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孙如珍,1943年8月生,山西武乡人。曾任小学、中学教师,教育局、通讯组通讯员,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和党校常务副校长等职;2003 年8月退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曾参与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筹建、《武乡县志》编纂和武墨地方铁路初期筹建等工作。采访过众多老一辈革命家和武乡籍老干部。他心怀敬畏,书写历史。本书是他第一部纪实性回忆文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序</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王建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记忆的碎片》书稿放在案头,我翻阅着,仿佛回到逝去的岁月。我被书中的人和事感动,不得不佩服孙如珍同志的写作功底。他写了近三十年中武乡的人和事以及他自己的心路历程,写得行云流水,信步天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让我为本书作序,深感诚惶诚恐。但转而一想,我了解他,只要把心中的所思所想写出来,也就是他所要的。我深知,他不愿听言不由衷的空话,他向来是实来实去、实话实说的。况且,他们经历的那个时代,他一起工作的那些人,大部分我也熟悉。为了怀念那个并不遥远的年代和那些值得敬重的人们,我激情所至,欣然命笔,也算是我对往昔的一份眷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孙如珍同志在武乡的写作圈子里是一个有影响的人,一方面文章写得确实不错,另一方面从事写作的时间长达三十年之久,仅在县委办任副主任,主管文秘工作就有18年,服务了六任县委书记,有影响是必然的。试想,一个人笔耕不辍三十载,有几人何?服务六任书记,有几人何?但是,他坚守了,坚守了一份辛苦,忍耐了一份寂寞。他十八年如一日,从不越位,默默耕耘,心如止水,淡泊宁静,让我感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的写作潜能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为优秀教师郭巨福写展览解说词时发现的,后调通讯组写新闻报道,撰写民兵故事,参与《山谷里的火光》一书的创作。先后参与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筹建,武墨地方铁路先期筹备,《武乡县志》的编纂等工作,采访了五十多位老一辈革命家和武乡籍老干部。这些经历,既丰富了他的阅历,又赢得了一份精神财富。后调县委办公室工作,为县委的施政提供决策依据,起草了大量的党务文稿和领导讲话。他的前半生,见证和参与了武乡改革开放之初的沧桑变迁,他的人生感悟,雪泥鸿爪,信手拈来皆成文章。《记忆的碎片》中的大多篇章,以回忆的笔调,追叙和缅怀历史,以敬仰的情怀,记述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本书撷石采英,文史相融,语言生动,感情真挚。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回忆文集,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文学色彩。我很高兴能为孙如珍同志编辑印刷这本文集而尽力,因为我很敬重他的为人为文。他比我年长10多岁,但我们相交甚厚,既是同志,又是朋友。我们曾在县委通讯组、办公室一起工作多年,我跟着他学过写作,一起下乡采访,一起走过人生最艰难的岁月。在写作的路上他指点了我,在做人的路上他影响了我,在困难的时候他帮助过我,滴水之恩,未敢忘怀。他性格耿直,为人宽厚,为了朋友他敢于挺身而出,眼里揉不进一粒砂子。在我眼里,他是顺利时离你远些,困难时必走到身边的人;在同志们的眼里,他是诙谐幽默,谈笑风生,瞬间能活跃气氛的人。他对朋友恪守友道,对同志恪守同道,与他相处坦坦荡荡,从不掺假。面对当今的人际交往,倍感我们三十多年的友谊,弥足珍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人说,一生中经历的小事,就是人生道路上撒落的一颗颗珍珠,谁能把这些珍珠串连到一起,谁就能折射出人生的价值。孙如珍同志串连了他人生中的一颗颗珍珠,奉献给了广大读者,他无愧于那个时代,同时也彰显了他人生的风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愿他身心不老,笑口常开,期待他的第二部文集问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0年12月20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本序作者为武乡县政协主席)</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代 前 言</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孙舒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爷爷退休后,有空就写文章。他写的文章我大部分看过。爷爷对我说:“看后有什么感想,可以写出来,我想听听小孩子的声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真的写我的感想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首先,爷爷回忆了很多往事,都是他亲自参与过的事。如筹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编纂《武乡县志》、筹建武墨地方铁路、采访众多革命前辈等等。爷爷参与的事情,都是他们那个年代武乡县里的大事。他的青春年华在那个年代得到了尽情的挥洒。