亲是什么人,他能不知道考取以后连带的事情。所以,以省教育厅的名义发文各地市县,为了减轻县里面的考试压力,省里决定本省知青一律回原籍参加考试,后续之事儿按照知青所辖区县统一办理,各区县应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这样的通知暗藏玄机,里面隐喻着知青大规模回城即将成为现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位名人曾说过,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留着的……“刘邓村”知青点插队几年来,文化课始终没有丢下,45名知青,除5人参军外,40名知青全部考试通过并被不同院校录取,只有6位同学考取了中专。自卫反击战结束后,晓楠申请转业到了地方并参加了次年的高考,顺利考取了交通大学。去新疆当兵的5位同学因为地处偏僻,当年未能报名参加高考,后来在他们的一再请求下,参加了次年的考试。3人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录取,两名转业后穿上了警服,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正当他们沉浸在喜悦之中,畅想着各自美好的未来的时候,一件差一点就中止他们美好梦想的事情发生了……</span></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