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0年代中期本人分配到单位,那时我才刚刚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因为来自农村的贫苦家庭,社会经验严重匮乏,不知道江湖的险恶。所以,遇事处处碰壁、发展处处受限。就是因为家庭出身的原因,没有资源,没有人脉,更没有江湖潜规则意识,自以为老子是凭本事考上的大中专生,小人得志的心态,殊不知江湖的险恶时时都会作死你。吃亏就吃亏在这点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认知上。可是家庭就是这样如此的“龌龊”,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加上当时我“一心只念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执拗性格,也导致了我的分配不如意与职场的晋职屡次受阻。正如俗话说的那样:性格决定命运。借助美篇一角,下列将我40年职场生涯略作一二介绍,与广大美篇好友一同分享。在此我没有任何的做作或故作买卖惨状以引发好友的同情,只是觉得必须改掉职场的潜规则,让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力在阳光下运作,减少权力寻租,真正地做到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觉得真实地回味这些往事,对至今或许仍有现实的意义与借鉴。冒犯鲁莽之处,望笑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一 学校包分配被调包</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我念的是现在叫国际金融的专业,国家刚刚开放,很需要这样专业的“人才”。当时省级单位也到了我们学校多次约谈学校领导,我也跟校领导协商了可否让我留在省城,最后,我们学校也同意我留到这一省级单位。暑假期间我收到了录取单位通知书,刚刚那时我国政府实行裁军百万的计划,许多没多少文化的部队人员被转业到地方单位,他们转业到地方后,多数从事公检法单位交通警察或者经济警察(现在俗称保安吧),也有相当部分人从事单位的人事部门工作。而当时我国刚刚恢复高考,跟现在相比,参与高考的考生少得可怜,录取的考生更是风毛菱角。哪怕你是中专生也是地方的“香饽饽”的,甚是吃香。各单位争着抢夺人才。可是对于那些手中掌握人事权力的退伍转业军人从业人员来说,他们可不是认为你是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需要的“人才”那样,他们就按照国家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有效岗位配置。问题就出在这里,我当时在省级单位报到,按照通常情况,我是会分配到省级单位的。因为当时我们学校大多数毕业生都被分配到了这一省级单位了。按照通常惯例,分配省城的一般不会再次分配到县城单位了。因为当时我的国际金融专业很紧缺。可是,当我报到后,当时省级单位的那位50多岁的男性人事科科长跟我说,他说,(我老家)的某某人是他的战友,你可否知道。我说,我知道啊,我小时候经常在他家里玩耍的。他说,安排你暂住省级单位的招待所。你可以先回去,等五天后再来省级单位找他。当时我根本没把他的这句话放在心上,满心里还是梦想如今真的可以分配在省级单位了,真的是打心底的高兴与偷着乐。根本没有去找我的乡亲,也就是他的战友,好哥们。可是,就在5天过后,我回省城报到单位时,那位男性人事科长说,你去福州市级单位报到。后来得知有一位大学英语专业的女生把我的名额给挤走了,即我被调包了,我后来分析其中原因可能性很大就是我没有去交代那位他的战友,“既然你不买我的人情(去找他的那位老战、好战友),那我就让你滚蛋”,这某种意义上说应该是我个人疏忽或个人幼稚到不能再幼稚(头脑简单、年少无知)导致的重大过错。那时,我一下子头脑发晕。但来不及我发闷的时刻,我急匆匆地到了市级单位报到,接待我的还是军转人员负责招待我的人事安排。市级单位是管辖县级单位,我后来的单位就属于这市级单位的直接领导。当时县级单位刚刚成立不久。那位市级领导想让我回去,他说年轻人要去农村锻炼锻炼,不要老想待在城里。说了几句政治话语后,他交代好姓郑的那位(那时大概年龄是40岁左右)军转人事干部(后来据说也是我们县城的人)跟我谈谈。后来不知那句话得罪了这位人事干部。他在我确定到县级单位报到后,交给我一封信,由我转交县级单位管人事(军转人事干部,人秘股股长)的邹姓领导。后来,据我单位内部人员告诉我说,他的这封信里夹有“此人精神不健康”的字眼。我操!我怎么这么不幸运呢?总是碰到这样的歪瓜裂枣式的军转人事干部在使坏我的人生美梦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 二 县级领导故意整我压我</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后来分配到了县级单位。说句实话,我是单位里第一位科班出身的干部。我这里不是吹牛逼,也没有任何高估我的认知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但至少我还是专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学过一定的专业知识。