我没有想到,与爷爷同辈的人们,对他们前辈的革命业绩充满了深深的敬仰,近乎到了虔诚的地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筹建一座八路军纪念馆,撰写一部《县志》,修建一条铁路,竟要付出那么多的艰辛和努力。他们那种无私奉献,不图回报的精神让我感动。他们那时生活虽然贫困,但心里只有工作的热情,没有对金钱的欲望。这大概是我们这一代人无法企及的精神境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其次,爷爷回忆了很多人,专访了很多人,有他的同事、领导和老师,更多的是在武乡战斗过的老一辈革命家。回忆中,爷爷充满了感情。有的是崇敬之情,有的是感激之情,有的是同志之情。爷爷一生中认识和相处了那么多人,这些人影响了他的思想品德和人生追求,在他的心里留下了珍贵的记忆。我真羡慕,爷爷的前半生虽工作在武乡,但他的足迹却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他的人生阅历广阔,过得丰富多彩。他的心中充溢着友谊和牵挂,竟是如此充实和淡定。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爷爷的两位老师竟在他的心中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师生情谊如此感人肺腑。这在当今,恐怕很难找到,也让我们这些中学生大为感叹。为此,我曾经问过爷爷,他对我说,那时的师生之间,多的是真情,少的是功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三,爷爷把他工作时偶尔写的一些小说、故事、随笔和序跋选了几篇也收集到书里,可见爷爷是一位文学爱好者,什么体裁的作品都尝试了一些。虽不精彩感人,但看得出来爷爷已经努力了,尽心了。尤其是他的一篇小说选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书里,也算是文学界最牛的出版机构了,对此爷爷很满足。听说他因此认识了出版社的两位编辑,后来成为很好的朋友,还常有书信往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听说爷爷的工作是为领导写文稿,为县委起草文件。虽然天天在写,甚至加班到深夜,也不知写了多少,但从来没有自己的东西。我问爷爷:“遗憾吗?”爷爷说:“不,我写的东西变成领导讲话和县委的文件,不是更有意义吗?体现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有车、有房、有钱、有权,而在于他的劳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对社会产生过影响”。爷爷的话,我听了不大理解,但那确实是他的真实想法。他从半生的笔耕中尝到了别人未曾有过的甘苦和充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后说一句爷爷不爱听的话,他的这些书稿就语言而言,放在当今社会,比之网络文学、博客和书店里林林总总的新书,简直土的有点掉渣,就内容而言比之现在的热门话题,老的有点掉牙,像是从火星回来以后写的。或许,这就叫时代的烙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墓年,壮心不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祝爷爷健康长寿,文思如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0年12月5日</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作品选登</i></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北京缘,太行情</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场旷日持久的民族解放战争,演绎了一段特殊的情缘,也使北京和太行,相隔遥远的两地,神奇般地联系在一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太行山,一条雄伟、苍翠的山脉。它的腹地,在抗日战争中曾经是八路军总司令部所在地。在这里,朱总司令和彭副总司令指挥了整个华北敌后抗日斗争。这里曾用特有的小米哺育了一支英雄的军队,也培养出了一大批身经百战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们的传奇经历和太行山一样,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铸就了伟大的太行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全国解放后,从太行山走出来的军事家、政治家们,带着太行的烽烟,不少人走上了党和国家的领导岗位。他们没有因地位的变化而忘记太行山的人民群众,在日理万机的繁忙国事之余,仍关注着太行老区的每一点变化。上世纪 50 年代初期,第一个从北京回到太行山的是当年的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他带着毛泽东主席对老根据地人民的题词“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和慰问信回来看望当年的太行人民。相隔六年时间,又见到朝夕相处的乡亲们,杨主席高兴地看到他们已不再是扛枪打鬼子时的风尘仆仆,而是翻身作了主人的喜气洋溢。杨主席放心地带着欣慰的笑容回到了北京。1958 年,武乡县委决定把《武乡小报》改为隔日刊,以宣传县委决策,反映社情民意,想请朱德总司令题写报头。报告送到北京,很快,朱总司令就欣然挥毫,写了“武乡小报”四个大字,苍劲的笔锋中透出对武乡老区的关切之情。十年文革中,不少太行老将军们蒙冤受难,太行人民在迷茫和无奈中祈求着上苍,以保佑在太行战斗过的老首长们。他们从来没有怀疑过彭总、邓政委、杨尚昆书记以及当年总部、北方局、一二九师那些大大小小的八路军将士们,会在和平年代反过头再去颠覆自己亲手用鲜血打出来的共产党江山。曾有一个造反派组织,拉了一汽车人到王家峪八路军总部,企图砍倒朱总司令手植的白杨树和拆掉总部的门楼,王家峪村的民兵们,站在总部门前朝天开了三枪,吓跑了那些造反派。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民兵们日夜站岗放哨,保卫总部旧址和白杨树的安全。