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孔庙和国子监、恭王府‍ ‍掠影 ‍——北大游学、京城漫游之九

bcq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4年4月始,参加为期一年的北京大学历史研修班(第12期)学习。每个月份,都要到北大听两整天的课;每次进京,都自行安排“早来晚走”,以便在校园和京城游走一番。这是一次非常难得又非常值得的游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题记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京是国家首都,也是一座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的现代活力城市,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60多年的建都史,值得深入探访。我的父母早年都在北京工作,北京是我的出生地和儿时成长地,心中不免怀有北京情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题记2</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记不清到过北京多少次了,曾去过北京的许多名胜古迹,特别是那些帝都名片,有的去过多次,但不知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居然从未到访过雍和宫、孔庙和国子监及恭王府。在北大游学期间,2024年6月份那次进京上课,终于以city walk方式去这几处古迹游走了一番。但当时各地高考中考均已结束,家长和学生们纷纷开启了暑期旅行,各处景点人满为患,乌央乌央的人群络绎不绝,本人参观时只能浮光掠影、匆匆一撇,好多重要的建筑和文物既没看到也没拍到,现仅以有限的图文归集编辑如下。</span></p> 雍和宫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现北京市区东北角建造府邸,赐予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驾崩,曾于此停放灵柩。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改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并成为清政府掌管全国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雍和宫是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1961年3月,雍和宫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雍和宫主要由三座精致的牌坊和五进宏伟的大殿组成,共占地面积66400平方米,有殿宇千余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雍和宫坐北朝南,建筑风格非常独特,融汉、满、蒙等各民族建筑艺术于一体,分东、中、西三路,中路由七进院落和五层殿堂组成中轴线,左右还有多种配殿和配楼。建筑布局完整,从前往后各殿逐级升高,象征着佛陀世界的庄严吉祥。</span></p> 孔庙和国子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孔庙和国子监始建于公元14世纪,合于“左庙右学”的古制,曾是国家的最高学府和皇帝祭孔的场所,两组建筑群都采取沿中轴线而建、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建筑方式,组成了一套完整的古代建筑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孔庙和国子监于2008年6月14日挂博物馆牌子并正式对外开放。现为国家4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二级博物馆。总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古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馆藏文物2000余件(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孔庙占地22000平方米,有三进院落,并有持敬门与国子监相通。大成门大成殿是古代举行祭孔典礼的地方,也是孔庙的主体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太学”“国学”,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占地面积27000多平方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辟雍殿矗立在国子监的中心位置,平面呈正方形,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古代“学堂”,是古代皇帝临雍讲学的场所。</span></p> 恭王府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恭王府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清咸丰元年(1851年)恭亲王奕訢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其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故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恭王府占地约6万平方米,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王府的建筑,可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府邸分为中、东、西三路建筑,每路由南自北以严格的中轴线贯穿着的多进四合院落组成。中路的3座建筑是府邸的主体,一是大殿,二是后殿,三是延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恭王府在选址上颇为讲究。传说,北京有两条龙脉,一条是土龙,指北京城的中轴线,中轴线上的建筑一般只能供皇帝使用;另一条是水龙,指什刹海、后海和北海所连成的一条线。相比于土龙脉,在水龙脉上建设监管较少,且其形状也不易让人看出,这就让和珅钻了空子。恭王府不仅位于北京城的水龙脉上,还恰恰处于这个水龙的“龙腹之穴”。在风水学中认为,水就是财,而水龙之腹恰恰就是汇集了财富的地方。所以,这独一无二的选址,使得恭王府成为了北京城最有“财气”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位于王府后的花园,又名萃锦园,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据考证是在明代旧园上重修的。全园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园内建筑也形成中东西三路,园中散置了叠石假山,曲廊亭榭,池塘花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路的方塘,面积约有2000平方米,是王府花园里最大的水域,景色秀丽,令人恍若置身于仙境之中。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恭王府及花园集西洋建筑和古典园林风格于一体,布局紧凑自然,府邸富丽堂皇,斋室轩院园内散置,为北京保存完整的典型王府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探访历史足迹,领略京华古韵。雍和宫、孔庙和国子监及恭王府这三处历史古迹,是中国古代历史的见证者和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沉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展现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漫步其中,既能领略到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又能透过历史的尘埃,窥探到曾经的繁华与沧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