在此我不想多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我们时常有去市级单位出差,国营公交营运车辆往返班次少,或者经常时间到点会及时地收工休息。但因为我们有时工作会超过了或错过国营公交车的班车出行时刻,那就只能去乘坐私营公交车了。私营公交车的车票价会稍微比国营的贵一点。有一次,我上市级单位出差,恰好乘坐了私营公交车。可是当我回来跟上述所说的那位军转的邹姓人秘股股长申请要求出差报销,他说我不能按私营公交车车出差补贴标准报销。我跟他说,我为什么不能报销?他说,就是不能。其实,就差那么几毛钱(记得印象是3角)的补贴。当时我们的工资水准低,也就是这样的出差补贴补助标准。那时,我的(管稽核审计的)直接领导科长告诉我,他自己同样都能够报销,你为什么不能报销?他向我提供了这位邹姓人秘股股长上几个月也都按照搭乘私营公交车并做了多次出差补贴经历,还把他的会计凭证递给我看。我脑子也是有点恼火,一下子火气就上来了——这也是我的性格导致的。于是,我就找我们单位的“一把手”理论。最终,一把手还是公允地同意了我的出差报销。这次算是我赢了。可是却得罪了那位邹姓人秘股股长。这个人秘股股长可是个睚眦必报的小人。于是,我今后的人生职场注定充满了多种的坎坷。后来,这位邹姓人秘股股长果然在一场“鹬蚌相争”的内部人事安排争执不休的过程中,他竟然意外地当上了我们单位的二把手,主要分管保卫工作。我的职场生涯就此打住了。首先我的本职工作是专职工作,能够在此执业的专职干部全省县域中也就只有两个县城,一个是闽南的惠安县,一个就是我所在的这个县城,都属于当时华侨众多的县城,每年其个人侨汇都是巨额地从海外汇入,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非常大。因为当时我们国家和政府都很穷。我在这专职职场上辛辛苦苦干了10年,成绩在全市排名历年都是名列前茅的,并获得了上级领导的一致肯定与嘉奖。可是在1994年成立我的那种性质工作挂牌成立支局时,他们并没有安排我担任该支局的中层干部,而是由他的一位哥们,平时都在打球、打牌的刚入行4年、什么业务都不懂的人来充当,我仍然是一位的普通员工。我顿时“火气”又上来了。于是,我凭着一股埋怨与不平,暗暗就向上反映此情况。上级单位也下来无助地安慰我、也提醒我:我的来生还很长,看开点!我知道这些废话对我的无益,可是很无奈、心里很纠结、很痛苦。也许,你们觉得他只是副手,还有一把手呢?他为什么不出手“制止”呢?话说,这位副手溜须拍马可是有一手呢,左领导、右领导的,阿谀奉承的,极尽殷勤。不过,我们单位一把手的这位领导,说实在的,他在行任职十年,没有提拔过一位副职领导。总是嫌弃年轻人,太年轻、没有经验,总之,他看不起眼,根本不懂得如何培养年轻的干部。可是,他满意的属中的年纪大的上面又排不上号。这位一把手没有能力、没有水平,更没有心胸与格局。这种情况下,让这位副职领导几乎一手遮天,放荡不羁,拉帮结派,公开称兄道弟,为所欲为。这是,他加害于我的第一件事。第二件事。我写了13年入党申请书,他老是不让我入党。后来第二任“一把手”领导有意思想提拔我,那位邹姓副职领导他首先出来恶意阻拦我的晋职,但就是没有特殊理由,或者故意找茬,也没有人出来替我说句公道话,我自己也没有去找关系(现在讲公关),主要责任还是我政治幼稚、政治敏感度不够吧。后来这位邹姓副职领导还公开跟后来第二任的一位一把手干仗起来。可这位一把手领导也不是善茬,他只顾一个人努力地利用权力捞钱。我的晋职生涯的黄金时光的20年里,几乎都是这位邹姓副职领导他那里卡着,给我使绊子。当然,这其中更多的还是出自我的个人原因。可是,有相当部分的我单位的同龄或者大我一些年岁的人员,大字一个不识的,却花钱买职务、买头衔,他们曾经在单位里混得很嗨很开,很吃香,上下其手的大有人在。这就是当时的职场潜规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面这就是我的职场部分关键时间点,对于人生的或褒或贬,没人说得清,道得明。其后果也没有人知晓。犹如一句清朝名人孔尚任所言:“眼看他起朱楼,眼看宴宾客,眼看楼塔了”的人生可悲境遇现实中多如牛毛。我也只能从中回味后暂时得到自己心灵上的些许慰藉与心情的平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即使这个邹姓副职领导多么地压我贬我损我甚至害我,无论是工作职位方面的晋升,还是个人生活方面,这位领导人都在公开地或私下里说我的坏话或无端地毁损我的声誉。有聪明人觉得我的勤奋与卖力不值得,曾劝我离开该单位,另谋他就,不该傻傻地为他们领导卖命、卖苦力。说实话,限于当时的各种客观条件,我没有选择退出原单位,不得不继续咬着牙关、忍着个人被这位邹姓领导打压受到的精神上的伤痛,坚持工作,并在后来的各个岗位取得了应该算是骄人的业绩。40年来的工作业绩评比均列居辖区前三名,很少有第四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些刻骨铭心的事,如今,我想起来,我看得很开了。虽然,我没有当上什么的官和长,但我心里踏实得很。对于个人的名与利,我也看得很淡了。某种意义上,我的一生中我应该感谢这些“坏人”,是他们在帮助我,让我长大,让我成长,让我成熟老练,让我懂得了什么叫世故,什么叫人情社会的现实和人际交往的复杂性。虽然,当今的职场有些改进,但至今此类的事件仍在不断发生着演绎着。我发此文仅仅希望,国家在职场上的环境必须予以彻底地改善,应当基本尊重每个人的劳动,尊重每一个人的劳动成果,维护一个普通人的尊严,有让员工说话和维权的基本制度保障,既不偏袒资方,也不护短劳工方,独立的法治精神,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即大家所言的普世价值,还职场一片蓝天白云。</span></p>