太行山的人民是爱憎分明的,同时也是最有忍耐精神的。好在十年动乱终于结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散了太行人民心中的阴影,邓小平同志又第三次复出了,彭总虽含冤九泉,但也洗却沉冤,还历史的真实面目。太行人扬眉吐气了,他们的忍耐有了回报。事实证明,他们曾朝夕相处、共同战斗的八路军将士们都是好样的,是值得人民信赖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十年动乱中,曾在太行山战斗过的八路军将士们,不管身处何地,面临何种处境,动乱中的思绪信马由疆地又都飞回到太行,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放映着抗日当年与太行人民生死与共的日子,体味着那段特殊的鱼水相依的革命情怀。所以,在十年浩劫之后,他们第一个想到的是太行人民。只要有机会,他们都想回来看看,看看当年的乡亲,看看太行的变化,毕竟离开已三十多年了,曾为革命毁家纾难的太行人民能不让他们牵肠挂肚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革后,第一个回到太行八路军总部旧址的是朱总司令的卫士长李树槐。三十八年了他又回到当年总部的小院里,如数家珍地回忆起难忘的烽火岁月。他拉着隔壁邻居老大爷的手,声音颤抖地叫了一声“大爷”,说我就是当年朱总司令的警卫小李。面对这位北京来的有点发福的大干部,老大爷不敢相信他就是当年挎着盒子枪的那个英俊的小后生。只是两双手紧紧的握着不愿松开,两双眼睛里都渗出了泪珠。…..短短一天多时间的回访,勾起了李树槐同志多少太行情结。事隔不久,武乡县筹备纪念馆的同志赴京去看他,这位中共中央机要交通局局长的他,亲自从大门口接送两位太行来的同志,又用专车接送他们去瞻仰毛主席的遗容。临别时,又嘱咐他们王家峪村里要买的推土机他已联系好了。他完全是按一个太行山的主人来接待太行来的老乡的,他想让这两位太行小老乡感到北京的温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二位回来的是当年的武乡县委书记李有久同志,四十二年又回到自己工作过的地方。这位官居国家农业部领导的老太行,偕同老战友,时任山西省人大副主任的姜一同志一起回到武乡。两位武乡县委的老书记一起走访了当年县委转战过的村庄,接见了当年的村干部。走访交谈之中,他们更关心的是人民群众的生活过得怎样,党的农村政策落实了没有。他们原想,全国解放三十多年了,太行老区人民总该丰衣足食了。但万万没有想到,仍有少数农民温饱问题没有解决,普遍的问题是人均收人很低,仍处于贫困状态。现实使两位老书记忧心忡忡,感到愧疚。他们就如何发展经济,尽快使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与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委、政府的领导们屈膝谈心,对发展农村经济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久,武乡县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受到国家扶贫政策的惠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三个回访太行的是彭大将军的夫人浦安修同左权将军的夫人刘志兰。两位将军夫人接伴而来,走访了当年工作和生活的村庄,找到了两位房东大娘,当年青春少妇的她们,如今盘腿又坐在土炕上亲切地交谈着,说不尽的知心话,道不尽的别后情,忆不完的烽火日子,诉不够的绵绵肠......。时间似乎停留在抗日当年的岁月,看着他们两鬓飘逸的白发,谁又忍心去打搅她们那份美好的回忆呢?此后,浦安修大姐又回访太行两次。她把太行山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她在北京的家几乎是太行老区的驻京办事处。为能在老区武乡县修建一条地方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路,她曾到邓小平同志的家里流着眼泪诉说老区的困难,她把《彭德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自述》一书的稿酬捐赠给太行山总部旧址的两所小学,说是要让彭总的落红化作春泥,回报老区人民。她请两所师范院校为老区培训教师,捐赠图书仪器,一心想发展老区教育。她说,太行山要发展,必须先发展教育。在她的晚年,一直在为太行山革命老区的发展奔走呼号,直至病逝的那一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今天,陆续来到太行山回访的八路军将士们不计其数,有原总部机关的,一二九师的,有北方局的,也有各旅团的将士们。他们专程或绕道回到太行山来,目的是见见乡亲们,看生活得好不好,走走原来战斗和生活的地方,看有什么变化。不少人一踏上这块热土,就热泪盈眶,他们为这里的清风,这里的绿树,这里的乡音和这里的人民而满含深情,以能再回太行走一趟而了其心头的夙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让太行人民永生难忘的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身在北京,却时刻关注着太行这片英雄的土地。七十年代末,邓小平亲笔为在武乡修建的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题写馆标,坚决支持了这项歌颂宣传八路军八年抗战历史的建筑工程。八十年代初,他又亲自关心太行老区的经济建设,批示国家计委为武乡县修建一条地方铁路线,以促进那里的经济发展。1988 年 9 月,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落成剪彩,中央军委特意派代表团来到太行祝贺。秦基伟、陈锡联、李德生、何正文四位老首长以代表团的身份回到了日夜思念的太行。在王家峪总部旧址见到欢迎的乡亲们,陈锡联将军激动地喊出了“太行人民万岁”的宏亮声音,道出了一个老将军对太行人民的热爱和思念之情。他们在纪念馆里仔细地看着每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物,连声赞扬太行人民办了一件大好事。1995年8月下旬,刘华清将军回来了。