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记忆中的年味·杀年猪

子园

<p class="ql-block">作家冯骥才在《年味》一书中写道:“什么是年味?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烟花闪耀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中的饺子;就是逛庙会看着舞龙吃着糖瓜儿仿佛又回到童年的一种享受;就是不管认识不认识,见面都说过年好的那种友好感觉……这就叫年味。"</p> <p class="ql-block">人们常说,人生最美好的记忆,往往凝聚在童年的时光里。记忆中,小时候的我盼星星、盼月亮般亢奋,正应了农村那句俗话:“大人忙种田,小孩望过年” 。</p><p class="ql-block">在农村,宰杀年猪则是开启年味的重要时刻。记忆中,每逢春节前夕,舅爷便会登门宰猪,他可是我们周边村庄有名的杀猪匠。年底时分,他总会携带工具准时到来,家中早已做好准备,厨房里两大锅水沸腾着,冒着蒸气,院子里两条长凳整齐排列,中间是一只装满刀具的大木盆。</p><p class="ql-block">舅爷系紧围裙,戴上袖套,手持铁钩。父亲和邻居的叔叔一同进入猪圈,将猪引至角落,合力按住。舅爷趁机将铁钩探入猪嘴,一拧一拉,猪便被紧紧钩住,动弹不得。</p><p class="ql-block">猪被牵到院中,放在长木板上,头部朝南,背部朝东。其他人紧握猪脚,舅爷用脚顶住猪的脖子,一手握钩,一手持刀,在猪脖上迅速而准确地划开一道口子,鲜血喷涌,流入木盆。猪逐渐停止挣扎,身体被放平,父亲将苞谷芯插入猪脖以止住放血口,然后点燃事先准备好的香纸,放鞭炮,开始祭拜天地,祈求来年五谷丰登。</p> <p class="ql-block">仪式结束后,舅爷在猪的后脚割开一个小口,用一根长铁棍在猪皮下游走,然后将猪浸入热水中,用葫芦水瓢舀起滚烫的水淋在猪身上,确保每一处都能烫到。片刻之后,翻转猪身,重复之前的动作。不捎片刻,大家一起用着各式工具,轮番的刮猪毛。除去猪毛后,猪显得更加肥硕诱人。</p><p class="ql-block">清洗完猪身,用铁钩钩住猪尾部,将其抬上木梯挂起,尾部朝上,头部朝下。在梯下放置木盆,开始开膛破肚,先从腹部切开,取出内脏,再分解猪体。这时,总会切下一大块上好的五花肉和排骨,母亲和奶奶便在厨房忙碌,烹制出正宗的“杀猪菜”。</p><p class="ql-block">院子里,舅爷和父亲按照顺序分解猪肉,猪肘等部位成为年夜饭及节日待客的美味,其余的则腌制为腊肉。中午将至,无论小孩还是辛劳一年的长辈,随着春节的临近,都期盼着这期盼已久的美味。众人欢聚一堂,品尝着刚宰杀的猪肉,畅饮着家酿的醇香包谷酒,欢声笑语,尽享丰收带来的欢愉。</p><p class="ql-block">下午,大家各自分工,舅爷坐在木盆边清洗大小肠,父亲和爷爷在火堆旁烤着烙铁,用烧红的烙铁在猪头、猪腿上慢慢烙印。母亲和奶奶继续在厨房忙碌,熬制猪血和猪油,而我和妹妹则在厨房里,看到炸的金黄的猪油渣,也会偷偷拿几个来尝,那满口的酥香让人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几天里,家人依然忙碌着准备过年的食物。爷爷喜欢坐在屋里烤火,火堆上方挂着正在熏制的腊肉。母亲和奶奶挑选上等的五花肉,搭配各种佐料制作不同口味的香肠,猪油渣与各种蔬菜搭配,剁成肉馅,全家人围坐一起,制作着包子、饺子,欢声笑语,其乐融融。</p><p class="ql-block">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杀年猪是人们准备过年的开场大戏,也是农村延续千年的习俗。年味,从杀年猪开始。在我看来,这世间最好的味道就是:柴米油盐,烟火人间。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这不仅仅是年味、美味,也是人情味,更是人生百味。</p><p class="ql-block">随着岁月的流逝,离开老家将近二十年的变迁中,过年的气氛已不再如昔日那般浓郁,也无法再体会“杀猪过年”的意味。每当回想起那些过往,那些深植于骨髓的回忆与乡愁便油然而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