他应邀参加了山西省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举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暨八路军总部在太行五十八周年的纪念活动,并回访了太行革命旧址。在武乡县上北漳北方局党校旧址,他看到了当地的乡亲们吹奏着“得胜还朝令”来欢迎他时,他高兴地从老乡手里拿过乐器,与乡亲们一起吹奏这支“得胜还朝”的乐曲。这支乐曲音播八方,浩气长存,久久回荡在太行山的上空。就在这一年的九月,杨尚昆同志也回来了。太行人兴奋地握着当年北方局杨书记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杨书记深情地对乡亲们说:“太行山的小南瓜养育了八路军,党和子弟兵永远感谢你们!”情真意切的话语久久温暖着太行人的心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斗转星移,二十一世纪来到太行,给了太行人更多的惊喜和激动。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总书记于 2001 年8月20 日亲临太行视察。他参观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和八路军总部旧址王家峪,亲笔题写了“发扬老八路光荣传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题词,激励太行人民传承革命精神,加快小康建设的步伐。2004 年秋,李长春同志也亲临太行视察,当他参观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后,指示山西省委要把纪念馆扩建成像井冈山、延安、西柏坡一样的一流纪念地,成为宣传八路军军史的全国一流的博物馆。他的高瞻远瞩,为纪念馆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05年7 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轻车简从,来到太行山的武乡县,缅怀抗日先烈,瞻仰革命旧址,慰问当年老八路、老民兵、老支前模范。他深情地向太行人民鞠躬致谢,感谢太行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为民族解放所作的伟大贡献。激励太行人民团结奋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作贡献。8月17日,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来到太行山,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广场为太行人民慰问演出,艺术家们嘹亮的歌声颂扬着伟大的太行精神,激励着太行人扬帆远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太行、北京相隔甚远,年老的太行人有的甚至没有去过北京。但党中央领导亲临太行,看望太行人民,又使太行、北京紧紧连在一起,近在咫尺。作为太行山的人们,从心底里深深感谢党的关怀,又深深地感到无比的自豪。自抗战胜利至今,整整六十年了,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曾在太行战斗的八路军将士。这种思念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日俱增。六十年中,他们把八路军在太行山住过的地方都完整地保存下来,把打过大仗的地方都竖了石碑,在总部旧址武乡县,还修建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他们只有一个心愿,就是让太行人子子孙孙都铭记八路军的功劳。凡有人到京,乡亲们总想把首长爱吃的东西带去,太行山的小米、南瓜、柿子、红枣都曾送到过北京首长的家里,他们高兴地吃着太行山的土产,感到比什么山珍海味都可口,因为那是在最艰苦的年代养育他们的佳肴。不管他们的职位多高,太行人都还是亲切地叫他们“老某”。太行山战斗的老首长们不少已离开了人世,太行人一次次地悲痛,默哀,缅怀着和首长们相处的往事。邓小平同志逝世的那一年,王家峪总部门前的枣树,竟然泪流满面,再也没有发芽开花,它枯死了。也许是一种巧合。但太行人相信,小平同志曾栓过马的那棵枣树,是为小平的逝世而枯萎的,正如朱总的杨树一样,树枝中朱总为太行人留下一颗红五星作为纪念。太行人常常想,抗战时期,条件那么艰苦,太行人却死心踏地地跟着共产党和八路军走,那种虔诚的信念至今令人感动。而当时党和八路军的官兵们,与太行人同甘共苦,一片真情依靠人民群众,党和人民的关系真正称得上血肉联系,构成了历史上党和人民群众最美好的感情诗篇。六十年了,太行人天天在怀念着那种美好的感情。因为他们越来越远离了这种感情。失去的东西是让人倍感珍惜的。但是,当太行人对美好感情失去信任的时刻,在北京与太行之间,他们又寻回了对美好感情的信任和回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因为工作关系,多年来我来往于太行与北京之间。我曾到过太行山上不少山庄和小城,见到过当年的老八路、老民兵、老支前模范,听他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回忆往事,无不流露出对八路军将士的崇敬和感谢,对当时军民、党群关系的怀念。我也曾多次赴京,见到过许多曾在太行山战斗过的老首长、老八路,受到过他们热情的接待,在与他们的交谈中,同样感受到了对曾经战斗生活过的太行山的美好回忆,对太行人民的深深怀念和感恩。太行和北京之间那种特殊的情缘,那段难忘的感情,已经深深地融进了老一辈革命家和太行人民的血液和心灵中。它是世界上一个政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最伟大、最高尚的情怀。我衷心地企盼着这种情怀永远成为我们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愿这美好的情怀似太行山高,漳河水长。</span></p> <p class="ql-block">美篇转载:孙老师的学生,李虎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